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回到明朝当海盗 >

第129章

回到明朝当海盗-第129章

小说: 回到明朝当海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死了的呢。”张居正再次提点,“用兵之诡,连元敬都不及的人。”

“叔大还是明示吧……”戚继光做出一副迷茫的表情。

其实他早在绍兴,就已知道汪东城是谁了。

但他不能也不敢猜出来,万不能。

也许在耍心机方面,他算是个能手,但眼前这位,可是人神共仰的聪明人。

“元敬,我以你为挚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此看来,元敬待我不过尔尔,我何苦呢?”张居正面色一沉,就此起身作揖:“恕我先行一步reads;。”

戚继光大慌起身,拉住张居正:“叔大……此事……哎!”

戚继光终是捶了下大腿:“叔大说的是,既是叔大,我便如实相告了……那汪东城……”

他说着扫视四壁,沉声道:“自是杨长帆无疑……”

“哎……怕就怕你自作聪明!”张居正这才捶胸道,“得知此事,为何不上报朝廷?”

“只怕引火上身。如今的局面,谁敢与汪直残党扯上半点关系?”戚继光重回席位,干脆拿起酒壶,一饮而尽,“杨长帆念及旧情,不愿看拙荆殉节,这才放她回来……此事若是传出去,我怎么洗得清?”

“不传出去就包得住么?”张居正斥道,“如今杨家人已抢先检举,杨长帆家人掌在严党手中,不是要他们怎么供便怎么供?说你串通杨长帆,不过是半句话的事!”

戚继光不禁吓得浑身发颤:“我虽不与严党亲近,却也……从未得罪过严党。”

张居正不假思索问道:“不要隐瞒,元敬还有多少私财可贡?”

“合计白银……不足千两。”

“那是喂不饱他的……”张居正托腮摇头,“传闻胡宗宪此前进京,黄金千两也只搏得他一句告诫。”

戚继光苦不堪言:“东南是有油水不假,但倭寇凶残更不假,多的我一文也不能取了,兵士们也要活啊!”

“我懂,我懂。”张居正叹了口气,“既如此,你与夫人务必咬死不知是杨长帆,夫人也必须是自己逃出来的,余下的事,我帮你办妥。这下子,要赔不少面子出去了。”

“叔大之恩,永生难忘!”

“元敬言重,危难之时,总要有一心为国的将领在,不能让他们都扳倒了。”

张居正所言不虚,党争,总要有一个尺度,尤其是在危难之时,真如秦桧那般斗到亡国就不合适了。

反过来看,东南局面重新乱起来,也许恰恰就是党争的后果。

事已至此,回首东南七年,可见一二。

七年前,倭乱渐盛,闽浙提督朱纨为官清正,主严政,无论倭寇还是汉人海贼,抓一个杀一个,对外对内皆是如此。朱纨初时便见官民与海贼勾结走私,因而在对外下重手的同时,对内厉行保甲连坐制度,一人与海贼贸易,全甲问罪。

严政之下,倭乱大有停歇之势,怎奈朱纨之严,实在惹到了闽浙官民的利益,他们是希望走私的,闽浙大户遂联络朝中之人,无论严党还是何党,通通出力,活活将朱纨劾死。

嘉靖三十一年,朱纨死,山东巡抚王忬临危受命前来浙江,一年之内屡破倭寇,首次岑港大捷正是他的杰作。也正是因为岑港覆灭,大家的财路没了,王忬同朱纨一样开始遭恨被劾,好在王忬运气好一些,人也灵活一些,恰逢大同告急,便调任它处,早早逃出了浙江这汤浑水。现在看来,他暂时是归宿最好的浙江大员。

王忬之后,嘉靖三十三年始,便是张经李天宠这对黄金搭档,搭档一年后双双人头落地。嘉靖三十四年末,换上了周琉曹邦辅这对苦命鸳鸯,鸳鸯双飞后,杨宜赴任舔赵文华半年,革职回乡。嘉靖三十五年,终于到了胡宗宪的天下,他也几乎成为倭乱以来,时任最久的东南总督。

奈何,赵文华遭捧杀倒台,天下的口水又倒向了胡宗宪。胡宗宪本欲招抚汪直重新振作,根治东南之乱,怎奈满朝上下,皇帝到小卒都不买他的账,汪直死,浙江失。

。。。

第192猛士的朋友

从嘉靖三十一年到嘉靖三十八年,七年之间,浙江共迎来了四任总督,三任巡抚,这些人皆是人中龙凤,几乎任何一个人都足以平东南大局。朱纨严治根绝是一条路,张经逐步歼灭也是一条路,胡宗宪招抚更是一条路,只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权力,也许东南都不会走到今天这步。

党争如今依旧没有结果,东南却一天比一天要乱了。

而最后一任总督胡宗宪,近严党以保官位,主开海以保民生,抚汪直以保海防,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名声、尊严、气骨、智慧,几乎已经成功,却被王本固一个简单粗暴的行动彻底打烂reads;。

是天意,是人意,已经没人说得清了。

前面几位,精的精,忠的忠,傲的傲,猛的猛,此时纵观朝堂,再无人敢挑战这块土地。

然而其实有一个人,自始至终都在这里,朱纨抓一个杀一个的时候,他就是第一个冲上去抓的,王忬平岑港的时候,他就是第一个上岸砍的,张经诱敌王江泾的时候,他就是手刃倭寇最多的,曹邦辅浒墅关七战七捷的时候,他就是七进七出的,胡宗宪养精蓄锐的时候,他就是练兵最多的。

他没有做错过任何事,他武艺高强尽忠职守,在这样的局面下,他甚至连贪污都没有过,最多只是多喝了几坛子酒。他的胜绩最多败绩最少,每场大胜他都是首功,他麾下军队名扬全浙,倭寇闻其名望风而逃。

然而这个人在同期将领中,眼下却是结局最惨的。

革职可以,剥夺世袭爵位也可以,但真正打入大牢的,仅俞大猷一人。

只因他太耿直了,没什么靠得住的朋友。

至于他有限的兵将朋友们,如今人人自危,谁能管他?

戚继光曾有言,如若俞大猷有难,全浙将领保他。

当时俞大猷笑侃,你就说说。

事到如今,原来他真的就是说说。

不过俞大猷已经习惯于此。一次次东征西战之下,革职后复职,升官后再革职,如此往复之下,终于进了大牢。他独坐牢中,没有怨气,也没有不服,没有不甘也没有愤怒,就这么心平气和坐着。他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褶皱,拨开外衣摸一摸胸前的疤痕,这才发现,他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自己,已经55岁了啊……

大概是老天看不下去了,不想再让自己忙活了。

可其实,自己还没有累,自己还打得动,现在休息,有点早啊。可不想休息也得休息,他闭上了眼睛。

“咳……”

一声轻咳吵醒了俞大猷。

他迷迷睁眼,面前一男子,锦衣在身,名刀在手,虎牌在腰,满脸老辣。这样的人,便是二品大员见到了也要客气鞠个躬,问个好。

这位,显然比俞大猷混的要好,好太多了。

此人走到牢前,亲手打开锁,打开门。

“没事了。”

俞大猷自嘲笑道:“这都能没事?”

“我十年没求过皇上,为你,破戒了。”男子苦笑之后,拎着酒进了牢房,推给俞大猷,“特意找的,泉州的好酒。”

俞大猷也不多言,接过酒坛打开,闷头猛饮,饮过之后推给男子:“来!”

男子看着酒坛,无奈一笑:“我生病了,喝不得了。”

“你?你会生病?”俞大猷大笑道,“你根骨在我之上,武艺胜我一筹,师父都说你是千古奇才!你会生病?我不信!”

“不信,那就喝吧。”男子干笑一声,抱起酒坛,咕咚咕咚喝了两大口,随即又推过酒坛。

可酒坛还没推过去,他便干呕起来,顷刻之间,竟将酒水胃液通通吐了出来,吐过之后,他才面色煞白的笑道:“信了?”

“兄弟,别……咱们不喝了reads;。”俞大猷满脸愧疚,“原来强如你……也是会生病的。”

男子摆手一笑:“等病好了,你我再喝个痛快。依我看,这次师兄也不要再去浙江了,兵部我已经打点好,你去那里养一养就好了。”

俞大猷闻言摇头道:“不好,前线不能没我。”

“还是老样子。”男子擦着唇边笑道。

“兄弟,现在真的很难啊。你能保我出来,我谢谢你,但能不能……”俞大猷有些为难地说道,“浙江的弟兄们,都是拼死卖命的,兄弟能不能再帮帮忙……”

“没事的,都没事了。”男子点头道,“武官,我全都保下来了,连浙江的指挥使都保下来了。”

“我就说么!!!”俞大猷闻言大喜,“自从兄弟当上锦衣卫将军!锦衣卫就一件缺德事都没干过!大难之中,可是有大幸的!”

“别高抬我,只是力所能及,不久前才抓的张经。”

“这……”俞大猷挠头道,“这没办法……又不是你搞的事。”

“好了,看师兄还如此硬朗,我就放心了。”男子这便起身,“既然如此,你在北京留几日,等着官复原职就可以了。”

俞大猷跟着起身笑道:“真是神了,天大的事,在兄弟嘴里,都是手到擒来。”

“又高抬了。”男子自嘲道,“见了师兄,我只想喝酒,却一滴也喝不下。”

“等病好了再喝!”

“嗯。”

二人一路走出牢房,军士见此人,纷纷行礼,头不敢抬。

“还是兄弟你威风啊。”俞大猷长叹道,“锦衣卫将军!三公三孤!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加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古功勋,唯兄弟一人!”

“可是我病了,连酒也喝不下。”

“哎!挨一挨就好了的!”

“嗯。”

一阵沉默之中,二人来到院中,俞大猷不禁遮住眼睛,阳光太过刺眼。

男子随口道:“后面,东南,会比你想象的更乱一些,更难一些。”

“我知道。”

“师兄是个直性人,后面也要继续当个直性人。在下任总督面前,万不可耍任何聪明。”

“哦?已有人选了?”

“有了。”

“这么难的局面,这么快就定下了,一定是个大能之人!”俞大猷惊道,“莫非是兄弟你?”

“我病了。”

“哎呀,阿炳!说多少次了!养养就好了!”

陆炳微微转头,望向俞大猷,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