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511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511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好了,汉人攻进来了”

    他还没说完,远处“啪”的一声脆响,他的脑袋上便开出一朵血花来,整个人往后倒去。旁边的交趾士卒一看,已经断了气,脑袋上一个血孔,汩汩地淌着鲜血和白白的脑浆

    交趾的士卒,见城快破了,也破罐子破摔,愤然起来反击。什么檑木、滚石、箭羽反正有效地阻敌手段,都使了出来。禁军的伤亡,一下子便增大了。

    但不管交趾士卒如何予以顽抗,还是阻挡不了势如破竹的大顺禁军。再加上城门已经洞开,禁军稍加冲锋,便已经冲入了城内。但凡有遇到抵抗的,几乎都倒在了禁军的刀枪、火器之下

    千里之外,交趾侵顺大军还在行军途中,中军里,身穿华贵甲胄的太尉郭擎日,老是觉得心中有些不安,似乎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一样。“难道是大战在即,我在胡思乱想?”郭擎日很努力地想将这些“负面情绪”给抛诸脑后,但终究未能如愿。

    心烦意乱之下,郭擎日唤来李常杰。

    “李太保,你不觉得大顺境内,有些奇怪么?”

    郭擎日忧心忡忡地望着前方,已经空无一人的村落,心中有点不祥的预感。李常杰有很多头衔,最近李日尊才封他为太保,算是最常用的一个头衔了。

    李常杰宽慰郭擎日道:“太尉,大顺事先放了狼烟,这些汉人百姓,想必是看到了狼烟,才躲起来的罢!你看,这稻田,还是刚刚才收割的,还未算成熟,稻穗青涩得很”

    “好一招坚壁清野!”郭擎日冷笑一番,显然他也认同了李常杰的判断。要不是坚壁清野的话,汉人百姓怎会舍得将这些稻谷提前收割?坚壁清野这个典故,郭擎日读过汉人书籍,知道是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东汉末年,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军后占据兖州地区,继而挥师东进,准备夺取徐州。兖州豪强张邈趁机勾结割据势力吕布,攻破兖州大部分地方,并占领要地濮阳。曹操急忙从徐州撤兵回来,向屯驻濮阳的吕布发动反攻。吕布十分凶悍,双方相持日久,曹操一时无法取胜。正在这时,徐州守将陶谦病死,把徐州让给了刘备。曹操一听更是心急,于是决定先夺取徐州再回来消灭吕布。谋士荀彧听说后,赶来劝阻。

    荀彧对曹操说,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时,是先保住关中光武皇帝刘秀平定天下时,是先占据河内。他们这样做,都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所以他们虽然也遭到了一些挫折、失败,但由于自己的根本没丢,最终获得了成功。同样的道理,兖州对于您来说就是根本,虽说残破些,但更容易保存力量。而徐州方面,据说他们已经组织人力加紧抢割城外的麦子,运进城去,这说明他们对可能发生的战役已经有所准备。收割完粮食,对方必然还要加固防御工事,加固营垒,等着您去打他。如果现在您真的派兵攻打徐州,到那时,攻不能克,掠无所得,不出十天,全军就会不战自溃。如此权衡一下利弊,臣认为还是先不打徐州为妙,请将军您再仔细考虑考虑。

    曹操听了荀彧的劝告,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计划,专心与吕布对战。不久,曹操大败吕布,平定了兖州。

    郭擎日知道这个典故,当然明白汉军是打算收缩兵力,坚壁清野,好集中兵力,在钦州城抗击他们。

    “哼,就凭那几千兵马,也想抵挡我十万大军?陈改到哪了,传令官?”

    郭擎日冷笑一声,大声喝道。

    “回太尉,陈将军已经渔洪江后世称茅岭江,再有半日,便能到钦州城下”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战在即

    “报!!!”

    一个斥候,骑着快马,一边飞驰一边高喊道。

    交趾大军先锋部队中,先锋将陈改心中有点惴惴不安:“难道是渔洪江上的桥被汉人毁去了?”他信誓旦旦地告诉主帅太尉郭擎日,今日下午肯定会到达钦州城下,但如果桥梁被毁的话,那他们就要绕远路,从河水平缓、较浅的河段强行渡河了。这样一来,肯定不能在短时间内到达钦州城。

    “前方桥梁如何?”

    陈改急切地问道。

    “回禀将军,前方桥梁安好,汉人并没有破坏桥梁……”

    斥候的回答,让陈改很是意外:“不可能啊,一路上看,汉人早就知道了我交趾大军到来的消息,怎么会没有毁掉桥梁?”

    斥候早就想好了说辞:“回禀将军,这桥梁乃是大理石建造而成,坚固耐用,一时不能尽毁。再者,汉人虽富,却也不能每年造桥……”言下之意便是,如果交趾每年都来攻打,那汉人岂不是每年都要毁桥、造桥?便是有百万贯家财,也禁不住这般消耗啊!汉人不傻,你来了,我坚壁清野就是,不与你打。你得不到好处,自然会离去。我何必拼死拼活的,损失人命不说,钱财还不能保住?

    当然,这只是陈改自己的推测,至于真实情况,他根本一无所知。

    钦州城内,钦州知州也询问折克行,为何不毁掉渔洪江上的石桥,让交趾军队直通无阻,直达钦州城下?折克行笑着解释道:“兵书上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我故意不毁桥梁,让安南人心中生疑,怕有伏击,反而步步为营。如此一来,便能不费吹灰之力,拖延其行军度。再者,要保钦州城,毁一座石桥,根本无济于事。安南人铁了心要拿下钦州城,则不论如何,都会抵达钦州城下的。毁了石桥,日后我等出城反击,如何能将其堵在渔洪江上,进退不得?”

    知州明白了,原来折克行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想着如何歼灭这来犯之敌。可他还是有点忧心忡忡:“将军,听闻安南大军有十万人,我等才不到五万,如何能打得过安南人?”

    折克行笑道:“孙子兵法有云,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敌军虽多,在我眼中,不过乌合之众罢了。圣上近年来,整顿军备,扫清宇内,禁军战力,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敌军便是有十万,二十万,那又如何?一盘散沙,击之即溃!”

    折克行不是无的放矢,以边军、禁军的战斗力来说,先前边军可能胜过禁军多多。但自从6承启全力整军以来,禁军的战斗力飚升。加之又参与了剿匪,增强了实战能力,配合更加出色,加上最新式的火器,这四万多禁军,在一般情况下,绝对不会怕了安南十万大军。再说了,安南的十万大军,里面有多少水分,还不知道!打战其实打的是后勤,安南人再猖狂,也不敢不带粮草吧?粮草要辅兵运输吧?这样算下来,十万人能有五万战兵,都算多了。

    折克行也是行伍出身,对于士卒战斗力,一眼便能看得出来。在古代,很看重中低层军官的指挥能力,往往中低层军官被敌军屠戮殆尽,那想战胜敌军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禁军的军官,大多经过了皇家军校的培养,对于配合作战、指挥一伙、一营的士卒,根本就是小菜一碟。也是只有禁军,才有这等待遇。边军虽说也有送往皇家军校的军官,但比例肯定少得多了。

    军官尚且如此,士卒更不用说。大顺的军队,是真正的职业化军队。参了军之后,基本的任务,就是训练,准备作战了。不像前朝一样,还要搞什么府兵制度,一边打仗,还要一边种田。这样的兵,哪里来时间操练?自6承启着手禁军改革以来,禁军的训练,几乎风雨无阻,除了节假日放假之外,一律要出早操,紧接着识字、读兵书,自行习武……反正除了吃饭、睡觉,你别想停下来。如此职业化、正规化的训练,岂是安南那些草草操练了事的士卒能比拟的?折克行这段时间,查看了一番禁军的训练之后,暗自心惊。不知不觉间,禁军已经过边军,成了大顺最厉害的一支军队了。

    有了这层底气在,折克行对这知州说道:“你放心吧,钦州城破不了,这十万安南人,在劫难逃!”

    知州得了折克行这句话后,才稍稍安心退下。

    过了午时,探马回报,已经现交趾大军的先头部队,距离钦州城不足五十里地了,估计半个时辰内到达钦州城下。

    折克行早就穿好一身甲胄,就连那知州,也弄了顶铁盔,顶在头上,陪着折克行上了城墙,准备亲自指挥作战。而钦州城内,四面的瓮城里,早就埋伏好两万禁军,整装待。

    至于各种防御器具,像床弩啊、投石机啊,各种檑木,如夜叉檑啊、砖檑啊、泥檑啊、木檑啊、车脚檑啊、奈何木、坠石、狼牙拍……还有张挂于垛口外侧的木幔、布幔、皮帘等,竖立于城墙上的竹立牌、木立牌、篦篱笆、皮竹笆、护城遮架等遮挡器械,以遮挡攻城敌军射来的箭镞和击砸的石块有加强城门和城垛防御的插板、暗门、槎牌、塞门刀车、木女头和木女墙等,以便在城门、女墙被摧毁时,使用这些器械进行应急性的补救,阻止敌军从突破口冲入城内有托阻敌军云梯近城的叉杆、抵篙等,都堆放在了城墙上。

    折克行和知州上了城墙,进入了敌楼里面。敌楼是从城门开始向左右两侧延伸,每隔一定距离建筑一处,在城墙拐角处的敌楼称为团楼。而折克行进入的正是团楼。团楼里面可容士兵一二十人,并设置床弩、抛石机、滚木檑石等重型摧毁兵器和器械,构成重点防御,并与布列于女墙后面的士兵一起,形成交叉火力。因为可以储存兵力,一旦有所伤亡,还能立即遣士卒补上去,免得出现了防守空当。

    至于城下的吊桥,早就升起来了,也不准百姓出入。护城河内外,除了吊桥一处外,皆密密麻麻布下了铁蒺藜、地涩、陷马坑、铁菱角、陷阱等阻碍敌军前进的事物,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