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16章

春秋战国-第116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弦章这个小子竟然这样阻止寡人饮酒作乐。如果寡人听从他的,这不是臣子反过来管寡人了吗?可如果把他杀死了,寡人又舍不得。”晏婴答道:“弦章幸遇明君!如果他碰到商纣王那样的昏君,早就死了。”齐景公闻言,便停止饮酒。

    一匹心爱的马突然病死了,齐景公很生气,就命令武士拿着刀去肢解养马人。这时,晏婴正陪坐在齐景公旁边,问齐景公:“尧、舜肢解人体,不知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开始的?”齐景公惊惶地说:“寡人错了。”便下令不再肢解养马人,将他拖到街市处斩。晏婴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要被处死,太不明不白了。请让臣历数他的罪过,让他明白犯了什么罪。”齐景公说可以,晏婴便数落养马人道:“君上让你养马,马却死了,这是死罪一;死的马是君上最宠爱的马,这是死罪二;使君上因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恨君上,邻国诸侯闻之,必轻看我君上,这是死罪三。”齐景公听到这儿,叹息说:“放了他吧!不要损害寡人的仁义名声了!”




相国不争夺他人功劳

齐国出现彗星,齐景公派人祭祀消灾。晏婴谏道:“没有益处的,只能招来欺骗。天道不可怀疑,怎么能去祭祷?而且上天有彗星,是用来清除污秽的。君上您没有污秽行为,又祭祷什么?如果德行污秽,祭祷又能减轻什么?”齐景公很高兴,就停止了祭祀。

    齐景公腹脏有病,十几天卧床不起。这一天夜晚,他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和两个太阳争斗,最后被打败了。第二天,晏婴入宫探问,齐景公对他说起这个梦,并问道:“这是不是预兆寡人要死了呢?”晏婴想了想,答道:“请召见太卜髭,为君上您占卜吉凶吧。”说完,晏婴出宫,派人用车接来太卜髭。

    太卜髭见到晏婴问:“君上有什么事召见我呢?”晏婴告诉他说:“昨天夜晚,君上梦见他和两个太阳争斗,不能取胜。君上说是不是要死了,所以请您去占卜一下。”太卜髭听后,不假思索地说:“往好的方面解释吧。”晏婴点了点头说:“君上所患疾病属阴,梦中的太阳是阳。一阴不能胜二阳,所以预示病将全愈,请你这样回答吧。”太卜髭进宫以后,听完齐景公的讲述,便将晏婴的话予以回答。

    过了三天,齐景公的病果然全愈了。齐景公十分高兴,要赏赐太卜髭,太卜髭说:“这不是臣的功劳,是相国晏婴教臣这样说的。”齐景公听了,就召见晏婴,要赏赐他,晏婴道:“臣的话由太卜髭讲,才有效果。如果臣自己说,君上您一定不信,所以,这是太卜髭的功劳,臣并没有什么功劳。”齐景公很高兴,二人均赏,并称赞说:“相国不争夺他人功劳,太卜髭不隐瞒他人智慧,都是施行仁义呀!”

    齐景公病好上朝第一天,突然鲁昭公来访,齐景公甚感惊讶。二位君主礼毕,鲁昭公不觉流下泪来,向齐景公讲述了鲁国刚刚发生的内乱——

    鲁国流行斗鸡这种赌博游戏,两主人以鸡相斗,得胜之鸡的主人便是赢家。有潜规定,各方均不得作弊,而鲁国“三桓”之一的季孙意如却把山猫油抹在鸡的头上,使对方鸡闻其味而害怕,所以季孙意如家的鸡屡屡获胜,对方的鸡无论怎样雄壮却总是连连失败。




斗鸡引起的国家动乱

鲁国大夫郈昭伯也喜欢斗鸡,在与季孙意如的斗鸡赌博中,次次败输。季孙意如的家臣在一次酒后把这秘密泄露,听说这一秘密后十分生气的郈昭伯便在鸡爪上装上锋利的小铁爪,于是反过来季孙意如家的鸡又无一遗漏地连连失败。季孙意如看到郈昭伯家的鸡爪上有弊,大怒,严斥郈昭伯违规。而郈昭伯也不示弱,将季孙意如家鸡抹山猫油秘密揭露,于是矛盾突然激化,两方争斗起来,季孙意如出动武力占据了郈昭伯的封地。郈昭伯向鲁昭公申诉季孙意如无礼,请求鲁昭公为他作主。为了取得鲁昭公的支持,郈昭伯还揭露了季孙意如祭祖时僭越礼制,使用天子和鲁君礼仪——八佾之舞。

    所谓八佾舞,就是舞蹈者列成八排,每排八人,共八八六十四人,边歌边舞。这是周天子祭祀时用的规格最高的舞蹈。因为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地,周公姬旦帮助周武王平天下,辅佐周成王坐天下,对周王朝的贡献非常大。为了表彰和报答周公姬旦的恩德,周成王特许鲁国祭祀时可享受天子的待遇,使用八佾之舞。周礼规定,天子用八佾,其他诸侯用六佾,六八四十八人;大夫用四佾,四八三十二人;士用两佾,二八一十六人。超越了这一规定,便是僭礼。

    鲁昭公闻听季孙意如不但欺负鲁国大夫,而且敢同周天子、鲁国君主攀比,不由大怒,便出兵攻伐季孙意如。季孙意如登上一个高台向鲁昭公请求:“君上您听信别人的谗言,不去细察臣的罪过,就前来谴责。臣不怨恨君上,只请求君上您把臣放逐到沂水边上。”鲁昭公不答应。季孙意如又请求鲁昭公将他囚禁到费邑,鲁昭公也不答应。季孙意如又请求鲁昭公允许他带着五辆车子逃亡,鲁昭公仍不答应。鲁昭公身边人劝谏鲁昭公:“君上您还是答应他吧。鲁国的国政已经被季氏家族把持很久了,他们的党徒很多,如果逼人太甚,他们就会合谋来对付君上您的。”鲁昭公犹豫间,郈昭伯对鲁昭公奏道:“一定要把季孙意如杀了,这样才能实现政通人和。”鲁昭公便继续攻打季孙意如。

    两下一时形成僵局。这段时间里,季孙意如暗请“三桓”之另外“两桓”——叔氏、孟氏出兵救援。叔氏家族商议道:“有季氏与没季氏,哪一种情况对我们有益?”众人纷纷说:“‘三桓’是互相支撑,如果没有了季氏,叔氏也就不复存在了。”于是,叔氏率兵援救季孙意如。本持观望态度的孟氏见叔氏前去救援,便先杀了郈昭伯,再带兵前去增援。“三桓”联手攻鲁昭公,鲁昭公大败,被迫逃亡齐国。




编了《鸲鹆歌》来吟唱

齐景公听完鲁昭公叙说,不由叹道:“您失掉了国家,是因为用人不当、管理不善呀!”鲁昭公答道:“是的。寡人年轻时,有很多支持的人,但寡人却没有亲近他们;有很多劝谏的人,寡人却没能采纳他们的意见,因此朝内朝外都没有真心辅佐寡人的人。真心辅佐寡人的没有一个,为非作歹的人却很多。这就好像大雨后孤单的杨树,根不牢固,可枝叶却很繁茂,稍遇点大风,杨树就会连根被拔起。”齐景公说:“寡人没什么能力,可有个优点,就是喜欢贤人,并听得进不同意见,所以寡人现在不用操心国政,每天尽情享受就行了。”鲁昭公眼泪又流了下来,齐景公见此,便说:“您且在馆舍小住,寡人这就派人劝说季孙意如把您迎接回去。”

    齐景公使节到了鲁国,向季孙意如说明来意。季孙意如想到自己一再哀求鲁昭公,鲁昭公就是不答应,心里恼火,于是便拒绝了齐国使节。

    鲁昭公见齐国帮不上忙,便去向晋国求救。此时晋国中军将韩起已亡,荀罃之后人荀跞接任。季孙意如料到鲁昭公会去晋国,便派人送重礼给荀跞,请其不要收留鲁昭公。晋国考虑再三,便将鲁昭公安置到晋国乾侯邑,从此鲁昭公在这里过起流亡国君的生活。

    鲁昭公以乾侯为落足点,会见各国客人,接见鲁国来往官员。鲁昭公的胡须还是一尺余长,威仪依旧可观。鲁国仍把各地进献的供品和收缴的部分税赋,送到乾侯供鲁昭公享用。闲来无事时,鲁昭公经常深入乾侯民间与百姓交往,百姓都很喜欢他。当风雨交加时,鲁昭公就想起自己的君主生涯——曾经因为大屈宝弓之事被楚灵王羞辱;在平邱会盟时,被晋昭公驱出会场;在国内,被“三桓”欺凌……越想越难过,越难过越反思。五年后,客死乾侯。其实,鲁昭公不是昏君,他曾支持孔子出外求学,也一心想让鲁国保持礼仪,只是做好事的力度不够,处理事情的技巧不活,在被逐出鲁国后的反思有点晚。不过,鲁国人还是怀念他,编了《鸲鹆歌》来吟唱——

    鸲鹆来巢,公在乾侯。

    鸲之鹆之,公出辱之。

    鸲鹆之巢,远哉遥遥。

    鸲鸲鹆鹆,往歌来哭。

    鸲鹆,是八哥鸟。在鲁昭公去逝后,季孙意如立公子姬宋为国君,就是鲁定公。因为季孙意如和晋国中军将荀跞关系不错,鲁国听晋国的而不听齐国的,加上鲁国季孙意如不给齐国面子,齐景公便大怒,三番五次派兵侵犯鲁国,鲁国干瞪眼瞅着,也没力量报复。不久,季孙意如去世,他的儿子季孙斯接替了他的上卿位置。




解决“三桓”内部矛盾的良药

且说鲁国“三桓”,权势一天比一天大,为了管理封邑和鲁国政务,便各自提拔任用自己的家臣。这些家臣职权也一天天大,到了最后,竟为所欲为,欺负起主人来。季氏的主要封邑是费邑,邑宰是公山不狃;孟氏的主要封邑是成邑,邑宰是公敛阳;叔氏的主要封邑是郈邑,邑宰是公若藐。三处封邑的城墙,都是邑宰自己后来翻修加筑的,极其坚厚,和都城曲阜一样。三个邑宰中,以公山不狃最为强横。季氏还有个家臣,名叫阳虎,生得身长九尺,勇力过人,而且诡计多端。季孙斯起初把他视为心腹,让他到自己另一处封邑讙阳当邑宰,后来阳虎渐渐作威作福,季氏反为所制,奈何不了他。季氏内受家臣的牵制,外受齐国的侵扰,两头受气,却一时束手无策。

    孟氏的宗主是孟孙无忌,他的儿子跟着孔子学礼义。此时孔子正在鲁国,继续办学。弟子中又多了颜回、冉求、子贡等人。孟孙无忌知道孔子提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而这些正是解决“三桓”内部矛盾的良药。于是,孟孙无忌就对好友季孙斯说:“要安定内外的变乱,非用孔子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