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儿子智瑶。这时,智氏族人智果反对:“智瑶不如其兄智宵!”智申反驳:“智宵面相凶狠。”智果解释:“智宵狠在表面,而智瑶是狠在内心。智瑶有五大优点:须髯飘逸,身材高大;擅长弓箭,力能驾车;技能出众,才艺超群;能言善辩,文辞流畅;坚强果断,恒毅勇敢。此五贤别人无法能比,惟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不用仁德去施政,而用以上五贤去强行统治,谁能拥护他?另外,智瑶说话做事粗心大意,顽固自大,这是致命缺陷。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氏宗族难免有灭门之祸!”智申听不进去,仍然固执己见,立智瑶为继承人。智果预感到智氏危亡来临,为保全自己,便到晋国内史那里注册,改为辅氏,另立宗庙。智申去世后,智瑶代父继位,执掌晋国政务。
且说赵鞅生子数人,长子名叫赵伯鲁,最小的儿子是婢女所生,名叫赵无恤。有一位相士姑布子卿,来到晋国,赵鞅请他为几位儿子相面。姑布子卿端详几人一番,摇头说道:“没人能出将拜相。”赵鞅长叹道:“赵氏将灭啊!”姑布子卿说:“我来时在路上遇到一位少年,随从都是贵府中的人,难道他不是您的儿子吗?”赵鞅说:“那是我的小儿子,他是我家婢女所生,不值一提。”姑布子卿连连摇头说:“上天想将他废弃,虽出身显贵,将来必贱;上天想要他发达,虽出身低贱,将来必贵。此子骨相,与几位公子有异,在路上我未曾仔细端详,请您将他召来。”赵鞅派人将赵无恤召来,姑布子卿远远看见,慌忙站起,向赵鞅贺道:“这是一位真贵人!”赵鞅笑而不答。
过了几日,赵鞅将几个儿子叫来,询问他们的学业。赵无恤有问必答,言谈条理分明。赵鞅赞赏赵无恤的贤能,便废掉长子赵伯鲁宗子地位、改立赵无恤为宗主继承人。
赵无恤灭掉了代国
一日,智瑶恼怒郑国不来朝拜,便想与赵鞅一同领兵伐郑。赵鞅正染疾病,不能出征,便让赵无恤代自己前往。智瑶用酒灌赵无恤,赵无恤不能多饮,一再推辞。智瑶醉后发怒,用酒觯将赵无恤脸部击伤。赵氏兵丁大怒,想围攻智瑶,赵无恤将他们拦住说:“这点小小的耻辱,不要当回事,我们姑且忍耐一下吧!”智瑶领兵回晋,反而数落赵无恤有错,想让赵鞅将他废掉,赵鞅不肯答应。从此,赵无恤便与智瑶结下冤仇。赵鞅病重,临死前将赵无恤召来说:“以后晋国有难,晋阳可以依凭,你一定要牢牢记住。”赵鞅死后,赵无恤代父为卿。
此时,魏氏宗主是魏舒之子魏驹,韩氏宗主是韩不信之孙韩虎。智、赵、魏、韩四家越来越猖狂,各自占去大片晋国土地作为自己封地。赵无恤嫌自己土地少,便兴兵征伐曾经附属齐国的代国,将其灭掉,列入自己封地。齐国正处在“暴风雨”前夕,无暇顾及此事。
这时,晋定公去逝,晋出公即位。晋出公一看自己身为国君,直辖土地反而比四卿还少,便愤恨四卿专权,私下派人去向齐国、鲁国请兵,讨伐四卿。齐国田氏与鲁国“三桓”反将此事告诉智瑶。智瑶大怒,便和韩虎、魏驹、赵无恤合兵,讨伐晋出公,晋出公被迫逃亡齐国。智瑶扶立晋昭公的曾孙晋骄继位为君,即晋敬公。从此,晋国大权全部落入智瑶之手。
智瑶产生了代晋自立之心,于是把众家臣找来商议。家臣絺疵说:“当前,四卿势均力敌,一家率先发难,其它三家必会全力相抗。现在若想谋取晋室,必须先把其它三家势力削弱。”智瑶问:“你有何良策?”絺疵说:“现在越国强盛,晋国失去了霸主之位。主子您可托言兴兵与越争霸,假传晋君命令,让韩、赵魏三家各献出土地一百里,征收其赋税,作为军费。三家若肯遵命割地,我们可以坐收三百里封地,这样一来,智氏更强,三家更弱;若他们不肯遵命,我们便假托晋君之命,率军将他们一一除掉。”智瑶大喜道:“此计甚好,那么先从哪一家下手?”絺疵说:“智氏与韩、魏两家和睦,与赵家有仇,应该先韩后魏,韩、魏如肯听从,赵家就难以独持异议了。”智瑶听从此说,当即派弟弟智开去韩虎府中。
若不加防备,大祸就要临头
韩虎将智开请进大厅,问他来意,智开说:“我兄长智瑶奉晋君之命,扩军伐越,令三位卿士各割封地百里,征收其赋税作为军费。我兄长特派我向你传话。”韩虎阴险稳重,当即笑脸说道:“你先回去,我明日就将地界契约送去。”智开走后,韩虎召来众家臣商议,韩虎首先说道:“智瑶想假借晋君之命,削弱其他三卿,我想发兵讨伐这个奸贼,你们看如何?”家臣段规说:“智瑶假传晋君之命,是拿大帽子压我们。我们如起兵相抗,便是违逆君命,智瑶必将以此为借口来加罪我们。我们不如先割地给他,智瑶得到我们的封地,必会再去要求魏、赵割地。魏、赵不肯听从,双方必会互相攻打。如此一来,鹬蚌相争,我们就可坐收渔翁之利。”韩虎想想也是,便应允此策。
第二日,韩虎便让段规划出地界,自己亲自给智瑶送去。智瑶大喜,在府中设宴款待韩虎。饮酒中间,智瑶命家人取出一轴《虎》画。智瑶本想讨好韩虎,无奈没有细看,竟是一幅《刺虎》画。段规看出画中问题,上前说道:“将军你戏弄我家主子,未免太过分了!”段规生得身材矮小,智瑶用手拍着他的头说:“小小家伙,也来多嘴多舌!”段规不敢发作,忙用目光请示韩虎。韩虎假装醉酒,闭目说道:“智瑶说得有理。”随后告辞回去。
智开闻听此事,对智瑶劝道:“兄长戏弄韩虎,侮辱其家臣,韩氏必会因此忌恨我们。若不加防备,大祸就要临头。”智瑶大大咧咧地说:“我不降祸别人就不错了,谁敢降祸于我?”智开道:“蚊蚁蜂蝎还能伤人,何况人家是四卿之一,兄长若不加戒备,将来后悔莫及!”智瑶笑道:“若他真的敢伤我,我就要刺虎,小小蚊蚁蜂蝎又怎能放在我眼中?”智开叹息退下。
第二天,智瑶又派智开去向魏驹要地,魏驹想加以拒绝,家臣任章私下说:“要地就给他。失地者会愈挫愈勇,得地者必骄傲自大。骄傲就会轻敌,愈勇就能团结一心。以团结之众,对付轻敌之人,智氏灭亡指日可待。”魏驹信从,也将土地割给智瑶。
智瑶又派其兄智宵,向赵氏要求割让封地。赵无恤心念旧日之仇,怒道:“土地是前辈所传,我怎敢将它放弃?韩、魏愿意割地是他们的事,我可不会以此来献媚智氏!”智宵回府报告智瑶。智瑶大怒,将智家兵丁全部派出,并派人邀请韩、魏两家联兵共攻赵氏,许诺灭掉赵家之后,三家平分赵氏封地。韩虎、魏驹一来害怕智瑶强大,二来贪图赵氏封地,便各领兵丁追随智瑶出征。智瑶在中,韩氏在右,魏氏在左,一齐杀奔赵府。
以后晋国有难,晋阳可以依凭
赵氏家臣张孟谈闻听敌兵将到,对赵无恤说道:“寡不敌众,主子应当赶快逃走!”赵无恤问:“逃往哪里为好?”张孟谈说:“晋阳最好,昔日董安于曾在那里筑城,后又经邑宰尹铎整修,可以据为屏障。城中百姓受尹铎数十年宽恤之恩,定会拼死效力。另外,赵氏先人临终嘱咐:‘以后晋国有难,晋阳可以依凭。’主子应赶快动身前往。”赵无恤便与家臣张盂谈率兵丁逃往晋阳。
智瑶统率三家人马,紧追不舍。
行至晋阳,百姓感激邑宰尹铎仁慈有德,扶老携幼,将赵无恤迎入城中。赵无恤见百姓拥戴,又见晋阳城墙高固、守城壁垒齐全、粮仓存粮甚多,心中稍觉安定。赵无恤清点城中兵器,发现剑戟锈迹斑斑,羽箭也不到一千,心中不禁担忧,对张孟谈说:“守城所用兵器,最有用的就是弓箭。现在城中羽箭不过数百,不够分配,怎么办?”张孟谈说:“我听说董安于修筑晋阳屋墙,里面装满荻蒿,主子何不派人发掘墙壁找找呢?”赵无恤派人挖掘屋墙,果然里面都是箭杆之料。赵无恤又问:“箭支已足,但没有铜铁铸造箭头和剑戟,又该怎么办?”张孟谈说:“听说董安于修建房屋时,厅堂都用精铜为柱,把它们卸下,足够铸造兵器。”赵无恤又命人将铜柱卸下,发现全是百炼精铜,于是立即下令工匠将铜柱打碎,铸成箭头、剑戟,个个兵器锋利无比。赵无恤叹道:“治国需要良臣,有了董安于就会兵器不缺,有了尹铎就会民心归服。上天要使赵氏兴旺,这大概仅仅是个开始吧。”
智、韩、魏三家兵到,扎成三座大营,将晋阳围了个水泄不通。晋阳百姓纷纷请战迎敌,赵无恤将张孟谈找来商议,张孟谈说:“敌众我寡,若出战未必能胜,不如深挖沟壕,垒高城墙,坚守不战,等待对方内部分化。韩、魏与赵氏没什么冤仇,现在他们只是因为受到智瑶逼迫才来攻我。两家割地给智瑶,也不是出于情愿。我看最多不过数月,他们必会有相互猜忌之事发生。”赵无恤听从其言,出外安抚百姓,希望百姓共守晋阳。百姓感激其德,纷纷登城效力。三家兵马几次发起进攻,都被城中兵民用箭射回。智、韩、魏三家围困晋阳数月,不能取胜。
这日,智瑶乘车绕城巡行一周,看到晋阳墙高城固,便叹息说:“晋阳固若金汤,怎样才能攻破它呢?”不由心中更加烦恼。智瑶边喝着酒囊里的酒,边来到附近的龙山前。
野鸭争食时就不会团结了
滚滚晋水从山下流过,晋水两边,是干枯的芦苇丛。智瑶突然看到三只野鸭飞向一只野鸭,落水后,四只野鸭混战起来,原来是为了争抢几只小虾。智瑶不禁骂道:“为了点小食,值得这么抢吗?”便顺手把酒囊扔向芦苇丛。受到智瑶惊吓,大群野鸭“唰”地飞向空中,掠过智瑶头顶,盘旋着飞向远处。智瑶是个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