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最强兵王在三国 >

第255章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255章

小说: 最强兵王在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
  刘宣摆手吩咐。
  “谢殿下。”
  太史慈落座后,双手搭在大腿上,腰杆挺拔,目不斜视,神色有一丝拘谨。
  刘宣说道:“现在没正事,不用如此拘谨。”
  “是!”
  太史慈回答,却仍是如此。
  作为一个下属,太史慈把自己的定位分得很清楚。
  刘宣懒得劝说太史慈,直接进入主题,问道:“子义,我听说你箭术出众。如果百步之内,你能否精准射中。”
  太史慈道:“百步距离,末将能射中。但要精准射中,还得有一柄好弓才行。”
  箭术重要,武器也很重要。
  刘宣脸上挂着笑容,道:“我刚得了一柄弓,品质不错,你来看看。”
  说着话,刘宣拿起了手中的灵宝弓。
  太史慈起身走到刘宣面前,略微弓着腰,伸出双手接过灵宝弓。他后退两步,然后才站直了身体,神色肃然,一手持弓,一手拉住弓弦,猛地用力。随着太史慈力量的施展,弓弦拉伸了开来,弓身没有一丝变化。
  “咄!”
  太史慈突然松开弓弦,弓弦嗡嗡的震荡不休。
  一股沛然力量,在弓身上传出。
  “好弓,好弓!”
  太史慈眼中放光,流露出一抹喜欢。他摸索着弓身,发现弓身上刻着‘灵宝弓’三个大字,顿时瞪大了眼睛,惊呼道:“灵宝弓,竟是李广将军使用的灵宝弓。”
  汉武帝时期,飞将军李广出门打猎,误把草丛中的一块大石看作老虎,挽弓射箭,一箭射去,箭头穿入石头,箭术通神。
  不论是李广的箭术,还是李广的弓,都大大的有名。
  太史慈对李广,也极为佩服。
  刘宣拿出李广的灵宝弓,太史慈心中惊讶无比。
  太史慈问心中好奇,忍不住开口问道:“殿下是在何处得到灵宝弓的呢?”
  刘宣回答道:“偶然得到的。”话锋一转,刘宣又回答道:“灵宝弓有九支羽箭,每一支羽箭都用精钢锻造。这一壶羽箭你拿去,灵宝弓归你了。”
  “啊!”
  太史慈闻言,愣得一惊一乍的,实在是想不到。
  这样的绝世宝弓,竟然归他了。
  刘宣道:“不喜欢吗?”
  太史慈摇晃着脑袋,仍是觉得难以置信,回答道:“殿下,末将很喜欢。只是灵宝弓乃是宝物,如此贵重之物,却给了末将,这……”
  刘宣大袖一拂,打断太史慈的话,说道:“再贵重的物品,没有人使用,也是宝物蒙尘。要想发挥出宝物的价值,得派上用场才行。你箭术精湛,有灵宝弓在身,就等于多了一件利器。灵宝弓交到你的手中,能发挥最大的价值。”
  太史慈闻言,心中感动不已。似灵宝弓这样的宝物,换做是其他的人,直接就收藏了,不可能拿出来的。
  刘宣得了宝弓,却给了他。
  这份器重,令太史慈无比的感动。
  太史慈深吸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恭敬的从刘宣手中接过羽箭。
  站在刘宣面前,太史慈九十度鞠躬行礼,郑重道:“殿下放心,末将必不辜负殿下期望,定要让灵宝弓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刘宣道:“本王相信你。”
  顿了顿,刘宣说道:“如今你负责军队,要多操练士兵,力争让士兵一日强过一日,训练出百战之师。不久后的青州大战,希望你能大放异彩。”
  “诺!”
  太史慈点头应下。
  刘宣又和太史慈谈了些军中的事情,才让太史慈离开。


第382章 题字

  黄县,城西。
  如今的青州书院,顺利的运转了起来。
  管宁、邴原等人都进入了状态,一副以天下为己任的姿态,开足全力教育书院士子。在现在,青州书院已经面向东莱郡和北海国招募学子,不过都要经过书院的考核才能进入。
  刘宣处理完政务,休闲下来后,带着史阿来了书院。
  进入书院,四处是看书的人。
  朗朗读书的声音,不绝于耳。
  刘宣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赞叹不已,书院的创建果然是正确的。
  管宁、邴原亲自来迎接,带着刘宣在书院内走走看看。
  刘宣笑了笑,道:“幼安先生,在书院习惯吗?”
  管宁脸上洋溢着笑容,回答道:“一切都好,目前的情况,再好不过了。”
  刘宣颔首道:“看得出来。”
  管宁带着刘宣在书院走了一圈,身份很快暴露了,被无数人知晓。许多人跟在后面,远远的看着,想在刘宣的面前留下印象。
  刘宣回头看了一眼,跟着的人越来越多了。
  刘宣停下来,问道:“幼安先生,书院现在有多少人?”
  管宁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人数不是太多,有三百人。书院虽然不分寒门和世家,但进入书院的人,不能什么都不懂,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行。等书院运转良好后,再慢慢调整,扩大人数和范围。”
  刘宣道:“幼安先生言之有理。”
  管宁微微颔首,忽然说道:“殿下,跟在后面的人越来越多,不如把他们召集起来,你说两句吧。”
  刘宣道:“可以!”
  管宁停下来,朝身边的人吩咐了几句话,然后就有人去安排了。
  管宁说道:“殿下,在下让他们在书院的校场集合。所以,我们去校场吧。”
  “可以!”
  刘宣点头同意,跟着管宁朝校场走去。
  书院的校场,犹如军中校场一般,是用来训练学子的。在管宁和邴原看来,读书不是读死书,不能手无缚鸡之力,所有青州书院的学子,都要进行操练,骑、射等必须精通。
  刘宣站在高台上,静静等待着。
  时间不长,三百青州书院学子全部就位。
  所有人站定,一个个精神抖擞,昂首挺胸,目光落在刘宣身上。
  刘宣目光扫过所有人,这些人中,有极少数年龄较大,更多的人是正当年。面对所有人,刘宣开口便是惊人言论。
  刘宣正色道:“你们这三百人,是青州书院的第一批人。本王可以告诉你们,凡是书院出来的优秀士子,都可以进入东莱郡,乃至于本王下辖的地方做官。”
  哗!
  高台下方,三百人齐齐瞪大了眼睛,议论纷纷。
  一个个的眼中,流露出震惊神色。
  刘宣的话太令人震惊了,相当于给了所有人一个承诺。
  当然,刘宣提的是优秀士子。可不管如何,按照刘宣的说法,只要进入了青州书院,都将得到巨大的好处。
  至少,这将是一条通天坦途。
  管宁听了后,很赞同刘宣的话。因为随着刘宣的一席话,将会为青州书院招来更多学子,青州书院会更加繁荣。
  众人议论纷纷,声音嘈杂不已。
  刘宣抬手往下压,众人见状,噤声闭嘴。
  刘宣神色平静,继续说道:“进入青州书院,可以不经过举荐、察举、征辟等,直接出仕为官,相当于是走了一条通天坦途。”
  “但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果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你们就没有必要留在青州书院。”
  “做官,必须要为民做主。”
  “为官之人,须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如果你们来书院的目的,是********钻营做官,大可不必来书院。因为在本王的治下,不允许贪官污吏的存在。”
  “本王在这里送你们一句话。”
  “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刘宣眼中闪烁着锐利光芒,郑重道:“如果你们做不到,没有必要进入青州书院。”一番话说完后,刘宣说道:“多余的话,本王就不说了。”
  刘宣走下来,管宁走了上去。
  管宁说道:“殿下刚才的一番话,我很赞同。做学问的人,得耐得住寂寞;做官的人,就得耐住得清贫,守得住底线。既想留名青史,又想锦衣玉食,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好事。”
  “殿下刚才的话,我决定刻成石碑,竖立在书院大门口。”
  “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这句话,不仅是我,包括你们,必须铭记于心。”
  管宁的目光落在刘宣身上,眼中流露出一抹期待神色,说道:“殿下,我还有一个请求,不知殿下可否答应?”
  刘宣说道:“先生请说!”
  管宁说道:“请殿下题词,将这两句话写下来。”
  刘宣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谁说做学问的人不懂人情世故。管宁这一手相当高明,给了他面子,又让书院得益。
  刘宣微微颔首,直接道:“可以!”
  管宁道:“谢殿下。”
  当即,管宁命人准备笔墨纸砚,又把案桌摆放在台上。
  管宁亲自给刘宣磨墨,墨汁准备好后,刘宣提笔蘸墨。待毛笔墨汁饱满,刘宣不再迟疑,迅速的挥毫下笔。
  刘宣笔走龙蛇,转瞬就把十六个字写下来。
  搁下毛笔,刘宣看着自己的字,也是微微颔首。
  刘宣的一手毛笔字,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相当的有力量。
  管宁看在了眼中,眼神赞许。他连忙让人抬起纸,给所有的士子看了后,说道:“殿下写下的十六个字,将永远立在书院的大门口,希望你们牢牢记住。”
  众人闻言,神色肃穆。
  刘宣看在眼中,心中佩服管宁的做法。十六个字立在大门口,不说能约束所有的学子,但至少在他们的心中留下一颗清廉的种子。
  事情结束后,刘宣遣散了所有人。
  刘宣和管宁、邴原等人回到办公地点,谈了些书院的情况,才离开书院。
  回到太守府,刘宣刚在书房坐下,管亥急匆匆的走来。


第383章 士子闹事

  管亥脸上神色,带着浓浓的忧虑。
  脚步,更是急促。
  来到书房中,管亥拱手道:“拜见殿下。”
  刘宣道:“出了什么事?”
  一见到管亥风风吼吼的样子,刘宣就知道肯定出了事。
  事实上,对管亥来说,他更愿意处理军务上的事情。但担任郡丞,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