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地主爷-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管事的不是刚被你赶走了吗?”老村民面无表情的回到。
“额,他不算管事的,他是邵家派来的,我问的是官田管事的,有吗?”
“俺啊,不知道……”老村民说着拍拍屁股走到屋里去了。
徐清就纳闷了,怎么会这样,难道他们害怕邵家报复不成?合着我还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啊…徐清虽然得罪不起邵景,可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算报复吧要是邵家真的这般蛮横,我也不怕……
“你,是不是来收税的?!”
徐清抬头一看,原是刚才在外面碰到的那个半大小子,半大小子用手指着徐清,一脸的不善。
“兔崽子,你敢偷闲不干活,让你爹回来教训死你……”一个中年妇人将半大小子给打了回去,眼神中不住的对徐清带着怨恨。
“你说吧,交多少?”一个中年男人见徐清站在那里不走,站起身来,咬咬牙说道。周围的村民,也停下手中的活计,注意的听着徐清这边。只不过,徐清听了这话,才从发呆中清醒过来,问道:“什么交多少?”
“夏粮都是麦子……”中年男人不耐烦的道。可徐清听不明白啊,又问:“夏粮啊,夏粮不是收过了吗?”
“嗤……”村民嗤笑一声,那中年男人歪着嘴说到:“别装蒜了……”
徐清哪里知道,从河北战事完结,到现在,仅仅四五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这官田已经换了好几茬管事了。一开始是州官代管,交了一次粮,后来又到了沧县代管,又交了一次粮,两次交粮把往年的一干存粮弄得一干二净,刚收了夏粮,邵本五又来了,夏粮又去了一半。
种官田的虽然是官奴,种出来的粮食都算是官家的,但他们也要吃饭啊,所以一般来说,官家会给他们留下足够的口粮。稍好一点的,他们就吃得饱,过年还要钱发,稍怀一点的,就不饥不饱撑着。
三次换管事,官田生产的粮食都差不多已经被搬空了,几乎只剩下口粮,但官奴们也忍了。但如今交了粮不到两个月,又来了一个管事,这不得不让他们警惕起来,再交粮,再交粮就得饿死人了。
“什么装蒜?”
“装什么蒜?”
这话是谈不下去了,徐清只得承诺到:“额,放心吧,夏粮已经收了,我就不会再收了……”
一听这话,周围的人耳朵差不多拉长了半尺,中年男人眼睛也放出光芒,马上又狐疑的问:
“当真?”
徐清没有回答,反而问到:
“你们上次交的多少粮”
那男子听了,仿佛早知如此的一般,叹了一口气,眼中的光芒彻底消失了。问交了多少,前面三个管事也是这样问的,结果都回答说不够,再交一些。这次恐怕又是这样,不过中年男子还是老实回答到:“上次交了一半……”
徐清又问:“够吃吗?”
中年男子长叹一口气,道:“还够,再交就要饿肚子了……
谁料徐清却说:“放开吃吧,不够去那座官仓里拿……”
“老…老爷,这…”
“唉,这样吧,以后你们种官粮,每家每户按人头包田地,无论年产几何,纳粮三分……”
中年男子一听,算计了一下,压住了面上的喜悦,问到:“老爷,这恐怕不妥吧,没这个规矩啊…”
“放心,三年之内不变。”徐清心想三年刺史,这七百亩地的规矩,总在自己手里定的。
明显庄子里的人都听见了这句话,长出一口气,面上美滋滋的,心想终于盼到了一个好主家。中年男子气宇轩扬地走到家门口,仿佛在炫耀他和徐清说了这么多话,他问出的新种田规矩。见着了自家婆姨,踢了一脚:“还站着,做事去,去给老爷煮俩鸡蛋!”
又有几个人怯生生的在问:“主家,庄子里黑户也能放开吃?”
徐清转头一看,见一家三口,穿的破破烂烂似乞丐,一个小孩瘦的皮包骨,肚子却出奇的大,一看就是饥民。徐清皱皱眉,那一家三口眼神瞬间落寞了,徐清马上说到:“你们也能吃,给劲吃没事……”
三口人听了,希望重现在他们的眼睛里,那个女子摸摸自己的孩子,不住的留下了眼泪。徐清心里暖暖,问:“村子里有多少黑户?”
“也不多,才十几人,都是闻着食气来的,做点零工糊口。”那名转身进去的老者又走了出来,回答说到,也不再面无表情了。说起黑户,有了十几个人靠近了徐清,满脸的不好意思。
徐清看了看他们,一个个憔悴得不行。这些黑户没有户口,远走他乡,不受地方官接待,居无定所,食无定餐。徐清道:“唔……这样吧,所有黑户都去县衙给登记了,就在这里安家吧,能住得下吗?”
“那敢情好啊,反正村子里的人种不了这些地,有些户都空了……”村子里的人远远的回应。
“空户?”徐清问那个老者。
“对啊,根本没人,但是户口册上有实实在在登记了的……”
“唔……”
徐清心里开始计较,要展开一次人口普查,把空户都给销掉。
“对了,说起黑户,前几天不是来了一队姐弟吗,怪可怜的,啥都不会做……”一个妇人把自己手里的麦麸喂给鸡吃了,拍拍手说道。
“姐弟?!”
难道是黄诗梅他弟弟和那个婢女?
“对哩,在那边……”妇人一指,在村子的边缘有一个临时搭建的棚子,徐清走进去一看,看见了一男一女,像姐弟一般,看穿着不像是富贵人家的人,不过徐清还是抱着一丝希望,也许他们的衣服被抢走了也不一定呢,于是问道:
“是黄家的人吗?”
“你是?”那女子护着自己的那个小男孩,警惕的问到。
“我是沧州刺史,徐清,黄小姐认得我的……”徐清解下鱼符,晃了晃。
那女子见了,身子一软,翻白眼晕了过去,留下那个啥也不知的男孩,哇哇大哭。
第十一章 流民(3)(第五更,求打赏!
第十一章 流民(3)
那天野猪帮袭击黄家庄园的时候,黄诗梅让贴身婢女小香带着她的弟弟黄琦去沧州城避难。可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没想到在路边上又碰到了强人打劫。小香和黄琦两个人被抢了个精光,连衣服都被抢了去。幸好小香发育的不是很全,强人心里不忍,留了一线,才免于了被那啥。
穿着单衣走到沧州城,又碰到了人牙子,三两句话把他俩忽悠得云里雾里,被带到了城外一处山村。差点被卖了才猛然发现,偷偷逃了出来,运气倒是不错,逃了一天撞见过路的流民加入了进去,靠着流民的接济到了官田附近,留了下来不走了。
一个婢女,一个公子,小香和黄琦走到城外那是两眼一抹黑啊,哪里分得清东南西北,又不敢乱走了,帮着村里人手提肩抬的,每天能吃些汤水过活。
直到碰到徐清,并且看见了鱼符之后,小香才松了气,一时激动昏了过去。救醒小香,听着小香说了这几日流浪的故事,徐清倒是松了一口气,不是邵家,不是邵家那就好办。不过徐清还是意识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流民和流寇。
流民和流寇其实就是一个东西,流民不想流浪了,就定居下来,成了流寇。流寇混不下去了,也会金盆洗手,成为流民。那先有流民还是先有流寇呢?
先有饥民……
天灾,或者**,总能将农民土地里的果实夺走,造成一大堆的饥民。没有粮食吃,就挖野菜,挖完路边上的,就去远处。野菜越挖越远,远到回不了家。那就继续向前走下去吧,除了县,就成了流民。原来的那一户人家,就成了空户。
运气好一点的,走到一处野林子,发现地方不错,有山有水,土地也还不错。最主要的是,没有官府管着,可以不用交税。于是,在地上挖个洞,盖上茅草定居下来,靠着采集打猎,先开个荒。熬到第二年,粮食收获了,日子就好过了。
再过几年,地已经种熟了,各家也不住地洞有了矮房子了,税吏按时出现。搜刮一笔,在户口册上画画几笔,于是成了白户,像徐庄就是一个例子。直到下一个天灾**,直到下一个温饱无依的时候,或者几年以后,或者几代以后。
运气稍差的流民,瞧见了哪家地主老爷缺人手,去帮两天工,卖力气让地主老爷赏识到了,那就留下来当个短工。也在地上挖个洞,在洞上盖茅草,于是就定居下来了,成了黑户。这种黑户久而久之,就成了地主老爷的附庸。
这一部分黑户,由于交给地主的粮食要比官府少,有没有许多皂吏盘剥欺压,所以这一部分的人是最多的。
运气再差一些,就是最差的了,成了流寇,拦路打劫,刀口舔血。
无论哪种流民,都会产生很多空户,空户没有人,收不上税,但是他们的田地里却诡异的长出了粮食。为什么?因为地主老爷们养的附庸在帮种地。
附庸,是黑户,种地不交税。空户,占着土地却交不了税。如此,官府的税收就越来越少,地主越来越多。朝廷受不了,改革,改革失败,造反,改革成功,中兴。秦以后,大中华的王朝的兴衰,无不是由土地在掌握着。
徐清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招收流民,清理空户,看来是要摆上议程了。可是该怎样下手呢?这可是在动世家们的命根子,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要是引起了世族们的暴动该怎么办?
有道是一口吃不成胖子,从长计议吧,莫若先从邵家下手,将世族们的台柱子给扳倒。
徐清将黄琦两人送回黄家,黄诗梅好一阵感谢,但绝口不提徐清喜欢听的哪一类话,如以身相许。邵本五那个人貌似也消失不见了,徐清也就住着这个小宅子,和荀雪儿在乡下好好住了几天,算是度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