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97章

春秋战国-第97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频繁出兵,百姓皆疲惫不堪。晋悼公回国后,商讨如何让百姓休养生息。魏绛请求晋悼公施给百姓恩惠,将存储的钱粮借给百姓,晋悼公高兴采纳,因此晋国没有不流通的货物,也没有穷困的百姓。晋国同时下令,祭祀祈祷改用钱币代替牲口,招待宾客只用一种牲口,车马服饰够用就可以了。一年后,晋国国力恢复,势力大增。

    这时晋国司马祁奚已经七十多岁了,向晋悼公请求告老还乡。晋悼公问他:“谁可以代替你的职位?”祁奚奏道:“解狐可以。”晋悼公说:“听说解狐是你的仇人,为什么你还要推举他呢?”祁奚说:“君上是问谁可以胜任职务,并没有问谁是老臣的仇人呀!”晋悼公就召解狐。可是还没等到拜官,解狐就病死了。晋悼公又问祁奚:“除解狐之外还有谁能胜任?”祁奚答道:“其次就是祁午了。”悼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奚说:“君上让老臣推荐人才,并没有问谁是老臣的儿子呀!”晋悼公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可谓大公无私呀。今大夫羊舌职也死了,你为寡人再推荐一人吧!”祁奚回答晋悼公:“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肸忠勇,可以接任!”晋悼公听从了祁奚的意见,封祁午为司马、羊舌肸为大夫,晋国众官无不心服口服。

    再说晋国巫臣继续劝吴扰楚,他给在吴国做官的儿子巫狐庸写信,让其拜见吴王寿梦,请兵讨伐楚国。吴王寿梦答应了,命世子吴诸樊为将,在江口练兵,准备伐楚。楚国知道消息后,令尹芈婴齐向楚共王奏道:“与其吴军进入楚地,不如楚军进入吴地。”楚共王认为可行,芈婴齐便率精兵三万人,攻破吴国江上防地鸠兹。




假使有一天病死在窗下

楚军校尉邓廖献策:“长江上打仗,进容易,退不容易,我愿率领一军前行,得利则进,失利也不至于大败。令尹您驻扎在郝山矶,见机行事,可保万全。”芈婴齐同意,选身强力大、以一当十军士三千人,大小船只百艘,让邓廖率领,向东进发。

    吴国早有探子把消息报给世子吴诸樊。他令公子吴夷昧率领船只数十艘,在东西梁山诱敌;吴余祭在采石港伏兵。

    楚国邓廖看见梁山有船只,便率军奋勇前进。吴国吴夷昧刚接战,就假装失败向东逃去。邓廖追过采石矶,迎面遇上吴诸樊大军。接战不到十个回合,采石港中鼓声大震,吴余祭伏兵从后面夹攻而来,前后箭发像雨点一样,射向楚军。邓廖面中三箭,还拔箭拼命奋战。吴夷昧乘船来到,用长矛乱捅楚船,邓廖力尽被擒,不屈而死。吴诸樊乘胜前进,袭击楚军,夺回鸠兹防地。

    芈婴齐大败而回,羞愤成疾,还没到郢都就去世了。屈建接任楚国令尹。

    吴、楚两国继续互相攻打。此时,吴王寿梦病重。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吴诸樊、吴余祭、吴夷昧、吴季札。诸子之中,吴季札最贤。吴王寿梦临死之时,欲立吴季札,但吴季札坚辞不受。于是吴王寿梦将王位传给世子吴诸樊,并约定兄终弟及,必使吴季札取得王位。吴王寿梦去逝后,吴诸樊立刻要把王位让给吴季札,吴季札答道:“父王在世时,我不愿继承,父王归天了,我怎么能抢兄长的王位?哥哥若再逼我,我只好出避它国。”吴诸樊拗不过吴季札,只好遵父命继位。

    过了一年,楚共王去逝,长子芈招继位,即楚康王。楚康王建立水军攻伐吴国,吴国有准备,楚军无功而回。

    吴王诸樊,才立二年,好勇轻生,恼怒楚国攻伐吴国,派巫狐庸引诱楚国的属国舒鸠国(在今安徽省舒城附近)背叛楚国。

    楚国令尹屈建率领楚军攻打舒鸠国。神射手养由基年已七十,请任先锋。屈建说:“您老了!舒鸠蕞尔小国,不愁打不败它,就不用麻烦老将军了。”养由基说:“楚国讨伐舒鸠国,吴国一定救它,我多次抗击吴兵,熟知军情,愿意随您一行,即使死了,也毫无遗憾!”屈建见他说出一个“死”字,心中不乐。养由基又说:“我受几代楚王知遇,曾想以身报国,遗憾的是没有用武的地方。现在胡子头发都白了,假使有一天病死在窗下,就是令尹有负于我了。”屈建见他心意已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派大夫息桓协助他。




明白伯州犁“上下其手”之意

养由基走到离城,吴王诸樊弟弟吴夷昧同大臣巫狐庸领兵来救舒鸠国。楚国息桓要等楚国大军,养由基说:“吴国人擅长水战,现在却舍船上陆。陆上射箭、驾车非他们所长,乘他初到没站稳,我们应当赶快打他。”便身先士卒,拈弓射箭,吴军渐渐退却。养由基追击吴军,遇到巫狐庸在兵车上,便骂道:“叛国贼!还有脸面见我?”要射巫狐庸,巫狐庸驾车退走,快得像风一样,养由基吃惊道:“没想到吴国人驾车这么熟练,遗憾没有早射。”话未说完,只见吴国四面兵车围裹上来,把他困在中间。车上军士都是江南射手,虽技艺不精,但却是万箭齐发,神射手养由基死于乱箭之下。息桓感叹道:“淹死会水的,打死犟嘴的。现今养一箭被万箭所埋,也是冥冥之中的天数。”连忙收拾败兵,回报屈建。

    楚国令尹屈建命令精兵埋伏在栖山,派兵引诱吴军交锋,刚战斗十余合就跑,吴国巫狐庸想到有埋伏不追赶。吴夷昧登高观看,不见楚军,向巫狐庸说:“楚国人真逃跑了!”便带领大队军兵追击。到栖山下,楚国伏兵尽起,将吴夷昧困住。巫狐庸率兵赶到,救出吴夷昧。二人带领残兵败将,狼狈逃脱。吴军战败,楚国令尹屈建顺势灭了舒鸠国。

    楚军休息一月后,楚康王与二弟芈围、太宰伯州犁、大夫穿封戍等,联合秦军继续攻打吴国。却说吴国大军守住江口,楚军攻不进去。因为郑国已经叛楚附晋,楚军回师时便去攻打郑国。

    楚国大夫穿封戍在阵上活捉了郑国大夫皇颉,楚国公子芈围本性蛮横,想将皇颉抢走,穿封戍不给。

    芈围反向楚康王奏道:“臣已活捉皇颉,却被穿封戍抢走了。”话刚落下,穿封戍押皇颉献功。楚康王不能断定,便让太宰伯州犁审断。

    伯州犁启奏楚康王:“问问郑国俘虏,自然就清楚了。”就让皇颉站在庭下。伯州犁站在右边,芈围和穿封戍站在左边。伯州犁虽然是耿直伯宗之子,但没有伯宗之愚直。为了在官场上求生存,伯州犁很灵活。他先拱手向上说:“这位是楚国公子芈围,我们大王的弟弟。”又拱手向下说:“这位是楚国大夫。谁活捉了你,你可按实说。”皇颉已明白伯州犁“上下其手”之意,有心奉承芈围,破坏楚国众臣团结,就看着芈围说:“皇颉遇到这位,战败被捉。”穿封戌闻听,不由大怒,从架上抽戈就去杀芈围和皇颉。伯州犁一把抱住穿封戍,好言劝解。楚康王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明白是穿封戍功劳,但因皇颉不承认,便只好平分功劳,摆酒为二人讲和。




召开弥兵大会,歃血订立盟约

且说楚、吴之间打打停停,郑国等相邻中小国深受其害。为保平安,鲁、卫、郑等国,依附晋国;蔡、陈、许等国,依附楚国。

    宋国虽骨子里要强,但常常感到惊恐。此时,宋国上卿华元去世,向戍接任上卿。晋国中军将韩厥去世,赵武接任中军将。向戍与赵武投缘,亦与楚国令尹屈建相善。向戍访楚,言及昔日华元欲为晋、楚合盟之事,屈建说:“此事甚善,只是诸侯各自分党,所以和议迄今无成。若使晋、楚属国互相朝聘,欢好如同一家,干戈可永息矣。”向戍以为正确,就倡议晋、楚二君相会于宋,面定弭兵之约。

    自楚共王至今,楚国屡为吴国侵扰,边境不宁,故楚国屈建想同晋国议和而专事于吴。晋国赵武也因楚兵屡次伐郑,指望和议一成,可享数年安息之福。两边都欣然同意,遂遣使往各属国订期。

    晋国中军将赵武、楚国令尹屈建,都到宋国,各国上卿也陆续到来。晋国的属国鲁、卫、郑等国,随晋国在左面立营;楚国的属国蔡、陈、许等国,随楚国在右面立营。用兵车做城墙,各据一方。宋国是东道主,自不必说。双方议定,按照朝聘的日期,楚国的属国朝拜晋国,晋国的属国也朝拜楚国。各国贡献的礼物,各省一半,两边分用。至于大国齐国、秦国,算做同等的友好国,不在属国之数。为形势所迫,归附晋国的小国,如邾国、莒国、滕国;归附楚国的小国,如顿国(在今河南省项城一带)、胡国(在今河南省郾城一带)、沈国(在今河南省平舆一带),有财力的自行向晋、楚朝贡,无财力的按附庸国算,附属在邻近国家。双方就在宋国都城睢阳西门外,召开弥兵大会,歃血订立盟约。从此几十年里,晋国、楚国之间无战事。

    晋国巫臣和夏姬已经去世,大夫羊舌肸想娶漂亮的巫臣之女为妻,羊舌肸母亲反对说:“巫臣的妻子夏姬搞死三个丈夫、一个国君、一个儿子,能不引以为戒吗?有得就有失,凡事有其美丽一面,必有其丑恶一面。上天把美丽集中在夏姬身上,必然要用夏姬来败坏事情。商朝灭亡、周幽王被杀、世子申生被废,都是美色为害。你娶漂亮的夏姬女儿做什么?”羊舌肸害怕,不敢娶了。

    此时晋悼公早已去逝,晋平公即位。巫臣家人听说羊舌肸贤,就托晋平公为媒。晋平公强令羊舌肸娶了巫臣与夏姬之女,生了羊舌食我。

    羊舌食我刚生下来,羊舌肸母亲去看,走到堂前,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就往回走,边走边说:“这是豺狼的声音。豺狼男子,必然有野心。恐怕羊舌家族要被这个人毁掉。”

    这年秋天,宋国宫中半夜失火,左右劝宋国夫人伯姬躲避,伯姬说:“先让年老的奶妈离开,即使火势再紧迫,也不能废弃道德。”等到叫醒奶妈,让她离开后,伯姬却被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