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

第645章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645章

小说: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禅这般一想,心头大动,连忙抖数精神,与耿安细细商议,耿安早有计谋,遂教刘禅如此如此。

且说刘禅喝退守卫,守卫中不乏忠义之士,知得耿安乃奸佞小人,必定有所教唆,急忙赶去通报邓芝、张绍。

两人得知大惊失色,又惊又怒,张绍大瞪环目,怒声喝道:“这耿安竟还敢妖言迷惑大王,我这就去砍了他!”

张绍喝毕,便欲赶去,邓芝面色冰寒,却是伸手拦住了张绍,疾声说道:“辅汉且慢,大王素来性子孱弱,时下临贺危在旦夕,早已有意降之,这下,那耿安又教唆一番,恐怕大王已然在密谋此事,我等毕竟是臣子,兼之职位不高,恐大王不肯听我等所言,此事不可轻举妄动!”

“那我等该如何是好?”张绍甚是急躁,急忙问道。

邓芝面色一沉,叹了一声,急言道:“你与我且分别赶去尹公还有蒯公那处,此下也只有这两人方能力挽狂澜!”

张绍听了,应声叫好,与邓芝速速商议定后,便望尹籍家中赶去,而邓芝亦望蒯越家中赶去。

却说张绍先是赶到尹籍宅中,说也巧合,昏迷中的尹籍忽然被噩梦惊醒,梦中临贺城破,刘禅被晋兵所擒,哭声求饶。

尹籍惊出了一声冷汗,面色煞白,忽然,听得府内一阵杂响,尹籍精神一震,顾不得穿衣,便赶出去望,正看见张绍面色慌张,在一众从人拦阻之下,大喝着有紧要之事,要与他商议。

“张将军,我家大人尚在昏迷之中,医者有言,我家大人需要静养,还请张将军莫要令小人为难!”在一旁的尹籍家小哀声而求。

尹籍见状,长叹一声,遂凝声喝道:“休得放肆,时下国难当前,我乃国之重臣,岂有心思静养?你等都退下罢!”

尹籍喝声一起,一众家小、从人听了,皆隐隐有不忍之色,尹籍又叹一声,摆手催促,众人方才纷纷散去。

张绍急赶过来,也顾不得这是不是说话的地方,连忙将时下局势,还有耿安之事一一告之。

尹籍闻言,面色勃然大变,急与张绍说道:“此中我与蒯公早有对策,万不能让这耿安坏了大事!”

第七百三十八章异变起

原来先前蒯越打开最后一个锦囊,锦囊白绢上所写的‘拖’字,蒯越与尹籍猜测诸葛亮所意为,教蒯越、尹籍在迫不得已之时,当以拖字诀为上,待他与张飞赶回,再稳局势。

可诸葛亮却万万未料到,此下局势竟会如此紧急,可谓是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而之前,蒯越与尹籍暗中商议,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可与刘禅商议,故作投降,使得晋军有所松懈,拖延时日。

但两人当时亦未料到,时下势至如此,几乎已是死局,尹籍脑念电转,连忙思索对策,念头一定,速与张绍教道如此如此,张绍闻言,面色一震,遂与尹籍一同赶往去见刘禅。

且说刘禅与耿安商议定,耿安告退而去,正准备征集麾下吴人兵众,以备降事,耿安刚离去不久,出到府衙门外,正遇着急急赶来的尹籍、张绍。

尹籍见得耿安,双眸尽是恨色,厉声喝道:“天助我也,祸国鼠辈就在眼前,辅汉何不速速将其诛杀!”

尹籍喝声一起,张绍大吼一声,拨出腰间宝刀,立马如同一头野兽向耿安飞扑过去。

耿安顿时吓得脸色剧变,大喊无罪,转身就**府衙内逃去,张绍踏步赶上,手起刀落,一刀骤劈而下,耿安那颗头颅顿时被张绍砍开两截。

血液、脑浆迸射而出,煞是恐怖,尹籍见耿安死绝,心头大快,连声叫好。别看尹籍平日里温文儒雅。翩翩君子。可他比起蒯越处事却更要狠辣几分。

刘禅在府衙内听得惨叫,浑身一颤,急忙出来看望,却见一具尸体倒在门外,旁侧有两截一看便知是被利刃破开的头颅。

刘禅吓得脚步一软,竟是瘫痪倒下,嘶声喝道:“是谁?是谁杀了孤的爱卿啊?”

尹籍面色冰寒,迈步而去。向刘禅拱手拜道:“耿安阴险狡诈,屡屡教唆大王,乱我军心,实乃乱贼,死有余辜,此下乱贼伏诛,人心安稳,大王当应捂掌称快,又何须痛心?”

刘禅闻言望去,见尹籍满脸苍白。毫无血色,但一双眼眸却是凌厉发光。不知是人是鬼,吓得又是一惊,连忙呼道:“尹公你不是正于家中养病,怎会来此?”

“若臣不来,只恐大王是要降了北晋,辜负先王还有一众壮烈牺牲的蜀中俊杰遗志!!!”尹籍目光烁烁,满脸忿慨之色,毫不退让,厉声喝问。

张绍还有四下兵士,闻言皆是脸色忿然,纷纷望向刘禅,刘禅心里有鬼,面色连变,连忙说道:“尹公莫要多心,孤与晋贼势不两立,岂会投之?”

尹籍听了,神色方才稍稍收敛,与刘禅冷声而道:“时下临贺局势虽危,但只要我等君臣上下一心,必能渡过劫难,大王不必多虑,依臣所料,诸葛丞相还有三将军,眼下必往此处赶来,两人乃世之人杰,必能力挽狂澜,重振我蜀汉昔年气象!”

刘禅听得,连忙道是,大有一副对尹籍惟命是从的样子,尹籍看着,虽是痛心,但也知此下万不能再让刘禅胡作非为,以使局势更加危急。

尹籍抖数精神,连忙与张绍吩咐道:“辅汉,你速传大王令旨,教城内各部将校速速赶来,商议要事!”

张绍朗声应诺,不过此时,各员蜀将早前已听得号令,纷纷赶到,尹籍见了,眼眸一眯,面色愈寒,甚是悲怆地摇首叹气。

若是他来慢了些许,恐怕事已晚矣,另一边,无独有偶,本是昏厥不醒的蒯越,忽然亦被噩梦惊醒,整装完毕,正**郡衙赶去,却遇到了赶来的邓芝。

邓芝告之前事,蒯越听闻,面色大变,立马急与邓芝一同来见刘禅,途中,蒯越遇着了不少闻讯而来的蜀将,一同赶到时,正见尹籍。

蒯越神色一喜,急忙从人群内挤出,朗声呼道:“季常可有大碍?”

蒯越话音刚落,眼疾的他,却发觉了门前的尸首,似乎已察觉到什么,冷声喝道:“杀得好,这乱贼终是死于非命!!!”

四周将校闻言亦纷纷看去,都纷纷猜得那尸首正是耿安,喝声叫好,刘禅见众人如此,方知众人对耿安怨恨竟如此之深。

就在刘禅惊愕间,蒯越踏步而出,拱手言道:“大王,此下乱贼已除,臣等亦有计策应付时下局势!”

刘禅闻言,神色一喜,连忙请蒯越等人商议,蒯越、尹籍还有一众将校相继而入,在郡衙大堂内,各人依次排列。

蒯越与尹籍相视一眼,眼神交流过后,蒯越慨然而出,疾言道出先以诈降,使得晋军松懈,拖延时日的计策。

蒯越说毕,众将皆有疑色,尹籍遂出,一一补充,陈说此中利弊,众人听闻诸葛亮、张飞不日将归,皆是精神大震,纷纷应诺。

有尹籍、蒯越两人坐镇大局,刘禅心头稍稳,当下急忙说道:“竟是如此,当派何人为使,与晋贼商议降事?”

蒯越面色一凝,正欲说话,哪知尹籍却争先而出,向刘禅拱手请命道:“此事至关紧要,不可出些许差错,蒯公还需坐镇临贺,臣虽不才,愿望晋军营寨一走!”

“尹公若去,定能马到功成!!!”刘禅闻言大喜,颔首应道。

尹籍拜而接令,然后又向欲言又止的蒯越投去了一个眼色,蒯越与尹籍素来交好,亲若手足,自然明悟尹籍的苦心,长叹一声,也只好全了其意。

毕竟此番深入晋军腹地,必是九死一生,何况,此下局势之恶劣,远超尹籍、蒯越先前所料,但若文丑不肯接受,必然下令擒之,成为其阶下之囚,尹籍这是为防万一,舍生取仁。

年幼的刘禅,却看不出其中利害,还笑着向尹籍好言安抚,教其速去速归,尹籍虽对刘禅心灰意冷,但他一生忠义,宁死亦绝不会做出背主之事,拱手一拜,便是告退而去,准备出城去见文丑。

就在这时,在临贺城内,忽然东门起火,咒骂声、惊呼声、嘶叫声,乱成一片,原来却是吴人将士听闻耿安被杀,暗怨刘禅残暴。

又见城内蜀军大小将校皆往郡衙商议,便趁虚齐而反之,在东门纵起火来,火势忽起,东门蜀兵惊慌不已,吴人兵马突如发作,杀上城去。

第七百三十九章破城

另一边,郭淮率领兵马正于营外巡逻,忽见东门火起,郭淮剑目顿时迸射赫赫精光,大喜笑道:“哈哈哈,此番乃天欲亡刘氏也!!!”

郭淮立马喝令兵士通报文丑,然后当机立断,征集营内所有兵马,望东门汹涌杀去。

郭淮策马飞奔,眼见将要赶到城下,蓦然城门大开,城上有一吴人将校高声叫道:“将军可是北晋郭淮伯济耶?”

郭淮听言,脸色一喜,连忙扯声向城上那吴人将领回道:“我正乃郭伯济也!!!”

“蜀人残暴,我等愿降贵军,特开城门!!!”城上吴人将领闻言大喜,急声喝道。

郭淮顿时面起狂喜之色,疾言道:“诸位将士皆乃俊杰,此功暂且记下,待我军取了临贺,必论功赏赐!”

郭淮此言一出,城上一众吴人皆是欢喜,又是齐声呼道:“将军仁义,我等愿效以死力!!!”

郭淮听罢,心中无疑,正欲策马而入,这时,郭淮身后一员将校赶来,急急说道:“将军且慢,那蒯越、尹籍皆乃多谋之士,若是此中有诈,如之若何?”

郭淮剑目一瞪,气势又起,厉声喝道:“时下乃我等取临贺,擒刘阿斗的大好时机,若不趁其乱而取,待蜀人站稳阵脚,势必晚矣!!!”

“竟是如此,将军且往后军,我等裨将先往入城!!!”那将领面色一急,又是劝道。

郭淮面色一凝,满脸肃然炙热之色。厉声又道:“此等紧要时刻。我不自往。谁人敢前,休得多言!”

郭淮喝毕,挺戟跃马,望城门就冲,一众晋将听之,无不胆壮,纷纷嘶声大喝,随着郭淮望城内突杀而去。

城上吴兵见郭淮如此骁勇。亦都大受鼓舞,纷纷脱了蜀军兵甲,换上早前准备的吴军兵甲,争先恐后赶落城下,欲要立功。

郭淮纵马狂奔,城内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