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赵云 >

第327章

赵云-第327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其他皇子的师傅,很抱歉,从有国家以来,从来都没有一个好结局。

他想得很出神,以至于赵云啥时候和自己道别离开都没注意。

夏日的太阳,照在身上很暖和,并没有前世那样火辣辣的感觉。

赵云不想坐车,让赵满囤当马夫自己在后面跟着,路人也不知道,他就是名满天下的赵家麒麟儿,毕竟这样的士子装束在雒阳不要太多哇。

戏志才和贾诩不是第一次见面,但他很不喜欢这个人。

当然,戏志才也知道,自家干弟弟需要这种人来做事儿。

就像同朝为官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你不能强求别人的想法和你类似。

两人一直都没有交流,哪怕眼神都没有,看到赵云进去,不约而同吁了一口气。

“究竟是何等大事?”戏志才有些埋怨。

才刚他正拿着一本《史记》读得津津有味,看到春秋五霸中晋国正在缓缓崛起。

他很清楚自己的弱项,知识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不够,一有机会就去看书。

贾诩没有说话,淡淡地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听到赵云把如今的处境讲了一遍,两人都没有说话,一时间陷入沉思之中。

第一百零五章毒士名不虚传

和赵云一样不安的,还有何进。

按说从南阳一个富有的屠户家庭到了今天河南尹的地位,他应该很满足了。

事实上不是这样,如今的何进过得很憋屈。

他很感谢自己的妹妹,生了刘辩这么一个皇家以前唯一的皇子,自己的地位水涨船高。

空降成一郡太守,在灵帝上台以来,还是第一次。

到了颍川,何进才知道,在世家的眼里,自己这个郡守就是个屁,甚至连屁都不是。

好在世家明白,自家的外甥是皇家唯一的男丁,今后自己的地位不言而喻,都表现出了友善,一家家把出色的子弟在衙门挂名。

在颍川任上,社会经历丰富的何进懂进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和世家豪门之间相安无事,从来还没有过激烈的冲突。

终于苍天有眼,皇帝也了解自家的形式,日后的国舅又到了京城成为河南尹。

在雒阳的官员,哪一个不是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了不少的斗争,甚至在党锢之祸中也能平平安安当官到现在。

你何进算什么东西?空降颍川咱就不说话了,竟然到了京城来管我们?休想!

前段时间想利用赵云被刺的案子,轰轰烈烈来一把,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肌肉。

很可惜,世家根本就不买账,连苦主赵云都不吭声,还能怎么着?丢了面子呗。

妹妹当上皇后,他彻底松了一口气,对她如今的行为却又有些看不上眼。

如同江山一样,你打江山的时候需要在马上,咋得了天下,还要继续以前的套路呢?

何进看来,当了皇后,就应该稳打稳扎,把后宫经营好,不需要像以前一般,来见不得光的小手段,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就像那些世家,他们不满意自己又如何?自己是陛下亲封的河南尹,他很喜欢那种别人看不惯自己又搞不掉自己的样子。

各地总会有一些武者得不到重用,从到达京师的那一天起,何进一直在注意收罗这些人,打造自己的班底,希望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场。

确实,这些人很有用,悄悄地为妹妹在内宫中处理了不少麻烦。

今天他们要去搞王美人,不,现在叫王贵人了,何进是非常不赞同的,事先也没收到消息,不然他第一个就会跳出来阻止。

惜乎时移世易,情况不一样了,那些武者不少好像自己慢慢指挥不动,开口闭口就是皇后说如何如何,连主公都难得叫自己。

本来想把那些人全部都赶走,可惜何进没那胆量杀人,生怕武夫们一气之下把自己也给杀了,到时候乐子可就大了。

又不是啥不可能的事情,那些人本身就是亡命之徒。

再说了,不看僧面看佛面,妹妹也的确需要他们,不然在宫中总会有一些不安定因素。

宫中的消息他很快就收到了,而且还知道当今给新皇子取名刘协。

妹妹啊妹妹,难不成你还不明白那位的心思么?协就是协助啊,他希望长子继位,弟弟在一旁协助。

要是继续去搞王贵人,一旦被灵帝知晓,就有可能身败名裂,这种情况你考虑过没有?

说起来挺苦逼的,当年那些在颍川太守府里挂名的世家子,基本上就没有人跟着到河南尹这里来上任。

任何事情,只有自己一个人默默思考,找不到人商量下。

不对呀!他大腿一拍,自己还有人可以商量的。

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不是还有一个亲弟弟何苗么?

“啥?二老爷去鸿都门学了?还带着文少爷?”听到这话,何进心里极不舒服。

就像黎叔在《天下无贼》中说: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妹妹成为后宫之主,对自己不再言听计从。那个曾经唯自己马首是瞻的弟弟,居然带着堂弟到鸿都门学去。

干什么?不外乎要为何文讨场子回来呗。

他心里又是惶恐又是惊喜,生怕两人搞得最后自己不好收拾,却又是一个让两人今后老老实实听自己话的机会。

你们不是很能么?不还是要我来给你们擦屁股吗?

赵云他们相聚的地点,并没有在燕赵风味里面,那边的目标太大。

当今的雒阳城,皇帝又添了一个皇子以及赵云要成为老师的消息,相信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会传得家喻户晓,此刻说不定不少家族都已经得到情报。

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自己,再大摇大摆去那里,难道是告诉世人,自己并不怕何家么?赵云可没那么弱智。

与赵忠、赵温不一样,戏志才和贾诩都是赵云的家臣,做什么事情,不会去责怪啥,反而会积极想办法。

毕竟所有人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

“主公,可否从何家人身上着手?”戏志才沉吟了片刻,嚯地抬起头来。

“你是说让何家人身败名裂吗?”闻弦歌而知雅意,赵云马上反应过来。

“难!”贾诩慢条斯理地浅啜了一口清茶:“本来,不管是何文还是何苗,都不难对付,从而可以让其身后的何进焦头烂额。”

确实,何文挂着一个士子的牌子,志大才疏,这种人好对付。

至于何苗,纯粹就是一个胸无点墨的人,对付起来更为简单。

“主公,何家的上位,并不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贾诩点到为止。

是啊,赵云和戏志才倒吸了一口凉气。

归根结底,是刘宏需要何家支撑在宫里的何皇后。

虽然赵云喊了一句万岁万万岁,灵帝十分清楚,皇帝这个职业,短命的太多。

他平生最大的爱好,一个是钱一个是女人,如今对女人的兴趣都没有多大,偶尔看到小宫女想活动下,都觉得力不从心。

反而渐渐有了龙阳之好,蹇硕就是他一力提拔起来的。

刘宏很害怕,要是自己百年以后,新帝幼小,何皇后势单力孤,皇权毫无疑问会旁落。

他希望自己子孙繁茂,这个儿子来得好迟啊,连名字都取名为刘协。

当然,他也不会轻易宣布太子的人选,要是自己能活得久一些呢?要是新皇子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快速成长起来呢?

“你说说!”赵云吩咐道。

“是,主公!”贾诩不慌不忙,说了一段话。

赵云暗自惊呼,毒士就是毒士,果然名不虚传。

戏志才眼里露出的是深深的忌惮,能在片刻间想出这么好的主意,他自忖自己就做不到。

第一百零六章以佛教对道教?

刘辩出生于汉灵帝熹平五年,父亲是汉灵帝刘宏,母亲是来自南阳郡宛县的宫女何氏,所以刘辩是庶出。

皇子刘辩出生后,何氏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宋皇后被废两年后又晋升为皇后。

在刘辩出生之前,灵帝的皇子们都已夭折,所以皇子辩出生后没有养在皇宫中,而养在道人史子眇的家里,不敢叫他的刘辩本名,称他为“史侯”。

因为史道人有道术,何氏想凭借他的道术保护皇子辩。

这些事情,熟悉历史的赵云知晓,戏志才并不清楚,贾诩也是经过一番调查才清楚。

既然灵帝都没有给自己唯一的皇子封王,整一个子虚乌有的史侯,很可能对刘辩不上心。

相反,王贵人出身高贵,尽管不是大世家,在冀州也算是一个豪门,进宫就是美人。

她所生的儿子肯定就是嫡出,而不是刘辩一样的庶出。

“主公,在高层,有一群人信奉浮屠!”贾诩眼睛眯缝着。

“你的意思是让那些光头对付道家?”赵云哑然。

在汉哀帝元寿元年时,有一位名叫景卢的博士弟子,从月氏王派遣来的使者伊存那里,听到了口授的佛经。

“浮屠”即佛的另一译音。若从文字记载来看,佛教传入我国至迟在西汉末年,但之前很可能性已经传入。

现在,一般以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为佛教传入我国的标志。

当时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于殿庭,第二天上朝便问群臣到底是何征兆。太史傅毅回答说是西方的神-佛。

皇帝听了,认为供佛吉祥,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

公元67年,蔡愔等于大月氏国遇到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法师,就请他们回国弘法。

一行人就用白马驮着佛像、佛经,返回首都洛阳。汉明帝特意建立精舍安置两位法师,精舍即是白马寺。

当时“寺”是官署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等。白马寺是指一处安排接待外国宗教人士的机构,后来寺就才慢慢成了僧人所居之处。

迦叶摩腾、竺法兰到达洛阳后,就开始译经、度僧。

由于迦叶摩腾与竺法兰是外国人,于汉语不甚精通,翻译时表达义理也就不太精准,而且数量极少。

他们摘录几十段佛语,辑于一册,即是《四十二章经》。

另外,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一开始就被皇家供养在庭院中,所以佛陀规定的僧团必须托钵乞食,住在阿兰若处等极重要的规矩,就没能在中国实行。

又因为当时同时发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