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称孤道寡-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钦明显不是凌操的对手,仅仅支撑了二十余合,便露败象。蒋欣自知不敌,认输下场!
这时,一人飞身上台,朗声道:“某九江周泰前来领教!”
凌操向来人望去,只见此人英姿熊毅,气宇不凡,抱拳施礼之后,挥刀直奔周泰而去,二人乒乒乓乓站在一处,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上百合未分胜负。
刘坤看的出来,此时的凌操,约莫三十几岁,正直巅峰时期。而周泰最多不过二十,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来的成就,比在凌操之上。
二人久战对手不下,竟然打出了真火,竟然玩起了拼命的招数,对于受伤的攻击,开始不闪不避,自损八百,必要杀敌一千。
凌操死的早,其性情如何,记载并不详细,三国志描述其;‘凌操多从征伐,常登先冠于军中,履行先锋之务。’
以及;‘凌操从讨江夏黄祖。军入夏口,凌操先登,破其前锋,轻舟独进,’单看这两句便知,此人乃是勇将。
而周泰的勇猛比之凌操,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贽曾称赞周泰:东吴周泰不减魏之许褚、蜀之赵云也。壮哉丈夫!可用可用!不独救权,且再救徐盛,益不可及矣!而仲谋报之,亦可谓一知己矣。‘
罗贯中的三国中,也曾有诗赞曰;三番救主出重围,忠勇如公世所稀。遍体疮痍犹痛饮,血痕残酒满征衣。
二人不顾伤势的互相拼斗,不仅令场下观战的武者,个个目瞪口呆,即便是刘坤,都被二人惨烈的气势心折,逐挥手在二人之间,竖起一道土墙,打断了二人的战斗。
被分开的二人,松懈了心神之后,双双跌坐在擂台之上,大口的喘着粗气。
刘坤令道:“招军医为二人疗伤!”
能够收获这么多的干将,刘坤颇为欣慰,这场武举开的太值了。
二人被军医请走包扎伤口不提,刘坤四处一望,远处更有一员小将,表现的同样不凡。
那员小将年约十六,手持一杆铁枪,刁钻之极,已经连胜数场,引得场下诸忍纷纷喝彩。
刘坤的近侍已经学乖了,不等刘坤命令,便去询问那人的信息,而后回报道:“启奏陛下,那人是扬州吴郡吴城人,名叫朱恒。”
又是一个有名号的人物,刘坤记得,朱恒不仅仅是一员将领,同时,他还会处理政务,属于文武双全型的人才。
ps:感谢拼搏的小磊,一百打赏!
第一七三章天下英才尽入吾彀
朱桓字休穆,吴郡吴人也。孙权为将军,桓给事幕府,除馀姚长。
后来孙权迁其为汤寇校尉,授兵二千人,后丹杨、鄱阳山贼蜂起,攻没城郭,杀略长吏,处处屯聚。桓督领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被封为裨将军,封新城亭候。
后代周泰为濡须督。黄武元年,魏国大司马曹仁来攻,当时他手下的兵马只有五千,而魏军数万,实不能硬拼。
桓偃旗熄鼓,外示虚弱,以诱致仁。待曹仁分兵之后,桓部兵将攻取油船,火烧曹营,大败曹仁。孙权封其为嘉兴侯,迁奋武将军,领彭城相。
朱恒有一个天赋技能,见过的人便不会忘,三国志曾赞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部曲万口,妻尽识之。爱养吏士,赡护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及桓疾困,举营忧戚。
刘坤回忆朱恒资料的时候,又一员十六岁左右的小将蹦上擂台,朗声道:“某乃会稽山阴人贺齐,看你打的不错,某来陪你玩玩!”
贺齐!
刘坤饶有兴致的望向此人,但见其人身高七尺,手持一对大号单手戟,一幅英武不凡的模样,满脸玩世不恭的表情。
后世对于贺齐的争议很大,有人说他武艺一般,有人则说他堪比吕布!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几乎没有贺齐的出现,因此,贺齐究竟如何,详知者不多。
刘坤认为。贺齐战斗力如何暂且不论。至少统兵能力非常的强。若是说朱恒长期抵御外敌,那么贺齐主要的功劳便是平定内乱。
《三国志。吴书。贺齐传》描述;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
恰逢王朗奔东冶,商升助王朗起兵。孙策策遣韩晏领南部都尉,征讨商升。
韩晏战商升失败,贺齐代韩晏领都尉事。商升畏贺齐威名,遂送上印绶。出舍求降。贼帅张雅、詹强等不愿随商升投降,暗中将其杀害。
张雅自称无上将军,詹强自称会稽太守,继续率叛军与贺齐为敌,当时贺齐兵少,逐对二人施展离间之计,而后率部进讨,一战大破张雅,强党震惧,逐率众出降。
这是大汉王朝第一次正式在福建地区立县。当时正是孙策‘居会稽、屠东冶’。征服闽越故地,设立‘建安’、‘汉兴’、‘南平’三县之时。贺齐是创立这三县的实施者。
此时,原冶县(东冶)地就有了四个县,其中建安县(今建瓯)是以汉献帝年号命名的首个县份,在四县中地位居首。
建安五年,孙策逝世,趁此孙氏政权中枢交替之际,建安等县的山越人要求自立自治、反抗接掌权力的孙权,孙权无奈,不得不派出猛将贺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以制山越。
建安八年,会稽郡南部建安、汉兴、南平等地的强族首领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起兵反对孙权,孙权还是任命贺齐平叛。
贺齐到达之后,聚集各县之兵,斩杀不尊号令的松杨县长丁蕃。亲率主力攻打洪明,连败洪明数阵,并阵斩洪明,迫使吴免、苑御、洪进、华当投降。
其后,携大胜之势击败驻扎在盖竹的吴五,军锋转向大潭,击败其部山越军,迫吴五、邹临投降。
十八年,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聚集匪众万人叛乱。依旧是贺齐率兵讨伐,诛其首恶,余皆降服。功迁奋武将军。
凸显贺齐战斗力的记载是;建安二十年,孙权征合肥,为魏将张辽所败。孙权退兵时,张辽率部出击,徐盛被创失矛,幸亏贺齐引兵拒敌,并率三千人反攻张辽,抢回徐盛所失之矛。
能率三千人抵挡张辽,其战斗力便可见一斑,值的一提的是,当时张辽的军中,还有乐进和李典这两员猛将。
由此可见,贺齐的战斗力,至少不弱于张辽、乐进、李典任何一个人。
朱恒与贺齐这两个人,都曾被孙权任命为青州牧,假节,虽然三国演义中寥寥几笔带过,却皆是吴国重臣。
二人的比武算是旗鼓相当,百余招后,贺齐稍胜一筹,由此可见,他并不像旁人说的那样不济,也不像某些贺粉吹的那样无敌。
三日后,武举大会结束,凌操、凌统父子、周泰、蒋钦、沙摩柯、徐盛,朱恒、贺齐以及其他百名武将,被刘坤纳入大汉军校。
这次收获的武将不同以往,以南方将领为主,例如凌操、凌统父子、周泰、蒋钦、朱恒、贺齐等人,皆精通水性,正适合为大汉南征南洋诸岛。
鉴于沙摩柯、凌统尚未成年、刘坤将其收为记名弟子,打算亲自培养一番,过几年再外放为将。
闻得陛下欲收小儿为弟子,凌操自然大喜,成了陛下的弟子,将来定然是前途一片光明呐!
三月十六,大朝会之上,陶谦眉开眼笑的出列奏道:“吾皇英明,陛下推行的这次科举,臣等录取人才八百,其中更是数十人,皆是能够胜任一郡之守的大才!”
刘坤来自后世,科举对读书人的吸引,那是毋庸置疑的,俗话说的好,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但科举打破了这个规律,只要你来参加科举,朝廷的大儒们便能给你评出一个第一来,至少在参加科举的人之中,会选出一个名副其实的第一,这个第一,谁也不能否认。
刘坤笑容可掬的道:“招成绩优异者上殿!”
随着近侍一声高唱:“宣——前百名士子上殿!”
白名士子们浩浩荡荡的走进大殿,躬身施礼道:“参见陛下!”
刘坤站起身来,衣袖一挥道:“免礼平身,诸位从一至百,依次报上名来!”
第一人年约三十五六,风度翩翩,气质优雅,向前一步施礼道:“彭城人张昭参见陛下!”
张昭!此人乃是丞相级别的大才耶,果真是大大的惊喜!
不过,历史上陶谦任徐州牧的时候,曾举张昭为为茂才,张昭推而不就,还因此被陶谦下狱,莫非朕这支蝴蝶的翅膀一扇,此事没有发生?
ps:感谢问道兄一百打赏!!
第一七四章殿试
第二个上前之人,年纪同张昭相仿,约三十五六,风度翩翩,气质优雅,此人出列道:“臣吴郡顾雍参见陛下!”
顾雍的大名比之张韶只强不弱,刘坤对这个名字也非常熟悉。
顾雍是蔡邕的得意弟子,蔡邕这老头天天说自己的手下缺人,刘坤一直以为;顾雍早被蔡邕征辟出仕。
没想到,这老头给朕留了一手啊!
第三人走上前来,顿时将风度翩翩,面容俊逸的张韶和顾雍比了下去,此人年纪不足二十,容貌之美,冠绝全场!若是放在后世,什么校草、什么帅哥,什么四大天王、f4男神之类的都要靠边站。
那人一幅崇拜的目光望着刘坤,恭敬的道:“庐江周瑜参加陛下!”
但看此人年纪与容貌,刘坤便猜想此人是周瑜,来人道明身份,果然不出所料。只是这崇拜的目光是什么意思,莫非大名鼎鼎的周瑜,还是朕的粉丝不成?
刘坤没有猜错,周瑜却是是刘坤的粉丝,刘坤威名播于天下之时,周公瑾刚刚十岁,他可谓是听着刘坤的英勇事迹长大,这天下若仅有一人让他佩服,非皇帝陛下莫属。
第四人上前之后,可算恶心到刘坤了,若非刘坤鬼仙期的修为,定会当场呕吐一地。
此人獐头鼠目,且还驼背,最令人恶心的是,此人的鼻毛至少有一指多长。
若是他在正常的情况下出现,或许还刘坤勉强能接受,但是你跟在美周郎的后面出来。这反差太大了。
那人上前道:“蜀郡张松参见陛下!”
果然是这厮。若论丑。或许还有凤雏庞统能够和他一比,然庞统今年不过十四五岁,定不会前来参加科举。
“临淮淮阴步骘,参见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