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52章

执掌武唐-第52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中意思王勃自然能够领会,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露出难得的微笑,言道:“王爷金玉良言,某必定会铭记于心。”

  在如此绝篇佳作面前,谢太辰等人即便诗如泉涌,也是无济于事,作得一首诗歌自然差王勃之诗甚远,第二局还是以北方才子胜利而告终。

  连输两局,不论是“王谢萧袁”四家宗长,还是谢太辰等四名才子,均是黑着脸一言不发,倘若再不赢得一局,形势必定会岌岌可危了。

  第三幅画悬挂而出,却是一幅塞外兵戈图,画中将军英气逼人长剑挥动,骑着骏马率领铁骑直驱胡庭,胡人望风而遁溃不成军,气势极为磅礴。

  李贤细看半响,恍然而笑道:“崔公,此画莫非为阎立本所作的《英烈图》?”

  崔守礼捋须笑道:“沛王殿下果真好眼力,昔日卫国公李靖击败东~突厥而归,太宗皇帝款待三军大宴群臣,画师阎立本兴致勃发当即作画一幅,展现卫国公驱除胡虏的英勇之姿,是为《英烈图》,老夫也是偶然才得到此画,一直视若珍宝。还请南北双方才子以此为诗,凭吊卫国公无双功绩。”

  名画须得配以名篇,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王勃李峤两人正在皱眉思忖间,旁边一直默默无语的崔若颜突地一笑,说道:“两兄各作一首诗歌皆为上乘,这一局不妨就让若颜效劳,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博陵崔氏乃雅集东道,这个面子王勃李峤自然是要给的,于是都点头叫好。

  崔若颜凝眉思忖了半响,突然柳眉一展便是一笑,起身白衣飘飘地缓步而行,举步吟哦道: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

  吟哦声落点,崔若颜已经返回了坐案之前,她举起酒爵正色言道:“若颜尽管诗文不佳,然也想以此首不入流的诗篇缅怀卫国公驱除胡虏之功,仅以薄酒一杯,缅怀先贤。”言罢纤手微微倾斜,一丝清亮的酒汁已是洒落于地。

  李贤微笑点头道:“十七郎此诗磅礴大气乃不可多得佳作,特别是那句‘卷旗夜劫单于帐’,更显卫国公神兵天降突袭颉利可汗庭帐的谋略无双,有道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正是卫国公英姿,实在妙也!”

  面对李贤点评之言,崔若颜自然是拱手致谢。

  李贤望向一片沉默的南方才子,收敛笑容淡淡道:“北方才子已作出诗篇,不知汝等可有佳作?”

  谢太辰脸膛隐隐发青,他艰难地咽了咽唾沫,与其余三人对视一眼后,方才言道:“我等勉力一诗,请殿下指点一二。”

  言罢,他吟哦出声道:

  “塞外惊飞雁,嘶鸣荡汉关。

  骁将领百骑,直驱胡虏远。”

  话音堪落,李贤已是淡淡笑道:“此诗论文采意境,均比十七郎所作相差甚远,这一局,自然也是北方才子获胜。”

  李贤此话无异于当头霹雳,让原本站着的谢太辰失魂落魄地跌坐在了案前,也使得微妙的气氛渐渐弥漫开来。

  雅集伊始,崔守礼便言明只有七幅画卷,也就是说南北双方才子将会对战七局,然而现在比分三比零,南方才子竟连一场都没有获胜,倘若下一局再输,那就再也无法扭转乾坤了。

  诗赋雅集本为娱乐助兴,不过却代表着南北双方世家的文化底蕴,孰强孰弱自然十分关键,有着不言而喻的深刻含意,这也是时才谢睿渊等人听到崔守礼以南北分化进行比试时,想要出言阻止的原因,倘若今番“王谢萧袁”四家落败,对于江南士林必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会使江南士子在北方士子面前抬不起头来,身为当事人的四大家族,自然是难持其咎。

  第四幅画卷终是挂上了,画的为一个头戴斗笠,腰悬兵刃的游侠儿,雪花飘落长亭古渡,侠客踽踽一人傲立风雪,倍显萧瑟孤寒。

  众人正在沉默思忖间,卢怀慎突然大笑道:“噢呀,此画大对我的胃口,李兄、王兄、两位崔兄,这一局不如就交给在下,如何啊?”

  第四局关系成败尤为关键,“王谢萧袁”四位宗长生怕又是李峤或者王勃作诗,此时心儿已是悬在了嗓子眼上,及至听卢怀慎此言,心里面皆是涌出了一阵强烈的希望,毕竟卢怀慎诗才比起王李两人相差甚远,如果他来作诗,说不定还有侥幸获胜的机会。

  王勃眼见出言者为卢怀慎,嘴角不禁飘过了一丝不以为然的笑容,不过眼前大局已定,他也不愿意表示反对得罪卢怀慎,故此默然未语,而崔若颜、崔神庆、李峤三人与卢怀慎向来关系要好,自然点头表示同意。

  “王谢萧袁”四位宗长这才同时松了一口气,然而念及已方竟要如此才有获胜一局的机会时,又忍不住暗自喟叹,都感觉到老脸一阵火辣辣的难受。

  卢怀慎静静思索了半响,脸上突展轻松的微笑,举步便吟诵成诗:

  “夜渡浊河津,衣中剑满身。

  兵符劫晋鄙,匕首刺秦人。

  执事非无胆,高堂念有亲。

  昨缘秦苦赵,来往大梁频。”

  一诗落点,犹如一阵猛烈卷过的飓风,顿让“王谢萧袁”四位宗长那份庆幸消失得无隐无踪,几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额头冒出了涔涔大汗。

  原本以为卢怀慎在北方才子中文才差强人意,没想到此诗吟哦而出,却是寓意深远,意境高洁,将战国朱亥劫兵符,荆轲刺秦王的侠义风骨展现而出,称不上绝世佳作,但也算得不错的名篇,南方才子形势岌岌可危也!

  对方如此强势,谢太辰几人心中早就已经萌生怯意,卢怀慎一诗早早涌出,对于南方士子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压力,窃窃私语不知多久,表明时间的那柱黄香也是越来越短,然而依旧没有思索到能够匹敌于卢怀慎的诗赋。


第八十三章 众矢之的


  卢怀慎秉性倨傲,望着南方士子们,嘴角不禁勾勒出了一丝冷笑,淡淡言道:“时已将至,诸位莫非还没有想到合适的诗赋么?不如早早认输是为妥当!”

  谢太辰心如死灰面色苍白,与王氏袁氏萧氏三名士子对视半响,这才对着李贤无奈拱手道:“殿下,这一局我等认输了。”

  李贤眉峰一挑,颇觉惊讶地问道:“倘若尔等认输,那就再也没有获胜的机会,你们真的愿意?

  谢太辰颜面尽失,本想获得李贤青睐的念头也化为了泡影,意兴阑珊地回答道:“启禀殿下,北方五位才子全为磐磐大才,我等实在无法匹敌,不仅仅是这一局,剩下的三局我们也甘愿认输。”

  话音落点,顿时一阵默然,谢睿渊等人又是无奈又是尴尬,当真是坐如针毡,然而谢太辰说得不错,北方士子如此的厉害,再行比试也自取其辱而已,实在没有继续比下去的必要了。

  此番崔守礼原本还想见识领略一下南方士子的风华,没料到他们却是四局皆败的局面,一时之间心里面不禁腾升出了丝丝喟叹,既然已经获胜,再行羞辱对方确实有些不妥,崔守礼正欲点头同意当儿,卢怀慎突地言道:“雅集本是切磋诗文,谢兄何故轻易言败?在我看来,你们虽败犹荣也!”

  谢太辰不知卢怀慎此言何意,然而让他继续比下去却已经不愿,强笑拱手道:“卢兄好意我等心领了,技不如人而已,如何能算得上虽败犹荣?”

  卢怀慎轻叹一声,眼眸中冒出了点点精光:“此乃在下的心里话,南方士子尽管也有五人,然而就实而论,至始至终却只有四人应战比试,那位谢小郎君一直端坐案前默然无语,根本没有为南方士子贡献丝毫力量,你们在人数上趋于劣势,所以虽败犹荣。”

  卢怀慎此言暗含挑拨离间,不仅将南方士子落败的过错推到谢瑾身上,更对谢瑾是一种无言的羞辱,话音落点,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禁向着谢瑾望去,气氛渐渐微妙了起来。

  谢瑾一双眉头紧紧皱起,他疑惑不解又愤怒不已地望着卢怀慎,也不知自己何时得罪了卢怀慎,竟要自己下不了台来。

  崔若颜心知卢怀慎是要谢瑾当众丢脸出丑,一时之间心里面不禁大悦,附和点头笑道:“卢兄说得不错,既然南方士子人数趋于劣势,我等胜了也算是胜之不武啊!李兄,你说对么?”

  李峤深知崔若颜的用意,欣然点头道:“不错不错,十七郎言之有理。”说罢,抬眸乜了谢瑾一眼,目光中透露着深深的嘲笑轻视。

  谢太辰没想到北方才子竟给已方这么一个挽回颜面的机会,只要将失败过错全部推给谢瑾,那么面子上也会好看一点,于是轻叹出声道:“诸位有所不知,七郎他不善诗赋,文才极差,根本帮不上我们什么忙,还望大家不要责怪七郎,况且今晚本就没有邀请他前来,一言不发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此话以退为进,明里是向大家解释谢瑾不善诗赋,暗地里却表明认同卢怀慎之言,几乎将落败的过错全部归结到了人数劣势,可谓龌蹉至极。

  时才乃是李贤亲自出言邀请谢瑾入座,出现眼前这一幕,顿让李贤深感颜面无光,然而谢瑾一言不发未作一诗也为事实,他虽有些不高兴谢太辰此话,却又不好表现出来,只得沉着脸淡淡开口道:“谢小郎君,既然你身为南方士子的一员,那就须得荣辱与共作诗作赋参加雅集,你这样默然无语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谢瑾自然不能对李贤之问充耳不闻,站起身来拱手回答道:“殿下,非是谢瑾坐视南方士子陷入困局而袖手旁观,诚如谢太辰时才所言,我本临时邀约加入雅集,在座的全为当世知名才子,我乃微弱之身,自当聆听各位才子吟诗作赋增长见识,何能以浅薄诗赋干扰大家?况且雅集本是切磋交流,何能关注输赢斗得你死我活?请殿下明鉴!”

  李贤尚未开口,崔神庆已是冷笑出言道:“好一个吟诗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