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甲父之鼎”。这鼎高超过一人,上是一展翅飞翔仙鹤,下是一俯地爬行猛虎,两侧是仰头向上的威龙,整个鼎用青铜制成,闪烁着金光。这鼎本是甲父古国镇国之宝,后为徐国所得。齐景公得此“甲父之鼎”后,十分高兴,便同意议和。
择定吉日,齐景公派人约莒国、郯国(在今山东省郯城县附近)并徐国在蒲隧结盟。从此,齐国又一天比一天强盛,慢慢可以和晋国并肩称霸了。
蒲隧结盟之后,齐景公给田开疆记了大功,又嘉奖了古冶子斩鼋奇功,仍然立了“五乘之宾”的大旗以示表彰。田开疆又向齐景公举荐了一个叫公孙捷的勇士。
这个公孙捷身长一丈,脸上蓝里透紫,紫中透蓝,两个眼球都突到眼框之外,能够力举千钧。
一次,齐景公带着公孙捷到桐山去打猎。忽然,从山里窜出一只吊眼老虎,张着大嘴咆哮着飞奔过来,直扑齐景公,把齐景公吓得魂飞魄散。只见公孙捷立即从车上跳下来,不用剑戟,攥着两个拳头直奔猛虎,左手揪住猛虎的后脖梗,右手挥拳一顿猛打,竟把那只猛虎活活打死,救下了齐景公。齐景公赞赏他的勇武,也奖给他一面“五乘之宾”旗帜。
公孙捷和田开疆、古冶子被称为“齐邦三杰”。没有自知之明的人被过分尊敬后,往往会过分傲慢。“三杰”挟功恃勇,口出狂言,欺压乡里,怠慢百官。因齐景公爱惜“三杰”,齐国卿大夫们一时不敢弹劾他们。
这时候,田无宇很得众望,已经露出强臣压君的征兆,那田开疆和田无宇本是一族,将来互相勾联,必将成为齐国祸患。晏婴为这事深感忧虑,不只一次想除掉这几个祸根,只是担心齐景公不答应,搞不好反而和这几个人结下仇怨。
又是一年槐花香,蜂蝶照常绕。却说自平邱会盟鲁昭公被晋昭公赶出后,鲁国一直想和齐国结交,以对抗晋国。等齐国蒲隧之盟结束,槐树开花、香飘万家的时候,鲁昭公决定亲自到齐国来访,鲁国上卿叔孙婼和孔子及其弟子随行。叔孙婼是叔孙豹之子,此时叔孙豹已亡。
鲁昭公迷恋乡间美景,走走停停,等到了齐都临淄之时,已是入夏了。齐景公设宴款待。鲁国由叔孙婼执礼仪,齐国由晏婴执礼仪,君臣四人坐在堂上,齐国大夫梁丘据以及“三杰”和鲁国孔子等人立于堂下。鲁国孔子等人谦虚谨慎,而齐国“三杰”却态度十分傲慢。晏婴不由反感,心生一计,决定乘机除掉他们。
二桃杀三士
当两位君主酒至半酣时,晏婴说:“园中甜桃已经熟了,摘几个请二位国君尝尝鲜吧?”齐景公大悦,派人去摘,晏婴忙说:“甜桃很难得,还是臣亲自去吧。”不一会儿,晏婴端着玉盘献上六个桃子。这六个桃子,个个硕大新鲜,桃红似火,香气扑鼻,令人垂涎。齐景公问:“就结这几个吗?”晏婴说:“还有几个没太熟,只摘了这六个。”说完恭恭敬敬地献给齐景公、鲁昭公一人一个甜桃。鲁昭公边吃边夸桃味甘美,齐景公说:“这桃子实在难得,上卿叔孙婼天下闻名,当吃一个。”叔孙婼谦让道:“我哪里赶得上相国晏婴呢?晏婴内修国政,外服诸侯,功劳显赫,这个桃应该他吃。”齐景公见二人争执不下,便说:“既然二位谦让,那就每人饮酒一觯,食桃一个吧!”两位大臣谢过齐景公,把桃吃了。这时,盘中还剩有两个桃子,晏婴奏道:“请君上传令群臣,谁的功劳大,谁就吃桃,如何?”齐景公高兴传令下去。
鲁国孔子本性就谦和,且是外臣,自然不会争功。齐国梁丘据,擅长逢迎拍马,甚得齐景公喜欢,但要论起功来,却没有。能争功的就是齐国“三杰”,晏婴对此非常明白,所以要用二个桃子来刺激“三杰”。
果然,齐国“三杰”之一公孙捷率先走了过来,拍着胸膛说:“有一次陪君上打猎,突然从林中蹿出一头猛虎,是我冲上去,用尽平生之力将虎打死,救了国君。如此大功,还不应该吃个甜桃吗?”晏婴说:“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赐酒一觯、桃一个。”公孙捷饮酒食桃,站在一旁,十分得意。
古冶子见状,厉声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当年我送君上过黄河时,一只大鼋兴风作浪,咬住了马腿,一下子把国君喜爱的马拖到急流中去了。是我跳进汹涌的河中,舍命杀死了大鼋。像我这样的功劳,该不该吃个桃子?”齐景公说:“当时黄河波涛汹涌,要不是你斩鼋除怪,寡人说不定命就没了,这是盖世奇功,理应吃桃。”梁丘据在一旁笑脸附和道:“君上说的对,理应吃桃。”晏婴忙把剩下的一个桃子送给了古冶子。
一旁的田开疆眼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喊大叫:“当年我奉命讨伐徐国,舍生入死,俘虏徐兵五千余人,吓得徐国俯首称臣,就连邻近的郯国和莒国也望风归附。如此大功,难道就不能吃个桃子吗?”晏婴忙说:“您的功劳当然高出公孙捷和古冶子二位,然而桃子已经没有了,只好等树上的甜桃熟了,再请您品尝了。您先喝酒吧。”田开疆手按剑把,气呼呼地说:“打虎、杀鼋有什么了不起。我率军征战,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桃子。在两位国君面前受到这样的羞辱,我还有什么面目站在朝廷之中呢?”说罢,竟挥剑自刎了。
秦穆公为何能够称霸
公孙捷大惊,也拔出剑来说道:“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开疆功大倒吃不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也自杀了。
古冶子更沉不住气了,大喊道:“我们三人号称‘三杰’,名扬天下,亲如骨肉。如今他俩已死,我还苟活,于心何安?”说完,也拔剑自刎了。
众人皆惊,鲁昭公叹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三杰’视死如归,真英雄也!”齐景公十分爱惜‘三杰’,见‘三杰’转瞬皆亡,竟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久,才喃喃说道:“早知道,寡人就不吃这桃子,让给‘三杰’了。”掉了几滴泪后,齐景公命人厚葬“三杰”,并抚恤“三杰”家属。梁丘据在堂下赞美道:“君上真是爱民如子呀!‘三杰’地下有知,定会感激君上。”鲁昭公一心想结交齐国,便笑着说:“梁丘据大夫说得对,说得对!”孔子目睹晏婴“二桃杀三士”,不由在心里道:“晏婴虽见识广泛,口才出众,关爱民生,不辱使命,但妒嫉英杰,玩弄手段,不是真君子,实乃大人物、小人格也。”
见孔子在场,一心想恢复霸业的齐景公便说:“听说你博学多才,寡人想问,地处偏辟并且国土狭小的秦穆公为何能够称霸?”孔子答:“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所以能够称霸。”齐景公点头称好,又问道:“志大,寡人能理解,但怎样才能行中正?”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行中正。”齐景公不再悲伤,转而眉飞色舞、异常高兴。
鲁昭公等人离开后,齐景公独自把相国晏婴留下,齐景公说道:“你不摘桃就好了,可事已至此,寡人不再怨你。只是‘三杰’死后,恐怕再也难找到像他们那样的勇猛之人了,这可怎么办呢?”晏婴答道:“臣保举一人,足能抵得上‘三杰’。”齐景公问:“是谁呀?”晏婴说:“有个叫田穰苴的人,文能使众望所归,武能使强敌丧胆,真正是个将军之才!”齐景公说:“是不是和田开疆同宗同族?”晏婴答道:“这个人虽然也算田氏一族,但是因为出身卑贱,一向不被田氏正宗看在眼里,所以迁居在东海之滨。君上您要想选拔良将,没有比他更好的了。”齐景公说:“你既然知道他是个人才,怎么不早点儿告诉寡人?”晏婴答道:“重视自己前途的人不但选择君主,也要选择朋友。田开疆、古冶子、公孙捷之辈都是恃勇的匹夫,那田穰苴怎么屑于和他们站在一起?”齐景公听了这话,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又思念起“三杰”之勇来,对田穰苴是否任用就没表态。
就像做饭时水里再加上水
梁丘据处处献媚取悦齐景公,得到齐景公喜欢,齐景公便和晏婴说:“‘三杰’死去,目前只有梁丘据与寡人相和啊!”晏婴奏道:“梁丘据与君上您只能说是同,怎么能说是和呢?”齐景公说:“和与同还不一样吗?”晏婴答道:“当然不一样了。和就像制好的肉羹,用醋、酱、盐、梅烹调鱼肉,以薪火炖煮,厨师再加好各种调料,口味佳美,君子食之,平其心火,这才叫和。君臣的关系也是这样,君认为对但实际上不对的事情,臣就应该指出其不对;君认为不对但实际上对的,臣也应该坚持正确的方面。这样政治就会平稳而无偏差,人民也无争心。政治既像调味,也像奏乐,只有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等十二律齐全,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等七音完备,才能成为一首优美的乐章。现在梁丘据却不是这样,君上您只要一说行,他就说行;您要说不行,他就说不行。这就像做饭时水里再加上水,谁能吃呢?弹琴时只是一个声音,谁能听呢?他的这种行为就是同,这样做行吗?”齐景公见晏婴分析得头头是道,便不再想重用梁丘据。
齐景公急切想得到杰出人才,又问晏婴:“寡人想把尼溪封赏给孔子,把他留在齐国为官,你看怎样?”晏婴答道:“不可以把尼溪封给孔子。孔子自以为是,不可以用孔子来教化民众;孔子喜好声乐而使民众懈怠,不可以用孔子来治理民众;孔子崇尚厚葬而使得民穷国贫,并且长久地哀丧浪费时间,不可以用孔子来役使民众;孔子的说教在内难以推行,对外不能传播,不可以用孔子来驯服百姓。周王室尽管威仪增加很多,而民众的德行更加浅薄;周王室的声乐复杂繁多,而世人更加违背道德。现在,孔子兴盛声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