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骑-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群臣无人敢反对,董卓笑道:“既然大家都赞成,那么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另外,那个贾诩何在?”
还在思索的贾诩一听到董卓喊他,连忙抬起头道:“罪臣贾诩在此。”
董卓道:“你今后就跟着李催和郭汜吧,切勿再败,不然的话,本相定不饶你。”
贾诩自知只要是从董卓嘴里说出来的事,那基本上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所以只得答应。
对于韩遂,董卓上前扶起他道:“你将功补过,现在本相正式封你为雍州刺史,回去后好好镇守雍州吧。”
韩遂一听,顿时感激涕零,连忙道:“韩遂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董卓摇了摇头道:“本相只要你的一条小命即可,记住,回去一定要严加提防马腾和马夫。待时机成熟,听本相命令行事,如若他们二人被除,本相一定会再厚加封赏你。”
韩遂一听如此,更是再三拜谢。
处理好韩遂、郭汜、李催等人的事宜之后,董卓对众臣道:“本相得到消息,王允王大人今天就可回到洛阳,我等是不是要去迎接为国奔波的大功臣呀?”
众臣连忙说是,而汉献帝亦道:“王大人不辞劳苦,远赴西凉,以朕之见,他回到洛阳后,拜他为‘司徒’,不知董相意下如何?”
朝堂上顿时陷入了短暂的宁静之中,董卓突然哈哈大笑道:“我等都是皇帝的臣子,皇帝爱封赏谁就封赏谁,对于这个,本相没有什么意见,这也是那王允应得的!”
群臣见他竟然答应了,内心中顿时是一片欣喜。
随后,汉献帝带着众臣出外城三十里迎王允。
已经精疲力竭的王允见到这种情形之后,顿时是老泪纵横。
董卓则是上前执着他的手道:“王大人此去辛苦,能活着回来也不容易,皇帝已经钦奉你为司徒了,本相恭贺司徒王大人了!”
王允突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在拜谢完皇帝与董卓后,他对董卓道:“老夫这把骨头还硬着呢,还可以为大汉再出几年力。”
站在一旁的汉献帝听后,十分高兴地道:“王大人乃国之肱骨,宝刀未老,朕相信你和董相一定可以让我大汉再现雄风的。”
董卓听这话后,暗思这皇帝虽小,但是这志气倒是很大,而且这小皇帝还非常善于见缝插针,他今后得好好盯着点……
第43回:貂蝉睹物生情愫 王允保荐有奇招
话说王允回府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貂蝉道歉。
貂蝉眼里噙着泪水道:“女儿不怪义父,在这乱世,想过着寻常百姓家的田园生活又谈何容易。”
王允依旧是十分愧疚地道:“义父不该拿你的终身幸福当做对坑董贼的筹码,但愿那马夫今后能够善待于你。”
貂蝉用手帕轻点眼角的泪水道:“女儿听说那马夫有万夫莫当之勇,又能够体恤手下,想来应该不是一粗野之人。”
王允见貂蝉对那马夫印象不错,趁机道:“此次义父到武威见到了马夫,他倒是器宇轩昂,一表人才,绝非那些凡夫俗子可比,这也是义父没有征得你的同意就直接把你许配给他的原因之一。现在天下纷纷扰扰,大厦将倾,义父观那马夫是难得的可以匡扶社稷之人。”
貂蝉有些娇羞地道:“只是不知他现在何如?”
王允哈哈大笑道:“他现在官拜武威太守,关内侯。之前寂寞林装神弄鬼之战已经让他名震天下。纵观今日之宇内,如此青年才俊并不多见。不过,他还未及冠,又逢局势动荡,你们俩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
貂蝉一愣,心中若有所思。对于这样一个从未见过的传说中的人物来说,她已暗生情愫。在此之外,还有忐忑与不安。毕竟在这乱世,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让他们俩千里相隔。
王允万万没有想到貂蝉并没有任何反对之意,立即拿出马夫送给她的定情之物,并道:“你让义父佩戴在身边的玉佩,义父已经代你做主送给马夫作为定情之物了。而这香囊则是他送给你的定情之物。”
貂蝉缓缓地伸出手接过香囊,一股沁人的香味飘入她的心中,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香囊,只见其中竟是一缕用红绳系着的青丝。
当着义父的面,她也不好将那缕青丝拿出来,只得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既然义父已经将女儿许配给那马夫,女儿再无多言。”
王允见她既忐忑又娇羞的样子,笑道:“好!有你这样的义女,老夫即使死了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貂蝉听他这么说,立马生气道:“义父难道忍心丢下我们几个不管吗?”
王允道:“开句玩笑,开句玩笑。从今往后,义父可能会更忙,你要好好照顾他们兄弟几个。”
貂蝉知道他还有大事要办,而她一个女孩子家也不便多问,她现在能做的就是很懂事地点点头,然后照顾好义父的几个儿子。
话说自从王允被献帝荣升司徒之后,王府当真是门庭若市,黑夜如昼。
王允也一反平日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姿态,大开王府前门,凡是前来道贺之人,他一律待如座上宾。
一日,太尉黄琬、尚书郑公业来到王府,俱言王允太过张扬一事。
王允抚须笑道:“二位不必多虑。这次老夫九死一生从西凉归来,面对圣上的封赏,老夫理应张扬,如果还是像之前一样如履薄冰的话,定会引起董贼的怀疑,他必定会怀疑老夫和马腾、马夫等人暗自勾结,如此一来,我等大事难成矣。”
黄琬摇了摇头道:“但是这样每日接受百官恭贺,未免张扬太甚了!”
王允道:“如此董贼方能不疑。关于此事,二位勿要多说,一切后果皆由老夫承担。”
郑公业道:“也罢,王司徒,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办吧。只是不知保举杨瓒和举荐士孙瑞之事,王司徒打算何时在圣上面前说起?”
王允笑道:“时不我待,明日早朝我等就向圣上提此事。现在李催、郭汜等大败反被董贼重用,我等大可借此事保荐杨瓒和士孙瑞二人,培植地方势力。董贼虽然一意孤行,但是他应该明白如何堵住悠悠之口。”
话毕,黄琬和郑公业并无异言,便各自回府。
翌日早朝,姗姗来迟的董卓腰挂宝刀,飞扬跋扈地走到朝堂中间道:“马腾自从出征之后,每日通报战事,到目前为止,他既没战败,也没战胜,大家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呀?”
郑公业道:“马腾驰骋沙场多年,领兵打仗很有自己的一套,想必他是在伺机而动。羌胡一直是我大汉北面祸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马腾大军此次和羌胡之战必定旷日持久,还请董相莫急。”
时中郎将,都亭侯吕布站在一侧,听到郑公业这么说后,立马道:“区区羌胡,不足挂齿。布以为那马腾是在故意拖延,蒙蔽圣上!”
汉献帝见苗头不好,赶紧道:“此事待派人去查实情况之后再议。”
董卓哈哈大笑道:“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那咱们就日后再议,各位臣工还有什么要启禀圣上的吗?如果没有的话,就早点散了,本相这肚子已经咕噜咕噜地叫了好一会儿了。”
群臣们面对董卓这样的话,没人敢笑,皆是面面相觑。
待董卓托着笨重的身体转过身来准备往外走的时候,王允突然出列道:“还请董相留步!”
董卓转过身来,瞄了王允一眼道:“王司徒不赶紧回家招待四方来客,喊本相做什么?”
王允笑道:“让董相见笑了。”
董卓有些不耐烦地道:“有什么事,快说,快说。”
王允道:“启禀圣上,杨瓒和士孙瑞勇猛异常,屡立战功,理应受到提拔,臣愿保举羌校尉杨瓒为左将军,举荐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还请圣上恩准。”
对于这事,汉献帝哪里敢做主,他看了看董卓。
董卓走到王允的面前,面无表情地对王允道:“杨瓒和士孙瑞是何人?他们俩有战功?怎么本相一点也不知道?”
王允早已料到董卓会有这种反应,连忙道:“正在赶往耀州的李催和郭汜可以作证!”
董卓一愣,顿时明白了王允的意图,他凑到王允的面前道:“好吧,经过王司徒的提醒,本相又想起来了。圣上,那你就准奏吧。”
王允听到这话后方才深深地呼了一口气。
而那董卓回到相府之后,李儒立即道:“听闻王允今日在朝堂之上保荐了两个对他忠诚之人,丞相怎么答应了?一旦让王允的人掌握地方权利,我们危矣!”
董卓饮了一口美酒道:“王允这样的小角色,又能翻出什么样的浪花来?况且,本相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杨瓒和士孙瑞,料他们俩也没有什么能耐,不足为虑。”
李儒有些着急地道:“话虽如此,但是不得不防呀。”
“你多虑了!”董卓拍着李儒的肩膀,让其坐下来陪他享用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李儒再三拜谢之后方才诚惶诚恐地坐了下来,董卓见他这个样子,伸手拧了一个鸡腿扔到他的面前道:“你就是太谨慎了!现在皇帝都掌握在本相手中,他们怎敢造次?来来来,陪本相喝一杯,要不是你,恐怕马腾和马夫早就把西凉给折腾得鸡犬不宁了。”
李儒此时也不好推辞,只得陪着他饮酒。待看见董卓已经喝的酩酊大醉,呼呼大睡的时候,李儒主动找到吕布道:“董相现在日理万机,实在是太累了,还请吕将军主动去探一探杨瓒和士孙瑞的底细。”
正在擦拭着方天画戟的吕布回头瞪了一眼李儒道:“先生未免也太谨慎了吧?无名小辈,何足挂齿。”
见他们父子俩都是这样,李儒只得无奈地摇着头回到自己的府上。
话说成功地保荐了杨瓒和士孙瑞之后,王允心情大悦,当晚在内堂备下宴席宴请黄琬和郑公业。
王允道:“现在在除贼道路上我等又前进了一大步,如果下一步能够顺利实施的话,那董贼必死无疑。”
黄琬和郑公业急问下一步怎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