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

第642章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642章

小说: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禅说罢,便欲教左右去召,耿安不知有何居心,忽然竟向蒯越、尹籍好言说情,又向刘禅说明利害。

“如今晋贼正欲攻取临贺,大难在即,两位明公皆乃蜀汉重臣,深得人心,若大王严惩,使得两人暗中怀恨,恐有变故,只怨小人命薄,若能安抚众人之心,大王便取小人命罢!”

耿安慨然而道,刘禅听得,甚为感动,震色而道:“爱卿莫要如此,有孤在此,容不得他们伤你一根汗毛,不过爱卿所言亦是有理,孤且不做惩罚,你今日起,便搬来此处,陪伴孤之左右,孤看那蒯越、尹籍还敢不敢对爱卿动之歹念!”

耿安闻言大喜,连连叩谢,也不回府,速教随从到府中收拾行装,又教其暗通家小,自今日起,深居简出。

于此,耿安日夜陪伴在刘禅左右,除了寝食之外,寸步不离身,蒯越、尹籍得知此事,又惊又怒,连忙一同前来,向刘禅陈说利害。

哪知刘禅对耿安深信不疑,反而喝叱蒯越、尹籍两人心胸狭窄,直把尹籍气得满脸通红,青筋凸起,嘶声痛哭,昏死过去。

尹籍忽然昏倒,刘禅也是吓了一跳,急请大夫来看,大夫言尹籍受激过甚,气血凌乱,需得静养百日,方可痊愈。

否则,怒气攻心,纵是不死,亦会病情加重,大有可能落个残疾,刘禅听罢,悔不及也。

蒯越、邓芝、张绍等臣,皆气得咬牙切齿,跪求刘禅下令处斩耿安,以安抚众人之心,否则便是长跪不起。

刘禅见众人如此相逼,尚是犹豫不决,只好避之不见,于是蒯越、邓芝、张绍等人便日夜长跪,军中将士闻之此事,无不愤恨,纷纷赶来,皆随蒯越等人长跪。

耿安听得此事,吓得魂飞魄散,更是与刘禅形影不离,不敢离开寸步,就连刘禅夜里睡寝,耿安亦在门外伺候。

渐渐地,刘禅对耿安也是烦不胜烦,就在此间,文丑亲率大军已在数日前赶到临贺城外大寨。

七百三十三章调教

却说文丑听闻前事,却是颇为气恼地向郭淮、姜维二人喝道:“郭伯济,你为一军统将,岂可如此贸然行事,冲锋陷阵,阵前厮杀本就是裨将之事,你这般实在是胡来!姜伯约,你身为副将,为何不竭力拦之,若郭伯济有失,你如何担当得起!”

文丑锐目赫赫生威,姜维连忙跪伏认罪,郭淮拱手急谏道:“将军且慢,伯约早有所劝,乃我一意孤行,当时,蜀人欲设计擒我,我便将计就计,以身为饵,待诱得蜀人伏兵尽出,皆欲来擒我时,伯约引兵袭之,蜀人必败无疑,我此计虽险,却是必胜之法,将军若要责罚,便责罚我罢!”

文丑恶眉一挑,猛地一掌重拍奏案,‘嘭’的一声巨响,震得整座帐篷好似坠倒,王双等将见了,纷纷跪下说情。

郭淮却也是顽固,与文丑直视,毫不退让,凝声而道:“诸位将士皆为国舍生忘死,共创大业,淮既察觉战机,可大挫于彼,为何弃之?”

“你,好!好!郭伯济,你忤逆上将,以下犯上,军中法纪不可轻废,而姜伯约未能竭力相拦,有所失职,虽未酿成大锅,但亦不可轻恕!”

“王子全,你骁勇杀敌,我遣你为军中先锋,从今日起,郭伯济、姜伯约二人便为你军中马弓手,听候你之调遣!”

文丑此言一出,帐中诸将无不变色,王双更是满脸惶恐,跪拜而道:“将军万万不可,郭将军与邓将军虽是有过。但亦有功。如此重罚。于法不合!”

文丑恶目一瞪,精光迸射,气势骇然,怒声喝道:“军法如此,我若不施以惩戒,日后若有再犯,时已晚矣,谁人还有不服!”

王双早被文丑的气势所慑。帐内诸将亦不敢多言,郭淮喘息颇重,不过听了文丑这番言辞后,浑身一颤,单膝跪下,认罪而道:“末将服了,愿听将军军令!”

郭淮说罢,姜维亦是认罪,文丑见了,怒火遂褪去大半。气势收敛,喝退诸将。

郭淮、姜维纷纷告退而出。待众人离去,文丑神色一变,摇首叹息道:“郭伯济此子颇为倔强,虽心思缜密,但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只恐迟早有个万一,只望郭伯济能明白此中道理!”

文丑如此严惩郭淮、姜维,军中上下虽颇有说辞,但亦不少将士看出此中厉害,替文丑说了不少好话。

不过文丑在军中威望极高,兼之郭淮、姜维皆肯认罪,此事很快便是揭过,不过事后,军中将士却是极为钦佩文丑如此强硬,竟直接将郭淮、姜维直接从先锋大将,降到马弓手。

当然,众人皆是明白,文丑是有意一挫郭淮、姜维两人的锐气,凭两人的实力,想必不久便能立下大功,遣回原职。

且说郭淮、姜维被降为马弓手,两人皆无怨言,一日,郭淮与姜维引一队斥候队伍来探临贺。

郭淮一勒马匹,居高而望,见临贺城内军心溃散,队伍不整,郭淮见了,眉头一皱,与姜维言道:“伯约,你看临贺城内蜀人兵马如此散漫,若是平日,有蒯越、尹籍等人坐镇军中,岂会如此?莫非临贺城内已有变故?”

姜维闻言,神色一紧,连忙随着郭淮所指望去,果见城内蜀兵防备松懈,精神不振。

姜维静心思索一阵,凝声而道:“伯济所料,大有可能如此,先前据蜀人俘虏所报,耿安虽将临贺城献了刘禅,却仍遭蒯越、尹籍等人猜忌,更曾欲下死手将其杀之!”

“想必蒯越、尹籍必是发觉耿安歹心,欲急除之,怎奈耿安深得刘禅之心,受得其庇佑,所谓君子难斗小人,临贺变故,或许正是因此人而起!”

姜维这般分析,郭淮锐目一眯,其言正如他心中所想,郭淮咧嘴而笑,与姜维对视,笑声而道:“伯约所言,正合我心中之事,时下正是夺取临贺,擒下刘禅的大好时机,当速报与文将军!”

姜维亦笑,颔首附和,两人遂勒马引兵回到寨内来见文丑,文丑正于帐中思索计策,忽然听闻郭淮、姜维来见,脸色顿时一喜。

文丑心知两人年纪虽幼,但却都是智谋百出,韬略极高之人,不过文丑很快又神色一沉,故意大声说道:“他等二人不过是马弓手罢了,有何要事,教他等先报知其统将!”

郭淮、姜维两人在帐外听得,不禁露出苦笑,郭淮与姜维言道:“看来文将军还是对先前之事气在心头,却是连累伯约你了!”

“伯济莫要如此,你我肝胆想照,莫说马弓手,纵是要入囚室,维亦不惧也!”姜维连忙拱手答道。

郭淮灿然一笑,锐目烁烁发光,颔首沉声而道:“我视伯约如手足,今生绝不相负!”

姜维闻言,心头连颤,感动不已,就在这时,去报的兵士回来,唯唯诺诺地欲言又止。

郭淮淡然而笑,作揖一拱道:“难为兄弟你了,我这便离去!”

郭淮说罢,与姜维投去一个眼色,姜维会意,两人一同离去,来见王双,王双听罢,大喜过望,当即言道:“若此事当真,伯济与伯约此番可谓是又立奇功,双这就去禀报文将军,为二位将军引见!”

王双虽暂为郭淮、姜维两人统将,但却不敢托大,郭淮听了,微微摇头道:“不必了,这依军纪不合,子全,你且报之便是!”

王双听得,速速离去,不一时,王双满脸喜色归来,传令文丑召见,郭淮、姜维精神一震,遂随王双一同过去。

入帐后,郭淮、姜维齐齐拜礼,文丑见两人并无怨色,心中暗暗是喜,腹诽而道:“两人收敛不少,亦能察觉此中利害,坦然受之,实乃我北晋之幸也!”

文丑想罢,脸上不禁露出笑容,与郭淮、姜维笑道:“你等所报,我已知也,不过那蒯越、尹籍皆非等闲之辈,此中若是有诈,当又若何?”

郭淮神色一凝,向文丑拱手应道:“将军不必多虑,若想知得其中究竟,稍作试探,便可知也!”

第七百三十四章兵临城下

“哦?此话怎讲?”文丑面色一沉,恶目烁烁发光。

郭淮略一沉思,当即答道:“此下我军歇息数日,皆已养精蓄锐,将军不妨先遣一军以作试探,若蜀人慌促而应,便盛势攻之,若能一举攻破临贺,大局可定也!”

文丑闻言,笑容更灿,放声大笑,连声叫好,遂依从郭淮之计,各做安排,待众人散去,又与郭淮、姜维两人有言,若此事当真,当记两人首功。

次日,文丑调拨已定,亲率前军望临贺进发,临贺城外,忽然喊杀声大起,城上蜀兵顿时大乱。

怎奈尹籍尚且昏迷不醒,蒯越等人亦都在府衙长跪,城内将士难稳大局,仓促调拨,一面又教人急报之刘禅。

刘禅听得,面色剧变,惊恐不已,耿安急来谏道:“大王,依小人看来,蒯异度、尹机伯等人皆是忠义之士,前番屡屡欲要加害于小人,实乃恐小人倒戈叛敌,竟是如此,小人愿将家小献出,以为人质,如此一来,蒯公、尹公等人或许肯饶恕小人!”

耿安不愧是小人心态,为了保命,不惜连家小都愿献出,刘禅听言,心头一喜,遂便引耿安去见。

蒯越等人仍在长跪,见刘禅还有耿安赶来,齐声拜道:“恳请大王诛杀耿安,以安众心!!!”

耿安听了,连忙跪下,刘禅强震精神,与蒯越等人说道:“诸位卿家皆乃孤蜀汉重臣,当下大战在即,孤还需多多依仗。耿安之事。孤已有定夺。他虽有过,但罪不至死!”

“谅在他献了临贺,还望诸位卿家莫要再苦苦相逼,且饶他一命,他愿以其家小为人质,如此可妥?”

刘禅说罢,耿安痛哭告罪求饶,蒯越等人见状。可谓是大快人心,这时,又有军士来报,北晋青龙将文丑已率兵杀到城下。

刘禅闻言,大惊失色,蒯越长叹一声,至如此处境,刘禅还是未曾发觉此中利害,竟还妄想保住耿安。

不过耿安愿将其家小献出,定然不敢轻举妄动。蒯越以为,耿安再是阴险狡诈。也不会弃一家老小而不顾。

何况此下时势正危,蒯越也不愿再纠缠下去,叩首一拜,语重心长地说道:“大王能明察秋毫,臣甚为欣慰,愿效以死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