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668章

执掌武唐-第668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若颜恍然醒悟,忽然想到李庭烨还未言及大长老如何看待崔挹行刺陆瑾之事。

  话刚到嘴边,她又豁然开朗。

  既然大长老如此重视与陆瑾之间的关系,那么肯定会在心中痛责崔挹的冒失之举,而李长老所采取的强硬之态,只怕更会激起陆瑾对七宗堂的不满,也使得双方之间产生了一道不可磨灭的裂痕。

  以大长老严厉古板的性格,只怕也会对李长老进行责怪。

  难怪乎刚才李长老看到信件会脸红过耳,羞愧难当,只怕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一阵长久,并令人极其难堪的沉默后,李长老喟叹一声言道:“五郎啊,今日你我只怕已是在阴沟里帆船了,若颜,麻烦你尽快约见陆瑾,说我们想与他见上一面。”

  崔若颜轻轻颔首,随即又蹙眉叹息道:“李长老,若是我出面的话,约见陆瑾并不太难,但关键是我们七宗堂的诚意如何?可能够让陆瑾满意,并收手?”

  李长老老脸神情大是难看,他望着同样面色苍白的崔挹,轻轻一声道:“要求尽管他陆瑾开口便是,只要能够保住五郎的性命便可。”

  崔若颜本想说一声恐怕很难,但见到两人这般模样,也不忍心说出此话,只能暗叹一声了事。

  对于崔若颜的到来,陆瑾并不感觉到丝毫的意外,他甚至非常佩服七宗堂的耐心,居然忍到了现在才登门拜访。

  “陆郎君,奴前来的目的想必你也应该知道,请你就此收手如何?”崔若颜说罢这一句,俏脸上已是露出了苦笑之色。

  陆瑾神情不见波澜,淡淡言道:“崔娘子,你我交情归交情,但事情却是了事情,崔挹不仅与我有杀母之仇,前不久他更想置我于死地,相信换作是你,想必也不会善罢甘休。要我停手,好,只要你们交出崔挹便可。”

  崔若颜咬了咬朱唇,这才下定决心言道:“陆郎君,明日若颜在府内做东,请你前来与会赴宴,到时候崔挹也会前来亲自向郎君你赔罪,至于后续事情我们如何协商处理,到时候便可商议,不知你意下如何?”

  陆瑾也不怕七宗堂会耍什么花样,欣然点头道:“那好,明日我就看看你们作何说辞!”

  翌日辰时,陆瑾亲自来到崔府,府门之外,崔若颜已是亲自站立在此迎接。

  “奴家见过陆郎君。”

  “十七娘子不必客气。对了,崔挹呢?怎么不见他?”

  听到陆瑾一见面就询问崔挹的下落,崔若颜不禁暗自一叹,强颜作笑道:“崔挹此刻正在府门内闭门思过,待会自然会前来向郎君你赔罪。”

  陆瑾点点头,也不着急,这才跟随崔若颜一道进了崔府。

  来到正堂脱靴而入,却有两人身在其中。

  其中一人一身白衣风度翩翩,若非鬓角略显须白的长发,任谁一看也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

  陆瑾与此人有过一面之缘,认得他正是七宗堂的宗主李庭烨。

  至于另一人则是须发斑白的古稀老者,一身剪裁得体,华贵不凡的衣裳,手中拄着一根翠绿拐杖,望着陆瑾的目光中透露了一丝强自压抑着的愤怒以及敌意。

  陆瑾不识这位老者,尚在猜测间,崔若颜已是恰到好处的中介道:“陆郎君,这位长者乃是陇西李氏李太公,他也是我七宗堂七位长老之一。”

  陆瑾微微颔首,出于对老者的尊敬,对其拱手致意。

  李长老这段时间被陆瑾弄得是焦头烂额,此际见到他真人当面,心内不由自主的激起了几分怨气,竹杖一点冷冷言道:“陆相乃我陇西李氏之婿,按照辈份,当唤老朽一声叔爷。”

  陆瑾明白李唐皇室乃是陇西李氏族人,只是因当年李唐皇室的祖先与鲜卑人通婚,后又被赐姓大野氏,故而一直不受陇西李氏的待见,若非后来建立大唐成为天子,说不定陇西历史根本就不认这一支族人了。

  其实陆瑾觉得自己叫这位李长老一声叔爷也没什么,但他厌于李长老趾高气扬的态度,冷冷一笑揶揄言道:“那敢问太宗皇帝可是唤阁下为弟?”

  轻轻的一句话,顿时就让李长老呆如木鸡,面上一片火辣火辣的难受。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扑倒男主好饥_渴!!在线看:!!


第一千八十七章 七宗堂的心思

  太宗皇帝贵为大唐天子,文韬武略,声威赫赫,先不论肯定不会唤一介草民为弟,说不定根本就不认识这个李太公。

  李庭烨见到气氛有些不对,连忙哈哈大笑道:“陆相少年英杰,你我平辈论交何须在乎些什么辈份,来来来,快快落座。”

  陆瑾也不理会那位李太公,安之若素的坐在了案几后。

  宾主落座,气氛一时之间有些沉默。

  见到李太公没有开口的意思,李庭烨身为七宗堂之主,苦笑一声挑明了话题:“陆相,这段时间你对我们可一点也没有手下留情啊!”

  陆瑾冷哼一声,言道:“七宗堂怪我没有手下留情,那你们可曾意识到崔挹是否对我手下留情?前些日若非我武功高强,加之又有着几分好运气,说不定早就已经命丧当场了。”

  李庭烨轻轻一叹:“袭杀陆相乃是崔挹独自行为,与七宗堂无涉,其实对于陆相,我们七宗堂一直想要与你结交的。”

  陆瑾眉头一皱,冷笑道:“李宗主,今日在下前来是为了让你们交出崔挹,而非是前来与你们攀交情。”

  “这我知道。”李庭烨一笑,“但是在交出崔挹之前,在下有一席话想对陆相你言明,说不定待听过之后,你会改变注意。”

  陆瑾眉头一扬:“杀母之仇岂有商量余地?既然宗主想要谈条件,那好,你说说看,我也让你能够死心。”

  李庭烨胸有成竹一笑,似乎相信自己的话一定会使得陆瑾顾忌,这才从容不迫的言道:“陆相身居庙堂高位,相信对于如今朝局也是了然,那在下长话短说,目前太后摄政架空新君,举国大政均是归于太后,许多正直忠良的臣子也是惨遭到太后的打压,朝廷形势岌岌可危,相信陆相对此也是痛心疾首。”

  陆瑾默默的看着他,也没有答话,显然静待下文。

  李庭烨轻吁一口气,继续言道:“为此,不少大臣都是心怀忧虑,纷纷担心武后会作出如汉朝吕后那般的乱国之举,陆相你乃新锐重臣,朝廷宰相,当此之时,正是应该引领群臣,匡正社稷的时候,而我七宗堂虽蛰居民间,但也想要为匡复社稷略尽绵力,只要陆相你能够放过崔挹,在下可作保证,七宗堂必定会成为陆相你匡复社稷的强大助力。”

  听罢李庭烨这一番话,饶是陆瑾的镇定,也是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七宗堂的势力自然不消多说,而他们背后更是七个在中原屹立传承数百年的名门望族,若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对于匡复之举无异于平添强大的助力,乃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但……七宗堂可非蠢货,而七宗五姓也并非笨人,他们难道会为了区区一个崔挹,选择支持自己?而且他们又是从何处渠道猜测到他陆瑾想要匡复社稷,救亡图存的心意?

  思绪纷来间,陆瑾不动神色的言道:“宗主,当下朝局由太后他老人家摄政,四平八稳,繁荣昌盛,并没有什么不好,本官也未有过改变局面之心,你说这些似乎太过一厢情愿了,而且也是大逆不道之言!”

  “陆相你不相信我们也是正常。”李庭烨轻轻一叹,“其实长期以来,我们七宗堂一直认为你是武后一派的重要人物,加之武后对你青睐有加,你应该会毫无保留的支持武后。但是后来我们得知你的真实身份,了解到你的师承,相信当代大儒孔志亮绝对教不出一个蔑视皇室,辅佐女主的佞臣,而且裴行俭相人天下无双,也料到陆相你会成为安定大唐江山的贤臣,故而你理应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武后。”

  陆瑾闻言双目瞳孔猛然一阵收缩,心内不禁有些担心起来。

  他一直认为自己将想要匡复大唐江山的心思隐藏得很好,然而前不久常乐公主之话令他大感错愕,今日李庭烨又说出了这一番推断,使得陆瑾更是心生警惕。

  的确,他忠于李唐皇室,厌恶武后摄政的体现是在太多了。

  若他忠于武后,为何向来与武后做对的裴行俭、刘仁轨等人会视他为弟子?

  若他忠于武后,为何在武后临朝称制之后,他一直采取不冷不热的态度,不讨好,不巴结?

  若他忠于武后,为何在荆州领军的时候,会长时间按兵不动,最后还去见薛仲璋?

  若他忠于武后,为何却从来不与效忠于武后的人亲近,而独来独往,自作自事?

  他为人为事长期以来的出发点,都从来没有为武后考虑太多,想得都是忠于朝廷。

  这些太过明显的事情,相信武后早就有所发觉,只是一直不点破罢了。

  想到这里,陆瑾面上神情愈发凝重,淡淡言道:“宗主,这些都是你的猜测而已,你以此试探陆瑾,似乎太过轻虑了。”

  李庭烨一笑,言道:“既然陆郎君还是不相信我们七宗堂的诚意,那好,这里也没有外人,在下不妨坦言相告,七宗堂已经与李唐宗室达成了协议,前不久陆相与常乐公主在乾陵相遇谈话,我们也是一清二楚。”

  轻轻一句话,登时就让陆瑾神色转冷。

  他实在没想到李唐宗室居然和七宗堂走在了一起,图谋共同对付武后?难道七宗堂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成?

  霎那间,陆瑾突然又有些明了,冷笑言道:“太后长期以来对你们七宗五姓多有打压,近年来更是发展科举大肆提拔寒门之士为官,看来你们七宗五姓是不满太后当权,巴不得她能够早早下台,想与我合作是真,而让我放过崔挹,只不过是临时附带而已。”

  李庭烨一笑:“陆相,我们明人不说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