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越南1954 >

第215章

越南1954-第215章

小说: 越南1954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这位年轻军官的家族同样显赫,他哥哥被称之为“造船大王”。

他家的“吴记重工”是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船舶及码头设备建造商,在头顿和富国岛拥有两个大型造船基地,不仅能建造万吨以上货轮、油轮,而且能够建造钻探船及海上采油平台。

再联想到美国商场和超市货架上随处可见的“越南制造”,蒂姆斯将军猛然意识到他们与西贡那帮人不一样。

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样子,吴静旭补充道:“早在四年前。十一个工业村及富国岛特区就开始推行6年强制教育。在工业村生活的所有适龄儿童必须接受6年小学教育。除了小学之外。我们迄今已拥有428所中学,78所职业学校和16所社区学院。

如果把堤岸和会安算上,在校中学生超过20万,在校大学生近6万。所以对我们而言,能否招募到足够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士兵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怎么训练。”

四艘驱逐舰一艘不能少,护卫舰、扫雷舰、运兵船、补给舰、船坞登陆舰、登陆艇、巡逻艇……大大小小加起来70多艘,能够组建两支小型特遣舰队。

他们态度非常之坚决。蒂姆斯决定让华盛顿那帮高官去头疼,端起杯子道:“海军装备暂时搁置,我们先谈谈空军武器。”

章连伯早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欣然笑道:“没问题。”

ec…121预警机造价太高,他们舍不得给。

“防务装备需求委员会”听说格鲁门公司的第二代海军预警机早在两年前就完成试飞,即将装备部队,现在服役的e…1预警机即将被慢慢淘汰。于是把e…1预警机纳入清单,并且一要就是5架。

ec…121很贵,e…1同样不便宜,蒂姆斯一样作不了主。

相比武器援助谈判。训练援助谈判则愉快得多,给第四战术区派驻多少军事顾问。设立多少个训练班,安排多少人来美国及自由世界国家军校进修,很快就敲定下来。

谈判双方不断与华盛顿汇报进展,然而,李为民对这些并不是特别关心。

他现在的心思全集中在美国舆论上,工投公司驻华盛顿办事处人员,全在收看电视、收听收音机或浏览市面上能买到的报纸,并把感兴趣的消息汇总起来加以分析。

何天明敲门走进房间,跟昨天下午赶来的吴莉君微笑着打了个招呼,然后才总结道:“李先生,从近期舆论上分析,大多美国人倒不是真反对出兵越南,对我们依然持同情态度,只是对琰总统强烈不满,同时担心出兵会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李为民一边看着日程表,一边笑问道:“什么意思?”

“大多美国人认为,如果南越人能做出同心协心的努力,那么美军就可能是多余的了;而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的努力,那么面对那些漠不关心甚至抱有敌意的人民,美军也很难完成自己的使命。”

“普通民众往往比政府官员更清醒,他们这种担心非常有道理。”

“另外您让人打听的《纽约时报》记者大卫…霍伯斯坦,并非我们之前认为的反战派,只是反对华府的对越政策,认为美吴关系存在许多问题,认为对待琰总统应该像德布罗大使一样强硬,而不是诺汀大使这么软弱。”

“这倒是个好消息,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他影响力很大。”

“他今天又针对麦克纳马拉的声明发表了一篇文章。”

何天明捧起报纸,抑扬顿挫的念道:“南越政府不做出巨大努力,不能赢得广泛支持,那里的战争就不会胜利。从根本上说,这是他们的战争。只有他们才是战争的胜利者或失败者。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可以给他们提供装备,可以派出我们的人员作为顾问前往那里。

但是,他们必须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在这场越南人民****c党的战争中……所有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提供援助,这一点是务必要明确。不过,我不能同意我们应该撤离的那些说法,撤离是完全错误的。”

“不认同撤离,有点意思。”李为民乐了,坐下身洗耳恭听。

何天明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我深信在越南做出过奉献的美国人中,几乎没人会对此想法感兴趣。因为这一观点意味着,那些将身家性命完全托付给我们的越南人,将要在共c党的统治下遭受前所未有的痛苦。而此时,我们这些为数极少的幸运者,却凭借着蓝皮的护照,毫无危险地远走高飞。

一个本应生活得更好的民族,将沦陷于一种单调、毫无生气、受到控制的社会生活中。撤离也意味着,合众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威望一落千丈,而苏俄阵营对其它东南亚国家的压力,则大大加强。

最后,撤离还将意味着,全世界与西方为敌的势力将倍受鼓舞,他们会效仿越南的做法,尝试进行暴动的滋味。正像1950年我们对朝鲜的承诺,曾经阻止了共c党军队公开地跨越边境,在越南取得反对共c党的胜利,也会对阻止所谓的解放战争起到非凡的作用。”

只有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才会知道美国一步一步卷入越南战争是有原因的。在两大阵营对抗,冷战思维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卫…霍伯斯坦这番鹰派言论,基本上反映了绝大多数美国人的观点。

后世有人总结,在作决策时美国政府忽视了几个最为基本的问题,比如南越陷落是否会引发整个东南亚陷落?而这是否又真会给西方安全构成致命威胁?战争将以什么形式——常规战或游击战——来发展?又比如要是美军与南越人协手作战,美国就能赢得这场战争?

至于第一个问题,要放在特定背景下研究。

革命输出正在最红火的时候,老挝基本上已没救,柬埔寨情况不容乐观,如果南越被北越占领,泰国很可能会随之陷落。

印尼是革命输出的重灾区,随时会变成共…产…主…义…国家,新加坡“华…运”比堤岸“华…运”厉害多了,在总理大选中差点把李光耀赶下台。马来和菲律宾政局同样不稳,为清缴马g和菲g,英国和美国费劲九牛二虎之力。

原来历史上美国决定撤出越南,一是国内反战压力太大,二与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及菲律宾政局已基本稳定有很大关系。

是否真会给西方构成致命威胁,从古巴导弹危机和柏林危机中就能感受到。面对咄咄逼人的苏俄阵营,美国人是真怕。这一点,从美国所有小学都开展核战求生教育中可见一斑。

战争将以什么形式进行,朝鲜半岛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谁也不敢保证北越会不会发起全面进攻。

至于美军与南越人协手作战能否赢得战争,一战、二战全是战胜国,并且越打越强大,让美国人拥有不可理喻的优越感、自豪感和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打赢所有敌人,相信自己能够赢得各种挑战。

上半场是国…军顶在前面,下半场李为民决定让极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美国人顶在前面。

他接过报纸看了看,若无其事地说道:“跟齐总说一声,让他设立一个团队,专门负责引导舆论。美国这边做几大新闻机构工作,西贡那边做记者工作,让他放开膀子干,经费不成问题。”

第二百三十八章特殊的家庭

雨过天晴,一辆崭新的黑色骏马牌皮卡,在一条新建的小公路上疾驰。

这款车是薄寮工业村越南宏盛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福特进口发动机,自行研发的底盘,外形与福特f系列皮卡完全不同,前面有两排座位,而不是一排,既能坐人,也能拉货,是宏盛公司旗下最为畅销的车型。

以免车厢里的东西被雨淋湿,盖着厚厚一层油布,且用尼龙绳捆得严严实实。

司机对路似乎不是很熟悉,经过一个十字路口,刻意慢下来看指示牌。副驾驶上坐着一个二十多岁、面容姣好的女人,手里抱着一个三四岁大的小男孩。后排座上堆得满满的,全是一些诸如开水瓶、搪瓷盘之类的生活用品。

孩子看什么都新鲜,既不哭也不闹,妈妈目光则有些呆滞,紧紧搂着孩子一声不吭。

这些天杜氏梅像做梦一样,直到现在仍精神恍惚。

20多天前的一个晚上,吃完晚饭把孩子哄睡着,正准备去六伯开会,一帮“伪军”摸进村子,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仓促应战,游击队根本顶不住,队长和指导员刚交火就牺牲了。

身上没枪,家里没可疑的东西,又有乡亲们和儿子做掩护,可以跟以前一样在搜捕中混过去,没想到身份早暴露了,把她们几个县委干部全抓到永绍邑。

申请入党时宣过誓,早做好为革命事业奉献生命的思想准备。上过战场,打过好几次伏击。她不怕死。只是舍不得孩子。

就在她以为会被酷刑折磨、会被****甚至被枪毙之时。一个伪军女军官出现在面前,不但虚情假意的嘘寒问暖,还把孩子带过来了。

杜氏梅彻底绝望了,生怕她以孩子相威胁。没想到女军官什么都没问,而是把她带出牢房洗澡、吃饭、换衣服、检查身体,然后同几个伪军一起开车把她们母子送到堤岸。

在堤岸一栋漂亮的二层小楼里,又见到几个莫名其妙的人。

让你们受苦了,你们母子俩受惊了。现在安全了,不用怕,到了这儿就像到了家……诸如此类的话挂在嘴边,送钱、送衣服、送水果、送零食、送玩具,一个个热情的令人难以置信。

孩子在身边,行动不方便,想跑不敢跑。

忐忑不安的在堤岸呆了三四天,直到他一脸愧疚的出现在面前,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不是叛徒,而是一个伪装成进步青年混进组织搞破坏的特务。解放区那么多男人,那么多干部。怎么就偏偏嫁给了他?一起生活四五年,怎么一点都没察觉到?

孩子这么大了,并且……并且……他对自己确实是真心的。

解放区条件艰苦、物资匮乏,有好吃的都先紧着她,后来有了孩子就先紧孩子。只要他在家,所有活儿全他干,不用她动手,不像其他男同志那么大男子主义。

一日夫妻百日恩,过去的种种总是像电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