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侯爷-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好的政治震慑。
近些年来,以张士逊为首的少数官员,屡屡跟他唱反调,但却从未敢公开跟他叫板。可自从陈尧佐回京后,这帮人就蠢蠢欲动,今日他们借着这次事件就是想跟自己较量较量,所以今日务必要狠狠打压他们,这样才能镇住那些敢与自己作对的人,也让一些中间派,看清形势,依附于他。
李策暗叹丁谓果然好手段,瞬间就能把不利于他的形势逆转,还借此强化了自己的威严,陈尧佐等人虽然正义,但论到政治手段却还跟丁谓差得远。
只不过盛极易衰、过刚则折,丁谓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这个简单的道理难道他不明白?只怕是身在局中,当局者迷了。历史上对丁谓的评价颇有争论,不过他最终的谢场也是颇为落寞,李策知道宋仁宗时的宰相不是丁谓,恐怕丁谓如日中天之时,也离败亡不远了……
“李策也是救人心切,何瑞年如此胆小,而且是他公报私怨在先,李策也是被逼无奈,何况他先后立过几次大功,朝廷一直没有好好地奖赏他,怎么能因为这次犯了错就把以往的功绩都一笔抹去呢?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李卿还年少,宰相不如就给他一次机会。”赵祯开口道。
群臣哗然,天子居然亲自开口为这小子求情了!太后刘娥和陛下竟一齐为他开脱!
丁谓暗皱眉头,陛下如此没有眼力,太后求情,老夫已经退了一步了,陛下你却还出来说情,岂不是置老夫的颜面于不顾?今日这事已经不仅仅是惩不惩治李策的事了,而是两大势力的较量,我若低头岂不是怕了张士逊他们?日后岂不是会有更多的人敢反对自己?
“陛下,法外无情,尤其是军规如山,违者必究!此先例不能开。”丁谓斩钉截铁道。
赵祯气得脸发青,这老头如此强横,真是不识好歹。
“丁谓,太后和陛下都已经说了,你还如此顽固,岂是人臣之道?”张士逊开口指责道,本来形势不利于他们,可既然陛下都开口了,那就有了新的借口。
“张大人,老夫尚且称呼你一声大人,堂堂宰相你就这样直呼名讳吗?”丁谓冷脸说道。
张士逊不说话,丁谓对太后和赵祯一拜继续道:“老臣一片赤心,全为大宋社稷着想,请太后、陛下体谅。”
老奸巨猾,尽往自己脸上贴金,李策暗骂道,这等场合,没有他说话的资格,他有自知之明,并不敢开口。
“老身知道宰相一片苦心,宰相不要多想。”刘娥开口安慰道,可李策看得出刘娥隐隐有一丝不悦。
赵祯冷着脸不说话,他毕竟年少,不愿意掩饰自己的情绪。
“宰相此言差矣,难道满朝文武就只有您一心为公?我等不也是全为了大宋社稷吗?”陈尧佐站出来说道。
李策暗赞一声漂亮,丁谓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无限拔高,拔到江山社稷的高度,已经无法再去指责他,唯有的办法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老夫当然相信陈大人也是一心为公,可不管怎么说……”
“够了!”丁谓还在夸夸其谈,却被一声断喝打断。
赵祯气得站起来,指着丁谓道:“到底朕是大宋的皇帝,还是你丁谓是?!”
赵祯这么一说,群臣纷纷惶恐地跪倒在地,一时大殿之上噤若寒蝉。
丁谓愕然,他怔怔看着怒气冲冲的赵祯,慌忙跪倒在地磕头道:“老臣有罪,望陛下恕罪!”这个时候不是争辩的时候,只有乖乖服软才能令赵祯消气,丁谓为官多年,这个道理他是懂的。
刘娥鲜有地目光严厉地瞪着赵祯,这孩子今日为何会发这么大的火?把宰相得罪了,弄得满朝大臣都跟皇帝作对,谁来给他治理天下?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众位大人平身,皇儿年幼,说话不知轻重,宰相大人莫要往心里去。”刘娥竟舍得面子亲自赔礼。
如此一闹,丁谓再不好说什么,他就是再跋扈,也不敢再令赵祯下不了台了,刚才若不是太后让他顺坡下台,他还不知怎么收场呢。他虽然势大,可这样公然跟皇帝作对,绝对是离死不远了,这个道理他懂,所以他起身后就低头退到了一旁,不再言语。
张士逊和陈尧佐也是极为惊讶,赵祯登基近十年,从来都是大臣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未见他发过这么大的火,今日就为了一个李策,他居然敢跟宰相翻脸!
“朕认为李策无罪,请大娘娘定夺。”赵祯说道。
刘娥见他倔强的样子,心知今日若是不顺了他的心意,此事还不知怎么收场,这孩子长这么大第一次如此执拗。再说官一奇身死,自己也是内疚地很,不追究凶手也就罢了,倘若再连李策也一并问罪了,岂不是寒了一众武官的心?想到官一奇在真定府一待就是十年,而且是最年富力强的十年,本来大有建树的抗辽先锋,最后竟落得这般下场,朝廷欠官一奇的。
刘娥虽早就不满丁谓的所作所为,可现如今他丁谓的势力如日中天,她实不愿过早与他翻脸,倘若把他逼急了,他率群臣要求自己还政于赵祯,让自己退居后宫,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哼,这天下是赵官家的,他一个丁谓再怎么说也只是个人臣,老身已经够容忍他了,他若是再不知进退,就彻底翻脸吧!
刘娥很快打定了主意,皇家的威严还是要维护的。
“曹将军,你认为呢?”刘娥问道。曹玮是枢密院的人,既不是宰相的人,也不是陈、张派别的人,但显然他是武官,天然得与官一奇相近,而且李策今日是他带来的,刘娥这般问他,显然已经是偏向李策了。
“功过相抵,不予追究。”曹玮淡淡说道。
太后看了看宰相,丁谓此时就如老僧入定,垂手而立,不发一言。
“好,今日之事,到此为止,李策无罪。”刘娥毕竟年事已高,坐得久了有些疲乏,她不再拖沓,很快下了懿旨。
李策终于暗松一口气,妈的,折腾了许久,终于回归自由身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又遇赵沁儿
丁谓出了垂拱殿,铁青着脸不发一言,后面几个官员快步追上,中书侍郎刘进远低声道:“今日之事就这样算了吗?”
刑部尚书杜衍也道:“太后和陛下今日这是怎么了?为何会一反常态,如此维护那个小子,下官愚钝,实是想不通。”
丁谓突然停住了脚步,冷哼一声道:“嘿嘿,有什么想不通,如今太后她根基稳了,已经不需要老臣了。”他没有说赵祯,赵祯现在他还根本不放在眼里,小娃儿而已,连情绪都不会隐藏。
大理寺卿姜宗仁开口道:“只怕是太后她自己认为根基已稳,没了咱们这些老臣,这大宋朝便运转不了,嘿嘿……”
丁谓赞许的看了一眼姜宗仁,这些人中只有他脑子转的最快,知道自己的心思,来日方长,不急。
“在朝政问题上太后与陛下一向并不是十分一致,今日他们已经联手,若是日后太后把权力都交给陛下,只怕对我们不利啊。”刘进远担忧地说道。他是中书侍郎,主要负责皇帝册文、州县官考课、取旨出令等事务,所以素知太后与陛下的事情。
“放心,太后不会与官家完全一心,至于为什么,你们不必知道,只记得我这句话就行,宁得罪陛下,不得罪太后。”丁谓一摆手告知几人道。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回去再说。”姜宗仁看看四周,压低声音道。
百官们出了殿,赵祯单独留下了李策。
“哈哈……真是没想到,竟然会是这样,你说有没有趣?”赵祯顺着大殿台阶往下走着,哈哈笑道。
“臣谢陛下救命之恩。”李策垂首拜道。
“哎,现在没有外人,不必拘谨,你还可以叫朕大哥,朕叫你贤弟。”赵祯嬉笑道。
“臣不敢。”李策慌忙道,这要是让那些大臣们知道了,光唾沫星子就能喷死自己!
“朕就知道你会这样,昨日里还与朕有说有笑的,甚至还与朕做生意,今日得知了朕的身份,你就放不开了,朕早知你会这样,所以一直没告诉你身份。”赵祯嘟囔道。
李策暗暗汗颜,同时心里也有一丝感动,堂堂天子居然对自己说这番话,想想赵祯他也怪可怜的,从小没有朋友,整日面对一群老夫子,动不动就是之乎者也、人伦礼长的,实在是没有童年……
“也罢,总算你胆子大些,还不怎么怕朕,那些人平时没事的话,连话都不肯与朕多说一句,朕就那么可怕?”赵祯自言自语道。
李策想起前世看过的一部经典电视剧,韦小宝与康熙的友情,不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吗?而且自己与赵祯的相遇也是颇为类似,赵祯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仁君,或许自己也可以与他成为不错的朋友。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可不能因为我老顶撞你而治我的罪啊。”李策哈哈笑道,他本来就不是什么拘束的人,现在索性便随便起来。
“好,一言为定,朕答应你!”赵祯也开怀大笑。
“不过,眼下有一件事,你得跟我一起去。”赵祯说道。
“什么事?”
“今日朕把太后也惹得不高兴了,这都是因为你,一会朕去给太后请安,你也得跟着。”赵祯道。
李策突然想到,他是皇帝,赵沁儿叫他哥哥,那赵沁儿岂不就是……公主?!
完了,自己竟然摸了公主的那个……李策突然心跳急促起来,这下子闯大祸了,这祸只怕比刚才的还要大,而且没人可以救自己……
赵祯见他突然大惊失色,不禁问道:“怎么了你?刚才在大殿上没见你这么惊慌啊,怎么这会儿反倒害怕起来了?”
李策有苦难言,他怕的不是太后,而是赵沁儿。他自然一百个不愿意,可无奈皇命难违,被赵祯生拉硬拽着去了。
太后在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