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两国合兵攻郑,郑国灭亡,不必说了。可郑国灭亡,对秦国有害无益呀?”秦穆公说:“你说有害无益,从何说起?”烛武说:“郑国在晋国的东面,秦国在晋国的西面,东西相距千里之遥。秦国往东,隔着晋国,往南隔着周王室直辖的王畿之地,能穿越周、晋而拥有郑土吗?郑国虽然灭亡了,每一尺土都归晋国所有,这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秦、晋两国,毗邻并立,实力不相上下。晋国越强,相对来说秦就越弱。替它国兼并土地,以削弱自己国家,聪明的人决不会干这种事。当年,晋惠公曾许诺将河西五城让给贵国,可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君知道的。君对晋国施恩数年,见过晋国对君有分毫的报答吗?晋国的欲望是不满足的,现在晋国已想把郑国当作东部疆土,以后还会扩张西部疆界。到时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当年,晋国假虞伐虢,愚蠢的虞废公帮助晋国灭亡了自己,请君引以为鉴呀!现今晋国对秦国的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既哭郑又哭秦呀!”秦穆公静听良久,叹了口气说:“大夫的话对呀!”百里奚此时在旁,向秦穆公说道:“烛武是个狡辩的人,要离间我们两国友好,君上不能听他的!”就在秦穆公犹豫间,烛武又说道:“君如果撤兵回国,郑国一定背楚投秦。君如在东方有什么事情,比如行李往来,取道郑国,就如同君的外府别舍一样方便。”秦穆公大喜,立即同烛武盟誓。
叔詹神色坦然地就要往大鼎里跳
为表秦之诚意,留下秦国大夫杞子并两千军士帮助郑国守城。秦穆公也不通知晋文公一声,暗地里班师回国了。
这时有探子报进晋营,晋文公勃然大怒,狐偃上前说:“秦军虽已撤去,但肯定相去不远,臣请求率一军追击他们。秦军有归心,必定没有斗志,我们可一战取胜。如果打败秦兵,郑国必然闻风丧胆,不攻自破。”晋文公想了想,说道:“不行呀。寡人过去靠了秦国的力量,才得以归国。如果不是秦君帮助,寡人哪能到今天这步天地?像楚国成得臣那样无礼,寡人还退避三舍,以表报恩之心,何况是秦国了。”
郑文公见晋军不退,心里依旧焦急万分。上卿叔詹说:“臣想,晋君已有回国之意了,因为秦军帮助郑国守城,与郑开战,就是与秦开战。”叔詹自告奋勇,前往晋营讲和。
晋文公知道当年郑国上卿叔詹曾劝郑文公杀掉他,加上此时心情不好,便对叔詹顿生杀意。晋文公命人架起大鼎,要活烹了他。叔詹面无惧色,他手扶大鼎,从容高呼道:“我叔詹料事能中,智也;尽心为国,忠也;临死不惧,勇也;杀身赎国,仁也。像我这样的大臣却要被烹,从今后,为臣者不要再学叔詹!”说完,叔詹神色坦然地就要往大鼎里跳。闻听此言,晋文公立即敬佩起叔詹的忠心和大无畏来,当即命人拦住叔詹。
晋文公设宴款待郑国上卿叔詹,晋文公说:“公子姬兰有礼且有义,如果为郑君,则晋、郑一定会友好相处。”叔詹说:“公子姬兰是我君上惟一儿子,早晚必承大业。我这就回去劝谏我的君上,请他召回姬兰,立为世子。让郑、晋永远友好下去。”叔詹回到郑国都城新郑,晋文公也就撤兵走了。
撤兵路上,接近洛阳时,晋文公突然想起卫成公还在周天子直辖下的大牢。温邑会盟时,晋文公本想将卫成公处死,但鲁僖公这么一建议,便将他送至洛阳。周襄王觉得卫成公罪不至死,便一直拖延不办。这时,晋文公觉得自己盟主光环被这件事遮暗了,同时伐郑不得胜的怨恨也转到了卫成公身上。晋文公便派医衍去秘密毒死卫成公。
宁俞一直在卫成公身边,见到晋国秘密使节医衍,便认定其来者不善,于是好酒好菜伺候。医衍见宁俞诚恳,便说出了自己以毒酒害死卫成公的使命。宁俞机灵说道:“最近听说曹君获释,是因神算子卜偃的一句话。如果你以少量的毒酒给我家主人,而假言鬼神的事情,晋君一定不会怪罪你。我们主人也会有一点儿薄礼给你。”医衍会意。当醉醺醺的医衍临走时,宁俞送给他一匣宝玉。
真正原因,医衍与宁俞清楚
第二天,晋国秘密使节医衍端着一小瓦罐酒强迫卫成公喝下。才灌下两口,医衍突然大叫一声,栽倒地上,不省人事,瓦罐也碎落在地上,药酒洒了一地。宁俞故意大惊小怪,叫左右扶起医衍。半晌,医衍才苏醒过来,问他什么缘故,医衍说:“刚才灌酒时,忽见一神人,自天上下来,直入屋中,对我说:‘奉了叔虞的命令,来救卫君。’然后用重锤打落酒罐,叫我丧魂落魄!”这“叔虞”就是晋国始祖。围过来的人皆感惊奇,其实真正原因,医衍与宁俞清楚。
卫成公虽然喝了两口毒酒,但又稀又少,因此中毒不深,稍微有点儿不适,很快就痊愈了。
医衍回到晋国,将这事回报给晋文公。晋文公信以为真,也就不治医衍之罪。
此事很快传到了鲁国,大夫臧文仲对鲁僖公奏道:“卫君大概没有罪了。刑不过五种,大刑是用甲兵讨伐,其次是用斧钺杀戮,中刑是用刀锯断肢,再次是用钻笮毁容,最轻的是鞭打,没有用毒酒暗害这一种。用甲兵、斧钺杀死的在野外执行,用刀锯处死的在菜市、朝堂执行,五种刑法三个场所,这些都没有隐蔽执行的。现在晋人毒死卫君不成功,也没有降罪于执行人,是想避去暗害的嫌疑。倘若有诸侯出面替卫君求情,卫君一定会得到赦免。臣听说地位相同的人互相体恤,所以能够关系亲近。诸侯有了患难,其他诸侯去体恤他,这样才能教育百姓互相帮助。鲁、卫昔日友好,君上何不替卫君求情,以在诸侯间显示爱心,并且以此感动晋君呢?晋君刚刚成为诸侯盟主,让他认为我们鲁国有礼有义,难道不好吗?”鲁僖公很高兴,用二十对玉璧分别送给周襄王和晋文公,并遣使说情,于是卫成公得以回国。
卫成公遭此大难,便请人占卜。卜师说迁都帝丘,可以立国三百年,于是卫成公便将国都由朝歌迁到帝丘,改名濮阳。后来濮阳果然成了卫国的福地,在众多诸侯国纷纷被灭国时,卫国却奇迹般地躲过一次次灾难。
且说晋文公见鲁国对盟主热情,便也以热情回报。此后晋国遣使到鲁国访问,规格要比其它诸侯国高出一等。
卫成公听说鲁国大夫臧文仲有功于己,便派人送礼给他。臧文仲推辞说:“我是外国臣子,不敢与卫君交往。”臧文仲之贤传遍各国。
用信用来救饥荒
这年,晋国闹饥荒,晋文公对神算子卜偃说:“开始的时候,寡人以为治理国家很容易,现在才知道是很困难的。”卜偃答道:“君上您以为容易,那么困难就要来了;君上您以为艰难,那么容易也就快来了。”晋文公问卜偃说:“用什么来救饥荒?”卜偃答道:“用信用,不能像与我们一起围攻郑国的秦军那样,不打招呼,违背约定。”晋文公问:“怎样才能守信用?”卜偃答道:“国君之心要讲信用,尊卑名分上要讲信用,实施政令要讲信用,安排民事要讲信用。”晋文公说:“讲了信用又会怎样?”答道:“国君之心讲信用,那善恶就不会混淆;尊卑名分上讲信用,那上下就不会侵犯;实施政令讲信用,那就不会误时废功;安排民事讲信用,那百姓从业就各得其所。这样一来,百姓了解国君的心,即使贫困也不害怕;富裕之家拿出多余财物用来赈济,如同自己左手送给右手。如此的话,又怎会穷困匮乏呢?”晋文公大彻大悟,即命用信用治国、救灾,果然饥荒顺利渡过。
这年,魏犨酒后从车上摔下来,胳膊折断了,内伤也跟着复发,吐血不止,终于死去。晋文公录用他的儿子魏颗,袭承爵位。不久,狐毛、狐偃也相继去世。晋文公恸哭不已,说道:“寡人摆脱患难有了今天,是靠着舅父们的努力。现今你们丢下寡人去了,真令人难过啊!”
郑文公也去逝了,公子姬兰即位,这就是郑穆公。没几天,郑国上卿叔詹也患病去世了。
到了冬天,晋文公患病卧床,自感时日不多,便召赵衰、先轸、狐射姑等诸臣入宫,叫他们辅佐世子晋欢继位,嘱托不要废弃了霸业。晋文公没有忘记“曲沃代翼”之史和自己兄弟们争斗之实,为保诸公子平安,便差遣公子晋雍到秦国供职,公子晋乐到陈国做官,公子晋黑臀服侍周襄王。不久,晋文公去逝。晋文公为公子时,就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十九年后终登基。当上国君后,对内拔擢贤能;对外尊王攘楚,从而开创晋国霸业。文治武功,昭明后世,显达千秋。晋文公也有遗憾,就是某些事失察,至死也不知道医衍等人欺骗过他,还有鲁僖公等诸侯对他耍过两面手腕。但暇不掩玉,晋文公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为后人称道。
晋文公灵柩中突然响声大作
晋国世子晋欢即位,这就是晋襄公。晋襄公奉送晋文公的灵柩到曲沃殡葬,规制就是晋文公生前希望的王制,虽然周天子并不同意。
刚出绛城,晋文公灵柩中突然响声大作,像牛叫一样,灵柩一下变得沉重起来,群臣没有不惊骇的。神算子卜偃占卜后,请众人跪拜,并说:“先君命令我们准备打仗,将有西方的兵马经过我国领土。我军攻击他们,必定能取得重大胜利。”群臣下拜后,柩中声音顿时停止,也不觉得沉重了,和先前那样。先轸说:“西方,指的是秦国。”随即派人到秦国探听消息。
却说秦国大夫杞子并两千军士驻扎在郑国北门,目睹郑国公子姬兰即位后,亲晋排楚,并且不遵守当年秦穆公同郑国大夫烛武的盟誓,便忿然不平,心里道:“我等为郑国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