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也。”
忽然看见武士把两个宠嫔给捆上了
吴王阖闾不住点头,又说道:“这兵法充满通天彻地的才华,可以小试吗?”孙武答道:“可以。”吴王阖闾笑着说:“妇女也可以吗?”孙武说:“可以。如果训练不好,情愿承当欺君之罪。”
吴王阖闾当即叫来一百名婢女,叫孙武领着训练。孙武说:“还需两位队长。”吴王阖闾便找来两名宠嫔,一个叫左姬,一个叫右姬,对孙武说:“这两个都是寡人宠爱的嫔妾,可以当队长吗?”孙武说:“可以。但是军队里的事,首先要严格执行命令,其次要赏罚分明。这次虽然只是操兵试验,但也不能废弛军纪。请派两人敲鼓,再派几名武士手持剑戟,列在将台,以壮军容。”吴王阖闾一一安排。
孙武吩咐婢女分成左右两队,让左姬管左队,让右姬管右队,个个穿戴整齐,手持兵器。孙武当众宣布了三条军法:一不许队伍混乱,二不许喧哗,三不许故意违反命令,最后通知第二天早上都到操场集合听候操练。
第二天早上,两队婢女都来到操场,吴王阖闾两个嫔妾充当队长,分别站在两边。吴王阖闾坐在台上,亲来观看。孙武把两面黄旗交给两个嫔妾,让她们举着旗子当前导,婢女们都跟在后面,五个人一排,脚步跟着脚步,随着鼓点进退,左转右转,不许错步。教习完后,孙武下令:“听到第一通鼓响,两队一齐起立;听到第二通鼓响,左队往右转,右队往左转;听到第三通鼓响,每个人都挺起兵器准备交战。听见锣响,收拢队伍,往后退。”婢女们都捂着嘴嘻笑。
军士敲完第一通鼓,只见婢女们有站的有坐的,参差不齐。孙武站起来说:“约束不明,令出不行,我这个当将军的有责任!”孙武重又叙述命令,然后命军士再次擂鼓。
第二通鼓敲完,婢女们站是都站起来了,只是歪歪斜斜一个靠着一个,还跟刚才一样笑个不停。孙武气得怒发冲冠,两眼冒火,大声道:“重申军令,军士仍不执行,这就是军士过错了!不过军士难以全部斩首,罪在队长!”于是下令武士把左姬、右姬给捆了。
吴王阖闾正在台上观看孙武操练,忽然看见武士把两个宠嫔给捆上了,连忙跑来对孙武说:“寡人已经知道了你用兵的才能,但这两个嫔妾服侍寡人一直很合意,寡人没了她们食不甘味,请你赦免了她们吧!”孙武说:“军中无戏言,我已要接受命令当了将军,就要严肃军纪。如果听大王讲情,放走犯法者,还拿什么来服众?”喝令武士:“速将二队长斩首!”武士行刑完毕,孙武命将二姬人头放在队伍前面。
因为忘不了二姬,便有了不用孙武的心思
吴王阖闾站在旁边,目瞪口呆。再看那两队婢女,一个个心惊胆战,两腿发抖,不敢抬头。孙武从队伍里挑出两个婢女当队长,再次说明军令:“一鼓起立,二鼓转弯,三鼓交战,鸣金收兵。”这一回,三通鼓敲下来,婢女们左右进退,回旋往来,分毫不差。自始至终,鸦雀无声。
孙武报告吴王阖闾:“军士士已训练整齐,请大王检阅。只等大王一声令下,就是赴汤蹈火,也没人敢退却。”吴王阖闾见左姬、右姬死了,心里很悲痛,已没心思检阅两队婢女,小试就此结束了。
吴王阖闾命把二姬厚葬。因为忘不了二姬,便有了不用孙武的心思。伍子胥规劝道:“兵者,凶器也。训练军队可不是闹着玩的,诛杀要是不果断,军令就会行不通。大王想要征伐楚国、争霸天下,就一定要找到良将,良将的标准就是坚毅和果断。假如没有孙武这样的良将,谁能领兵渡过险河,越过高山,斩关夺隘呢?人常说,美色易得,良将难求。如果为了二姬而抛弃一员良将,和爱枯草而扔嘉禾有什么不同呢?”吴王阖闾听了这番话,醒悟过来,便拜孙武为将军,责成他全权处理征伐楚国之事。
伍子胥时刻不忘伐楚,问孙武:“我军何时进军楚国?”孙武说:“大凡行兵作战,都要首先消除内患,然后才能对外征伐。我听说吴王僚的同母弟弟吴掩余、吴烛庸,一个在徐国,一个在钟吾国,二人都想替吴王僚报仇。现在发兵,应该先除掉这两个人,然后才能开始向西讨伐楚国。”伍子胥觉得有理,就转告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说:“徐国和钟吾国都是小国,派使节去索取逃亡的吴国大臣,他们不敢不答应。”便派了两名使节,一个到徐国去要吴掩余,一个到钟吾国去要吴烛庸。
徐国不忍心看着吴掩余回国受死,便把这事告诉他。吴掩余急忙逃出徐国,半路上碰上吴烛庸也从钟吾国逃了出来,两人一商量,就去投奔楚国。楚昭王满心欢喜地对二人说:“你们两人一定恨极了吴王阖闾,寡人应该好好对待你们。”便安排吴掩余、吴烛庸住在舒城,练兵对付吴国。
因为徐国、钟吾国放走吴掩余、吴烛庸,吴王阖闾恼羞成怒,就命孙武率军讨伐徐国、钟吾国,把二国先后灭了。阖闾又命孙武袭击舒城,杀死吴掩余、吴烛庸。吴王阖闾还想乘胜攻打楚国新郢都,孙武奏道:“将士劳累,不可再征。”于是班师回朝。
寡人女儿有一万人陪葬
伍子胥攻楚心切,就对吴王阖闾说:“凡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兵马,一定战、休恰当。请大王您把兵马分成三师,轮流袭扰楚国。楚国当政者是平庸之辈,不能识破我们吴国谋略。当我军出动一师,楚国必然全军迎战;楚军一出动,我们就退回来;楚军一回去,我们再出另一师。这样就能把楚军折腾得精疲力尽,然后我们乘机全军出击,还愁打不了胜仗?”吴王阖闾听了,不住点头,按伍子胥建议把吴军分成三师,轮番出击,袭扰楚国,这可把楚人折腾苦了。
却说吴王阖闾有个女儿名叫胜玉,貌美嘴甜,吴王阖闾宠爱有加,事事顺着她。到了出嫁年龄,吴王阖闾也舍不得嫁出去。久而久之,胜玉娇气任性。一天,吴王阖闾在宫里举行家宴。厨师献上一条蒸鱼,吴王阖闾吃了一半,发觉好吃,就将剩下的半条赏给女儿胜玉。胜玉不知吴王阖闾好意,以为自己嫁不出去,就像这半条剩鱼,生气说道:“父王用剩鱼侮辱女儿,女儿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退回内宫,哭哭泣泣,见无人来理,更加恼怒。一时愚昧,胜玉竟然取剑自杀了。
吴王阖闾十分悲痛,让工匠给胜玉凿了个石棺,把铜鼎、玉觯、珠宝都放在里面,又取出胜邪宝剑,给女儿陪葬。出殡那天,吴王阖闾让人在街市上舞动白鹤,吸引成千上万百姓跟着瞧热闹。等这些男男女女随着白鹤一走进胜玉墓室,吴王阖闾就命触动机关,关闭墓门。吴王阖闾再派人用巨石把墓门封死,为此遇难者不下万人,吴王阖闾喃喃说道:“让寡人女儿有一万人陪葬,她该不会寂寞了。”
却说遇难者中,有一人儿子在吴王阖闾宫中做内侍。他想刺杀吴王阖闾为父报仇,可惦量一下自己力量,感觉做不到。思前想后,便盗得吴王阖闾极为喜欢的湛庐宝剑,逃到楚国,献给楚昭王,请他派军讨伐吴国。这盗剑内侍对楚昭王说:“相传铸剑大师欧冶子携妻到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们见到湛庐山清幽树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洌,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剑。经历三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庐宝剑。之后,欧冶子夫妻炼铁不化,双双跳进火炉,造就一段铸剑传奇。”楚昭王听此,异常喜爱湛庐宝剑,又听众臣说是名剑之首,不由得喜上眉梢,爽快答应征伐吴国。
再说吴王阖闾丢了湛庐宝剑,派人到处寻找。打听数月,才知道这剑已被楚昭王所得。吴王阖闾气得暴跳如雷,不去探究宝剑失窃原因,而是武断说道:“这一定是楚王贿赂了寡人手下,让他们盗走了宝剑!”一气之下,连杀几十个宫中内侍。吴王阖闾还是气愤不过,便派孙武、伍子胥、伯嚭训练吴军,准备伐楚。
怎么能重牲畜而轻社稷呢
为增加取胜筹码,吴王阖闾派使节去越国借兵。越王允常亲楚厌吴,因此不肯借兵给吴国。吴王阖闾又气得火冒三丈,派兵进攻越国,在檇李打败了越军,大肆抢掠一番而回。
且说楚昭王获得湛庐名剑,自以为是天降祥瑞,天天将湛庐宝剑佩挂在身边,向满朝官员显摆这一无价之宝。楚昭王说话算话,按盗剑内侍要求,派令尹囊瓦率军进攻吴国。吴王阖闾派孙武、伍子胥迎击,在巢地打败了楚军。
吴王阖闾现在不只是为了伍子胥和伯嚭报仇,还想夺回湛庐宝剑,便对众人说道:“攻不进新郢都,就是打败了楚军,也是劳而无功。”于是孙武在江口操练吴军,准备随时进攻楚国。
且说楚昭王得了湛庐宝剑,向众官显摆完后,又遍告各国,诸侯都来祝贺。唐国(在今湖北省枣阳附近)唐成公和蔡国蔡昭侯也为此前来。此时,蔡灵侯已亡。蔡昭侯有一对羊脂白玉佩和两副银貂鼠裘,这次前来楚国,献给楚昭王一佩一裘。另外一佩一裘,自己穿戴身上。楚国令尹囊瓦一见这两样东西,眼睛都红了,就派人来向蔡昭侯讨要,蔡昭侯却舍不得给。唐成公养了两匹好马,名叫肃霜。肃霜本来是一种鸿雁,这种鸿雁羽毛像素绢一样白,头扬得高高的。因为这两匹马的颜色、形态都和这种鸿雁相似,所以唐成公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唐成公前来楚国,是用这两匹马驾车。囊瓦看到,派人去向唐成公讨要,唐成公也没舍得给。
囊瓦非常窝火,向楚昭王奏道:“唐、蔡二国私通吴国,要是放他们回去,准会帮助吴国进攻楚国,不如先把他们拘押起来。”楚昭王年少,事事听从囊瓦,便派兵围住唐成公、蔡昭侯所住馆舍,将他们监押起来。唐成公、蔡昭侯日日都想回国,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