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大明-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哟,关大嫂,咱俩虽然是同乡,可你也不能害我啊!那紫金城是你想进就进的?你家月儿都十六岁了,这般年纪再进宫恐要是稍有不慎可连命都丢了啊!再说,那紫金城可是万岁爷住的地方,就你家月儿这快死的样,说句大不敬的话,是他伺候万岁爷啊,还是万岁爷伺候他啊?”吴公公就跟被踩着脖子的鸭子一样,声音难听极了,大概是嫌关大嫂的钱送的少吧。
关大嫂一脸的苦笑,“您再给想想办法,谁让我命苦呢,改嫁到他们关家没几年老关就一命呜呼了。这小的自打他爹去了以后,这五年来,一年不如一年,大前年还以童生的身份参加县里的县考,好不容易考过了有点盼头,你看现在,都病的起不了床了。”
关大说着说着哽咽了起来,“你说我命怎么这么苦啊!为了给月儿看病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我还带着一个十三岁的姑娘,但凡有一点盼头我也不会放弃。可我孤儿寡母也要吃饭不是!大兄弟,不怕你笑话,四乡八邻的都说我关王氏克夫,我是有口难辩啊,这五年我每天都被人戳脊梁骨啊,这个家啊,我一个女人,实在是要撑不住了!”
“哎,关大嫂,你的情况我也听说了,可在宫里我实在是人微言轻,爱莫能助啊!这点钱你拿去给月儿抓些药吧,这五百文钱也算是我的一番心意。”吴公公说完转身想走,又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几块碎银子放在而来残旧的桌子上,哎了一声便拂袖而去。
董浩心里打了一个激灵,双腿之间一阵冰凉,心中暗道:“卧床不起?我去,他们口中的这个月儿不会是我吧?这老娘们是想送我去当太监啊!尼玛,要是有韦小宝的造化皆大欢喜,可要是下面被收拾干净了就是做到********这级别的官,人生又有什么乐趣啊!”
这时,门帘一挑从外屋走进来了一个身穿灰色粗布衣,双眼通红,约莫十二三岁的少女。
董浩这个资深宅男虽然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眼睛却没停着。只见这少女生的肤白如雪,眉清目秀,一条漆黑的麻花辫甩在脑后,端的是英气逼人。只是不知为何哭的梨花带雨,让人心生怜爱,忍不住想抱在怀里抚慰一番。
少女径直走到中年妇女的身边,趴在大娘的怀里,“娘,求求您别让月哥哥进宫了,这几天你都求了吴公公三次了。月哥哥这么聪明,他以后一定能考上秀才的。雪儿我在外面多洗几件衣服,我来挑养家这副担子,再苦再累我们娘仨也不要分开好不好!”
关大嫂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轻轻地拭去少女眼角的泪水,一脸的爱怜,“丫头,都是娘没本事拖累了你这么好的姑娘啊!别哭了,眼睛都肿了,你不心疼自己,娘还心疼你呢!这世上,娘就你这么一个亲人,不得不为你的未来打算一下啊。人心隔肚皮,月儿虽然为人和善忠厚,可他毕竟不是你的亲哥哥,即使他日后考取功名,凭娘以前做的事他也不一定念娘的好啊!”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缓和,董浩渐渐适应了这副新的身体,他想挣扎着从冰凉的火炕上做起来跟娘俩打声招呼,努力了半天确发出一阵含糊不清的嘶哑声。
闻声,雪儿立马一脸惊喜的来到董浩的身旁,擦了擦挂在脸上的泪珠,缓缓的把董浩扶了起来,靠在了山墙旁边的炕柜上,“哥哥,你醒了啊!”
红肿的双手,鹅蛋脸,乌黑的眼睛,长长的睫毛,一条营养不良有些发黄的麻花辫挂在胸前,一套肥肥大大的打满补丁的灰色衣服松松垮垮的套在身上,这分明还是个孩子啊,这个年纪放在她活着的那个年代应该正是上初中的年纪,却早早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董浩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个要跟自己相依为命的女孩儿。
“我,我,我这是在哪啊?”董浩靠着炕柜渐渐的恢复了些气力,环顾四周,这屋里除了一个炕柜和一副桌椅竟然一无所有,真真的事一无所有。
女孩着急的把手放到了董浩的额头,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一脸的疑惑,“不发烧啊?月哥哥,这是河间府宁津县大曹镇关庙村咱们家啊!”
董浩嘴巴张的大大的,“啊?河,河,河间府?请问现在是什么朝代啊?”
叫雪儿的女孩一脸的疑惑,不知自己的哥哥怎么会突然问这人尽皆知的问题,但依旧回答道:“现在是大明朝天启七年啊!月哥哥,你别吓妹妹,你怎么了啊?”
“大明朝天启七年?”并未回答少女的问题,平日喜欢书法的董浩对历史还是有一些了解的,他的大脑在飞速的搜寻着相关的知识。
透过敞开的窗户看了一眼窗外,正午时分知了趴在树上拼命的叫着,董浩在心中暗道:“公元1627年,这个季节崇祯帝应该登基了吧!当初幸亏机智的没选当皇帝。离着这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灭亡也没几年了,可惜啊!”
关心则乱,少女见董浩并未回答自己的问题只是在哪沉默不语,越发的着急了。急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看得出她是发自真心,“对啊,月哥哥现在是大明朝天启七年啊,你不会是烧坏了脑子了吧?”
董浩见着少女如此关心自己,咧嘴一笑感激的看了一眼泪珠在眼睛里打转的少女,安慰道:“你别哭,我没事,好的很呢!”
关王氏收起桌子上的铜钱和碎银子,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蹒跚着来到董浩的身边,满脸的不悦,“哼!昏睡了三天三夜,月儿,我看你是昏睡的太久,八成忘了我这个继母跟我姑娘赵瑞雪了吧,怕是你连你自己叫关山月也忘了吧?”
“现在是大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判断是六七月份,我叫关山月,眼前的少女是我的妹妹叫赵瑞雪,这中年妇女是我的继母关王氏。”过了那段适应期,董浩的大脑在高速的运转着,转瞬间便理顺了眼前的关系。
既然是明朝,咱就得讲究礼仪,从刚才的言谈话语中他依稀的听出这娘俩还是听到照顾他的,董浩挣扎了半天也没有站起来,只得坐在床上冲着关王氏和赵瑞雪一揖到底,“多谢母亲大人和小妹雪儿连日来的照料之恩,月儿这厢有礼了!”说完肚子传来一阵咕噜咕噜的叫声。
“哼,我去准备午饭!”关王氏刀子嘴豆腐心,冷哼一声,便去外屋准备午饭了。
赵瑞雪见平日最疼自己的哥哥没事,这才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了肚子。
抿嘴一笑,脸上两个深深的酒窝,俏皮的吐了吐小舌头“月哥哥的病情刚有点好转,就又没正行了,这厢有礼是女孩用的好不啦!”
“嘿嘿,原来还有这么一说啊!”初来乍到的董浩看着女孩笑得那么开心和纯真,老脸一红,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
一阵勺子碰锅延的叮咚声飘过,不一会,关王氏便把饭菜准备妥当。
坐在饭桌前,董浩激动地吧嗒吧嗒的直掉眼泪,可早已饥肠辘辘的他盯着盛好的饭菜,却怎么也下不去筷子。
第三章 强抢民女
怪不得关王氏这么快就准备好饭菜了,低矮的饭桌中央一叠带着盐霜的腌萝卜,一碗青清澈见底的小米粥,要不是有几粒小米飘在上面还真分辨不出这是一碗清水还是一碗粥,这午饭着实简单的有些过头了。
以前老妈每天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的给自己做好吃的自己还挑肥拣瘦,跟现在一比,董浩心里酸溜溜的,他的良心感到一阵自责。
赵瑞雪像个小猫一样轻轻地咬了一小口腌萝卜,心满意足的低着头吸溜吸溜的喝着清澈见底的稀饭,一脸的香甜,似乎对这种生活已经习以为常。
关王氏见关山月直勾勾的盯着饭菜相面,似乎看透而来他的想法,眉头一皱,“有的吃就知足吧!家里能卖的东西都卖了给你买药了,就这样的饭我们娘俩也不是舍得每顿都吃!”
关山月见自己内心被人看破,白皙的双脸立马变的通红。
抄起筷子,转世成关山月的董浩咬着牙喝了三大碗清水米粥,吃完了自己来到大明的第一顿饭。
吃完了饭的关山月起色好了很多,刚想起身收拾碗筷,都没用她动手,赵瑞雪便手脚麻利的把桌子上收拾的一干二净,这让董浩心头一暖。
关王氏从怀里掏出几十文钱递给赵瑞雪,“雪儿,趁着现在手里有钱,你抓紧把这钱还给隔壁的关大妈,这些日子多亏了她们老两口的帮衬,要不我们家早就断粮了。娘我要去县城里的染坊上工了,诺,这些钱给你,你从油坊洗衣回来的时候去粮号买些陈米来,咱们晚上也好吃顿饱饭。”
关王氏安排完,看了一眼随时都可能倒下的关山月摇了摇头,便步履蹒跚的出门了。
赵瑞雪见关王氏走了,她小心翼翼的把关山月扶到炕上,给她稍好热水,嘱咐了他要在炕上安心养病,俏皮的吐了吐舌头便也出门去了。
关山月躺在火炕上,窗外的知了就跟吃了枪药了一样玩命的叫着,就连中午时分也不歇息片刻,吵得他心烦意乱。
听关王氏跟吴公公的话语,这书生好像是因为几年前父亲突然去世,悲伤过度而导致的一病不起,在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落下的心病,这身体除了缺乏锻炼有些虚弱并无大碍。
肚子里有了食儿,虽然浑身没有力气,关山月也已经能扶着墙自己行走了。
关家三口住的是三间土房,刚才吃饭也就是进门的地方,一边有一个灶台,他自己住在右边,左边是那娘俩的卧室。两边炕上铺什儿倒是不偏不倚,都是一样的,一边一个炕柜,火炕上铺着一个大炕席,一床打满补丁的比床单厚不了多少的薄被。要说区别,就是关山月的房间,有许多的书和一个黑乎乎的药罐子,除此以外两边是再无一物。
“哎,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行伍。这户人家都穷成这个样子了,老天这是想让我当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