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王侯-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又是一阵大笑之后,胡一鹗道:“没想到啊,这宁贼起兵之后,连带着旁人的胆子也跟着大了起来。以前一直觉得,湖广是楚藩最为跋扈,辽藩次之,如今看来,这素称恭顺的兴藩,却是最为大胆的。朝廷命官也敢动手,老孔,你这次也是坐在了火上烤呢。”
孔璋这时的神色也郑重了起来“怎么,已经有了证据?”
“证据?日子过了这么久,如果还能有证据,那就一定是栽赃陷害,信不得了。”胡一鹗摇摇头,伸手从自己的行囊里,抽出了一个锦匣,里面放了一叠银票。“五千两的银票,湖广的几家大钱庄都能兑现,也足够我养老了。这么多人命,五千两,卖的不贵。”
“五千两?我老孔只收到了八百两,你我都是五品,这未免也差的太多了吧?不成,等我见了兴王妃和世子之后,肯定是要理论一番的。”
“你又不是按察衙门的官,这银子送你就不错了,便是一文不给,又能如何?谁让老夫我是此案的主审呢?”两人又打了个哈哈,胡一鹗道:
“你知道,这银子是谁递过来的么?老夫的贴身随从,从老家跟我出来做官,鞍前马后,已经服侍了我三十几年。就是这样的家生奴,也被兴王府打通了关节,把银子送过来。他们什么都没说,但是什么也都不必说了,如果老朽不识相,怕是也未必能离开安陆了。”
孔璋的面色也凝重起来“他们敢?谁敢加害廉访衙门的人,难道就不怕朝廷的王法了?”
“他们加害州牧的时候,就没想过王法,我这官也不见得就值钱多少。兵荒马乱的年月,是没那么多王法可以讲的,毕竟现在已经坐实了,这次安陆之乱背后的推手是白莲教。而那杀手又没捉到,再来杀几个朝廷命官,也不是什么怪事。所以这次,我不过是走走过场,哪怕是带上了神眼纪丰年这样的高手,也不过是为了让这个过场走的像那么回事。当然,该敲打的也得敲打,免得让他们觉得,我们真糊涂呢。不过孔贤弟,你到了任上,可是要做亲民官的,该当怎么办?”
“凉拌。”孔璋哼了一声“凤立松的降兵被招安进了安陆卫,这背后也是兴王府出的力。而衙门里,我除了几个差役外,怕是连一个心腹都没有,这样的官,就像是庙里的神,只能等着人来拜,其他什么都做不了。反正我做泥胎习惯了,无所谓,混日子就是了。不过兴王府也不要得意太久,等到平定了宁王之后,再慢慢和他们算帐。”
王府内,胡一鹗拜见了王妃和世子后,就一脸严肃的开展调查,号称湖广第一名捕的纪丰年,带着自己得力部下,在两处院落里紧张的忙碌着。日子过了这么久,不可能存在证据,不过物证虽然没了,人证却还在。
每一名当班的侍卫巡丁,都受到了严格的审问,口供分门别类的整理起来,再进行归纳汇总。等到晚上掌灯时分,胡一鹗看着纪丰年道:“纪丰年,你的名字连郭抚台都听过,说你是湖广第一号名捕,本官今天考考你,这个案子有眉目了么?”
纪丰年生的身躯高大壮硕,看上去像是一头野熊,但只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这粗犷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何等纤细的心。而这粗如小树的手臂内,又潜藏着多么巨大的力量。
只是这令湖广绿林豪杰头疼,无数江湖巨魁饮恨的一流高手,在胡一鹗这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面前,却必恭必敬,没有丝毫的暴戾与野性。听到对方的问题,他略一沉吟,然后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这杀人者,必是王府中人,且是王府内极有地位之人。非如此,不足以解释所有疑问,如果小人所料不差的话,行凶者,应该就是王府仪正杨承祖。而背后的主使之人,就是兴王府内王妃或世子其中之一,只要将杨某拿下用刑,不愁问不出真正的主使。”
第四百五十章真相(三)
“拿人?你的口气不小么,杨承祖可是带兵杀过乱军的,数万乱军都被他杀败了,就凭你和你的那些部下,能拿的住他?”胡一鹗面上带着几分高深莫测的笑容,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只是那么端详着纪丰年。
纪丰年则依旧恭敬的答道:“那不是一回事,军阵上指挥作战的将军,下役也不是没捉过。小人吃的是这碗饭,至于他有什么功劳,背后有什么靠山,不是小人该想的问题。只要上司下令,不管他是何等样人,我只管拿就是了。该拿不该拿,是长官的事,怎么拿,是小人的事。老爷放心,小人动手,保证不会出了纰漏。”
“咱们是衙门,不是江湖匪类,怎么能随便就拿人?尤其这样的大案,定要查个水落石出,不让真凶漏网,也不让无辜蒙冤,才对的起咱们吃的俸禄,切不可莽撞行事。你且说说,为什么要怀疑杨承祖,有什么可靠的证据么?本官看来,这些侍卫的口供没有什么问题,更没人提过杨承祖一个字,你为什么怀疑到他头上。再者,你不过区区一捕快,也敢怀疑王府,你不要命了?”
“老爷容禀,这些口供确实没什么问题,但正是因为这些口供看上去没问题,小人才认为这王府真正有问题。那天晚上的表现,正常的有些过分了。事实上,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一切正常,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声音传出来,有些蛛丝马迹留下。所以小人敢担保,这些口供,是有人特意嘱咐他们,编排好的。连带那杀人处的线索,都被人抹了个干净,而能做这事,让这么多侍卫一起对口供抹线索的,必然是王府说了算的人。而动手的,想来也在王府里有一定的地位且是亲信。后来小人仔细看了口供,发现这些人的口供里,最没有嫌疑的人,就是杨承祖。”
“据本官所知,他当时在养伤,不是说他被反贼中那个武不从暗算了,伤的很重。按说伤成那样,似乎是没什么可能动手杀人的。”
“小人想来,那多半是苦肉计,小人特意问过,自始至终,他们都没让良医所的郎中诊断过,而是由杨承祖的妾侍进行治疗。而且还没开过什么药,也没真看他怎么治过,等到事情过后,他的伤好的也很快。这些都是疑点,我想把他的小妾捉来,仔细审问一下,定能把真相问出来。小人吃了二十几年公门饭,手上抓的人不知多少,查这些事,不在话下。”
胡一鹗点点头,又看了看眼前这些口供,挥挥手道:“你下去吧,我相信你是个聪明人,这事怎么该怎么做,你自己心里有分寸,只管放手去做。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一条,不伤无辜,不纵真凶。只要掌握了铁证,不管做这事的是谁,都要一查到底,出了天大的事,本官为你承担。”
走出门去的纪丰年,看了看那点着灯的房间,以及伏在案头办公的身影,朝地上吐了口唾沫,自顾回房睡了。能在省里做到捕头的,脑子不会不好用,如果不知道自己上司说的是正话还是反话,是否惦记着用自己当弃子,早就活不到今天了。
随后整场调查轰轰烈烈,风过无痕,从程序上看,找不到任何漏洞。王府的侍卫频繁的被叫去问话,其中还有几个人受了刑,甚至王府长史袁宗皋还出面与胡一鹗进行了严肃的交涉。
相信在后世的记载中,胡一鹗一个强项令的称号,是跑不掉的。至于纪丰年和他的部下,也通宵达旦的办公,一丝不苟的完成着调查、勘验,直到拿出了与安陆锦衣卫一样的报告:此案确系白莲教残匪所为。疑为漏网巨匪雷奋起,于湖广全境发布海捕公闻,一体严拿。
作为荆南兵备,胡一鹗此行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对凤立松降军以及安陆所抓俘虏的处置。眼下湖广还在用人之时,这五千余名青壮,不论为兵为民,都是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在长寿郡主以及本地士绅的运作下,这支人马最终还是留在了安陆。
胡一鹗宣布了省里对于凤立松部的安顿结果,其部编为安陆卫,驻防安陆州。凤立松授三品安陆卫世袭指挥使,其部从此接受大明朝廷整编,今后若有功劳,另行升赏。
这种结局算的上皆大欢喜,安陆州衙门内,代知州孔璋设下酒席款待众人,也算是表一个态度,希望今后得到大家的支持。王府内,长寿郡主轻抚瑶琴,奏响天籁之音。而对面杨承祖只是在朱秀嫦的脸上身上乱转,惹的佳人不住的用白眼相向,却又无可奈何。
一曲中途,朱秀嫦气呼呼的将瑶琴一推“不弹了,闹的心乱,还怎么弹啊。听琴就给我规矩一点,不要像个贼似的,四处乱看好不好?真是的,再这样,我就让人挂上珠帘了啊。”
杨承祖微笑道:“郡主的琴艺天下无双,更重要的是,若不是折上十几年,我哪有机会听到郡主的琴音啊。按说我确实该好好坐在这里听,可是面对这么一个人间绝色,我若还是能安稳的坐在那,却不乱看乱想,恐怕就没几年阳寿可折了。”
朱秀嫦性子孤傲,就算那名义上的丈夫乌景和也没资格与她交谈,唯一密切结交过的万嘉树乃是个才子,为人很是稳重的。像是杨承祖这般轻佻的态度,按说很容易就会惹恼她,然后被赶出去,可是不知怎的,面对这个男人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就是无法做到生气。甚至她有点喜欢这种态度了。
她暗中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和他保持距离,现在的接触,太危险了。口内道:“别说那些了,今天知州衙门的庆功宴,你为什么不去啊。”
“没意思,跟一帮人喝酒吹牛,外带拉拉关系什么的。说到底,无非就是胡一鹗代表省里,帮着孔璋孔知州站台,让他的位子可以稳当一些,这事跟咱们关系不大,我就不去凑热闹了。收了凤立松的钱,就帮他把想做的事做到,将来的交情就算了,保持距离比较好。再说那边哪比的上在这,至少那里,可是看不到郡主这样的佳人。”
“少说废话,凤立松如愿以偿的做了指挥使,用的还是王府的关系。不管大家怎么看,这人都得算是王府门下,以后要是他那再出了什么事,王府脱不了干系。真到那时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