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最强兵王在三国 >

第292章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292章

小说: 最强兵王在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土豆的收获,让他们大为惊喜。
  短短三天,所有的土豆全部收起来称重入库。
  贾诩亲自监督统计,等最后的结果统计上来,贾诩都震惊了。他急匆匆的来到刘宣的房中,禀报道:“殿下,大丰收,真的是大丰收啊。我们的五十斤土豆种子,最后收获了八千斤土豆。五十斤变成八千斤,这收获太大了。”
  刘宣笑了起来,道:“土豆的产量,其实不是最好的。五十斤变成八千斤,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如果改良土壤,以及耕种的方法,相信会更多。”
  “这八千斤土豆调拨一百斤尝鲜,其余的全部入库收好,明年全部用来栽种。”
  刘宣眼中有着期待神色,说道:“等到了明年,八千斤土豆全部栽种下去,收获的土豆将是一个巨额数目。到了明年,就不用担心种子不足了。”
  “是!”
  贾诩脸上带着笑容。
  当天,贾诩调拨了一百斤土豆出来,全都清水煮。
  煮好了后,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分发下去。对刘宣来说,不过是普通的土豆,不值一提。但对于郭嘉、贾诩等人以及军中的士兵来说,这是天赐之物,能吃一口,那是无上的荣光。
  一个个士兵吃了后,脸上洋溢着灿烂笑容。
  对于后续的粮食,更加的期待。
  贾诩把土豆封存入库,然后接着继续耕种。
  接下来栽种的冬瓜和南瓜种子,一袋一袋的种子撒下去,很快就生根发芽。长出了秧苗后,刘宣吩咐士兵移栽,把一株株秧苗栽种下去。
  相比于土豆的栽种,南瓜和冬瓜秧苗的栽种大为不同,因为每一株秧苗的间隔范围很宽,足有三四丈远。
  按照这个范围来栽种,刘宣手中的南瓜和冬瓜秧苗,栽种了二十多亩地。
  栽种结束后,进入了六月。
  红薯的藤叶很茂盛了,可以进行移栽。
  刘宣下达了命令,让加罗湾的农户红薯的藤叶一节一节的剪下来,然后插在地里面。这一次播种范围最广的,当属红薯的藤叶。
  栽种的范围,足有五十亩地。
  再者,红薯的藤叶还在不断的发出来。一旦有新发出来的,又进行栽种。所以红薯的秧苗全部栽种完毕,占地面积是最广阔的。
  红薯栽种结束,刘宣手中的粮食种子全部栽种完。
  目前来说,刘宣手中只有土豆、红薯、冬瓜、南瓜、玉米种子
  时间流转,进入七月初,玉米棒子成熟了。
  郭嘉、贾诩等人对此极为期待,他们看到了一批一批的嫩玉米棒子,都是很惊讶。谁都没有料到,一粒玉米竟然能变成一株玉米,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刘宣带着郭嘉、贾诩等人晃荡,看着漫山遍野的玉米,脸上笑容灿烂。他停下来,站在土旁边,笑道:“文和、兄长,玉米的出现,将使我们底蕴更稳。”
  郭嘉问道:“二弟,玉米怎么吃?”
  刘宣回答道:“看着啊,如今可以吃嫩玉米了。”
  当即,刘宣撕开了玉米的外壳,掰下玉米棒子。刘宣示范了一遍后,吩咐道:“史阿,带人再掰一百个下来,我们尝尝鲜,仍然是水煮,煮熟了后拿过来。”
  史阿下令,随行的士兵和农户行动起来,很快掰了一百个玉米棒子下来。
  投入锅中,很快煮熟了。
  刘宣拿了一根玉米棒子起来,说道:“这嫩玉米棒子,不仅可以烤来吃,还可以煮来吃。你们看,直接肯就行。”
  当即,刘宣啃了一口。
  酥酥软糯,香甜可口的玉米,沁人心脾。
  “来,都尝一尝。”
  刘宣一发话,随行的人都开始吃。
  一个个啃了玉米后,全都瞪大了眼睛,眼中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好吃,实在是太好吃了,这简直是上苍赐予的美味。
  贾诩眼中闪烁着光芒,道:“殿下,这玉米实在好吃。”
  玉米的香甜,在味蕾中散发了开来。
  其中滋味,不可言喻。
  郭嘉脸上洋溢着笑容,笑吟吟道:“的确是好吃,没想到世间竟有如此美味的食物,真是唯有天上的神仙才能食用啊。”
  周围的人,全都如此。
  所有人吃了后,全都沉醉其中。
  忽然,贾诩说道:“殿下,玉米已经熟了。但眼下的这个样子,无法长期保存。”
  刘宣解释道:“文和,现在还是嫩玉米,没有完全成熟。只要要再等一段时间,玉米的米粒儿硬化后才完全成熟,就如同粟米一般,完全老了后,再把玉米棒子进行脱粒,再把所有的颗粒储存起来。干了后的玉米粒,可以磨成粉烙饼等。”
  贾诩听了后,点了点头。
  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有着期待神色。
  种植的玉米很多,在这样的情况下,玉米绝对能获得丰收。


第438章 玉米大丰收

  刘宣看向贾诩,吩咐道:“文和,你派人回黄县传信,让田丰、糜竺、关羽、管亥、管宁、邴原、周仓、柳信等主要的文官武将来加罗湾。玉米可以吃了,也让他们也都尝尝鲜。土豆数量少,不能大量拿出来,但玉米管够。”
  贾诩说道:“殿下,这样一来,消息容易走漏。”
  刘宣笑道:“这几个月来,来加罗湾的探子少了吗?再说了,我们也就今年控制,一旦到了明年,肯定会大范围推广的,到时候,消息不可能隐瞒。所以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再说了,探子不明所以,也难以知道情况。”
  贾诩道:“卑职明白了!”
  当即,贾诩派人回去传信。
  半天时间,田丰、关羽、管宁等人全都来了。这些人也来过加罗湾,都知道刘宣在加罗湾是为了培育新粮食。
  具体的情况,一个个都不知道。
  所有人来到后,在居住的营地见到了刘宣。随行的人,有貂蝉、董菡、甘梅等刘宣的女人,他们也跟来了。
  田丰看向刘宣,问道:“殿下,粮食有收获了吗?”
  此时的田丰,眼中有着期待。
  管宁、邴原等人,眼神更是期待。
  作为一个读书人,抱负便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但不论如何,最终的目的,得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才是最根本的。
  刘宣哈哈一笑,道:“来,诸位随我来。”
  刘宣带着众人,朝玉米地行去。
  来到玉米地所在的区域,刘宣摆手指着一片片的玉米,朗声道:“这一片的所有区域,栽种的都是我们的新粮食。”
  刘宣掰下了一个玉米棒子,在众人面前晃了晃,然后扣下了一粒玉米,说道:“看到没有,这一粒玉米播种后,长大了就是一株玉米,然后能长出了这么大的一个玉米棒子。”
  众人一听,全都神色骇然。
  一颗小小的玉米,长出一根玉米棒子。
  这样的变化,实在是太大。
  刘宣一挥手,士兵抬着一筐一筐煮熟了玉米棒子来了。刘宣面带笑容,摆手道:“来,诸位都尝一尝。”
  一个个玉米棒子递到文官武将手中。
  一个个尝了后,都震惊了。
  好吃,是第一感觉。
  新食物,是第二想法。
  所有人看着手中的玉米棒子,心中惊喜。
  刘宣继续解释道:“现在还是嫩玉米,等干了后,就可以磨成粉烙饼吃。同样的,明年种子,就是这些彻底成熟后的玉米。”
  管宁捋着颌下胡须,语气带着一丝的颤音,说道:“一粒玉米,长出一个玉米棒子,上面至少数百粒玉米。一旦玉米推广后,百姓之福,社稷之福啊。”
  他站在刘宣的面前,双手合拢,竟是九十度鞠躬行礼。
  刘宣不躲不避,受了这一礼。
  管宁起身,继续道:“在下之前听说殿下得了天赐之物,要栽种粮食,心中其实并不怎么相信,今日才知自己是井底之蛙,请殿下恕罪。”
  其余人闻言,表情或多或少有变化。
  在许多的文官武将的眼中,刘宣跑到来加罗湾来是不务正业。
  如今看到玉米,才幡然明白过来。
  关羽作为半路追随刘宣的人,心中更是震撼,犹如掀起了滔天巨浪。他看着手中煮熟了的玉米棒子,心中想着,刘宣连天赐之物都有,莫非大汉的中兴真在刘宣身上?
  田丰拱手道:“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糜竺心中欢喜,朗声附和道。
  “殿下英明!”
  “殿下英明!”
  无数的人又整齐的呐喊,都为刘宣栽种出来的玉米而高兴。
  刘宣看着振奋的人心,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开始,刘宣抛出天赐之物的说法,知道很多人不相信。但玉米栽种出来后,刘宣知道所有人都相信了。甚至这些人追随他的决心,将因此而更加坚定。
  刘宣的做法,会将刘宣神圣化。
  玉米的出现,是神圣化的一个手段。
  当世之中,没有人有玉米。
  当世之中,没有人知道玉米。
  刘宣以天赐之物的说法拿出了玉米,在某种程度上,刘宣代表的就是上苍,他就是苍天在人世间的代表人。
  刘宣借助玉米的栽种,彻底令麾下的人效忠。
  刘宣抬手下压,缓缓道:“玉米的出现,只是粮食当中的一部分。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红薯、南瓜、冬瓜。这三样食物,是真正可以在最短时间大规模推广的。”
  众人闻言,都满心期待。
  刘宣带着麾下的文武官员转了一圈后,让他们熟悉了目前的粮食,才送走了所有人。官员、武将离开了,刘宣、郭嘉、贾诩等人依旧留下。
  时间流逝,转眼进入了七月中旬。
  这一时间,南瓜、冬瓜等都已经开花结果。
  大片大片的土地上,南瓜、冬瓜结果了,这一情况,令一直关注着的农户惊喜莫名。他们禀报了消息后,便看着南瓜和冬瓜的长大。
  眼看着冬瓜和南瓜越来越大,都无比震惊。
  大的南瓜直径有四尺多,而且还没有真正的成熟。
  冬瓜也无比巨大,都是巨型冬瓜。
  两种食物,掀起了一阵热潮。
  刘宣让人摘了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