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知道吴人留短发的来源
伍子胥和芈胜饱餐一顿,临走时,伍子胥解下佩剑送给渔翁,真诚说道:“这把剑是楚庄王赏赐我家先祖伍参的,我家已经佩带四代了。这剑上有七颗星,价值不菲,用它来答谢您的恩惠吧。”渔翁笑着说:“老叟听说楚王有令:‘捉到伍子胥的,赏小米五万石,封大夫官职。’这么重的奖赏老叟都不图,难道会图你这把剑吗?何况君子无剑不游,这东西是你非用不可的,老叟拿了也没用。”伍子胥说:“渔父既然不愿意接受宝剑,就请您留下姓名,以图后报!”渔翁很气愤地说:“老叟因为令尊正直,因为你含冤负屈,才渡你过江,你却用将来报答来利诱老叟,你不是个大丈夫!”伍子胥说:“渔父虽然不图后报,可我怎么能安心呢?”一再请渔翁说出姓名,渔翁说:“今天我们相逢,你逃脱了楚国的追捕,老叟放走了楚国的逃犯,怎么还能留下姓名呢?况且老叟这船上的生计,漂泊不定,就是留下姓名,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呢?万一上天让我们相聚,老叟只叫你‘芦中人’,你就喊老叟‘渔丈人’,足够作为识别的标记了。”伍子胥欣然拜谢。
伍子胥和芈胜终于到了吴国。这儿的人,头上都是短发,伍子胥看了很不舒服。不论中原还是荆蛮,人们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所以男女都留长发,而吴人却是特别。
伍子胥很好奇,打听了半天,才知道吴人留短发的来源——
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吴太伯,他是周文王姬昌之伯父。为了让贤能的姬昌继承家业,吴太伯便逃往吴地,像当地蛮人一样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承家业,把继承权让给姬昌。当地蛮人认为吴太伯很有节义,便纷纷附顺他。自此,不留长发成为吴人风俗。
走到溧阳,伍子胥和芈胜饿得实在不行了,便要饭吃。正好碰上一个女子在溧阳河边洗衣服,竹筐里放着食物。伍子胥停下来问道:“姑娘能送给我一碗饭吃吗?”女子抬头看见伍子胥相貌不俗,就说:“看您的相貌,不像是普通人,我怎么能眼看着别人受难?”于是打开盛食物的罐子,跪着递给伍子胥。伍子胥和芈胜大口吃起来,吃到一半,伍子胥停下。女子知道这个大男子没有吃饱,之所以不吃了,是想留给自己一些。想到这儿,女子便说道:“你们像是要走远路,怎么能不吃饱呢?”伍子胥和芈胜于是又吃起来,把一罐子食物都给吃光了。临走时,伍子胥对女子说:“姑娘的救命之恩,我们铭记肺腑。我们本是逃亡的犯人,倘若遇见别人,请您别说见过我们!”女子悲伤地说道:“唉!我虽是一女流,可也懂得不该说的不说,你们走吧。”伍子胥和芈胜告别而去。
走了没几步,听见那女子叹道:“倘若今后你们被捉住,我何以自明?愿以一死来断绝你们对我的怀疑!”伍子胥回头再看她,只见这女子抱了一块大石头,投进滚滚溧阳河里,转眼之间不知哪去了。
十年之后,再来报德
伍子胥见女子投河,感伤不已,咬破指头,滴血在河边石头上写下了二十个字:“你浣纱,我行乞;我腹饱,你身溺。十年之后,再来报德!”写完了,伍子胥就把石头埋在地下。
过了溧阳,又走了三百多里,见到一位勇士,尖脑门,深眼窝,模样像饿虎,声音像巨雷,正在和另外一个大汉打架。旁边好多人怎么劝也劝不住,忽听门里有个妇人喊了一声:“专诸不许这样!”那人听后,当即规规矩矩地住手走回家去。伍子胥很奇怪,就问旁边的人:“这么个壮汉,怎么还怕老妇人?”旁边人告诉他:“他是我们这儿的勇士,能够力敌万人,生来不畏强暴,见义勇为。刚才门里边叫他的,是他的母亲。她叫的‘专诸’,就是这汉子的名字。专诸一向很孝顺,从来不让母亲生气,即使正在火头上,听到母亲一到,马上就把火儿压下去。”伍子胥不由赞叹:“这才是真勇士啊!”
第二天,伍子胥穿戴整齐,前去拜访专诸。专诸出来迎接,询问他的来历。伍子胥就把自己的姓名,还有受到的冤屈,一一讲述。专诸听后说:“您受了这么大的冤枉,为什么不去求见吴王,借兵报仇?”伍子胥说:“正要前去。”专诸又问:“您今天来到寒舍,有什么事吗?”伍子胥说:“我敬重你的孝道,想和你认识一下。”专诸非常高兴,进屋秉告了母亲,即与伍子胥结为兄弟。伍子胥比专诸大两岁,为兄,专诸为弟。伍子胥拜见了专诸的母亲,专诸又把妻儿叫出来和伍子胥见面,如同一家人,非常融洽。
伍子胥对专诸说:“我要告别贤弟进城,寻机去见吴王。”专诸说:“吴王粗鲁而骄傲,不如公子吴光亲贤下士,他将来一定能成大事。”伍子胥说:“谢谢贤弟指教,愚兄一定牢记在心。以后有用得着贤弟的地方,请一定不要拒绝。”专诸答应,二人就此分别。
伍子胥和芈胜继续往前走,不久便到了吴国国都梅里。此时吴国国君是吴王僚,当吴王夷昧身患重病时,他重申父兄之命,要吴季札接替王位。吴季札再度拒绝道:“臣不接受君位,早就讲明了。荣华富贵对臣来说,就像微风从耳边吹过,有什么可爱的?”说完就逃避到边邑延陵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遂奉夷昧的嫡长子吴僚为王。公子吴光,善于用兵,吴王僚就任用他为将军。
且说吴光看到吴季札不愿继位,心里就想道:“按照轮回,自己年纪最长,该做吴王了。”可吴王僚并不谦让,为此,吴光心里不服气,暗怀除掉吴王僚之意。他请一位名叫被离的相士,留心寻访豪杰,将来辅助自己。
家仇何时能报
伍子胥与芈胜来到梅里后,没想到这座都城又小又破,街市上人来车往,乱乱哄哄。两人身在异乡,举目无亲。伍子胥就把芈胜藏在郊外,自己光着脚、披散着头发、抹脏了脸,手里拿着一根竹箫,在街市上,背靠着大樟树吹奏,想学“姜太公钓鱼”。此时的伍子胥心里想——
伍子胥啊伍子胥!跋涉宋郑身无依,千辛万苦凄复悲!父仇何时能报?
这箫声便随着伍子胥心情传出去,有点低沉和悲哀。伍子胥又恨起自己来,心里念道——
伍子胥啊伍子胥!昭关一度变白发,千惊万恐凄复悲!兄仇何时能报?
这箫声立刻变得仓促和悲怆起来。吹了一会儿,伍子胥不禁对自己的逃亡经历感伤起来——
伍子胥啊伍子胥!芦花渡口溧阳河,千生万死到这里,家仇何时能报?
这箫声又变得呜咽和凄凉起来。伍子胥吹得动情,可惜街市上没有一个听得懂的。
这天,伍子胥又在梅里街市上吹箫,恰好被离出来,老远就听见箫声凄凉悲切,不由得心里一动。再细一听,稍微明白点儿意思。等跑出来见到伍子胥,大吃一惊说:“我相过的人多了,还从没见过这种相貌的人!”于是就请伍子胥登堂入室,还请伍子胥上坐。伍子胥一再谦让,被离说:“我听说楚国杀了忠臣伍奢,他的儿子伍子胥逃往别国,大概就是你吧?”伍子胥犹犹豫豫没回答,被离又说:“我不是要害你的人,我看你的相貌非比寻常,想替你找个能够让你富贵、实现你心中愿望的地方。”伍子胥禁不住眼眶湿润,就同被离说了实话。
这时候,早有人将被离发现奇才之事报告给吴王僚。吴王僚当即叫被离领着伍子胥晋见。被离一面派人偷偷告诉吴光;一面让伍子胥洗澡换衣,一同上朝,拜见吴王僚。吴王僚看伍子胥相貌奇特,就和他认真交谈。谈了一个时辰,吴王僚知晓伍子胥的冤屈,知道他才能卓著,便准备授予他大夫官职,可伍子胥一时不愿剪发,吴王僚便临时作罢。伍子胥与吴王僚交谈,每每说到父兄冤仇,伍子胥便咬牙切齿。吴王僚被他的英雄气概感动,答应为他发兵报仇。
且说吴光接到被离密报,有心要收留伍子胥,便去拜见吴王僚道:“臣听说从楚国逃来的伍子胥,被大王看中,大王认为这个人怎样?”吴王僚说:“有才能而且重孝道。”吴光说:“怎么见得呢?”吴王僚说:“伍子胥非常豪壮,和寡人谈论治国大事,没有不中肯的,这就是他的才能;想起父兄的冤仇,没有一刻忘记报仇,极力恳求寡人发兵,这是他的孝道。”吴光说:“大王您答应帮他报仇了?”吴王僚说:“寡人被他感动,已经答应他了。”吴光劝阻道:“我们吴国是千乘大国,不应该为一个普通人兴师动众。如果为伍子胥发兵,就是把匹夫之恨,看得比国家的耻辱还重要。打胜了可以为他出气,打败了我们就要受辱,千万不能这样做!”吴王僚觉得有道理,就收回了伐楚的决定。
公子吴光心里有鬼
伍子胥听说吴光入朝劝阻发兵伐楚,就对吴王僚奏道:“公子吴光心里有鬼,却拿国家荣辱来说话。”吴王僚不明白伍子胥话中之意,不再像初时那样热情。伍子胥想起专诸之语,便不寄希望于吴王僚。吴王僚赐给伍子胥一百亩阳山田地。伍子胥和芈胜就在那儿种地维持生计。
吴光知道伍子胥到了阳山,就暗中去见他,赠送了不少米面布匹绸缎。伍子胥明白吴光的用心,想起专诸对他的赞美,便不愤恨吴光,转而想结交他。吴光一心想聚集人才,就问伍子胥:“你从楚国走到吴国,见没见过像你这样优秀的人才?”伍子胥说:“我算什么!我见过有个叫专诸的人,真是位勇士!”吴光说:“我想求您把专诸介绍给我。”伍子胥说:“专诸所住之地离这儿不远,我马上去找他,明天一早儿就去见您。”吴光说:“既然是勇士,我应当现在就去登门拜访,怎么能叫他求见我呢?”说完就和伍子胥同坐一辆车,直奔专诸家。
专诸正在街上磨刀,准备帮别人杀猪,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