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越南1954 >

第149章

越南1954-第149章

小说: 越南1954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人区各郡警察局行动队从四天前就开始集训,三百多人枕戈待旦,再加上本来就实行军事化管理和军事化训练的平东工业村保安队,以及驻扎在平东的特种部队,现在能调动一千二百多兵力,并且能在一小时内部署到指定位置。

章伟当然知道这些。但不知道市区警察和驻扎在西贡周边的**部队会不会在政变时倒向阮政诗等少壮派军官,不知道杨文明、陈善谦等影响力更大的**高层会不会参与进去。

他深吸了一口气,解开脖子下的纽扣说:“张将军,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他们现在没进攻堤岸和平东工业村,接管堤岸各警察局和工业村保安队的计划,不等于天亮之后没有。兵贵神速,我们早一点总动员,才能早一点掌握主动。”

韩烁要比他冷静。面无表情地说:“老章,现在下命令,就意味着站在吴廷琰那一边。我们通风报信,紧急动员工业村预备役部队,增援总统府,或许可以挫败这次政变,但将来呢?”

西贡暗潮涌动,不满吴家兄弟的人越来越多。

这次是阮政诗。下次会是谁?

现在坚决支持吴廷琰,下次人家发动政变时肯定会把矛头同时对准“工投系”。更重要的是。在所有人看来各工业村搞的预备役有名无实,工投系主要军事力量只有第五步兵师和富国岛特区保安队。

如果轻举妄动,只会暴露实力,或许连大难不死的吴廷琰都会对华人拥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组织动员能力而担心。

令他们倍感意外的是,一直保持沉默的顾长庚,突然轻叹道:“机会啊。可惜了。”

钱新霖愣了一下,心照不宣地苦笑道:“如果再晚十年,不,哪怕八年,都可以搏一搏。确实可惜啊!”

华人数量太少,各工业村预备队刚施行没几年,准备不够充分。而且融合是相互的,需要时间让越南人认同越南华人。条件不成熟,现在要是有什么想法,不仅发起政变的**会反对,连普通民众都会反对。

内部问题解决不了,怎么对付越盟?

张英贵岂能听不出他俩的言外之意,深以为然地说:“是啊,别说八年,哪怕再给我们五年,都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钱新霖端起杯子,慢条斯理地说:“面对此危局,最好的办法是装聋作哑,等尘埃落定再作进一步打算。吴廷琰要是能熬过这一关,一切照旧;阮政诗他们要是赢了,立即总动员,摆开架势显示实力。

同时寻求美国方面支持,把他们逼到谈判桌上,维持各工业村和下六省现状,至于将来的事将来再说。总之,对我们而言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平东工业村保安队副队长谢榕欲言又止地问:“钱先生,既然最好的办法是装糊涂,李先生为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把陈世国、武安东和阮志仁他们拉进来?”

“是啊,为什么?”

见老师朝自己看来,何天明耐心地解释道:“外部和内部形势这么严峻,不管我们想达到什么目的,都要团结一切能够团结的力量。国先生、东副经理和仁主管的态度非常重要,到现在没消息就是好消息,说明他们在犹豫。”

工投公司越南籍高层正在犹豫支不支持吴廷琰,这对越华文艺研究会确实是一个好消息。

众人反应过来,钱新霖接过话茬继续道:“各位,形势是很严峻,但没严峻到不可收拾的程度。换句话说,吴家兄弟虽然不得人心,但气数未尽。真正反对他的人就那帮没什么影响力的老面孔,中间派占大多数。如果不出意外,阮政诗他们成不了事。”

伞兵旅要政变主要是不满吴廷琰的治国作风,反对他弟弟不与参谋部商议就直接决定军中人事任命和部队调动。

听起来冠冕堂皇,其实是为了利益。

**成立时间不长,他们只用了几年就走到正常情况下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走到的高位,二十多岁的旅长,三十多岁是师长,军衔才少校、中校,一个个野心勃勃想当将军,想在肩膀上扛颗将星。

普通市民班照上,日子照过,生活比之前好许多,没危害到他们的切身利益,谁会傻呵呵跳出来造反?

至于农民,吴廷琰对他们没那么好,但一样没那么坏。面朝黄土背朝天,政治对他们来说太愿意,根本不会跳出来反对。

越盟解放区内的农民是特例。

渗透过来的北越干部和人民军血腥报复,乡村自治机构被解散,乡村干部和地主被清算,在枪口下他们只能听越盟的。政府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越盟占领农村,立即反攻倒算,组织**和警察解散越盟组建的农会,血腥镇压那些不得不支持越盟的农民。

他们你来我往,你杀一批我杀一批,倒霉的全是农民。

结果一些不愿意坐以待毙的人逃往城市,一些不愿意逃亡的留在农村。随着越盟的游击战越打越顺手,**士气越来越低落,渐渐失去对那些地区的控制力,最终变成现在的“解放区”。

而临近解放区的农村,由于夹在中间生怕被两边清算,变成了“白皮红心”,既给政府交税,也给越盟交税交粮。

韩烁似乎听出什么,侧身问:“钱先生,李先生是不是有安排?”

钱新霖抬起胳膊看了看时间,轻描淡写地说:“阮政诗他们成不了事,这次我们有限度的支持吴廷琰。再过二十分钟通报,内容模棱两可,让他们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然后呢?”

“然后静观其变。”

“吴廷琰要是命令我们支援怎么办?”

“别人不把工业村保安队当回事,他对工业村保安队一样没什么信心,毕竟平东这边人数太少,预备役人员又缺少训练和武器装备,就算动员起来也没什么大用,他会优先考虑调动周边**平叛。”

……

与此同时,富国岛指挥部终于结束了近两个小时的讨论,团结思想,达成最终决定。

李为民铿锵有力地命令道:“威上尉,立即向琰总统汇报有关于政变的情报,并明确表示预备军官训练队坚决拥护总统;仁主管,给头顿工业村下动员令,留一个中队组织预备役部队,其它中队立即赶赴西贡支援……”

“是!”

平东工业村不动员是担心“打草惊蛇”,等头顿工业村保安队赶到西贡能不能赶趟真两说。堤岸警察系统归内政部管,至少在名义上是,工投公司“无权”下令,不在考虑之内。

总之,声援多过实质性支援。

既能表明态度,又不至于太过得罪**内部的少壮派,至于接下来该怎么办,等伞兵旅展开行动乱成一锅粥之后再作进一步打算。

这是眼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陈世国凝重地说:“董事长,要不我连夜去西贡准备一下,万一琰总统过不了这一关,也好及时与政变军官接触。”

天知道历史会不会发生变化,应该做两手打算,李为民同意道:“还有反对派。”

刘家昌深吸了一口气,起身道:“董事长,我也去。”

那边全安排好了,他们不会有什么危险,李为民点了点头:“你去平东工业村,必要时可动员预备役部队。”

第一百七十五章有分歧没矛盾

西贡河岸白腾码头一带,是市区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每到晚上,男女老少、外国游客、美国大兵正派的太太小姐和玩世不恭的女郎,都会来此散步消遣。

河面上停满各种商船和海军舰只,河对岸是湄公河入口的客轮及货运码头,码头上的旗帜迎风招展,五颜六色的灯光放出炫耀的色彩。街道两侧齐整的合欢树,配合道上闪烁的霓虹灯,构成美丽诱人的夜景。

只有从不是特别遥远的夜空中看到枪炮红线的火光时,正沉迷于欢乐中的人们才被提醒,这个狂欢地其实处于一场大战乱的中心。

十几公里外的农村地区,数以千计配有各种武器的**,与越盟为彼此的“自由”和“解放”理念持续着一场又一场殊死战斗,可是对市民乃至交战地带的一些农民而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战争几乎是一种常态,不再是一种忧虑或选择。

现在的南越正如硬币一样,有“战争与和平”两面。

一面是民众在没完没了的战乱中求生存,另一方面,人民却竭尽全力去过自欺的和平日子。

在战争阴影笼罩下的“东方巴黎”,一点都没褪色,依然是东南亚地区满是荧惑、令人痴迷的地方,依然是风花雪月的多情浪漫之都。

吴记重工西贡造船厂附近的前法国港湾公司大楼曾是工投公司总部,随着几年前公司高层搬往头顿和平东工业村的发展,这里变得不再那么重要。成为工投公司旗下的众多海关监管码头之一。

驻守在这里的保安队员。官方身份不是工业村警察。而是名义上隶属于海关的缉私警察。

一个分队40多人,配有两辆吉普车、四辆卡车和两艘小型巡逻艇。

从接到命令到现在,分队长徐康清一分钟都没闲着,紧急集合、取消休假、配发弹药、责令刚装完货物的集装箱轮离港,把泊位空出来以便迎接头顿工业村的船只靠岸……

“一中队守大门,快去叫司机,把水泥路障全部调过去;方岩,你们中队负责西门。没制高点创作制高点,把集装箱堆高点,把机枪吊上去。”

配发实弹,每人四百发,一挺挺机枪和一箱箱手雷全搬出来了,库区中央的广场已成为炮兵阵地。

一个队员忍不住问:“徐队,几个大门没问题,水面上怎么办?”

不远处就有一个海军基地,要是与海军开战,别说一个分队。就算再来两个中队,码头仓库区也不一定能守住。毕竟对方拥有大口径舰炮。

徐康清是富国岛预备训练队一期军官,岂能不知道己方火力薄弱,但更清楚就算真打起来,海军也不会向这边开炮。因为下游海军基地里的军官,有一小半来自预备军官训练队或富国岛海上保安队。

他顺手拿起冲锋枪,一边往大门工事走去,一边若无其事地说:“海军那边不用担心,再说我们又不是没有援军。坚持三小时,头顿的兄弟就到了。”

“平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