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最强兵王在三国 >

第106章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106章

小说: 最强兵王在三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宣笑了笑,道:“涉及到治国良策,在下……”
  话刚出口,卫宁打断了刘宣的话,正色道:“关于扭转朝局的策略,在下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请司徒、老师及诸公指点。”
  刘宣嘴角噙着笑容,看来卫…禽…兽是要和他死磕到底了。
  别人说话的时候,直接打断是相当不礼貌的行为。
  偏偏,卫宁做了。
  刘宣不是一个挑事的人,可是卫宁连续挑衅,加之甘梅的祖母因卫宁而死。事到如今,刘宣已经下了决定,不再顾忌蔡邕的脸面。
  他微微一笑,道:“卫公子有良策,那就先请了。”
  “哼!”
  卫宁哼了声,下巴微微上扬。
  王允不喜卫宁的无礼,但碍于蔡邕的脸面,加之刘宣也退了一步,道:“说吧。”
  “诺!”
  卫宁拱手行礼,然后面相厅中众人,神色自信的说道:“在下认为要中兴大汉,要扭转目前的朝局,关键在于丞相董卓。击败董卓,击败西凉军,则天下大定。”
  “以此为突破口,在下有三点想法。”
  “第一,聚天下人。对内,联合有志之士屹立朝堂,和董卓分庭抗礼;对外,联合天下诸侯,共抗董卓。内有朝臣支持,外有诸侯响应,则奠定了根基,有了主心骨。”
  “第二,聚天下兵。大汉虽然经历战火,但各州各郡的世家大族,所受的影响不大,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聚拢兵丁。要抵挡董卓,就必须号召天下的力量。故此,在下认为可以许以各族重赏,令各族奉出私兵部曲,和各路诸侯一道起兵勤王。这是辅兵。”
  “第三,聚天下财。士、农、工、商,商人牟利,讲究奇货可居。他们的地位一向很低,即使有钱,也被人看不起。不过,他们的确有大量的钱财。有钱,则军队能运转,士兵能打仗。朝廷可以给以重赏,令商人出钱出力。这是保障。”
  卫宁大袖一拂,拱手道:“司徒、诸公,小子浅薄之见,请诸公点评。”他站定后,扫了刘宣一眼,眼中带着挑衅神色。那表情仿佛再说,看我多厉害,你小子有本事把我比下去啊。
  对此,刘宣不屑一顾。
  卫宁的建议看似有理,可实全是废话。
  王允没有点评,他盯着刘宣,继续说道:“卫公子的建议还是不错的,有些前瞻性。世子,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诸公讨论你们两人的策略。”
  刘宣正色道:“司徒,卫公子的三点建议,在下有些想法,可否先说。”
  “自然可以!”
  王允看向卫宁,问道:“卫宁,你认为呢?”
  卫宁很是自信,道:“任凭世子挑刺。”
  挑刺二字,表明了卫宁的心态。
  刘宣便不在客气了,他沉声说道:“董卓入洛阳时,曹操发檄文讨伐,袁绍、孙坚、袁术等天下的诸侯,纷纷响应,出兵攻打董卓。”
  “最后的结果呢?不欢而散,只是一盘散沙。”
  “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有各自的私心,想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一起出兵攻打董卓,是不可能的事情。”
  “各路诸侯,早已各自为政,各谋私利,如何聚天下人呢?”
  刘宣很是不屑的道:“就拿这次天子生辰来说,来长安为天子庆贺的人有哪些呢?各路诸侯来了几个。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千难万难。”
  卫宁嘴角轻轻抽搐,面色难堪。
  刘宣的话犹如锋利的刀尖,狠狠的刺入他的心中,痛入骨髓。诚如刘宣所言,他的计策的确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刘宣神色冷肃,又道:“天下的世家大族,讲究的是家国天下。”
  “先有家,再有国,没有家就没有国。”
  “如今天下大乱,烽烟四起,如果各大家族把私兵部曲全部交出,谁来守卫他们的家族?贼匪一至,各大家族立即就要做鸟兽散。所以,他们不可能给予私兵部曲。”
  “至于你说的重赏,要给予什么样的重赏呢?是让他们主持一郡一县,或者是主持一州一郡吗?他们肯定先领赏,至于出兵,则是遥遥无期。到时候士兵没有,各地就大乱了。”
  刘宣不屑一笑,说道:“卫公子,你的第二条建议,真的可行吗?”
  “蹬!蹬!”
  卫宁蹭蹭后退两步,神色骇然。
  自己认为相当出众的计策,在刘宣眼中竟是破绽百出。


第155章 婚事

  卫宁盯着刘宣,一字一顿的问道:“第三点呢?”
  刘宣道:“第三点,更是一派胡言。”当着所有人的面,刘宣侃侃而谈:“你已经说了商人谋利,看重的是利益。如今董卓摄政,各地诸侯各自为政,不服朝廷管束,已经是一盘散沙。”
  “诸侯无法拧成一股绳,单论实力而言,董卓的实力最强。商人精明算计,会为了朝廷许以的小利得罪董卓吗?”
  “董卓摄政,朝廷能给他们什么呢?可以说,能给的空口白话,很难兑现。”
  “朝廷能给的,董卓都能给。”
  “朝廷不能给的,董卓也能给。”
  刘宣神色严肃的道:“朝廷能拉拢商人,为什么董卓不会拉拢呢?想利诱商人,根本行不通,到头来,反而是容易被商人掣肘。以利益拉拢人,利在则人在,利尽则人去。想扭转乾坤,还得以诚待人,拉拢一批真正愿意效忠天子的人。”
  刷!
  卫宁的脸色,更加的难堪了。
  败了!
  彻底的败了!
  卫宁深吸口气,压下心中颓败的感觉,正色道:“世子见解精辟,宁佩服。世子认为,应该怎么样才能扭转乾坤,化解目前的困局呢?”
  卫宁的想法很简单,你刘宣厉害,那就你来提出灭董的计策。如果连计策都想不出来,只知道鸡蛋里挑骨头,也不过如此。
  此话一出,众人都看向了刘宣。
  一个个,都眼含期待。所有人刚才都听了刘宣的话,知道刘宣格局不凡,才能出众,想听听刘宣的看法,或许刘宣有好办法。
  “报!”
  忽然,一名侍从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侍从躬身行礼,神色忐忑的道:“老爷,李儒来了。”
  哗!
  大厅中,一下就议论了起来。一个个议论着,而且脸上的神色都不怎么好看。谁没想到,李儒竟然有脸来司徒府。
  王允的脸色变了数次,很快恢复平静,道:“请!”
  侍从拱手退下,去传达消息。
  不多时,李儒大步走来。今日的李儒,头戴进贤冠,里面穿着黑色长袍,外面披着一件狐皮大氅,风姿卓越,儒雅不凡。他嘴角噙着淡淡的笑容,更是风采不凡。
  来到厅中落座,李儒正襟危坐,扫了眼众人,不急不缓的道:“看来本官来得晚了,诸公都已经吃好喝好了,唉,公务误事啊!”
  王允说道:“郎中令说笑了,这也才刚开始。不知郎中令来访,有何要事?”
  李儒道:“王司徒为世子接风洗尘,特来参加。”他话锋一转,道:“诸公红光满面,看来一定是谈论了极为有趣的事儿。不知道,谈了些什么事情。”
  王允道:“风花雪月之事,不足挂齿。”
  李儒瞅了王允一眼,道:“就怕有些人,私下里的谈话入不得耳。”
  刷!
  卫宁脸色陡然一变,他低下头拿起一杯酒,佯装饮酒。
  王允见气氛不对,道:“郎中令误会了,今天为世子接风洗尘,自然是谈论风花雪月的事情,只谈风月,不谈国事。”
  李儒颔首道:“如此倒也不错。”
  他的目光一转,落在刘宣的身上,问道:“世子今年多大了?”
  刘宣道:“十七。”
  “世子果然天赋异禀,十七岁就立下赫赫功勋,了不得,了不得啊!”李儒感慨了一番,又道:“想当初本官十七岁的时候,已经娶妻了,世子可曾婚否?”
  刘宣如实道:“未曾!”
  他心中有了猜测,莫非李儒打算联姻,以女人来拴住他。
  昔年,董卓就曾想和孙坚联姻,却被孙坚拒绝。
  李儒微微一笑,缓缓道:“世子未曾成婚,那真是巧了。丞相有一幼女,二八年华,至今还未出阁。不如由在下替世子牵线,促成婚事。”
  “不可!”
  忽然,孔融开口了。
  李儒嘴角上扬,道:“世子还没有发话,孔相为何急着说话?”
  孔融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件事,岂是世子能做主的?”
  李儒眼眸眯了起来,道:“孔相是打算替世子拒绝丞相,让丞相发怒吗?丞相统摄朝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丞相之女,乃是掌上明珠。刘宣娶了丞相的女儿,是他的福气。孔相却要替刘宣拒绝,令本官气愤。世子,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目光落在刘宣身上,眼中带着审视神色。
  显然,这件事还得由刘宣决定。
  孔融不断的以眼神示意刘宣,希望刘宣不要答应。一旦答应下来,刘宣的身上就打上了董卓的烙印,这对刘宣的名声非常不利。
  王允看到这一幕,眉头微皱。
  此刻的刘宣,处于很不利的位置。一旦刘宣回绝了李儒,那就是得罪了董卓,刘宣接下来会遭到刁难。一旦答应了,刘宣就成了董卓的人,这不是王允希望看到的。
  王允眼中一亮,忽然说道:“郎中令,关于世子的婚事,恐怕您要失望了。”
  “哦,为何?”
  李儒眯起了眼睛,眸子中闪烁着冷厉神色。
  王允隐忍不发,圆滑无比,是个很难对付的角色。
  王允不急不缓的说道:“孔相入长安,第一是为天子贺寿,第二是为世子的婚事。不过世子的婚事,世子暂时不知道,只有老夫和孔相知道。老夫考虑的,是将小女貂蝉许配给世子。这件事还在洽谈中,没有说明。”
  孔融闻听此言,顿时松了口气,附和道:“这件事,本官还没来得及告知世子。”有王允出头,孔融就不用担心了。
  李儒道:“王司徒,此话当真?”
  “当真!”
  王允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