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赵云 >

第3章

赵云-第3章

小说: 赵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酿酒需要粮食,本来这个年代产量低,大肆酿酒就会造成粮价上涨。

再说了,物以稀为贵,三年来子龙也是第一次请客喝高粱酒。

再说了,燕赵风味一般的客人都不知道有这款酒,除非像荀家陈家这样的豪门,掌柜才会推荐。

“小孩子不许喝酒!”赵云叫住了女侍:“给他来一杯果汁儿。”

恩,也是一种新产品,这个季节是杏子和李子汁儿吧。

荀家两兄弟和陈群讶然,但他们知道赵云的性格,从来都没有说话满的时候。

徐庶和戏志才对望一眼,什么话都没说。

只有郭嘉叽叽咕咕,听不清楚说啥,大概是因为不让他喝酒生闷气吧。

最先上来的是盐焗花生米,这个年代的人对食盐的偏爱让人十分讶异。

据调查,这道很简单的菜式在燕赵风味大受欢迎,其他酒楼或许也跟风,却舍不得放盐。

众人都用筷子夹着嘎嘣嘎嘣地嚼,郭嘉趁大家不注意,悄悄用手抓了好几颗。

“再来一盘吧!”赵云揭开酒坛,一股酒香沁人心脾,众人闻之一振。

他暗自一笑,把大家的茶杯拿过来,每人倒了大半杯。

郭嘉满脸不高兴,赌气似的把果汁儿一口喝完。

“啊!”他失声叫起来。

“怎么啦?”赵云刚把杯子一一递过去,正准备举杯。

“甜!”郭嘉砸吧着嘴唇:“实在是太甜了!”

“小诗,果汁儿给他管够!”赵云吩咐道。

女侍的名字叫小诗,还是他在来颍川的路上遇到逃难的人群收留的。

看到其他人好奇的眼神,赵云叹口气:“一人再上一杯果汁儿!”

怎么能不甜?蒸馏酒都能整出来,白糖自然也用蒸馏的原理提前问世。

当然,没有去宣传,毕竟酒楼的利润太大,比卖白糖的利润大得多。

再说赵家的人手有限,随着燕赵风味的铺开,人才简直有些枯竭。

白糖的来源,自然是交州的本家每年送过来的,后来几乎每月都有专人来往于交州真定之间。

“来来来,各位兄长,”赵云举起杯子,加了一句:“还有郭嘉兄弟,今天和大家相聚,我后天就要离开。”

“你要走?!”荀家的两兄弟和陈群忍不住惊呼,郭嘉更是嘴巴张得老大,他还刚刚认识这位兄长。

赵云含笑点点头。

前言

能走上网文之路,纯粹是机缘巧合。

刚开始的时候,是为了不浪费时间去泡妹子,毕竟我不再年轻。

在看自己心爱的书之余,写一些家乡的东西。

不曾想,红茶大大在百忙之中居然和我签约。

2014年1月11日开始创作第一部小说领先四十年,潜力签约后,热情迸发,竟然想为小时候的伙伴一条叫黑子的狗写一部小说。

那时候,起点还有文学版面,我在发那部书的时候,起先没有注意,后来才觉得应该发在文学频道。

可惜,编辑们都太忙,没有改好频道,加上领先那本书正式签约,也就全部删除了。

从此,就对网文有了一丝牵挂。记得在2014年春节期间,一天爆发几万字的疯狂状态。

后来,在八十万字的时候才开始上架,不是为了挣钱什么的,只不过觉得既然写了书,那就变成软妹纸,那也是今后可以与子孙们吹嘘的本钱。

可惜,在网络大潮中,官场小说确实在踩钢丝,我的领先在三百多万字的时候,不幸阵亡。只能说,怪我自己没有把握好轻重。

2015年5月,书被封了。

屋漏恰逢连夜雨,我和在哈尔滨的妻子最终还是分开。

也许是南北差异吧,巫山本人是南方人,在北方十多年的时间,感谢她的陪伴。

没有狗血的小三儿之类,仅仅因为双方的性格在多年磨合之后,渐行渐远。

我是一个很文青的人,当年因为喜欢林海雪原和夜幕下的哈尔滨,去了北方。

既然分开了,我也就没有继续在北方继续待下去的心思。

突然记起雷雨中周朴园的一句话:无锡是个好地方,所以我来了。

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到了这边千头万绪,等我再想提笔之际,已到冬天。

感谢领先的盟主稻草人大大等读者的始终跟随,我原准备领先一百万字,一直写到三百多万字封书的章节。

如果没有夭折,应该在五百万字上下收尾。

过去的也就过去了,我们要往前看。

小学三年级左右,我就看完了三国演义,对书中千古男神赵云很是偏爱,今天也就大胆地写有关他的穿越小说。

在我的书里,没有全家死绝只剩下一个种子那样惨绝人寰的开篇,因为我不喜欢,会让我脑海里关于童年的艰苦岁月再次泛在心头。

我就是一个默默的写书人,不断更,不求票,只愿写出自己想写的。

从今天起,再次与诸君徜徉在网文的世界里,

起点,我又来了。只是时间已是两年之后。

创作初衷

如果说在历史上书虫们对一个故人留有遗憾,赵云无疑是其中之一。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赵云是三国中最招人喜欢的人物了,白马银铠、手执长枪、俊朗潇洒,武艺极高。

同时,忠心耿耿,在历朝历代,也许没有关二爷那么名气大,却有长坂坡和一系列的经典案例。

毫不讳言,赵云是一位男神,不仅仅是女性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更是男人的楷模。

在网文中,有这个穿越三国成皇帝,那个到了三国大杀四方,唯独没有子龙将军。我想,对于我这种云粉来说,是不平的。

第一次看三国,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刚好拿了个全班第一,暑假就很自由了。

我叔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借的三国演义,是那种线装书,繁体字N多的那种。

那时候,乡下这样的书,差不多都被破四旧给破掉了。估计是当年的掌权人搜刮来冒险存留的,被他们的不肖子孙借到民间。

在刘备遇到赵云的第一眼,我就喜欢上了这个人长得英俊武艺高强的武者。

随着情节的深入,再次出彩,则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对于蜀汉国的后主有救驾之功。

后来,偶尔也提及到赵云,他却往往在某某等之列。终其一生,不过是刘备身边的保镖头子。

纵观赵云的一生,即便在死的时候,职位低下,赢得了后世无数粉丝,却职位平平,原因何在?

其一,出身低下。常山真定出生的赵云,赵家在当地是豪族,可到东汉末年早已没落。

在那个年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身份。四世三公的袁家,袁绍是庶长子而拥有冀州,袁术是嫡子经略扬州。

要知道,在三国演义中,袁氏兄弟只不过是配角,更是龙套一样的人物,三国还没开始就死于非命。

就是这样两个人,竟然依靠家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士人的投靠。

世家拥有传播文化的权力,在那个时代看来,好像也很正常。

要不然,刘备也不可能整天把中山靖王之后挂在嘴边,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哥是有跟脚的,龙子龙孙的后裔。

曹操只不过是宦官之后,非得要扯虎皮,说是曹参的后代。那边孙权更牛逼,干脆就是军神之神孙武子的苗裔。

后来的陈群更是把世家的地位推向极致,制定了九品中正制,士族与庶族泾渭分明。

庶族也就是有钱的人,也称豪族之类。

可惜,子龙将军出身于微末之间,与前面两者不搭嘎,在重视出身的年代被蒙尘就不难理解了。

其二,属性单一。

这里不仅仅是武艺方面,简单地说,作为武将,他被描写成为将才,而不是帅才。

刘备入川,关羽据荆州,统帅人马,东拒孙吴,北抗曹魏。只不过这个帅才有点儿坑,刚愎自用挂掉了。

张飞也可以领一军,与张郃对峙,赵云只不过偶尔出场,挥挥枪耍耍帅。

在谋生技能方面,蜀汉帝国的老大刘备,青年时期织席贩履,还能养活自己。

关羽关云长,杀人之后到处逃窜。在交通不便的东汉末年,河东到涿郡可不短,说明他的生存能力暴强。

张飞家就不用说了,这哥们子承父业,杀猪宰羊,就是在现代社会也能混个温饱。

赵云自从出现的时候,就在公孙瓒的营盘里。说白了,他就是一个纯粹的职业军人,除了当兵打仗,什么都不会。

其三,始终对东汉正统存有幻想,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意识。这恰好是不懂政治的一种表现,难道不清楚刘备刀口舔血就是为了当皇帝吗?

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

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

蜀国统治阶级内部有矛盾是必然。

当时政权里面充斥的势力不下三股,蜀地原来的势力,荆州一部分势力,从一开始跟刘备的势力。

甚至还有其他势力,这些势力里面,当属益州的那派人最多。

赵云和历史上的孤臣可以划等号,只是为服务对象考虑。

没有野心,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在那乱世之中,广张羽翼是何等重要的事情。

关张自成一党,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

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者全部家将,。

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

独有赵云,向来是单枪匹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

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

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

我在想,若是蜀汉统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话,恐怕赵云更不好过。

其四,是赵云时运不济。

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

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

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是十数年后了,谁都习惯了子龙兄警卫长这一职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