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庄王听完戏子孟唱歌,不觉潸然泪下
虽然失败,晋景公不忘奖赏士会、郄克等有正确主见和为国负伤之人。晋国众将用心整顿兵马,以后几年里,晋人在中原似乎销声匿迹了。
且说楚国令尹孙叔敖自邲城回国后,病情愈来愈重,与父亲蒍贾一样有先知之明的孙叔敖嘱咐他的儿子孙安:“我这里有遗表一封,我死后,你把它交给楚王。楚王要封你为官,你不要接受。你没有什么特殊的能力,不是济世之器,不可滥穿大臣衣冠。楚王如果把大邑封给你,你坚决不能要。推辞不了,则可请求封寝邱这个地方。那里土地瘠薄,不是人们所企求的,收入可供后代生活了。”不久,孙叔敖去世。
孙安把遗表呈上,楚庄王打开竹简阅读,表上写道——
臣蒙大王提拔重用,但数年来,愧疚没有大功,有负重任。今赖大王之灵,安然死在家中,实在万幸!臣只有一子,不肖,不能让他玷污朝廷衣冠。晋国号称盟主,虽偶然打了败仗,但也不可轻视。楚国百姓苦于战争很久了,只有息兵安民才为上策。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祝大王洪福!
楚庄王看完遗表,掉下眼泪说:“令尹孙叔敖死后还不忘国家,寡人没福气,上天夺去寡人良臣啊!”当即起驾去孙叔敖府上,抚棺痛哭,随行众官莫不掉泪。孙叔敖去世时,年仅三十七岁。
第二天,楚庄王拜公子芈婴齐为令尹。楚庄王要命孙安为大夫,孙安遵父遗命,极力推辞不受,退归田园。
有一天,戏子孟在郊外看见孙安砍柴,便上前问道:“你怎么自己砍柴?”孙安说:“虽然父亲治国、治军有功,多次受到重赏,但他坚辞不受。为官多年,家中没有半点积蓄,临终时,连棺椁也差点买不起。像我们这样穷困的家庭,我能不去砍柴吗?”戏子孟叹道:“你自己要努力,楚王不久将召见你!”回去后他做了一套孙叔敖生前穿的衣服、鞋和佩剑,并学习他生前的言行,演练了三天,没有不像之处,如同孙叔敖再生。
这日,楚庄王在宫中宴会,召集群优唱戏。戏子孟先让别人扮作楚王,表现一付怀念孙叔敖的样子,然后他扮作孙叔敖登台表演。楚庄王一看,大惊道:“孙叔敖你还好吗?寡人非常想念你,你可要再辅助寡人啊。”戏子孟答道:“我不是真孙叔敖,多少有点像罢了。”楚庄王说:“寡人想念孙叔敖却又不能相见,看到像孙叔敖的人,亦感到欣慰了。你不要推辞,可在朝中做官。”戏子孟答道:“大王真要用我,我很愿意。但家有老妻,比较通达世情,让我回去与她商量一下,才敢奉诏。”于是下场,又紧接着上场说:“我与老妻商量了,她劝阻我不要领命。”楚庄王问:“为什么?”戏子孟答道:“老妻有村歌劝我,请让我唱一唱!”楚庄王同意,戏子孟便唱道——
贪吏不可为而可为,廉吏可为而不可为。
贪吏不可为者,污且卑;而可为者,子孙肥。
廉吏可为者,高且洁;而不可为者,子孙穷。
君不见楚之令尹孙叔敖,生前私产无分毫,子孙丐食栖蓬蒿。
劝人勿学孙叔敖,大王不念前功劳!
楚庄王听完戏子孟唱歌,不觉潸然泪下,说道:“孙叔敖的功劳,寡人可不敢忘了。”当即命戏子孟去把孙安叫来。
你父此去,一定死在宋国
孙安穿着破衣草鞋来了,拜见楚庄王。楚庄王说:“你已穷困成这样了?”戏子孟在旁边答道:“不穷困,就看不见前令尹的贤德。”楚庄王说:“孙安不愿就职,应封万家之邑。”孙安极力推辞。楚庄王说:“寡人主意已定,你不可推却。”孙安说道:“大王如果念及先父尺寸功劳,给我衣食,封给我寝邱就满足了。”楚庄王说:“寝邱是贫瘠地方,你能获得什么利益呢?”孙安说:“父亲有遗命,除此不敢接受。”楚庄王便依从了。后人因寝邱不富庶,无人争夺,便世世为孙氏所守,这是孙叔敖的先见之明。
却说晋国中军将荀林父,听说孙叔敖已死,知道楚国失去一根顶梁柱,有机可乘,便请求讨伐郑国,惩诫其叛晋向楚。晋景公见晋军元气恢复,便予同意。一直想出气的晋军大肆抢掠郑国城郊,得意而归。郑襄公见晋军气势汹汹,十分害怕,忙派人到楚国求计,并以弟弟姬张,请求换回人质姬去疾,共理国事。楚庄王说:“郑国如果守信用,还用人质吗?”于是将姬张、姬去疾一起放回。
楚庄王召集公子芈婴齐、芈侧等人,计议对付晋国之事。芈侧进言:“目前,宋国追随晋国,且与郑国有仇。如果我们兴师伐宋,就会报复晋国掠夺郑国之恨。”楚庄王说:“你的计策虽好,然而没有理由伐宋。从城濮之战至今已经三十七年了,现在征伐宋国有什么理由?”芈婴齐答道:“这事不难。前段时间,齐国前来请婚,我楚国还没有一个答复。现在应当派遣使节到齐国答谢,路过宋国时,向它借路,但不发借路文书,以此来试探宋国的反应。如果不计较,是畏惧我们;如果认为我们无理,就会侮辱使节。我们以此为理由,就可以征伐宋国。”楚庄王说:“谁可做使节呢?”芈婴齐答道:“申无畏善于察言观色,此人可为使节。”
楚庄王便命大夫申无畏到齐国去,申无畏奏道:“世人评价说,郑昭宋聋。是说郑国人明白懂事,知道权衡利害;宋国人顽强昏聩,一门心思做到底。如果路过的不是宋国而是郑国,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去宋国,而又没有借路文书,臣恐怕就难以过关了。”楚庄王说:“你怕宋国阻止使节过吗?”申无畏答道:“不是怕宋,而是担心自己一死,耽误出使齐国大事。”楚庄王大怒道:“宋国如果敢杀你,寡人就兴兵消灭它,为你报仇。”申无畏无奈,只好应允。
第二天,申无畏领着儿子申犀,拜见楚庄王说:“以死殉国,是臣的本分,但愿大王照顾这孩子。”楚庄王说:“寡人会想到这些,你不要多虑了。”申无畏领了赴齐使命,拜辞楚庄王出发。申犀送到郊外,申无畏吩咐他:“你父此去,一定死在宋国。你必须请求楚王,为我报仇!你要牢记为父的话。”父子洒泪而别。
你奸淫祖母,杀害国君
半月后,楚国大夫申无畏来到宋国都城睢阳,关吏知道是使节,要借路文书。申无畏说:“奉楚王命令,只有去齐国文书,没有借路文书。”关吏便把申无畏留住,跑去报告宋文公。
这时华元提为上卿,对宋文公奏道:“经过我国而不请求借路,这是把我国当作楚国境内的一个县。把我们当作县,这是视我国为被灭亡之国,真是可气也!请君上杀掉楚国使节。”宋文公说:“杀了楚国的使节,楚国一定讨伐我们,那怎么办?”华元答道:“受欺负的耻辱胜过受讨伐的耻辱,况且有欺我之心,必有伐我之意。三十七年前,城濮之战,宋国也没输给楚国。”宋文公同意,便让关吏把申无畏绑到朝廷。
申无畏自知必死,大骂宋文公:“你奸淫祖母,杀害国君,如今你侥幸活着,又要滥杀大国使节。我楚军一到,你们君臣就要成为粉末了!”华元命人先割了他的舌头,然后将其杀掉。
跟从申无畏的人弃车逃走,回报楚庄王。
楚庄王正在吃午饭,听说申无畏被杀,把筷子扔到席子上,拂袖而起。当即命令集合楚军,亲率公子芈侧、申犀等人,讨伐宋国。路上,不停安慰申犀,用其为大夫。楚军将宋都睢阳围住,造的楼车和城墙一般高,从四面攻城。华元一面率军巡守,一面派人到晋国去告急,请求援助。
晋景公闻听楚国伐宋,当即要派军。下军将赵朔知道楚军厉害,便直言说道:“不行。古人有话说:‘鞭子很长,但不及马腹。’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能和它对抗。晋国虽然强盛,能够违背上天吗?”晋景公见赵朔扬楚国威风,心里不痛快。此时,贤而直的晋国大夫伯宗谏道:“河流湖泊里容纳污泥浊水,山林草野里暗藏毒虫猛兽,就是美玉也藏匿着斑痕,君上忍受点耻辱,也是天地之常道。请君上等楚国国势衰退以后再说吧!”晋景公说:“如果不救,我们就会失去盟友宋国。”伯宗答道:“楚国距离宋国遥远,粮草不继,不能久战。现在派使节去宋,说晋国己起大军来救援,让宋坚守城池,不过几个月,楚军自会离去。那时我们没有与楚国为敌的辛苦,而有救宋国的功劳。”晋景公听从伯宗意见,停止发兵救宋,只派遣大夫解扬到宋国去,让宋国不要投降楚国。
晋国大夫解扬身着便装来到宋都睢阳郊外,被楚国哨兵抓住盘问。当发现晋国给宋国的文书后,哨兵就将解扬押送到楚庄王面前。
怎能让这个异国的忠臣也死去呢
楚庄王问道:“你到宋国干什么?”解扬说:“来告知宋国,坚守城池,等待救兵。”楚庄王笑着说:“恐怕你还没说,寡人就将你杀掉了。”解扬说:“晋、楚是仇敌,杀了我是应该的。”楚庄王见解扬大义凛然,不由敬佩,心想一计,说道:“宋国都城睢阳早晚就要攻破,你如能对宋人说:‘晋国有事,不能前来相救,怕误你国大事,特让我来报口信。’这样,宋人绝望,必然出城投降,省去两国人民互相杀戮之苦。事成之后,封你在楚国做官。”解扬低头不语,楚庄王又说:“否则,就杀掉你。”解扬此时心里嘀咕道:“我如死在楚军中,就会无人传达晋国之意。”想到这,解扬便假意答应道:“可以。”楚庄王命人把解扬升上楼车,让其对宋人喊话。
解扬大呼道:“我是晋国使节解扬,如今被楚军所获,让我引诱你们投降。你们切不可这样!我国君上已经亲率大军来救,不久就到了。”不仅宋人听到了,楚庄王也听到了,命人速速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