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回到古代做皇帝 >

第156章

回到古代做皇帝-第156章

小说: 回到古代做皇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也长了一颗玲珑心,知道陆承启毕竟乃一国之君。若是批评得太过了,面子上怕是不好看。他已经不小了,道理稍稍点一下。应该就会明白的了。念及此处,刘氏话题一转,说道:“老身最感慰藉的是,吾儿明白老身的苦心。”

    陆承启听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地看着刘氏保存得如同三十几许的脸庞,不知道她的意思是什么。

    只听刘氏继续说道:“吾儿已经明白,经商始终乃水中楼阁,好看但不实用。唯独手中有粮,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陆承启哭笑不得,他不是不重视农业,也没有抛弃商业,两者都缺一不可。农业乃是商业的基础,商业乃是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润滑剂。两者相辅相成,缺少了哪一个,大顺都是在用一条腿走路。

    可刘氏的思想,乃是典型的小农思想,哪里肯听陆承启的施政方针?这个时代,对于商人的误解,实在太深了。大顺百姓,无不以为商人唯利是图,不讲道德,官商勾结等等……帝王也忌惮商人财富之大,下令抑制商业,不许商人的地位过高。

    其实商人这个称呼,来自周朝,周朝时候,把殷商遗民称作商人,不准他们拥有土地和不动产,他们只能从事贩运和买卖谋生,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慢慢地就把以做买卖的人,称之为商人。商人被人误解,恐怕从这里便开始了。

    又因为古代多是自耕农经济,大多数农户都是自给自足,对于商品的需求并不多。其实这也和古人没有很好的办法管理商人有关,这就是眼光的局限性了。因噎废食,自废武功。陆承启曾假想过,如果中国古代没有抑制商业,恐怕中原文明早就在世界称王称霸了吧?

    刘氏可不知道此刻陆承启心中的念头,一个劲地褒奖陆承启在鼓励农业上的“正确做法”,一个劲地将陆承启“鼓吹”商业贬得一无是处。

    偏生眼前这人是自己名义上的母妃,不能说些狠话。自古以来,只有母亲教子,哪里轮到儿子教导母亲的?渐渐代入了古人思维的陆承启,没有开口反驳,而是默默地点着头。

    母子二人,说了好些时候,才收住了口。末了,刘氏说道:“老身老了,精力大不如前,说了好些,竟有些乏了。吾儿国事要紧,还是回去罢!”

    陆承启听了一个下午的“唐僧念经”,耳朵都差点起茧了。秉着孝道,才听完刘氏的唠叨而已。出得内殿,陆承启连一步都不敢逗留了。女人唠叨起来,还真的很可怕的。

    待得走到景福殿外殿的时候,见到周芷若正一本正经地跟着宫女学起了纺纱织布。见得这一幕,陆承启有些好笑。生在书香门第的周芷若,哪里做过这些粗重的活了?笨手笨脚的,偏生神情又极是认真,这种反差,让陆承启看得直想笑。SJGSF0916

第二百三十三章:纺车

    等到周芷若反应过来,陆承启已经在背后默默地看了好久了。察觉到自己出了糗,周芷若粉嫩的脸蛋上一热,嗔道:“陛下,你出来都悄无声息的,存心是想看臣妾笑话吧?”

    陆承启装无辜道:“梓童,这你可就冤枉朕了。太后已然休憩,朕总不能大声喧哗吧?不过,梓童认真的模样,还真好看,哈哈哈……”说罢,陆承启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

    笑声是能感染的,周遭的宫女,闻言都忍俊不禁,掩着嘴偷乐。众人是乐了,周芷若却不开心了,赌气地把摇柄一转,那转轮滴溜溜地转动起来,把丝线都搅乱了。

    见了这么一幕,知道玩笑开得有点过头了,陆承启连忙说道:“梓童莫要生气,朕不过开开玩笑罢了。这纺纱一事,谁天生就会了?梓童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不信,朕问问这些宫人便知。”

    把周芷若的注意力吸引住之后,陆承启连忙对着最近的那个宫人说道:“朕且问你,你学这个,用了多长时间?别说谎啊,那可是欺君之罪的!”陆承启半认真半威胁的口吻,还真的把那宫女吓到了。

    思考都不思考一下,那宫女脱口而出道:“回陛下,婢子学纺纱,不过半日便已熟手……”

    陆承启闻言一愣,心道:“我的天,不带这么不按常理出牌的啊!我叫你说实话,是说给芷若听的,你怎么真的就把老实话说出来了呢?”

    这下好了,弄巧成拙之下,周芷若又别过了头去。窘境之下的陆承启,疾病乱投医,狠狠地瞪了一眼那个宫女,把那年仅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吓得后退了几步,头低低地都快垂到了地上。一双圆溜溜的眼珠子中,泛起了泪光。尚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委屈得都快哭了出来,强忍着泪珠,才没有掉落下来而已。

    陆承启又让另一个宫女答话。这一次他学乖了,选了一个年纪稍长的宫女,想必她不会像先前那个小丫头那样,瞎说什么大实话了吧?

    果然,有了前车之鉴。这个宫女小心翼翼地说道:“婢子比较愚笨,要花三日时间才能学会。皇后娘娘比婢子聪明多了,近半日时间,便赶上婢子一日的辛劳了……”

    陆承启听得这个宫女的答话,才算满意,点了点头说道:“梓童,听见了吧,这可不是朕说的。宫人的话,你总该相信吧,其实你能做到这样。已经很好了。”

    周芷若不置可否,默默地把先前弄乱的丝线给缠好,却一句话也不说。陆承启知道这一次,一向识大体的周芷若是真的生气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落她的面子,虽然是无心之失,却影响了她后宫之主的威严。陆承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连忙把宫女、内侍、御前侍卫都挥退出景福殿,走到轮轴之前,用力搅动起轮轴上的曲柄,讨好的意味很是明显。

    这个大纺车不同手摇纺车或脚踏纺车。一人完成就行了。它体积甚大,通常需要两人协力合作,才能完成得了。工作效率,比先前那些手摇纺车或脚踏纺车。快了近五倍之多。皆因手摇纺车这些一人完成的纺车,仅能一次纺织一个丝锭,而这个大纺车一次能纺织五个丝锭!

    要是熟练的话,每日能纺丝二十斤之多,而普通的纺车,仅能一日纺丝三斤到五斤左右。孰优孰劣。一眼即能看出。

    当然,要是有人发明了水力大纺车,一次性就能纺织三十多个丝锭或麻锭,比黄道婆发明的脚踏三锭纺车厉害多了。可惜的是,要是按照正牌历史,这种水力大纺车,要到南宋的时候才出现。

    南宋能以一隅之地,抵抗金国、蒙古国近两百年的攻击,还是有它独到之处的。器具之利,当属世上之最。奈何先天不全,才被蒙古人铁蹄征服了。

    不过陆承启对这种“落后”的纺织车,并没有什么感觉。他现在只想让周芷若不再生气,低声下气地说道:“梓童,是朕不对,不该在那么多宫人面前开你的玩笑。朕……”

    听到这,周芷若悠悠叹了一声,说道:“陛下不可,你乃天子,就算犯了错,也不能这般自责的。天家威仪,不能在陛下手中堕下了。臣妾只是觉得一时堵心,没有什么的。”

    其实,周芷若心中还是很感动的,陆承启肯放下皇帝的架子,给她道歉,说明心中真的有她。这么低姿态,也难为想要成为千古一帝的陆承启了。当然,这只是周芷若自己想法而已。

    作为深受后世影响的陆承启,并没有觉得像自己老婆承认错误是多么大的一件事。有时候夫妻相处,难免有争吵的时候。这时候,就必须有一个人先放下身段,两人的关系才能和好如初。不然的话,一件件小事的积累,再深厚的爱也会出现裂痕的。作为男人,更是要拿得起,放得下,给自己老婆道个歉算什么?证明自己是真的爱老婆,才会这么在乎她!

    见周芷若肯原谅自己了,陆承启也话多了起来。话题自然还是这个纺车,陆承启这才注意到它的“先进性”,居然能一次性纺丝五锭,简直比教科书上的什么脚踏三锭纺车还要牛得多啊!

    只可惜,这样的大纺车,不是一般人家能消费得起的。陆承启不需要问价,也知道这样的“神器”,起码得千贯以上。除了一些大手工作坊,谁能买得起?

    而且这大纺车需要两人通力合作,才能快速地纺丝或纺麻,普通农户家中,妇女要做的事情很多,谁可以天天凑在一起纺织?

    所以历史的选择,是让脚踏三锭纺车代替了更为先进的大纺车,也不是没道理的。毕竟中原地区大都是自耕农模式和小农经济,纺织不过是副业而已。为了一个副业,雇佣一个人手,好像也说不过去。就算邻居帮忙,也不能每天帮你啊!考虑到这种种,经济实惠又实用的单人纺车,便以劣汰优了。

    除非出现成规模的纺织厂,才能冲散这些家庭手工作坊。但那时候,多余出来的劳动力如何处置,又是一个大问题。弄不好,社会稳定都会被破坏。发展商业也需要稳步前进的,不能操之过急。

    陆承启一边思考着,一边和周芷若有说有笑,丝毫不以男子纺丝而觉得有什么。

    却不知道何时,从景福殿内殿之中,走出一个人影,静静地看着他们俩很久,才幽幽叹了几声,悄悄地又走开了……SJGSF0916

第二百三十四章:驰道落成

    稳住了有点使小性子的周芷若,陆承启总算没有后院起火,可以安稳渡过一个美好的夜晚了。从景福殿回到仁明殿之时,已然日落西山,众鸟归林了。

    夜幕渐渐开始笼罩起整个长安城,大顺皇宫之内,也由宫女、内侍点起了长明灯。平民百姓不舍得用的蜡烛,在皇宫之内,却好像不要钱一样,让每个灯柱都点上了蜡烛。

    油灯固然能燃烧得更久,且经济实惠。可黑烟太过浓重,一般为苦寒学子,平民百姓所用。身为皇室,怎么可能会用平民百姓所用的东西!

    自古以来,帝王家爬上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就是为了这比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