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大明-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山月见刘世杰倒是爽快,可气又可笑的摇了摇头,“就是第一的意思。”
刘世杰听了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我要是跟你坐在一个考场,你可得关照关照我啊!”
这是一个十二三岁的仆人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绕过正在谈天说地的人群,来到刘世杰身旁,气喘吁吁的说道:“我的个少爷哦,我可找到你了!呐,给您!老爷知道您好这一口儿,火烧店里最后这六个保店驴肉火烧全让我买来了,可累死我了!”
刘世杰笑呵呵的接过火烧,保店驴肉出了名的香,一打开包着的草纸,关山月只觉得肉香四溢,很久没吃过肉的他竟然不由自主的吞咽起了口水来。
刘世杰虽然不正经八百的念书,可并不等于他傻,相反他聪明的很。在自己商号里整日耳濡目染,他远比同龄人更老于世故,见关山月双眼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手里的保店驴肉火烧直放光,再看看关山月穿的袍子上的几处补丁,便知道这是一个穷书生。
要是一般人也就看到这个层面,可刘世杰的思绪并未就此打住,他一想到眼前这人能在县试、府试中连中两次案首,便判定此人必定是有真才实学,日后的成就必定不会小,说不定日后还有求于他,就算是今日自己判断失误不就是几个驴肉火烧吗?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
思及此处,刘世杰哈哈一乐,把烧饼推到桌子正中央,“关兄,来福这小子不长脑子,我一个人那能吃了这么多火烧,来来,咱俩一起消灭,权当是我送你的见面礼了,等你高中了我请你去酒楼里大吃一顿!”
关山月哪知刘世杰心里这么多弯弯绕,他是真馋了,也不客气,拿起热乎的烧饼便吃了起来。
关山月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一口下去,只觉得烧饼酥脆,驴肉肉质细嫩,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六个烧饼被他一口气吃了四个。
关山月老脸通红,不好意的看了一眼刘世杰,“没想到时间竟有如此美味,我实在是没控制住还请刘兄莫要耻笑,失态了,失态了!”
刘世杰摆了摆手,哈哈一乐,“一猜刘兄平日就是在家中苦读,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话那还有假?看关兄吃的这么欢喜,来福啊,你再去买点保店驴肉捎着路上吃!”
待县学学官吃完了早饭,查点核验了赴考的学生,便带领大家出发了。
对于赴考的方式并没有硬性规定,待县学学官核点过后,一些富家子弟为了少受些劳苦便乘坐自备的马车现行出发了。
关山月果然遇上了贵人,他原本是打算做跟着县学学官奔赴河间府的,富少刘世杰极力邀请他乘坐自己的马车一同前往,他思量着这样不但能早日抵达河间府多些准备时间,路上也少受许多罪,便欣然接受了。
数日后,关山月一行人终于抵达河间府。虽然坐的是马车,但一路颠簸依然让他觉得周身劳顿,那疙疙瘩瘩的路毕竟不是现在顺畅平缓的公路。
辞别盛邀他到河间府游玩一番的刘世杰,关山月一到河间府投宿的客栈都没来得及选,便火急火燎的奔赴学道衙门而去。
到了学到衙门关山月出示了试卷结票,领了空白试卷,用毛笔工工整整的在卷子填写了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和祖宗三代的履历。
待一切准备妥当,仔细的回想了一下没有遗漏下什么东西后,便找了一家便宜的客栈投宿了下来,闭紧房门安心的准备起考试来。
考试日期一到,关山月五更天便和廪保们感到了考棚正北的大门。这大门俗称龙门,取鱼跃龙门之意。
这时,河间府各县的考生们已经集聚在龙门内的大院里等候点名。赶考的,卖各色食物的、陪考的、看热闹的,成千上万的人举着亮如繁星的高脚灯分散在考棚前和龙门内,真是人如潮涌。
来不及吃饭的考生在小吃摊钱胡乱的吃着早点,正百无聊赖倚着院子里的大树打哈气儿的关山月见院中立起一块四周中空中间放着蜡烛的长方形的大牌子,上面写着宁津县。
关山月大老远的便看见那牌子上用朱笔写着自己的名字,知道提考官点到了宁津县,便跟着举牌子的人进了考场。
从龙门到点名的地方有十几丈远,有一段一次仅能容纳两人通过有九个曲折叫九龙厂的护栏,那秩序比春运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因为关山月是河间府的案首,提学御史第一个便点到了他的姓名。为了防止替考,比对过县学教官呈上的名册与廪保核验后,他交上自己的道试卷结票被分到了天字八号。
董浩打能拿住笔开始,便在爷爷的“逼迫”下练习毛笔字,发展到后来一天不写就跟少了点什么东西似的,手痒的很。什么颜体,柳体,草书……都是信手拈来,奈何那个时代都无纸办公,放在他身上除了陶冶情操,平日里也没多大用处。
关山月领了试卷,听了提学御史出的截搭题,也没用草纸,直接便在试卷上笔走龙蛇了起来。
烛光摇曳,关山月下笔如有神助,一篇文章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书法也长脸,写得是龙飞凤舞,漂亮无比,就连自己看了也觉得有一股赏心悦目之气跃然纸上。
高脚灯里的蜡烛燃烧了连八分之一不到,别人还在那构思呢,关山月检查了一遍,便起身头一个交了卷。
这么短的时间就交卷,在全国也是闻所未闻的,碍于考场纪律,考生们不敢交头接耳,但从他们看关山月的眼神中也能看出他们也是十分愕然。
提学御史黄道周三年任内,从没见有人这么快便交卷,连忙把关山月召到身前,仔仔细细的看起了关山月的卷子。
关山月不似别的学生,他觉得大家既然都是平等的人,虽然眼前的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也没必要放低自己,便不卑不亢的垂手站在了两旁。
黄道周在上边查阅关山月的卷子,关山月站在底下一边打量他一边在脑子里翻来覆去的搜索与黄道周有关的信息。
按照大明的律制,这提学御史必然是有进士出身的人来担当。关山月的前世涉猎颇广,虽然谈不上对明末这段历史烂熟于胸,但有名望的人尤其是明末那批以身殉国的名士大儒他还是有所了解的,如今思索半天却对这名叫黄道周的人全然无获。
就在关山月以为黄道周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要放弃的时候,突然脑中灵光乍现,蓦然想起明末有一大儒也叫黄道周。
关山月心中顿时一阵汹涌澎湃,仔细的端详着眼前这位三四十岁左右的提学御史,莫非到这么快就让自己遇到了历史名人?
第六章 二八佳人
黄道周,大明天启二年进士,明末大儒,为人刚正不阿,是著名的的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和爱国民族英雄。
在明朝大势已去,明知必败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的拉起一支由五六千人的书生队伍奋起抗清。不幸被擒后,他从容赴义,用自己和几千书生的鲜血唤醒国人心中死寂多年的爱国之情,自此全国各地抗清组织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兴起,纷纷立杆而起奋力抗清。
与之结为生死之交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黄道周:“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
就连清代乾隆皇帝也赞扬黄道周“不愧一代完人”。
“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这是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对黄道周一生的概括。
让关山月动容的不是黄道周做过多大官,而是他身上那种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他敢为民族利益而与皇帝明辨是非曲直的那种在在这个时代已经绝迹的独立人格……
自古英雄惜英雄,关山月虽然不是英雄,胸中却有一种天然的英雄情结。望着四十岁左右的黄道周他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顿时觉得眼前的老者和蔼可亲了起来。
“妙啊,妙啊,尤其是这“领土”一词,言简意赅,用的实在是妙!”黄道周越看关山月的卷子越高兴,看罢卷子,两眼放光的盯着关山月问道:“你可就是这卷子的主人关山月?”
关山月这才想起来这是个外来词,古人是没见过这个词的,心中不免一阵得意,但依旧连忙长鞠一躬,毕恭毕敬的答道:“正是学生。”
天下书生谁不知“提学来,十字街头无秀才!”,而眼前的少年竟然不怕自己,表现的不亢不卑。望着知书达理的关山月,黄道周是越看越欢喜,“你其中的一些词语新颖不说,仔细品味起来内涵更是无穷,用的着实的妙,当真是后生可畏!这生员我准了,依我看这道试案首也非你莫属!”
“啊?”关山月听了黄道周的话心中一阵疑惑和激动,这还没发榜呢,自己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成了案首了?!
坐在黄道周身旁的河间知府亓之伟笑眯眯的看着不知所措的关山月,跟黄道周相视一笑,“黄大人,我先前说这小子才思敏捷,所言不虚吧?!关山月能在县试、府试中两中案首,绝非是浪得虚名,那是有真才实学的,绝对是青年才俊。”
亓知府说罢转首指了指关山月,笑眯眯的说道:“当然这些都得发榜了才有定论,不过也八九不离十!你个臭小子还愣在那干什么,还不快谢过黄大人成全你连中小三元之美?”
关山月这才缓过神来,连忙躬身道谢,喜悦之情不由自主的挂在了脸上。
黄道周仰首一笑,起身将关山月扶起,“你可莫要骄傲,我等着你连中大三a元的消息,这样我今日也算是成就了一段佳话!”
黄道周又仔细的问了一番关山月的籍贯家事,二人约定道试后一叙,这才依依不舍的给了他照出的令牌,放他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