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

第156章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第156章

小说: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武将军职方面,张辽为三品龙骧将军,高顺为三品虎威将军,臧霸为四品鹰扬将军,甘宁为四品横江将军,张绣为四品骁骑将军,文丑为五品虎卫将军(亲卫大将),张颌为五品建威将军,高览为五品建武将军,徐晃为五品讨逆将军,何靖为五品讨寇将军,文聘为五品凌江将军(被贾诩劝降),周仓、胡车儿、关平等为六品牙门将军。。。。。。。。

至于军制,经过实践检验,吕布当初在徐州进行的军事制度改革并不成功,军衔制度以及军队编制革新,在实际战斗过程中,并没有推广开来,也没有发挥出想象中的效用,因此,吕布决定将其废除,暂时恢复旧制。

而由于辽东一直偏离中原核心之外,人口稀薄,尽管中原大战,有不少普通百姓、士族迁移辽东,辽东人口还是只有不到六十万。

辽东地域辽阔,未来将会是吕布的根基之一,因而以最快的速度繁荣辽东,成为当务之急。

对此,吕布在和庞统充分讨论后,决定在辽东全面推行屯田制度和鼓励行商的政策。

说来,之前吕布在徐州、青州等地都实行过屯田制度,屯田制分为军屯和民屯,在徐州和青州多为民屯。

即官府为百姓提供土地,百姓收获的谷物按比例分成,当时吕布制定分配比例是官府六、百姓四,如今为了激励百姓屯田,吕布决定将屯田的分成变为五五。

同时,吕布还打算在辽东实行军屯,既军队在征战、训练之余,需自食其力开垦军屯,当然这指得只是普通的卫戍兵士,像并州狼骑兵、西凉铁骑、虎豹骑、猎鹰营、陷阵营等精锐,并不在此列。

有粮,就能减少叛乱,令百姓、流民稳定安居乐业,而吕布也不用担心日后大战,无粮可用,这可为一举三得的措施。

谈到从商,庞统忽然一笑,饶有趣味地望着吕布道:“既然要从商,就要有卖品,不知主公,可有能够畅销的卖品呢?”

被庞统这么一问,吕布方才陷入沉思当中,吕布重生前也看过不少穿越小说,那些穿越主角大多通过发明肥皂,香水,或者酿制蒸馏酒等产品迅速积累大量财富。

此刻当轮到吕布需要通过经商,迅速获取财富时,吕布一时间竟不知盗版后世什么商品为好。

想到自己麾下众人各个嗜酒如命,而汉末的酒又度数太低,一点味道都没有,当下,吕布决定先生产出蒸馏酒来销售。

同时,吕布和庞统讨论后,决定在辖地各郡城开辟专门的交易坊市,降低交易税利,并且由吕布心腹组建商队,将辽东特产、草原特产销往中原。

在对待异族的政策上,吕布平定乌桓后,将大部乌桓部落内迁入辽东,只留亲厚吕布势力的部落,留在乌桓故地,为吕布培育战马,为吕布蓄养牛羊,提供奶类和肉类食物。

同时,吕布在乌桓部族中,挑选体格健壮,射术高强之人组建乌桓突骑兵,人数定为五千,同时挑选大量优良战马,扩大吕军骑军的规模。

其中并州狼骑军、西凉铁骑皆扩充到万人,“虎豹骑”(虽被吕布藏匿,至今还未亮相)扩充到五千人。

虎豹骑成员在全军筛选,需体格健壮,精于骑射之辈方可入内,百人将以上,校尉以下军官优先入内。

尽管目前吕布麾下可谓是‘谋士如云,猛将如雨’,但在优秀中下级军官,郡守、县令之才方面却颇为缺乏。

这种情况下,在辽东设立招贤馆,显然很有必要,历史上曹操对人才的追求不拘一格,唯才是举,这颇对吕布的胃口,吕布让庞统主持招贤馆事宜,凡是有一技之长之人,皆可入招贤馆。

并且,只设立招贤馆还不够,毕竟未入仕的贤才已经不多,未来吕布还会有更为广阔的地盘,光靠招贤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培养。

想到颍川书院,荆襄书院培养出的众多人才,现在大多都已成为诸侯争霸的主要配角,吕布不禁眼热不已。

蓦然间,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吕布的脑海中,自己可以建立一座学府,来培养现在与今后所需要的人才,战乱时期,妖孽多生,但占据主体的还是普通众人,只要给予他们机会,他们也可以成才,也可以左右时代大势。

自己建立学府的好处多多,相反,若不注重人才培养,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历史上蜀汉前期可谓是人才济济,可蜀汉后期却是人才凋零,甚至出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戏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才无论何时都是一个势力兴盛壮大的关键,有了这个主意后,吕布当即找来庞统讨论建立书院之事。

庞统听闻吕布有这番想法之后,对此大加赞赏,并且当即推荐了两个书院院长的人选,即吕布的两位岳父黄承彦和乔玄,两人都是声名远播,博学多才之辈。尤其是黄承彦,他在荆州已经执教多年,诸葛亮、蒋琬、庞统、马良、董允等人都接受过黄承彦的指导,由其担任院长,必然能够吸引众多寒门士子就学。

第一百七十章迟来的婚事

将一干事情交代给庞统处理后,吕布又再次清闲下来,一日,吕布在后院练武,这时妻子严氏跑来对吕布说道:“相公,先别练了,先随我去拜见你那两位岳父大人!”

“岳父大人?他们不是在青州吗?我怎没听说他们何时到了辽东?”

吕布听到严氏的话,就是一愣,然后便见到严氏白了他一眼,说道:“相公,你看你和大小乔、月英的妹妹的婚事都拖了这么久,你是不是该给她们一个名分了?现在眼下正好无战事,妾身便自作主张将二老请来,准备择日让你与大小乔、月英妹妹完婚!”

吕布闻言,当下心头一暖,严氏作为发妻,不仅没有埋怨吕布再娶,而且还主动替吕布筹备婚事,这份大肚,实在让人感动!

严氏的心思,吕布其实明白,严氏一直自责自己未能给吕布生下一子,如今吕布势力日渐庞大,若无世子,则容易人心不稳。

当下,吕布拉着爱妻的手,将其轻轻拉入怀中,看着通情达理的严氏,吕布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耕耘一番,早日让严氏怀上一子,以了却严氏心中的遗憾。

见过两位岳父后,众人一齐商议好婚期,由于吕布这次不是简单的纳妾,而是娶平妻,因而仍需筹备三书六礼。

三书六礼中,三书为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也就是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

六礼又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安床。

纳采,为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媒,谓之纳采;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曰时辰,谓之问名,也就是‘合八字’;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也就是‘过文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也就是‘过大礼’;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也就是‘择日’;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

安床,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除了亲迎外,其他一切,严氏都替吕布准备好了,说来,吕布的本尊虽然以前娶过亲,可这个灵魂却未曾经历过婚事。

听着严氏介绍三书六礼,吕布是一头雾水,头昏脑眩,不过他记得一点,那就是定好的成婚良辰吉日,就在三日之后。

时光飞转,三天很快过去,大婚之日,辽东城笼罩在浓浓喜庆氛围中,街道两边挂满了双喜灯笼,贴满了红彩福字。

而此时,在吕布的镇北大将军府内,各处门窗都贴有双喜彩纸,门头长廊挂满了双喜灯笼,周围都是穿着红衣的仆人,在忙忙碌碌地做着婚事需要的准备。

在吕布的房间内,严氏叨叨絮絮地为他整理新郎服,尽管严氏脸上挂满笑容,但吕布知道,严氏的笑容中含着一丝幽幽的无奈。

“夫人,我。。。。。。”

吕布不禁眼睛一红,张了张口,却不知怎么说出心里的感受,重生后,严氏对他一直温柔体贴,关爱有加,特别是严氏心胸广阔,包容众女,让时常征战在外的吕布无须担忧后院起火。

严氏低头对着吕布额头一吻,随后嫣然一笑,示意吕布无需如此。

轻轻抚摸着爱妻的俏脸,吕布在庞统、贾诩等人的催促下,强压情绪,走出了房间。

在房间外,除了镇守青州的沮授、甘宁、高览外,其余谋臣武将早已在等。

众人见吕布走出来,一身红绸彩衣新郎服,头冠新郎帽,身上挂着大红绸花绣球,一副喜气洋洋的身姿,众人皆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庞统还不忘取笑了吕布几句,说吕布乃是老帅哥娶亲,这让吕布刚才复杂的情绪,不觉渐渐散去,脸上挂起了满满的幸福笑容。

少顷,镇北大将军府内响起了喜庆的奏乐,英姿飒爽,剑眉星目的新郎官,骑着一匹浑身赤红的绝世宝马,满脸尽是喜气,又显得几分紧张。

在新郎官的背后,是一支近千人的迎亲队伍,威严冷酷的高顺,风度翩翩的张辽两人一左一右骑着马跟在吕布身后,而在他们后面,则是丑的可爱的庞统,一脸神秘莫测的贾诩,正气肃然的鲁肃,英俊潇洒的徐庶,其余吕布麾下重要谋臣武将,皆喜气洋洋地跟在后面。

而在一边则是穿着红服,手提红灯笼,英姿飒爽的吕玲绮,在吕玲绮后面,是三顶由八名大汉抬着的大红轿,而在队伍的末端,则是十几名奏乐者,他们中有敲锣的、打鼓的,也有吹唢呐的等等。

随着锣鼓声乐的响起,迎亲队伍正式启程,迎亲队伍刚出镇北大将军府,霎时便引来许多等待已久的百姓围观,孩童在迎亲队伍两旁笑嘻嘻地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