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大明-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状况,绝对的突状况。杨嗣昌立马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成了全场的焦点。
朝拜的时候奏本,崇祯帝心头一颤,立马知道杨嗣昌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脸上挂着僵硬的笑容,说道:“杨爱卿,今天是元旦,是休沐的日子,朕今天不上朝。”
杨嗣昌跪在地上是面色铁青,他下定了决心,权当没听见崇祯帝的话语,朗声说道:“关山月祸国殃民,阴险狡猾,委用亲信,结党营私,排斥异己,迫害忠良。”
关山月都尼玛气的要吐血了,立马就火了。要不是旁边有哪些士子们在瞪大着双眼瞧着,他早就上去打这个老不死的了。
要是搁在以前,本着宁肯错杀一千,不肯放过一个的原则,崇祯帝会毫不犹豫的把关山月下昭狱。可自打经历了逃离北京的事情,仿佛重新活过一次的他,把着世间的一切是看的清清楚楚。
崇祯帝心中早就骂翻天了,都说家丑不可外扬,杨嗣昌这一出是摆明的让他难堪。他不愧是关山月的好基友,关键时刻他要硬怼杨嗣昌。
“朕是北渡之人,舍弃京师之痛,切入骨髓。大厦将倾之时,文武百官何在?杨尚书,你又何在?是关山月在力挽狂澜,是他在死保大明的江山。要说他是祸国殃民的奸臣,朕不答应,大宁的百姓不答应,天下的百姓更不会答应。”
杨嗣昌的如意算盘立马落空,他没想到崇祯帝一点也没顾忌他的父亲杨鹤,竟然一点面子也不给他。
反正都已经撕破脸了,皇帝他是不敢怼的,可关山月却跑不了,“苍天啊,你睁睁眼吧,为了我大明的万世基业,用雷劈死关山月那阴险歹毒的小人吧!”
关山月的鼻子都气歪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不顾徐光启的阻拦,指着杨嗣昌的鼻子骂道:“姓杨的,你别倚老卖老,你说这话肾虚不?别人都说你肚子里装的是学问,我呸,你丫的那纯粹就是一啤酒肚!”
大明没有啤酒,不过杨嗣昌不用想便知道“啤酒肚”不是什么好词,他立马涕泪满面的匍匐在地上,装出一副丧家犬的摸样,嚎啕道:“臣不活了,臣要到太祖哪里告上一状,请他老人家为我主持公道!”
场面顿时变得混乱起来。不过这时候还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那就是崇祯帝溺爱的皇八妹乐安公主朱徽媞。
这小丫头年方二十,身着一身杏色宫装,头上插着一支七宝珊瑚簪,面容明艳动人,浑身透着一股机灵劲儿。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凡是公主该有的气质她是一概没有,那滴溜溜乱转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个调皮捣蛋的主儿。
乐安公主眯着眼轻咬下唇,似乎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她顽皮地冲着关山月挑了挑眉毛,从锦衣卫手里夺过一把绣春刀便扔到了杨嗣昌的面前,促狭道:“杨大人,你没带刀吧?”
杨嗣昌气血上涌,只觉得眼前一黑险些瘫倒在地,他心中一万只奔腾而过,本来只是想逼崇祯帝在陕甘势力和大宁势力之间做个决断,反倒是被半路杀出的乐安公主置于无限被动之地。
关山月心中立马阳光明媚,他冲着乐安公主摆出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觉得自己简直爱死这个调皮捣蛋的乐安公主了。
崇祯帝咳嗽一声,知道现在还不是跟杨氏父子撕破脸的时候,连忙给杨嗣昌找了个台阶下。他一边上前搀扶起哭的涕泪横流的杨嗣昌,一边动情地说道:“杨大人,朕觉得你跟关大人之间有误会。你来的时间短,可能不知道里边的详细情况。这大宁的种种律法都来自最新版的大明律,那是朕亲自批准的,不是专门针对你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得遵守,包括关大人,包括朕。”
杨嗣昌多么猴精的一个人,立马领会了崇祯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意图,借坡下驴道:“哎呀,原来其中还有这般缘由。都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关大人,赎罪,赎罪!”
关山月冷哼一声,抱拳还礼,“不知者不怪,不过小人提醒杨大人一句,按照最新修订的大明律,刑不上大夫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就连太子犯法也是与庶民同罪的。你别一脸的不信,不信你问问圣上。”
崇祯帝那会放过这么好的宣传机会,赶紧和稀泥道:“关爱卿的话是千真万确的,咱们大明以后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冤枉一个好人,更不放过一个坏人。对了,杨大人,你这就即刻动身代朕去北京祭祀十二陵吧。”
眼不见心不烦,崇祯帝这一竿子可把杨嗣昌支的够远的。
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只是关山月前脚刚回到都督府,后脚便王承恩便急匆匆地来通知他辽东生变,圣上命他去光华殿。
关山月一听辽东,心里是咯噔一下,焦急的问道:“前线的色特尔也没事吧?”
王承恩一边从都督府往外推关山月,一边语飞快的说道:“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我知道事态远比咱们想象的要糟糕,你见了朝鲜使团就都知道了。战事瞬息万变,快些上马!”
第一百六十二章 高丽,亡了!
光华殿,除了愁眉苦脸的崇祯帝外,就是一群穿的像乞丐一样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的高丽棒子。
经过一番确认后,关山月一脸懵逼的看着眼前的八个一脸苦相的高丽棒子,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终于熄灭了心中最后一丝幻想,惊愕的说道:“我去,你们真的不是来给我大明皇帝拜年的使臣?”
崇祯帝觉得愁死了,无奈的用手搓了搓自己的脸,苦闷的说道:“关爱卿,你就别跟他们在这扯犊子了。他们不是高丽的官方使团,他们是来报信儿的民间团体。史密达,关爱卿手下统御着大明最精锐的部队大宁军,你快些把情况说与他听。”
史密达是五人中唯一会说汉语的,他从地上匍匐到关山月的面前,操着高丽腔调的汉语哽咽道:“关大人,高丽,亡了!”
关山月对高丽棒子向来是没有好印象的,这货竟然不厚道的笑了,挤兑道:“天外飞客来攻打高丽了?”
史密达不明所以,一脸疑惑的抬头看了看关山月,又把头歪向了崇祯帝,像起投去而来求解的目光,真诚地问道:“圣上,天外来客在天朝指的究竟是那支军队?”
崇祯帝坐在龙椅上,用手拍了拍昏胀的脑袋,撇嘴说道:“你可愁死朕了,他们就是高丽一帮种地的,你跟他们扯什么犊子。还是朕来跟你说吧,形式远比咱们想象的糟糕的多的多。”
原来后金皇太极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半年的时间他明面上在辽东接近大宁的边境地区摆出一副随时进攻的高压态势,暗地里却勾结吴三桂和倭寇的德川幕府对高丽进行分食。
崇祯三年十月三日,后金派出多尔衮率领十万大军和吴三桂的八万关宁铁骑,在沈阳杀了朝鲜质子祭旗出征,正式从北对李氏高丽王朝起猛攻。
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吸取万历时期丰臣秀吉的教训,派出长子德川家光为的征夷大军二十万,从南往北推。
以有心算无心,一场灭国之战悄然打响。高丽李氏王朝在三方势力的南北夹击之下,敌人会死四面开花,从海上和路上源源不断地犹如潮水一般涌进高丽。
高丽李氏王朝士兵的战力比明朝江南卫所卫所兵还不如,有的连象征性的抵抗都没有做,便在主将的率领下弃城而逃。反抗最激烈的反倒是那些底层的民众,他们在那些于官府失了联系的文官的率领下对那群不请自来的虎狼之军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反攻。
三方势力都被这此起彼伏的义军反抗搅得不胜烦恼,最终还是后金第一狗腿子范文程找到了破解之道,他建议多尔衮对高丽进行屠城战,凡是不归降的一律就地屠灭。
鸡蛋终究是敌不过石头,锄头也敌不过刀剑和火枪。在经历了几次惨绝人寰的屠灭战后,北方高丽义军的反抗趋于平静,在那些硬骨头的有志之士死光后,剩下的人选择屈服于后金的淫威,苟活在这世上。
上一次高丽之役耗光了大明的财力,也耗光了高丽的精气。数十场屠城过后,高丽人的民族意志出现了裂痕,紧随其后的便是瓦解,最后是在世间消失殆尽的大崩溃。
除了可以忽略不计的零星抵抗,高丽人选择垂下头颅做顺民,放弃了抵抗。
倭寇在唐朝的时候就往唐朝派遣遣唐使,他们向来是最好的学生。德川家光闻讯后,迅的有样学样,逐渐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顾手下反对,率先攻入汉城的他把高丽李氏一族屠掠殆尽,就连那些投降的高丽官员也没能幸免于难。
那日,高丽国破山河碎,滚滚汉江血流成河,那耻辱的鲜血溢满两岸。
倭寇虽然号称二十万,可真正有战力的也就是十二万,剩下的八万全都是后勤部队。后来他们现没有了明军的支援,高丽人竟然温顺的像只小绵羊一样,任凭他们百般挑衅戏耍,全都是奴性十足的笑脸相迎,激不起他们丝毫的反抗。这八万后金军,也挥舞着腰间的短刀,加入到了分食的盛宴之中。
自鸣得意的德川家光见高丽如此不堪一击,坐在汉城李氏的王座上甚至出了要踏平大明的狂言。
两个月的时间,从南到北,从北到南,百年高丽李氏王朝灰飞烟灭,精神荡然无存,再也不复人间。
经过激烈的谈判过后,后金和倭寇达成一致,完成这这场瓜分盛宴。后金占领平安道、宁安道、黄海道三道。倭寇占领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庆尚道、全罗道五道。
后金也不是吃亏的主儿,虽然在地盘上倭寇多占一道,可面对强硬的多尔衮,他们不得不在人口上对后金做出倾斜,大量的南方高丽人像牲口一样被运到了后金的控制范围内。
说的好听点,这群亡国奴现在是一种战略资源,说的不好听点他们是后金在即将对大明起的进攻中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