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356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356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等于是图穷见匕了,陆承启听后点了点头,正待说话,秦怡康一看,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了,说道:“陛下,如此做,岂不是授人以柄?”

    陆承启也点了点头,假装为难状:“两位卿家所言皆有道理,这样罢,不如先围困王府,朕下旨令里面之人出来,如何?”

    秦怡康听了,低着头,眼珠子滴溜溜地直转。要是这样,王府暗道中的人,定时撤出不是问题。冷笑了一声,也不说话了。

    “陛下,臣先前说了,王府中有暗道。围困王府,等同给这伙人贩子逃窜之机。臣斗胆,若不是直接搜查,恐怕无法将之一网打尽!”许景淳跟秦怡康耗上了,针尖对麦芒,一步都不退让。

    秦怡康开口说道:“若王府乃是良善之家,绝无暗道、私藏兵丁呢?岂不是大损朝廷威仪?陛下,许司长此言,臣不敢苟同……”

    许景淳出人意料地走到秦怡康面前,扫视了他两眼,看得秦怡康心惊胆战的。“秦尚书,这满朝文武百官皆无异议,为何你这般着紧?莫非这幕后指使,是你不成?”

    这句话太诛心了,秦怡康登时大怒:“许景淳,你嘴巴放干净点!”

    “怎么,我说中了秦尚书的秘密不成?”许景淳丝毫不惧,“若你不是幕后主使,何必一味出头?”

    “老臣一片丹心,为朝廷威仪着想,不想陛下堕了名声罢了。许景淳,你血口喷人,老臣要状告你污蔑之罪!”秦怡康厉声说道。

    许景淳冷笑道:“秦尚书,你莫道满朝文武百官皆是睁眼瞎,此事你一再阻拦,形迹极为可疑。若你不是其幕后主使,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清白?”

    “老臣的府邸在延寿坊,天下谁人不知?”秦怡康振振有词为自己辩解,没有丝毫局促的举动。m。

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伤人

    ,。

    许景淳好整以暇地说道:“据臣所知,这太平坊与延寿坊不过一街之隔。若是通条暗道,不过半年之期。秦尚书,我说得对吗?”

    秦怡康冷冷地说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听得两人的激辩,满朝文武都懵了。怎么好好地说着新政,又扯到拐卖人口案上来了?更神奇的是,现在许景淳有意无意地把脏水往秦怡康身上泼,这兵部尚书到底是清白的,还是本来就有污迹?一时间众臣犹如无头苍蝇,分辨不出来。

    陆承启若不是事先得知了实情,恐怕也被秦怡康蒙骗了过去。这老小子的心理素质真强,面对有意无意的指证,竟能丝毫不乱,有条不紊地组织言语反击。陆承启也有苦楚,如果直接下旨搜家,恐怕会被世人所诟病。万一捉不到人,或者捉错了人,那乌龙就更大了。

    “臣一向就事论事,不会针对谁。只是秦尚书形迹可疑,臣才有所疑虑罢了。既然秦尚书要力证自身清白,何不在王府中一见高下?不瞒诸位,监察司中有善于听地之人,已然明确探出王府中的暗道,乃是往西边延伸。延寿坊虽与太平坊隔着一条大街,亦不过百来丈而已,且恰巧便在太平坊西边,这难道都是巧合不成?”

    许景淳盯着秦怡康的脸庞,冷冷地说出了事情的真相。这般一来,形势就对秦怡康很不利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同样的话,秦怡康说了两遍。字数相同,但语境却完全不同。先前那句,底气很足;现在的这句话,底气没有那么足了,陆承启也不过是堪堪听得清而已。

    许景淳这话一出,满朝文武就议论开来了,更有一个耿直的武将说了:“秦尚书,既然你是清白的,何不让监察司去搜一搜?反正坏名声的是监察司,又不是陛下……”

    陆承启很想一把揽住这个武将,狠狠地锤他几下:“瞎说什么大实话,还说得这么好!”他创立监察司的目的之一,便是为了给他背黑锅的。很多皇帝想做而不能做的事情,都要由监察司去完成。刚刚被秦怡康挤兑得差点忘了这茬,现在他才想起来,监察司不正是背黑锅的好人选么!

    正待表态的时候,一个胡子花白的大臣端着朝笏出列,说道:“启奏陛下!”

    陆承启的话被噎了回去,认得此人乃是参知政事文彦博,可这一个专门钻牛角尖的臣子,此刻能说出什么好话来?很想说不准,但毕竟要顾及君臣之礼,才皱眉说道:“准奏!”

    文彦博乃是三朝元老,天圣九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数路转运副使等职。元绶年间,曾任枢密副使、同平章事。因其性子耿直,多为直谏,为权臣所不喜,官职也只能升到参知政事而已。大顺的参知政事,一般都有好几个人,如曾公亮曾明仲便是参知政事,不分主次。地位呢,等同副相。只不过陆承启废除宰辅后,设立内阁,这参知政事的副相地位一跌再跌,几乎等同六部主官了。

    “臣以为,许司长为陛下分忧,乃是好事。”

    陆承启听了半句,知道文彦博还有下半句的。“不过……”果不其然!陆承启早有预料,文彦博话锋一转,说道:“既无实证,仅凭一条暗道,一份供词,便下旨抄家,非明君所为。臣有一计,可两全其美!”

    陆承启可不知道文彦博在正史上也是文武双全的好手,曾经平定过叛乱的。此刻听得他说得好像军师一般,有些好笑,当即准奏道:“文卿有何妙计,说来与朕听听?”

    文彦博端着朝笏,笑道:“陛下何不下旨征用王府?”

    “征用?”

    陆承启还没明白过来,底下大臣就议论开了。这确实是条妙计,征用王府,给予市场价的补偿。一来这是皇帝的旨意,借口是用来赏赐大臣,天下有谁能反抗?二来又补偿市场价,做到了不落话柄;三呢,自然是可以光明正大地查案了,就算一无所获,也有一间宅邸的收入。此乃一石三鸟之计,直接让反应过来的陆承启对文彦博刮目相看了:“这文老头,脑筋转得还还挺快的嘛!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奸臣奸诈,那么忠臣就要比奸臣更加奸诈,才能制得住他们!”

    秦怡康还以为文彦博要帮自己说话,正满心期待呢!没想到文彦博却是帮小皇帝出谋划策,气得他瞋目切齿,恨不得把文彦博撕了。

    陆承启故意不看秦怡康,朗声说道:“文卿此计妙极!翰林学士承旨何在?拟旨监察司照办,将王府内外搜查一遍,不放过任何可疑人等!此事宜早不宜迟,朕要在此例朝期间,听到结果!”

    翰林学士承旨倪刚连忙端着朝笏出列道:“臣遵旨!”说罢,便躬身而退,打算去偏殿取文房四宝,代拟圣旨。

    倪刚还没来得及退出大庆殿,便听到一声大喝:“贼子,敢尔!”

    倪刚还没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便被人一把推了出去,跌倒在地。可怜倪刚已然五十多岁,一把老骨头了,怎么受得了这个罪?幸好殿中铺着厚厚的蜀锦,倪刚才没跌得很伤,但也呼痛不已。

    此际大庆殿中,已然乱作一团。陆承启瞧得真切,那兵部尚书秦怡康,居然想给倪刚一掌!

    好在许景淳一直注意着秦怡康的动静,他一出手,许景淳便上前架住了。不过现在看来,许景淳不是秦怡康的对手,陆承启就想不明白了,一个本来是文职的兵部尚书,怎么有一身好武艺?想到许景淳曾说此人是武职出身,陆承启也就明了于心了。

    一个念头还没转好,突然龙椅前飞来一个黑影,“扑通”一声摔倒在地,溅起了丝丝血花。陆承启只感到脸上微微一热,伸手一摸,居然是鲜红的血!

    惊魂未定,陆承启再定睛一看,摔在龙椅前的人,不是许景淳是谁?

    嘶……”

    陆承启倒吸一口凉气,怎么秦怡康的武功这么高?m。

第五百五十章:高手之争

    ,。

    高手间的决战,只差毫厘。韩凤儿这一出手,攻其不备,让秦怡康处在了下风,久久都逆转不了形势。韩凤儿又十分聪明,拳脚上施压,把秦怡康渐渐地逼退下去。

    陆承启见他们缠斗在一起,心中的大石才算放下。别看他表面轻松,其实内心紧张到不行。他不知道韩凤儿到底是要帮他,还是要杀他。要是后者的话,根本不用出手就是了。有时候借刀杀人,就这么简单。

    直到韩凤儿出手的那一刻,陆承启才算真正的放心。看来这女侠总算是解开了心结,不再搞什么刺杀了。此刻看到殿中来去如电,拳风四射的两人,陆承启也明白了,若那日韩凤儿的杀心再重一点的话,他恐怕是活不到今日的。没办法,武林高手的出手速度太快了,快到陆承启都分不清缠斗的两人谁是谁。

    文武百官也紧张地看着缠斗的两人,他们都是见多识广的之辈,看到此幕,哪里还不知道皇上就是冲着秦怡康来的呢?不然的话,怎么解释许景淳发难得这么巧,侍儿都是武功高强之辈,连御前侍卫都来得这么快?要知道,御前侍卫只是负责守卫皇宫而已,一般都在宫门巡逻,最多就只能在大庆门前逗留一下。可大庆门离着大庆殿,还有一里地,怎么就来得这么快?除了事先安排,没有第二种解释了。【】

    这就是所谓的阴谋论,在这些文官眼里,只要对得上号的,都是算计好的。其实并不是这样,王彦宸刚刚从皇家军校毕业,憋着劲要整顿御前侍卫。他把皇家军校那一套搬到御前侍卫中来,训了个把月后,御前侍卫的精神面貌才为之一变。

    这不,隐隐听到“护驾”二字,就猛地冲过来了。如果是以往,留你们在大庆殿中弄出再大的响声,御前侍卫都充耳不闻。无他,都是文官惯出来的,他们说御前侍卫乃是武人,要是泄漏了国家机密大事,该如何是好?于是乎,御前侍卫从元绶年间起,就不能靠近大庆门了。

    经历了这一幕,这些文官们才觉得,没有御前侍卫的保护,他们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