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双鹰旗下 >

第107章

双鹰旗下-第107章

小说: 双鹰旗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德奥方面则支持乌克兰人和顿河哥萨克人独立,在他们的扶持下,乌克兰共和国和大顿河区哥萨克共和国得以建立。
  在西伯利亚,美国和日本在支持高尔察克,兵力不足的美国人为了牵制日本,拉上中国人一起对远东一起采取军事干涉行动。
  香布仑宫,年青的皇储卡尔大公在接受皇帝的召见。
  “坐吧,卡尔。”李海顿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在一份文件上签完字,然后把全上文件夹,把它放在办公桌的一大摞文件上面。他抬头看了自己的侄子一眼,“我这次叫你来,是想让你出任帝国新的安南总督。”
  “您这是什么意思,如果您对我有什么不满,我可以心甘情愿地把皇储之位让给马克西米利安。”卡尔大公说道。
  “你错了,我叫你出任安南总督,并不是想剥夺你的继承权,相反,这是在把你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李海顿神色略同显得有些愠怒,卡尔说话还是有些太过直率,并不是个合格的政客,“马克希米利安的兴趣在科学和艺术上,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位继承人,他对于政治和军事丝毫不感兴趣。我让你去安南,是想让你多了解东方,多和中国人打交道。帝国的未来并不在大西洋上,那里已经被瓜分完了。帝国的未来在东方,我只是想让你对东方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我说这些你能明白吗?”
  “为什么是东方?”卡尔抬着头说道。
  “市场和利益,你不去深入体会和了解,永远不会明白这些。帝国的领土和人口就这么多,自然资源也不算很丰富。这个世界很大,卡尔,我希望你有机会每年都去美国走走。说英语的人统治些整个海洋,但是我们却是他们的敌人。是的,只要我们还想当个世界强国,就一直会是他们的敌人。”李海顿说道,“英国和美国,他们拥有着这个世界是资源最为丰富的领地,我们能与他们争夺的,只有市场了。现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如果我们在这里被打败,那么,在下一场战争——也许在15到25年之后,我们将会一败涂地,彻底地被肢解和被瓜分。”
  “为什么?下一场战争?”
  “对,除非我们彻底消散,或是英国人彻底衰落,没有了主导欧洲事务的时局野心,否则,冲突早晚还会爆发。”李海顿说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顶着皇后的压力,坚持由你继承皇位的原因。你已经有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现在需要的是加强政治头脑和经济的眼光。”
  “好吧,我遵从您的决定,什么时候出发?”卡尔大公说道,“可以带上家人吗?”
  “当然,下个月海军需要护送一批中国船队,本来计划派出巡洋舰队护航,现在我改主意了,会派出第3战列舰队。你乘‘伊斯特里亚’大公号去,怎么也是帝国的皇储,需要维护帝国的脸面不是?”李海顿笑着说道。
  I1153


一六〇、市场和干预

  欧洲的“战后经济综合症”已经开始显现。
  与法国不同,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除了东普鲁士,奥匈除了加利西亚,其它地区基本上就没有遭受到战火的波及。
  伴随着大批的军队复员,两国的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但在短暂的“战后繁荣”之后,欧洲各国都开始面临着产品过剩,工厂开工不足,国内失业增加的问题。在战争时期,实际上由于来自军方的大量订单,使得德奥两国的工业生产都有着极大的提高,这些快速发展的行业大都集中在军工、钢铁、冶金、机械、化工和造船能与军事相关的领域,但随着军方的订单减少甚至是取消,这些企业都面临着开工不足甚至是停工的局势。
  在战争中,德奥失去了整个海外市场,由于英国和美国设置的高额关税壁垒,现在想重返美英及殖民地市场已经相当困难。在战前,德国已经垄断了美国合成染料市场和大部分的硝酸铵市场,但在战争期间,美国没收了德国的所有专利,并把它们交给了美国企业无偿使用,这造成美国在几年内涌现出杜邦、杜威等一批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再加上高额的关税壁垒,德国企业想重返北美市场已经是难上加难。
  而日本则趁战争的时机趁机在远东和东南亚开始挤占德奥市场退出后所留下的空缺,美国产品则趁此时机主导了南美市场。
  实际上,这个世界留给德奥两国的市场空间并不算大,英国人数百年的经营,建立起了庞大而封闭的殖民地市场,并把包括美国在内其它国家都排除在。英国人的经济状况由于有着庞大的殖民地市场的支撑,要比德奥两国要强得多。
  相比较之下,美国的经济运行情况要好得多,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工业产值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但它在战前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内的巨大市场,与欧洲的贸易中始终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欧洲的战争给美国带来了新的机会,在战争初期,美国以“中立国”的身份与各交战国进行大量的军火交易,而且这场战争还促使美国原本弱小的军事工业和造船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战前,美国的造船业年生产能力只有15万载重吨,但在短短的数所之内就提高到了年产量120万吨的水平,虽然与英国每年造船业880万吨和德国造船业每年510万吨的制造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但已经和法国、奥匈一样,站到了第二线上。
  欧战也使得美国从战前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转变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实际上,在整个欧洲战争期间,获利最大的只有美国。英国大约为战争花费了二百多亿英镑,也几乎把数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消耗一空,法国和意大利成为这场战争的输家,不光失去了大量的殖民地,而且还要承担巨额的战争赔偿。
  德奥两国相对要好一些,实力得到了扩张,而且还有战争赔款作为补偿,虽然战争赔款不能完全弥补两国在战争中的损失,但综合下来,反而略有赢余。
  最可怜的就是俄国,战前这个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庞大的帝国一下子损失了二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五分之一的人口,而且还陷入到了内战的泥泽中。现在内战中的俄国反而成了德奥最大的市场,两国不断地把剩余的军火的军用物资运送到乌克兰、顿河和高加索地区,再换回大量粮食、油料、肉类和工业原料。
  这极大地缓解了两国由于战后经济危机所造成的冲击。
  经济寒潮开始慢慢袭来,由于英国在战后向全世界在抛售剩余的商船,1919年,奥匈四大造船厂除了得到了国内航运公司的26艘地中海型短途客货轮的订单外,产能近二百万吨的四大造船厂竟然没有得到一艘来自国外的轮船订单。在这种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奥匈国内的小型造船厂纷纷倒闭,而与造船业相关连的机械制造企业也都陷入困境。
  而海军方面则在向全世界兜售在法国还没完成舾装的八艘主力舰。
  战争已经结束,奥匈海军可无力负担如此众多的主力舰的养护费用和日常开销。
  由于急于开拓海外市场,避免使国内经济陷入衰退,李海顿在构想运用国家干预的方式。与英美的纯自由竞争式经济发展模式不同,德国工业在发展中一直有着政府干预的影子,组建出一些实力雄厚的财团,以促进和加强德国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财团经济的形成从本质上来说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比如说克虏伯的装甲钢生产,由于与德国海军达成了供应协议,克虏伯财团才能在数年之内就形成了年产50万吨装甲钢的生产能力,这在英美自由竞争经济模式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英美经济模式中,企业要承担投资所造成的一切风险,而德国方面由于政府的采购保证,已经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当然,这有时候也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而奥匈帝国所采用的经济模式几乎与德国一脉相承,不过,李海顿为了保证企业保持一定的竞争力,一直在强调每个行业最少要保持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存在。即使伊斯莱亚财团已经是整个帝国内最大的垄断性财团。
  比如装甲钢采购,一直由林茨钢铁厂和卡尔森钢铁厂在相互竞争,中标企业只能得到订单的百分之八十,剩余的订单则要保证另一家工厂的生产。
  德奥所采取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有点类似于介于垄断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模式方式,这有利于保持企业的海外竞争力,弊端是不利于小型企业的发展,造成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
  这也是德意志民族本身的一些弱点,在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生活严谨的德意志人远落后于热情奔放的拉丁民族。
  现在,为了加快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李海顿开始向北洋政府在积极地推销他的国家干预经济计划。
  采用的方法说来有些可笑,正是他盗用的所谓“苏联援建”方式。
  I1153


一六一、援建计划

  一九一九年初,以财政总长梁启超、工商总长张国淦和交通部长曹汝霖为首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民国工商代表团抵达了维也纳。根据李海顿提出的方案,奥匈政府与北洋政府之间初步制定出一项规模庞大的促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投资援建计划。
  实际上在民国初年,中国的工商业已经在快速地发展着,特别是在欧战期间,无论是官僚资本,还是民族资本,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好势头。因此,史学界往往把这一时期,称之为中国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黄金时期”。但这一时期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英、法、美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不同,而且与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俄国等国也不同,具有鲜明的中国印记。可以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独具一格,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在北洋时期,中国的工商发展具有很强的官僚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