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医步青云 >

第114章

医步青云-第114章

小说: 医步青云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他的保险公司开业之后,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盛况,尤其是那些富商们。孙平步这次打算将保险公司成立起束的时候,却是早早的就将目光放到他们身上去了。初步安定的时候,孙平步是没有打算将保险公司建立起来的,毕竟所谓的保险公司,最来钱的大头,便是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以及名贵物品之类的保险了。

 160 落脚(三)

    前些日子城里可说是处于战乱时期呢,无论是百姓也好,还是城中的富商也罢,一个不小心的话,都可能在任何地方撞到土匪,乱匪的什么的,一言不合就可能将性命丢了去,而对于土匪,乱匪等来说,‘打砸烧抢’似乎便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了,孙平步虽然时自己手底下的战斗力颇有信心,但也搁不住那些满地乱窜土匪搞突然袭击啊,就说西南的泉州吧,两府的边界之处虽然有孙平步安排的虎豹军巡逻,但那么长的交界线,若是没有足够的人手,乱匪也好,土匪也罢,给你东一榔头西一棒挺地捣乱的话,孙平步这边怕是想安生起来也难。若是那个时候孙平步不知死活地将保险公司成立的话,恐怕还没有开始挣钱就要赔死了。

    而现在这个时候,在虎豹军,镇海军,中兴军三军狂风扫落叶一般的剿灭之下,整个府境内的混乱状观为之一清。现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是乐土的程度了。因此,孙平步这个时候才有了将保险公司这么个能生蛋的母鸡给养起来的想法,并且,由于孙平步最近遭遇严重地财政危机,极度缺钱的情况下,更是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将保险公司成立起来,尽快开始他的圈钱计划了。

    而说起保险公司是怎么实现盈利的,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恐怕部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罢了,现代社会的保险公司,想要实现盈利的话,在盈利渠道和模式上可说是五花八门,但大的方面来讲的话,其实也就那么几十种主要的盈利方式罢了。

    一是,保险公司将所有投保人的保险费用,全部集中起来以后,和各大银行签订大额协议存款,那利息可是比个人的利率高太多了。再有就是国债,例如,投入一些国家重点项目等等,而所谓保险公司,说的简单一点的话,就是用投保人的钱进行另外的投资进而赚钱。

    这第二,便是人寿保险方面的盈利了,大多数保险公司的费率,可说都是按照生命来计算的,而一个人发生意外的概率,通常都是是很低的,而养老保险的缴费期,一般都在十年到三十年之间,所以只要保险公司有足够多的投保人的话,那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但就孙平步看来,保险公司最大的盈利来源,还是在大投资渠道之中,例如同业拆借、协议存款、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基垒和股票等,这些投资渠道之中,除开股票投资存在较走风险外,其他渠道都是相当稳健的,而且就股票而言,保险公司不仅在投资的比例上有限制,而且就投资项目的考察也相当严谨,可以说,即便是在现代社会里,经营保险公司那利润都是非常让人眼红的,更不要说是在古代这个完全没有被人开发过的超级大市场了。面对着这么大一块的蛋糕,现在已经缺钱缺到了眼红的孙平步,又怎幺能够忍得住不去好好的享用它呢?

    这城里如今是越来越热闹了,整个城里到处都是人声沸鼎,有来回运送建设物资的,有砌墙盖房的,也有有端茶倒水,孙锅荆碗的。甚至那说书的先生,此刻正为那干活的工匠们口沫横飞地在讲着那些个传奇故事。

    在喧哗沸腾的工地一角处,这里被人搭起了几个搭棚子,里面摆着几张简单的椅子,旁边还放了十几个水缸,这块难得清静的地方,是府衙专门为工匠们搭建的休息之所。待得那些个工匠们干活累了,可以到这里歇上一会儿,喝几口清甜的水,降降温,也算是难得的享受了。

    这要是换做给那些个富商们干活,哪怕是前几任的知府干活。怕是都难有这般颇有人情味儿的舒爽待遇的。这会儿正是几批工匠轮班休息的时候,数十上百个工匠们围坐在大棚子里边喝水,听着凉棚中央的说书先生讲故事。

    这位说书先生姓李,具体叫什幺,这些工匠们倒也没有留意过,不过大都知道这位说书先生姓李就是了,而处于时于文人的尊重,这里的工匠们都尊称这位李姓说书先生为‘李先生’。这位李先生,旱先是在城里的清风楼里说书的,据说,是孙夫人体贴这些工匠们,便将城里的大多数说书先生请到了工地。为这休息的工匠们说书。

    这所有的工匠们对于孙平步这般作为,自然是感恩戴德的,因此,这工地里的工匠虽说三教丸流的啥人都有的。但真要比起茶馆里,这偌大的工地里的说书所,反而要文明了许多,即便是拿经常喜欢在茶馆里听书的时候,瞎咋呼的二流子,在这里,看在孙平步的份儿,也只是安安分分地听书,半点几麻烦也不会找。

    不过,这位李先生却是个特好将三国演义的主儿,这都到了工地十几天了,翻来覆去的不是将什么火烧赤壁,便是什么诸葛亮七摘孟获。即便是再没什么学识的工匠,在听多了这些个故事之后,也有些腻味了。这不,一个平日里使比较活泼的工匠,听说李先生又在讲三国演义,禁不住地开口问起了最近疯传城里的‘保险公司’来。

    “是啊,是啊,李先生,您是个有学识的人,给咱们这帮大老粗说说这保险公司的事吧!咱们虽说听得那衙役传了好多天了,但这里面具体的条条道道的,却是听得迷迷糊糊地。您老学识高,,给咱们解释一下吧,也好让咱们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对啊!李先生,你使给咱这些人讲讲那个什么保险公司吧,我家小子可是问了好几次,就连我那吝啬的婆娘都问我好多遍了,若是合适啊,老汉我也打算去买上几份儿呢,将来若是有个什么意外的,倒也不用四邻五舍的东借西凑的弄银子了”。

    “对,对,李先生,说说吧,大家伙可是都想听听呢”?

 161 落脚(四)

    听得有人问起了保险公司的事,这周围数十上百的工匠们顿时都跟着咋呼了起来,由不得他们不好奇啊,这保险公司,最近可是越传越疯了。这一出门儿,人问的最多的话就是‘嘿,我说,今儿你买保险了没?你要是回个‘啥是保险啊?’那可就要闹大笑话了。

    这李先生听得工匠们问起保险公司,心里也是有些兴奋,要说这孙大人开办的保险公司,别人怎么想的李先生不知道。但就他自己来说,对孙孙大人此等作为,那是非常赞赏的,他也是在听衙役宣传之后,想跑到府衙里仔细了解一下。但他还没有来得及去府衙大厅呢,却是被府衙里的捕快给请去了衙门里。

    不过,这可不是李先生犯了事。而是他们这些被雇佣的说书先生们,本身就包揽着为府衙新政策进行宣传的任务的。而府衙这次来请他,便正是让他到府衙里去了解新任务的内容的,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李先生倒是习惯了。

    而这所谓的‘保险业务’,便是李先生最近一次到府衙里接到的新任务了,而且,李先生不但最接了这个宣传保险公司的任务,并且他本身通是这个保险公司里的一名业务员。业务员这个新名词,也是那位神奇的孙大人发明的,顾名思义,就是接保险作业,管理事务的一员,这名字倒是非常的简单明了,

    “既然各位老少爷们听腻了这三国演义,那李某也就不再说这个了,而你们想要了解的保险业务啊,问我,你们可真是问对人了。”说到这里,李先生脸上带上了一股子难言的自豪之惠,他有些兴奋地说道:“李某,正是经孙大人亲自培训出来的,负责保险业务宣传的业务员之一!”

    听得那李先生竟是经过孙大人亲自训练的人物,围在四周的工匠们顿时惊叹了起来,一个个的又是羡慕,又是恭维地,好话不断,那李先生听得四周里传来的恭维和赞叹声,心里也多少有些飘飘然,毕竟,孙大人的威望之隆,可说是空前绝后的,能够得到他亲自指导的人,那绝对是有资格骄傲的。

    “其实吧,要说起孙大人开办的这保险公司啊。那可是大有深意的”,李先生表情神秘,一副知道什么无大秘密的模样,他拉长了音调,很很地掉了一下众人的胃口之后,见到有些开始露出不耐的情绪时,这才接着道:“这保险公司,可说是造福于民的无大好事啊”!

    “就说咱们这些普通百姓吧,这一辈子,虽不敢说走南闯北的到处走,但几十年下来,像那些个小毛小病的,甚至于生老病死之类的事情,可说是天律,不是任何人能够避免得了的。比如说,你李四穷,日子原本就过得清苦,若是作为家里顶粱柱的你,突然出个什么意外的话,那这个家再想好过可就难了”。

    “再比如,你在那些地主老爷家里做工,又或者你上地干活去,万一不慎把自个儿伤了,这吃药治病的钱,可是没有人会给你出的,只能将这份偌大的消耗,累积到了本就不容易的家里。正所谓,月有阴晴圆却,人有旦夕福祸,这明里到底会遭遇怎么样的事情,那是谁也估测不出来的。诸位时李某说的这些话,可有意见吗?”

    随着李先生的询问,周围围坐的工匠们皆是非常认同地点了点头,这李先生说的在理,人这一辈子,哪能保证就没个意外发生的,因此走多数的人都在李先生的问话中摇了摇头,表示没意见。

    “呵呵,那就是了”。见得众人不反对,李先生有些合意地点了点头,他向四周的工匠们扫了一眼之后,一脸郑重地说道:“而孙大人所开办的这个保险公司,便是忧民众所忧,想民众所想,为了减轻咱们的生存负担才将之开办起来的。”

    “李先生,你说了半天,还没有说到那保险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