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我为王 >

第813章

我为王-第813章

小说: 我为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纠纠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誓不休战!”

城头之上;慢慢地有人开始应和着王剪的歌唱;渐渐地在城头之上汇聚成一股洪流;数千残余的秦军;挥舞着刀枪;用尽全身的力气;唱响了他们曾经让他们的敌人为之颤抖的战歌。

远处;冯发勇脸上露出些许冷笑;以前;秦人唱起战歌;是为他们的敌人送葬;今天;他们唱起战歌;却是为自己提前哀悼。

“擂鼓;吹号;准备进攻!”他转身;对身边的传令兵道。

鼓声隆隆响起;嘹亮的军号在中军响起;伴随着中军的军号;一个个的征东军方阵;开始响起应和的军号;一面面的军旗挥舞;表示着已经做好了准备。

“冯将军;冯将军!”一匹快马从远处迅速接近;马上骑士放开喉咙大声喊叫着;顷刻之间便接近了中军。

冯发勇眉头一皱;那是他留守大营的将领;看他神色匆匆;似乎是出了什么意外。

“什么事情?”他喝问道。

“冯将军;刚刚东方集团军司令官贺兰雄命人快马送来命令;暂缓进攻九原郡城;所有部队;立刻回营待命!”将领大声道。

“你说什么?”冯发勇一愕;九原郡城已经唾手可得;竟然要他停止进攻。

“你有没有搞错;来人真是贺兰雄将军的信使么?会不会是秦人搞鬼?”冯发勇身边;代郡郡守赵勇厉声问道。

“回郡守大人;回冯将军;这么重大的事情;末将怎么敢大意;可来人是贺兰雄将军麾下大将贺兰捷将军啊!末将认识他的。”

“贺兰捷?”冯发勇眉头深深的皱起;既然是他;那么军令就不可能是假的了。

“冯将军;我看是这位贺司令官怕我们独立拿下九原郡城;抢了他的功劳;这才下令让我们停止进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们先打下九原郡城再说;看这样子;九原郡城根本不可能挡得住我们倾力一击;造成既成事实;他还能怎么样?”赵勇沉声道。

“不错;冯将军;这都打了好几天了;难道就这样收手;那前几天咱们牺牲的袍泽岂不是白死了!咱们这可是在秦军本土作战;他们的援军随时都有可能上来援救;要是这样的话;我们前面的努力;就全部付之流水了。”赵勇身边的老将秦雷附和道。

秦雷是子兰时期代郡的老将;在代郡与赵国朝廷发生内战之时;秦雷率军镇守南彰;扼守西陵门户;牢牢地控制了这一要地;使得赵杞最后为了速胜;不得不绕道南彰进攻西陵;为最后的大败埋下了伏笔。秦雷是现在这支代郡兵中硕果仅存的老一发将领了;新起将领大多来自征东军;而秦雷也是赵勇最为信任的依仗之一。

“秦老将军。”冯发勇沉吟了一会儿;”贺兰雄司令官位高权重;早已不需要用军功来证明自己了;他的地位已经够显赫了;他下令我们停止进攻;只怕另有隐情;而且;征东军军纪森严;可没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说;命令没有抵达是一回事;但抵达了阴奉阳违或者不遵守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秦雷胡子一翘;正准备再说什么;冯发勇已经先开口截断了他的话;”秦老将军;高都督已经将山南郡;代郡划为了一个战区;由贺兰雄司令官统一指挥;他是我们的顶头上司;违反军令;那可不是一件小事;而且贺兰雄司令官是匈奴人;可不是那么讲道理的家伙;性情脾气那可是火爆得很;就算我们认为他今天的命令有误;也只能在事后向都督申诉;但现在;我们必须停止进攻。”

说完这句话;冯发勇不再给赵勇和秦雷说话的机会;转头对传令兵道:”吹号;撤军!”

撤退的军号声响起;这一次;下面的回应却是有些迟钝;显然;第一线的将领对这个命令也是莫名其妙;半晌;各个已经做好进攻准备的方阵才开始响起回应的军号。

各类攻城器械转向后退;待得他们退到阵后;一个个方阵原地转身;迈着整齐的步伐;开始远离九原郡城。

城墙之上;本来激昂的战歌之声戛然而止;包括王剪在内;都是瞠目结舌地看着数万征东军;就这样扬长而去。

本可一鼓而下;却这样转身就走;征东军在干什么?武装游行示威么?王剪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之后。

贺兰雄笑吟吟地看着冯发勇等人;”冯将军;赵郡守;秦将军;感觉很恼火;很气愤;很不解吧;这唾手可得的功劳;被我轻飘飘的一个军令;便给弄没了!”

冯发勇哈哈一笑;”司令官言重了;代郡;山南郡被都督划为一个战区;司令官是这个战区的最高指挥者;既然下达了命令;末将理解也得执行;不理解也得执行。这是军人的本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好;说得好;军人以服从命令这天职。难怪都督如此看重你。”贺兰雄鼓掌大声叫好;”冯将军;其实我何尝不想打下九原郡城;一鼓作气冲进秦国腹地啊;但不行啊;眼下不是时机啊!不仅是我;便是都督;议事堂;也生怕冯将军你大展神威;一举拿下了九原郡城;那可就坏罗!”

“这;有何坏处?”一边的赵勇不解地问道。

贺兰雄笑吟吟地看着赵勇;这位子兰的幼子自小体弱多病;子兰死后;被征东军扶上马作为一面旗帜;但也仅此而已;随着代郡宣布易帜;成为征东府下属的一个郡治;赵勇的历史使命也将完结;不久之后;赵勇也将卸下代郡郡守之职;前往征东府任职;高远为他准备了一个清贵的职务;养起来。他的重要性;现在根本就无法与冯发勇相比;甚至连秦雷也法相比;像秦雷这样的老将;还是要笼络的。

“赵郡守;战争;总是要为政治服务的;打仗;总是要有目的的;我们为什么要打这一仗;打赢了有啥好处;打输了有啥坏处;自然都得想清楚;打下九原郡城;从表面上看;自然是一场大胜仗;可是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大大的坏处;那我们为什么要打?自然是要不打为妙。”

“坏处?”赵勇仍然不解;这位赵公子不谙政治;一边的秦雷皱眉思索;他却直接问了出来。

“是啊;坏处大大的;因为我们如果打下了九原郡城;便代表着要与秦人真刀实枪地干起来了;一场与秦人的全面战争;不符合我们眼下的利益;也不是现在的征东府能够承担得起的。”贺兰雄笑道。

“既然不能打;那么摆出这么大的阵仗干什么?”赵雷嘀咕道。

贺兰雄觉得子兰这位公子真是太可爱了;可惜子兰一世英雄;最后留在世间的血脉却是一个单纯得够可以的小家伙;听闻子兰的长子有乃父之风;只可惜死在了邯郸。不过这对于征东府来说;算是一件好事;如果那位大公子还活着;只怕征东府吞并代郡就没有眼下这么顺利了。

“简单地说;那就是讹诈!”贺兰雄不厌其烦地向可爱的小白兔解释着;”秦人是想试探我们有没有作战的决心;那我们自然就要让他们看看我们的胆色;我们不仅有作战的决心;还有不惜破釜沉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秦人退缩。我们的确摆下了很大的阵仗;花费不少;但总是会捞回来的;咱们征东府;可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司令官;那咱们数万大军就在这里当看客么?”秦雷问道。

“当然不!”贺兰雄摇头;”九原郡城是不打了;但咱们总得做点什么;几天之后;公孙义的独立骑兵师就要到了;到时候;让他们在九原郡扫扫荡;去打打秋风。”

“九原郡可是穷得可以;只怕没什么可捞的。”冯发勇笑道。

“没有钱;人总是有的。”贺兰雄淡淡地道。

第九百一十三章:煌煌汉威(37)

没有钱;总有人。从贺兰雄嘴里轻飘飘的说出来的这句话;对于一般的普通人而言;便代表着家破人亡;背井离乡;代表着无数的鲜血与尸体。但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人有何异义;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征东府现在控制着广阔的区域;但最让高层头痛的是;大部分的地区;例如大草原上的积石郡;大雁郡;河套郡以及刚刚征服的东胡区域;清一色的都是地广人稀;在这些郡治之中;除了积石郡作为现在征东府的政治经济中心;情况较好之外;其它地方;都极其缺乏人口。

掠夺敌人的人丁;虽然暴力;但却是最为简单直接的方法;在增强自己实力的同时;也在间接地剥夺敌人的潜力;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更何况;在这大帐之中的征东府诸位将领看来;将这些秦人掳掠走;短时间内;他们或者会痛恨征东军;但时日一长;只怕他们还会感激莫名;秦国虽强;但强在国;老百姓们的日子着实是不大好过的;沉重的赋税;严苛的律法;压得普通百姓直不起腰来;想要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便是从军;用刀枪去战场之上去搏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但这;也代表着风尽的风险;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成功的从底层搏杀出来的将领;在他的脚下;是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同仁的鲜血与尸体。秦国朝堂;放大了这些成功者的事迹;却有意识地忽略了那些垫脚石。

君不见;在山南郡;当初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秦人;现在都不再承认自己是秦人;而只称呼自己是山南郡人;是征东府辖下子民么?

三天之后;公孙义的独立骑兵师赶到;一万五千余骑兵立时分成了若干支队伍;四处出击;深入乡间;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掳掠;掳掠财富;掳掠人丁;然后一根绳子拴了牵回兵营。短短数天;征东军军营之内;便抢来了近三万秦人百姓。

赵勇的代郡兵便成了押运这些秦人百姓的运输队;没有任何条件可讲;这些秦人百姓被代郡兵驱赶着向草原深处走去;他们将被遣送到辽东半岛安置;辽东半岛在东胡的统治之下多年;民族成份复杂;先前汉人在哪里地位低下;几乎绝大部分都是奴隶;这种情况自然不利于征东府的统治;但征东府辖下各个郡治几乎都缺人丁;虽然高远下令各郡按照一定比例向那里移民;但这一命令却遭到了下属不动声色的抵制;使得这一命令几乎是名存实亡;也是迫使高远不得不密令贺兰雄掳掠人口以充实辽东半岛。

征东军上万骑兵在九原郡肆虐;九原郡城内的王剪虽然咬碎了钢牙;但却无计可施;以他现在手头的兵力;别说出城与征东军决战;便是守城;也是力有未逮;不知道什么原因征东军不攻城;但王剪自然也不会出城去送死;每日站在城头;看着越来越多的秦国子民被赶羊一样赶进征东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