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34章

春秋战国-第134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平王尸体肉烂骨折。伍子胥用手剜出楚平王的眼珠,责骂道:“你活着白长了一双眼,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杀我父兄,要它有什么用?”伍子胥又把楚平王的脑袋砍下来,毁了棺木,和尸骨一起抛在原野上。

    伍子胥鞭尸以后,问老翁:“您怎么知道楚平王的葬处和棺木的真假?”老翁说:“我不是别人,乃是修这座墓的石匠。从前楚平王命令我们五十多个石匠砌造疑棺,砌成之后,怕我们泄漏出去,就把石匠们都杀死,只有我侥幸逃脱。今天被将军您的一片孝心所感动,特地来为您指明葬处,也为五十多个冤魂报仇。”伍子胥取出珍珠、绸缎送给老翁,作为酬谢。




保护寡人之妹,别让她受害

且说楚昭王一行坐着船,渡过汉水,到了云梦泽。有数百名草寇,深夜抢劫楚昭王船只,并用戈刺向楚昭王。公孙芈繇于用身体护住楚昭王,大喝一声:“这是楚王,你们想干什么?”话还没说完,被戈刺中了肩膀,鲜血一直流到脚上,昏倒在地。草寇大声喝道:“我们只知道有财宝,不知道有楚王!囊瓦身为令尹,尚且贪贿,何况我们草民?”说着在船里一阵翻腾,遍寻金钱珠宝。

    楚昭王急忙上岸躲避,对众臣喊道:“保护寡人之妹,别让她受害!”大夫钟建背起楚昭王妹妹季芈,紧跟着楚昭王一起上了岸。船只、财宝都不要了,命最重要,楚昭王等人脱离草寇,乘着夜色向前逃去。

    第二天早上,一条大河拦住了楚昭王等人去路,大夫斗辛奏道:“这河就是郧水,过了郧水就是郧邑,那是臣的封地。大王暂且到臣封地那儿住几天,再作打算。”楚昭王点头同意。这时候,芈繇于到了,楚昭王赶忙问:“你负了重伤,怎么逃出来的?”芈繇于说:“臣当时昏过去,楚中有人把臣推醒,迷迷糊糊中听他说道:‘我是楚国已故令尹孙叔敖,请你传话给楚王,吴军不久就会撤退,楚国还会延续下去。’又用药敷在臣的肩膀上。等臣醒过来后,血止住了,伤也不疼了,草寇也不见了,所以急忙赶到这儿来。”楚昭王说:“孙叔敖曾在云梦泽隐居,这是他在显灵啊。”说完不住地叹气。

    休息一会儿,楚昭王叫斗辛去找条船。斗辛远远看见一只小船从东边摇过来,船上还载着妇女和小孩。仔细一看,船上站着的男子,是楚国大夫蓝尹亹。斗辛大声向他喊道:“大王在这呢,还不快把船划过来!”蓝尹亹说:“亡国之君,我载他有什么用?”竟置之不理,让人继续摇船远离。斗辛等了半天,才又看见一条渔船,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送给船夫,才肯把船靠到岸边。楚昭王众人渡过郧水,到了郧邑。

    斗辛、斗巢的三弟斗怀,听说楚昭王前来,急忙出迎,斗辛让他赶紧准备饭菜。斗怀往屋里送饭时,几次用眼盯着楚昭王,眼中露出一股杀气。斗辛看到,便觉不安。斗辛和斗巢两人,亲自服侍楚昭王休息。

    到了半夜,传来一阵磨刀声,斗辛开门一看,果然是斗怀,手里拿刀,满脸怒气。斗辛说:“三弟磨刀干什么?”斗怀说:“要杀楚王!”斗辛说:“你为什么要做这大逆不道的事情?”斗怀说:“从前咱父亲对楚平王忠心耿耿,可楚平王听从费无极谗言把他害了。楚平王杀我父亲,我杀楚平王儿子,以仇报仇,有什么不可?”斗辛气得大骂斗怀:“大王好比是天,天降祸于人,人怎能向它报仇呢?”斗怀说:“有国家才有大王,现在国家没了,他就是我的仇人,见仇人不杀,就不是人!”斗辛说:“古时候,仇恨不传于子孙。如今大王已经改正了先王的过失,任用了我们兄弟。如果现在乘人之危把他杀了,天理不容。你要再存这个念头,我先把你杀了!”斗怀拿着刀恨恨不已走了。




吴兵太厉害了

楚昭王被门外声音吵醒,披上衣服坐在床上偷听,把哥俩吵架的原因都听清了,便不愿再在郧邑住下。斗辛、斗巢和芈结一商量,就侍奉着楚昭王向北,投奔随国而去。

    却说公子芈申在汉水把守,听说新郢都已被攻破,楚昭王仓惶逃走,不由大惊道:“吴兵太厉害了!神不知鬼不觉地迅速攻破新郢都!”芈申转而又想道:“如果楚国灭亡,百姓就会离散,我身为公子,不能让军民无国可依!”于是穿上楚王服饰,坐上楚王马车,自称楚王,在脾泄立国以安定民心。逃避战乱的百姓,都迁到那里去居住。后来,芈申听说楚昭王已到了随国,就通告百姓,让他们知道楚王去处,然后赶到随国去陪伴楚昭王。

    伍子胥没抓住楚昭王,心里憋着一口气,就对吴王阖闾奏道:“楚王芈珍没捉到,楚国还不算灭亡。臣愿率领一支人马渡江西去,寻找楚王芈珍下落,把他抓回来见您。”吴王阖闾同意。

    伍子胥便一路追寻,听说楚昭王在随国,竟一直追过去,写信给随国国君随成侯,要求交还楚昭王。

    随成侯看完信,当即与楚国君臣商议。楚国公子芈结,相貌与楚昭王相似,对随成侯说:“事情非常紧急了!我可以扮成楚王,请贵国把我交给伍子胥吧,这样,我们大王就能逃脱了。”楚昭王说:“好汉做事好汉当,寡人怎能让你去冒险呢?”随成侯想了想说:“当年楚成王芈恽未当楚王前,逃难到随国,随国先君厚待芈恽,并帮助他返国即位,所以楚、随一直亲近。当周边小国被楚逐一灭掉时,惟独随存。现在楚王您来到我们随国,我们应该学习先君的做法,保护您。”于是,随成侯派人回绝伍子胥:“敝国一直是楚国属国,世代结盟,楚王真要到了我们这儿,我们也不能不收留他,但是他并没有来,是不是去了它地,我们也不知道,请您详察!”

    伍子胥见随成侯言辞肯切,又听说囊瓦已经逃到郑国,便怀疑楚昭王也逃奔那儿。伍子胥想起当年郑国杀了芈建,这仇还没报,于是就领兵前去伐郑,包围了郑都新郑。




情愿把郑国分一半给他

郑定公异常惊恐,就把吴兵伐郑之责,全部推到囊瓦身上,囊瓦只得自杀谢罪。郑定公派人把囊瓦尸体送到吴军,说明楚昭王确实没到郑国来。伍子胥还是不肯撤兵,一定要灭掉郑国,为芈建报仇。郑国众臣请求背水一战,以决存亡,郑定公叹口气说:“吴国不是以前的吴国,郑国也不是以前的郑国。我们现在的兵力,哪儿比得上楚国?楚国都让吴兵给灭了,何况我们郑国?”郑定公实在想不出办法,就派人四处张贴告示,通告百姓:“谁能让吴兵撤回去,寡人情愿把郑国分一半给他。”

    该当郑国不亡,却说当年渡伍子胥过江的那位“渔丈人”之子,因为逃避战乱,来到了郑国。此时,“渔丈人”早亡。去世前,“渔丈人”告诉儿子当年救伍子胥经过,说伍子胥必定能够率军复仇。看到张贴告示,又听说带兵伐郑的吴兵主将是伍子胥,“渔丈人”之子就去求见郑定公,说道:“小民有办法,让吴兵撤退。”郑定公说:“你退吴兵,要用多少人马车辆?”“渔丈人”之子答道:“小民不用一个兵、一辆车,只要给我一支划船的桨,一边走路一边唱歌,吴兵就会退走。”郑定公不信,见他不像神经错乱之人,便有病乱投医,让人给他找了一支桨,然后说道:“你真要能退掉吴兵,寡人必有重赏。”“渔丈人”之子,就从城墙上顺着绳子滑下来,一直走向吴军营寨,来到门口就敲着桨唱起歌来——

    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

    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

    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

    守营军士把他抓起来,带到伍子胥面前,他还在唱那首《芦中人》。伍子胥走下座位吃惊地问:“足下是什么人?”“渔丈人”之子举起船桨答道:“将军您没看见我手里拿的东西吗?我是昭关东边‘渔丈人’的儿子呀。”伍子胥听了这话,便急切问道:“令尊在哪?还好吗?”“渔丈人”之子说:“已经去世了,临终前说您必定是一代将星。”伍子胥无比伤感地说:“令尊救我过江,我正想报恩,可又不知道怎么报,这回见到你就好了。你唱着歌来见我,需要我做些什么?”“渔丈人”之子答道:“没别的请求,郑君惧怕吴国兵威,通告全国,谁要能让吴兵撤回去,就把郑国分给他一半。我记得先父曾和将军您有一面之交,如今想请求您宽恕郑国。”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我能有今天,都是‘渔丈人’赐给的,苍天在上,对他的恩德我怎么能忘记呢?”当天就下令解除包围,把兵马撤走。

    “渔丈人”之子回来报告郑国,郑定公大喜过望,就把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分给他,百姓都称他为“渔大夫”。




虽说报仇,不也太过了吗

伍子胥把兵马撤回楚国境内,分兵把守各条道路,派人四处招降楚国各城邑,同时探访楚昭王下落。

    却说申包胥自从新郢都陷落、和楚昭王失去联系后,就逃到夷陵山里躲了起来。听说伍子胥掘墓鞭尸、又到处追捕楚昭王,就派人给伍子胥送去一封信简,上面写着:“你乃楚平王旧臣之子,现今侮辱其尸,虽说报仇,不也太过了吗?物极必反,请你速回吴国。不然,申包胥当践当年复楚之约!”

    伍子胥看了来信,反复琢磨了半天,才对来人说:“我因为军务繁忙,就不写回信了,你替我向他问个好,再传话给他说,忠孝不能两全,楚平王逼得我走投无路,我才倒行逆施!”

    来人把伍子胥的话传给申包胥,申包胥站起来,望了望远处的山峦,喃喃说道:“看来伍子胥一定要灭掉楚国才肯罢休,我再也不能坐等了。”想起楚平王夫人孟嬴是秦哀公之妹、楚昭王是秦哀公外甥,要解救楚国,只有去求秦国,于是申包胥不分昼夜,赶奔秦国,两只脚跟都走裂了,步步流血,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