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467章

执掌武唐-第467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观白衿羽,却是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堂弟,而且还有助他开创大业之功,岂能说斩就斩?

  心念及此,白铁余叹息一声站了起来,摇着手言道:“好了好了,你们都少说几句,此事朕自有打算。”

  见到白铁余并没有惩罚白衿羽的意思,那老臣子不禁大急,又想拱手劝诫,谁料白铁余已是走下台阶来到白衿羽的身前,亲自将他扶起握着他的手正容言道:“白元帅,胜败乃兵家常事,区区小败也不用放在心上,朕相信你能够吃一堑长一智,下次面对官军的时候,一定能够痛击对手。”

  白衿羽满是感动的点了点头,还不忘瞥了旁边气咻咻的老臣一眼,心内已是大定。

  白铁余沉吟了一番,拍着白衿羽的肩膀笑道:“其实白元帅能够及时到来正好,如今攻打太和关的军队正差一名主帅,朕就令白元帅前去统军,务必要攻下太和关。”

  白衿羽闻言大喜,急忙抱拳应命道:“微臣遵旨,一定会不负圣人厚望将功赎罪。”

  白铁余满意的点了点头,恰在此事,一员将领掀开帐帘大步赳赳的走了进来,拱手禀告道:“圣人,我军在官道上抓获一名唐军信使,在那信使身上现一封书信,特地送来呈请圣人一看。”

  白铁余一听是唐军书信,顿时就来了兴趣,问道:“可知那封书信是何人所写?”

  将领回忆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写信之人官职太长末将未曾记住,不过名字似乎叫做6瑾,好像是什么平西道总管。”

  白衿羽浑身一震,急忙提醒道:“圣人,这6瑾正是击败微臣的唐军主帅,他还是大唐驸马,太府少卿,长安副留守,算得朝廷重臣。”

  白铁余冷冷哼得一声,接过将领递来的信纸仔细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他眉头猛然一挑,像是非常惊讶,紧接着忍不住捋须大笑道:“哈哈,离这里不远的陇州竟有大批粮食,若能夺取这批粮食,我军又可以大肆扩军,实乃天助我也!”

  帐内大臣们大是惊讶,急忙询问,白铁余这才解释道:“各位臣工,这封信乃是平西道行军总管6瑾写给鄯州粮队的,因为我军阻碍粮队东来之路,故而鄯州粮队一直驻扎在陇州吴山县外等待,此地离吴山不过短短两三天的路程,我们大可以夺下这批粮食,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白衿羽立即露出了惊喜之色,问道:“圣人,可知这批粮食的数量?”

  “百万石上下。”白铁余绷着手指猛然一弹信纸,出“啪”的一声清响,脸上露出了胜券在握的表情。

  白衿羽明白百万石粮食对已方的重要性,正色禀告道:“既然如此,那这批粮食我们一定不能就这么放过,圣人,不如就由微臣统领攻打太和关的军队阻碍唐军,而圣人你则御驾亲征陇州,夺取这批军粮,不知你意下如何?”

  “善!”白铁余一直对这位堂弟是信赖万分,立即就从谏如流了。

  ※※※

  陇州,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处于关中平原西部,因位于陇山东坡而得名。

  吴山县外,无数装满粮食的粮车正整齐的排列在东面城墙之下,粮车上覆盖着阻挡飞雪的厚实篷布,恰如一条白龙般连绵不断。

  城楼之上,一名老者正负手望着天空中飘落的飞雪暗自蹉叹,老脸隐隐有担忧之色。

  这位老者身得又黑又矮又胖,灰白的须杂乱无章地散披在肩头,匆忙戴上的幞头还歪在头顶,一身麻布棉袍皱巴巴地挂在肥胖的身架上,眼窝青,脸上隐隐可见未曾擦拭干净的土尘,一双皮靴趿拉得几乎露出了踝骨,整个人邋遢得活似一个穷途末路又放荡不羁的市井布衣。

  

  

  :。:

  

第七四七章 来到岐州

  此际,邋遢老者猛然一声长叹,颇为想不通的喃喃自语道:“关中向来还算丰衣足食,家有余粮,今朝恰逢旱灾断粮,这些百姓便按捺不住举兵造反,呵,何其蠢笨啊!造反可是要人头落地的,为何这么多人都想不明白呢……”

  轻声的嘀咕声泯灭在了无穷无尽的风雪当中,便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黑甲的军卒飞步流星登上城楼,对着邋遢老者深深一个大拜,亢声禀告道:“娄副军使,平西道行军总管陆瑾送来书信,请你过目。”

  一听是平西军送来的书信,邋遢老者老眼登时为之一亮,跛着脚一瘸一拐的走了过去,接过军卒递来的书信慢慢看完,眉头不禁深深了皱了起来:“让我军向西开拔?这陆元帅葫芦里究竟卖得什么药了?难道他不着急粮食了?”

  这位老者正是奉鄯州都督府长史、河源军军使黑齿常之之令押解军粮的河源军副军使娄师德。

  娄师德今年五十有一,二十岁时考中进士任命为江都县尉,可谓少年得志。

  不过因是出身平民百姓之家的缘故,缺少官场提携,娄师德的官路走得一直非常艰难,直到四十岁之后才混到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之职。

  调露元年,高宗皇帝命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李敬玄征讨西域,并在朝中招募猛士。

  娄师德虽是文臣,却头戴红抹额前去应募,高宗大喜,当即任命他为朝散大夫,让他随军出征。

  调露二年,李敬玄兵败而归,大将刘审礼被俘,娄师德在洮河收集散亡将士,后又奉命出使吐蕃,与吐蕃将领论赞婆会于赤岭。

  他宣扬唐朝威信,陈述利害,使吐蕃既敬畏又心悦诚服,答应退兵。

  因为此功绩,娄师德被改任为殿中侍御史,兼河源军司马,并主持屯田事务。

  两年来娄师德大力发展屯田,开垦荒山变良田,使得边境沃野百里,粮食自给自足还有结余,免去了朝廷运粮之苦。

  这次他又奉黑齿常之之命押解军屯粮食前来关中,只是可惜被叛军阻挡在了陇州。

  面对陆瑾突如其来的要求,娄师德自然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陆瑾为何要让运粮车队暂时西去,难道他有什么盘算不成?

  正待娄师德绞尽脑汁费劲思量当儿,又是一名军卒脚步匆匆的到来,张口便慌张言道:“娄副军师,大事不好,斥候侦查到叛军大军已是入侵陇州,正直逼吴山县而来。”

  “什么,叛军来了?”娄师德脸上的肥肉抽搐了一下,急忙问道,“可知叛军有多少人?”

  “满山遍野,道路堵塞,数也数不尽!”

  娄师德面色微见苍白,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细细一想,登时就回味了过来,抬起手猛然一拍大腿气急败坏的言道:“糟糕,咱们这次被陆瑾当成诱饵了,快快快,吩咐军卒立即牵马套车,所有粮车急速西进。”

  片刻之后,整个吴山县外立即骚动了起来,无数骏马被军卒们从城中拉出套在了粮车之上,一片喧嚣混乱之后,粮队车马立马朝着西面逃去。

  ※※※

  时当腊月,滴水成冰。

  雪原的寒风从遥远的北方呼啸而来,任你衣甲三重,也是寒彻入骨。

  陆瑾带领平西军离开新平县城,顺着官道朝着西南疾驰,只用了区区一天的功夫,便进入了岐州境内。

  沿途行来,可见官道左右民居田舍不断,只是可惜不闻鸡鸣,不闻犬吠,更是连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陆瑾知道原来住在这里的百姓要不加入了叛军,要不就举家逃跑成为了难民。

  不论是选择哪一条路,对于百姓们来讲都均是父不能庇子,夫不能护其妻,无疑是九死一生的结局。

  常说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实在是信哉斯言!

  今日平西军到得麟游城外,根据情报所言,此城已经落在了叛军手中。

  陆瑾眼见城门大开,叛军没有丝毫的防备,立即下令平西军冲锋入城,将还未回过神来的千余叛军守军砍成了横刀碎片。

  踏着满地鲜血进入麟游县城门,陆瑾吩咐宋璟押来几名叛军俘虏询问了解,这才得知三天前白铁余已是带领五万大军前去陇州,目前岐州境内就只得白衿羽率领五万人马正在攻打太和关。

  闻言,站在旁边的薛楚玉立即面露喜色,展颜笑道:“陆帅,若是叛军合兵一处拥有十万之众,对于我们来讲却是非常麻烦,如今白铁余不自量力的分兵两处,每一处均只得五万人,如此一来,倒是可以拼杀一番。”

  王东宝认同点头道:“薛都尉此言不错,不过唯有一点可虑,以前老朽曾担任岐州折冲府的果毅都尉,对于太和关地形也算非常的了解,太和关居于恶阳岭之下,扼守着岐州通往京兆府的官道,也是岐州南部通往京兆府最是快捷的道路,太和关周边其形呈一个葫芦,入口窄而纵深宽,并不利于骑兵驰骋冲杀,反倒利于步卒防守,若我军前去攻打叛军,在地形上便不占丝毫便宜,而且还有阻碍之危。”

  陆瑾微微颔首,手指关节轻轻的敲击着案面,露出深思之色。

  李多祚建议道:“陆帅,要不我们先置白衿羽这五万叛军不管,率军西去攻击白铁余之军,待到白铁余战败,白衿羽这五万人军心自解,到时候便能不攻之破。”

  “不可!”豆卢明贤立即反驳道,“若是置白衿羽这五万人不顾,以至于他们攻破太和关,那么岐州南部乃至京兆府都会暴露在叛军的兵锋下,如今长安城内兵力单薄,再无可能派出军队对阵叛军,若我们就这么离去致使长安被围乃至陷落,必定会举国震动。”

  陆瑾重重点头,同意道:“豆卢都尉说得不错,我军必须要先解决白衿羽所部之后,才能前去攻击白铁余之军。”

  “但是,太和关外不利于骑兵驰骋,也不利于疾驰。”王东宝无不担忧的言道。

  陆瑾霍然站起身来,对着悬挂在墙上的地图一通凝神,转身铿锵有力的断然言道:“既然太和关不利于我军征战,那么我们就将叛军引出来,在平原上与之堂堂正正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