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昔言道 >

第212章

昔言道-第212章

小说: 昔言道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能想清楚这点就足够了,中行一族已然覆灭,这背后的阴谋算计、是非真相根本无关紧要。至于给中行氏一个说法,不过是冠冕堂皇之词罢了。究其实质,天子安排此行的真正目的是让殿下以代理国事的名义出现,借此向晋国、乃至天下诸侯传达天子预立殿下为太子的意图。”

    “嗯……”姬政长舒一口气,说道:“我会安抚好晋王和赵家,妥善处理此事。相信待我归来之时,晋国必将全力拥护于我。”

    “哈哈!好!殿下果然聪慧!”太师欣慰的看着姬政,捋须笑道:“不过,殿下也不必太过忌惮,毕竟赵无恤还留置在洛阳嘛,呵呵。”

    “多谢太师。时候不早了,在下该启程了。”说罢,姬政起身行礼。

    太师也起身相送,行礼道:“望殿下早日归来,臣等恭候殿下荣登太子之位!”

    “告辞。”

    姬政回礼作别,双目之间透出一丝难以觉察、却又无比真实的喜悦。

    此时,王子姬任被囚禁于府中,他自知前途灰暗,心中抑郁不安。

    突然,看守前来通报,说是赵无恤求见。姬任现在早已没了怒气,只是悲叹一声,让看守带赵无恤进来。

    赵无恤来到姬任面前,见姬任面容憔悴,衣冠不整,不禁悲从中来,痛哭道:“殿下!是我们赵家害了您啊!”

    姬任释然的摆了摆手,苦笑道:“这不怨你们赵家,没有中行氏的事情,也会有别的事情。呵呵,眼下败局已定,我也没必要再埋怨什么了。”

    “殿下……我已经修书寄给父亲,他会恳请晋王帮助殿下的!”

    “算了,其实最开始我根本无意争夺王位。几年前,父王以为二哥早已不在人世,而大哥又阳寿将尽,父王或许是出于无奈,才会视我为继承人吧?”

    “不,殿下不能这么说,其实大王一直都认可殿下。只不过黄池会盟的时候,姬政突然出现救下天子,而后的一系列事件又频繁中伤殿下,这才致使殿下失势。”

    “呵呵,是啊,这一切都是大哥计划好的。大哥祭出性命来帮助二哥,哼,那我还有没什么胜算?”

    “殿下!不可轻易放弃啊!国中尚有半数权贵愿意支持殿下,诸侯又全都站在殿下这边,不管怎样,殿下都还有机会啊!”

    姬任摇头,“没有机会了,用不了多久,他们都会反过来支持二哥。这些权贵们还有诸侯,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的利益,谁能维护他们的利益,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利益,他们就会拥护谁。这件事情之后,站在我这边就等于放弃自己的利益,谁还会这么做呢?呵呵,这世上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哎,我已经失败了,树倒猢狲散,马上我就会孑然一身。哎,就这样吧,我会向父王请命归隐民间,或许这样,二哥还能念在兄弟情面上留我性命。”

    “不!我们晋国一定会坚定的站在殿下这边!”

    姬任无奈一笑,沉默不语。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内侍公公的通报声:“天子驾到!”

    姬任与赵无恤急忙上前迎接,并深深行礼。

    “孩儿拜见父王!”

    “臣拜见陛下!”

    “起来吧。”天子示意二人起身,看到姬任憔悴的面容,天子顿时心生怜爱,叹气道:“去收拾一下,你们两个随我视察秋收,即刻出城。”

    姬任心中不解,虽然有些惶恐,但还是立即应命道:“喏。”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天命难违

    下午,姬任与赵无恤陪伴天子来到城郊农田,一行人骑在马上,沿着田间小路缓缓行走。

    不远处,一大家农户正在收割粮食,几个孩子开心的追逐打闹,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见此情景,天子欣慰的说道:“任儿,你看那家人多开心啊。”

    姬任点头道:“是的,父王。今年丰收,百姓自然欢天喜地。”

    “嗯,对百姓家的孩子来说,能吃饱穿暖就是万分的福气了。但是对于帝王家的子嗣来说,福气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姬任低下头,沉默不语。

    “你们三个对我来说同样珍贵。现在你们大哥去世了,而我终究要从你们剩下的两个人中选择一个。任儿啊,你要知道,这一选择对于父王来说十分艰难。我不希望你和政儿手足相残,更不能看你们各拥一派,相互攻伐,引得天下大乱。所以……”

    “父王,我明白了,我将归隐民间,但求一片良田,换得此生安稳。”

    “那倒不必……”

    天子话还未说完,姬任却立即行礼,恳求道:“父王,孩儿心意已决,还望父王成全!”

    “哎……”天子深深叹了口气,良久才点头低语道:“也罢,也罢。就依你意思吧。”

    “谢父王!”

    随后,众人继续沿着田间行走,只是再无言语。

    转眼日薄西山,此时此刻,姬政刚刚离开洛阳地界。

    队伍即将进入一处山坳,姬政突然勒住马匹,队伍也骤然而止。姬政盯住前方山坳仔细观望了一番,立即觉察出些许异样。他翻身下马,一番寻觅之后,从潮湿的泥土上捡起一块碎石。

    而后,姬政拨马回身,下令道:“绕过此处山坳,沿小路进发。”

    青门不解,问道:“殿下,天色已晚,此时绕道,恐怕今晚就无法赶到最近的驿站了。”

    “赶不到驿站露营便是。带兵打仗之人,难道不能在外过夜么?”

    “喏。只是……属下不解,殿下为何要绕路行进?”

    “此时黄昏,正是飞禽走兽躁动之时,然而前面山坳却一片寂静,恐怕有所埋伏。”

    说罢,姬政将手中石块扔给青门,青门接住石块,捏在手中仔细观察,却并未发现任何奇特之处。

    “殿下,这是何意?”

    “我从潮湿的泥土上捡到这块石头,可这块石头的底面却完全没有潮湿的迹象,显然是刚刚落在泥地上。所以,不久之前这里必然有人马经过,应该是无意中将这块石头踏到了泥土上。”

    “原来如此,这么说来,前方很可能藏有伏兵。”

    “嗯,此行凶险,务必时刻谨慎。”

    “明白了!”

    于是,一行人立即掉头返回,沿小路绕过山坳,继续向晋国方向进发。

    张循躲在山坳旁的树丛中,远远看到姬政掉头返回,不禁赞叹道:“呵呵,王子殿下果然非同一般。不过今晚,咱们的账必须算个清楚!”

    天色渐晚,光线越发昏暗,城郊的田垄上,天子等人正在返回洛阳城。

    姬任始终神情凝重,面色忧伤。天子想找些话说,却终究不知该说什么好,也只能一路无言。

    洛阳城墙上飘扬的周字旗帜已经映入眼帘,要不了多久,父子就将天各一方,骨肉亲缘也会烟消云散,或许,这就是帝王之家无法避免的悲剧。

    众人即将走出田垄,而就在这时,垄边的高草中竟突然钻出一条大蛇,大蛇吐出信子,一下扑至天子马前。骏马受惊,猛然从田垄上跃入农田,一路狂奔不止。

    “父王!父王!”姬任慌乱,急忙带领众人上前营救。

    然而马背颠簸,老迈的天子根本无法驾驭,眼看前方出现一条沟渠,那骏马腾空跃起,登时将天子狠狠甩了出去。

    姬任紧跟着越过沟渠,见天子正倒在不远处,他慌忙翻身下马,将天子抱了起来。

    “父王!父王!”

    无论姬任怎样哭喊,天子始终没有丝毫反应。原来坠马之时,天子的后脑恰好磕在一块尖锐的石头上,此时早已气息全无。

    白发苍苍的内侍公公也瘫软在地上,嚎啕大哭道:“呜呜呜……天子驾崩了……天子驾蹦了……”

    突如其来的情形令众人悲伤不已,而赵无恤却大喜过望,他急忙上前拉起姬任,低声耳语道:“殿下,此天意也!”

    姬任擦去眼角泪水,深吸一口气,而后死死盯住赵无恤,问道:“天意如此,我该如何行事?”

    “先下手为强!”

    只见赵无恤猛然转身,抽剑抵在内侍公公的脖子上,说道:“天子临终之时将天子之位传于王子任,你们都听到了吧!”

    内侍公公大惊,他惶恐的看着赵无恤和姬任,一时无话可说。

    赵无恤面向众人,高声喊道:“天子驾崩之前,用最后一口气将王位传于王子任,在场众人皆可为证!圣意如此,不得违背!”

    说罢,赵无恤将剑身一紧,质问道:“公公!你我皆可为证,没错吧?!”

    内侍公公不得已,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接着,赵无恤立即向姬任下跪,行礼道:“臣,拜见天子!”

    其余众人也只好学着赵无恤向姬任下跪。

    谁知,就在众人跪拜之时,身后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赵无恤起身回望,只见一人正催马扬鞭,拼命向洛阳方向飞奔而去。

    赵无恤心中一惊,急忙命人放箭。然而那人马速飞快,十余箭均未能射中,转眼那人便已逃出射程,奔向洛阳城,赵无恤急忙对姬任说道:“那人定是太师藏在天子身边的亲信,眼下成败就在旦夕之间,请陛下立即行事!”

    姬任仍然有些慌乱,他将手搭在赵无恤肩上,说道:“好……好……一切都请赵大人定夺,事成之后,我,不,孤,定不忘赵家的汗马功劳!”

    赵无恤点头道:“陛下,洛阳禁卫军统领是站在我们这边的,所以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你是说……兵变?”

    “不,应该说是用武力来拥护陛下。毕竟,太师等人恐怕不会那么轻易就放弃,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叫回姬政。所以,臣今晚就能拟出遗诏,而陛下天亮就要宣布登基!”

    “可是……父王尸骨未寒……”

    “自古成王败寇,眼下生死瞬间,陛下决不能有半点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