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60章

春秋战国-第160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威王听取邹忌建议,细心查问各地官吏。这时候,朝廷里众臣说,各地官吏中,最好的是阿城大夫义嘉,最坏的要数即墨大夫固得司了。齐威王怕受蒙蔽,暗地里派人到阿城和即墨去实地调查。

    过了不久,齐威王把阿城大夫义嘉和即墨大夫固得司召回来。朝廷里众臣想,一定是义嘉受赏、固得司受罚。大殿上放着一口大鼎,烧着满满一鼎开水,众臣都静悄悄地站着,替固得司捏着一把汗。

    齐威王对即墨大夫固得司说:“自从你到了即墨,天天有人告你,说你怎么怎么不好。寡人就派人上即墨去调查。他们到了那边,瞧见地里长着绿油油的庄稼,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你治理即墨的功劳。你一心一意办事,不来跟朝中的官员联络,也不送礼给这些人,他们就天天说你坏话。像你这种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不吹牛、不拍马的官吏,我们齐国能找得出几个呢?今天寡人特意叫你来,就是要奖赏你!”那些给即墨大夫固得司说坏话的人,都觉得自己脸上热辣辣的,脊梁骨冒着凉气,恨不得钻到地下去。

    齐威王回头对阿城大夫义嘉说:“自从你到了阿城,天天有人夸奖你,说你怎么怎么能干。寡人就派人到阿城去调查。他们到了那边,瞧见庄稼地里长满了野草,百姓面黄肌瘦,连话都不敢说,只是暗地里叹气,这都是你治理阿城的罪恶!你欺压百姓,捞取钱财,还接连不断地给朝中的官员送礼,请他们替你说好话,他们就恨不得把你捧上天去。像你这种贪官污吏,要是再不惩办,齐国还成个体统吗?”阿城大夫义嘉吓得战战兢兢。齐威王怒道:“来人,把他扔到鼎里去!”两旁武士抬起义嘉,就把他扔到大鼎里去了。那些曾受过阿城大夫义嘉好处的人,就像自己马上也要扔到大鼎里一样,战战兢兢,汗珠直冒,提心吊胆地站在那儿。




用一张利嘴就可以将越国大军说退

齐威王对那些颠倒是非的众臣说:“寡人在宫里,怎么知道外边的事情?靠的是你们,你们就是寡人的耳朵、寡人的眼睛。可是你们贪赃受贿,昧着良心,把坏的说成好,把好的说成坏。这不是比堵住寡人的耳朵、蒙住寡人的眼睛更可怕吗?寡人要你们这些臣下干什么?把你们都给煮了!”十几位朝臣吓得跪倒在地,直磕响头,苦苦哀求。齐威王挥挥手说:“从今以后,只要你们改正了,寡人就不再计较,都退下吧。”齐国自此,正本清源,风顺气畅。

    “布谷、布谷……”杜鹃鸟在啼叫着。冬去春来,又到了春播的时候了,齐国大地一片繁忙,黍、稷、粟、禾等谷苗依次窜出。齐威王与邹忌到了田间察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正在谈笑间,边吏紧急来报:“越王无疆带领五万越军攻打齐国。”却说越王勾践称霸后,不久去逝。一百年里,越国虽然灭亡了郯国等小国,但总体平平淡淡。等到越王无疆即位后,便想与各国争胜,于是率军来侵齐国。邹忌对齐威王奏道:“越王无疆这个人,一心想逞强,但却没有自己主见。今天率军来攻齐,其实并没什么冤仇大恨。依臣看,用一张利嘴就可以将越王无疆说退。”于是,齐威王派邹忌劝说越王无疆。

    邹忌到了越军营中,拜见越王无疆道:“大王您来攻打齐国,是无谋表现,就像眼睛,虽然能见到毫毛但却见不到自己的睫毛。”越王无疆不免发怒,但却想问个子丑寅卯。邹忌继续说道:“当年,吴国打败了楚国,越国灭亡了吴国,可见越国威势在楚之上。这楚国盛产粮食、木材,且与越国水土相近。大王您不去攻打楚国,而来攻齐国,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越王无疆是个有勇无谋之人,听邹忌如此一说,便放弃齐国转而攻打楚国。

    悠悠岁月无数事,三言两语几笔过。却说楚肃王在位时,灭了许国;楚肃王无子,传弟楚宣王;楚宣王亡后又传楚威王。越王无疆来攻楚国时,楚威王在位,当即发兵迎击。当年吴起在楚国改革,见效甚巨,现在余威不减。楚军大败越军,杀死越王无疆,并把原来吴、越土地全部攻下。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剩下残余力量服服贴贴地向楚国朝贡,大屈宝弓等奇珍异宝重又回到了楚国。




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

却说扁鹊离开齐国,数年后去了魏国。此时,魏武侯已经病逝,魏武侯之子魏婴继位。他学习齐国,改称魏王,即魏惠王。

    一日,魏惠王突然昏厥,半日不醒,鼻息微弱,像死去一样。魏国王宫十分惊惶,连忙进行祈福消灾。恰巧扁鹊到了,问明了详细情况,便觉魏惠王患的是一种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尸厥”症,于是进行诊治。他让弟子磨研针石,刺百会穴,又做了药力能入体五分的熨药。不到一刻功夫,魏惠王竟然坐了起来,和平常并无两样。扁鹊继续给他调补阴阳,两天以后,魏惠王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天下人传言扁鹊能“起死回生”,但扁鹊却说,他并不能救活死人,只不过能把应当活的人的病治愈罢了。

    此时魏国相国是公叔痤,商文已亡。魏惠王病好后,公叔痤病倒了,人寿天定,扁鹊也没办法治好。魏惠王亲自到他家中看望,问及身后之事。公叔痤说:“臣的门客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大王让此人主持魏国国政。”这卫鞅是卫国公族后裔,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影响很大。公叔痤向魏惠王举荐自己的门客卫鞅,但魏惠王不识此人,便不置可否。公叔痤又屏去左右之人,向魏惠王进言:“大王如果不用卫鞅,必杀之,不要令他出境。”公叔痤预感到,像卫鞅这样的人才,若被别国起用,对魏国绝不会有好处。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又觉对不起卫鞅,马上派人找来卫鞅,告诉他这件事的原委,说自己极力推荐他继任相国,但魏惠王不答应。本着先君后臣的原则,才建议魏惠王杀他。公叔痤圆通老练,此时对卫鞅说:“你赶快逃命吧。”卫鞅见识比公叔痤高明,心里想:魏惠王既然不用自己,又怎么会杀自己呢?所以并不逃走。

    此时魏国达到鼎盛,攻伐诸侯,十战九胜。天下诸侯震惊,皆欲图强,魏国邻国秦国尤甚。此时的秦国自秦哀公去逝后的一百年里,萧条败落,不为各国重视,连权力被架空的周王室都不愿意搭理秦国。不过,精通《周易》、颇有见识的周朝太史檐,专门去拜见秦国国君秦献公说:“周与秦本来是合在一起的,后来秦分了出去,但分开五百年后又会合在一起。”此时,秦献公嫡长子嬴渠梁在旁,秦献公让他牢牢记住太史檐的预言,务必奋发图强。




向天下颁布了求贤令

秦国地多人少,为了开垦荒田,秦献公鼓励多生,奖励多生,同时吸引周边国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国来种地、放牧。为了避免青壮年劳动力被白白地杀死,秦献公毅然废除以人殉葬习俗,改用陶俑代替真人殉葬,这为秦国存活了大量的劳动力。几年以后,秦国人口明显增多,原来的很多荒田得到了开垦。

    秦献公去逝后,嬴渠梁继位,是为秦孝公。为继续强国,他向天下颁布了求贤令——

    从前,秦穆公实行德政,振兴武力,在东边平定了晋国内乱,疆土达到黄河边上;在西边称霸于西戎,拓展疆土千里,周天子赐予霸主称号。诸侯各国都来祝贺,给后世开创了基业,盛大辉煌。但是在前段时间里,秦国对内平淡消极,对外无暇顾及,结果魏国攻夺了我们秦国河西土地,诸侯也都看不起秦国,耻辱没有比这更大的了。寡人缅怀先君遗志,心中常常感到悲痛。凡是秦国宾客和群臣中,有谁能献出高明的计策,使秦国强盛起来,寡人将让他做高官,并分封给他土地。

    卫鞅闻听秦孝公求贤,便从魏国来到秦国。卫鞅先拜见了秦孝公宠臣景监,向他讲述了自己的变法之道,很得景监信任,于是景监极力推荐,说他有治国安邦之雄才、文韬武略之奇谋。秦孝公求贤若渴,听到景监大力推荐,立即召见了卫鞅。

    秦孝公与卫鞅谈论治国之道。卫鞅列举了伏羲、神农、尧、舜之事,侃侃而谈,但他的话尚未说完,秦孝公已沉沉睡去。

    第二日,景监入宫,秦孝公责备他道:“你的客人迂腐可笑,不切实际,你怎么将这种人举荐给寡人?”景监回家,将秦孝公的话告诉卫鞅,卫鞅说:“我期望秦君能仿效伏羲、神农、尧、舜,遵从帝道,但君却不理解,我请求再去进言。”景监说:“君上心中不满,等五天后,我再向君上请求吧。”

    五天以后,景监又对秦孝公奏道:“臣的客人话还没说完,他想请君上再见他一次。”秦孝公便再次召见卫鞅。




自称有帝、王、霸三术

卫鞅向秦孝公谈了周文王、周武王之事,秦孝公说:“你的确是博闻强记,但古今情势不同,你说的这些,今日已行不通了。”于是便让卫鞅退下。景监早已等在门外,这时见卫鞅从宫中出来,便迎上去问道:“今日怎么样?”卫鞅说:“我今日给秦君谈王道,他还是不满意。”景监生气说:“君上寻找贤能之士,如同猎人制作弓矢,一心只想尽快有所收获,他怎能放弃眼下实利而去效法前世帝王呢?你算了罢!”卫鞅说:“我原来不了解秦君的志向,所以先用语言来试探他,我现在心中已有把握。如果能让我再见到秦君,我一定能把他说服。”景监说:“你两次向我君上进言,两次都不欢而散,我还敢再向我君上饶舌,让他发怒吗?”

    第二天,景监入朝向秦孝公谢罪,不敢再提卫鞅求见之事。景监回到家中,卫鞅问他说:“你替我向秦君请求了吗?”景监答:“没有。”卫鞅叹道:“可惜啊!秦君口头上说求贤,却放着人才不用,我卫鞅可要走了。”景监问他:“你要到哪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