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无赖帝师 >

第422章

无赖帝师-第422章

小说: 无赖帝师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的回答是,两个绝不会背叛的悍将。

    仅此而已。

正文 第六百七十七章 死不瞑目

    聪明人之间,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刘备的回答,已经为日后发生的一切埋下了伏笔。

    关羽的死,的确只是他出兵东吴的借口,但他真正的想法,却不是要打下江东,而只是单纯的为了要打这场仗而已。

    这也是刘赫躺在那张床榻上一下午之后顿悟到的,因为其他理由,根本无法支撑出兵伐吴这种荒唐之举。

    一个逃了半辈子,又装疯卖傻了半辈子的男人,临死之前,总要留下点什么,可以不计代价,不顾后果,但一定要轰轰烈烈。

    刘备做到了,他发动的这场夷陵之战,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起,被后世称为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

    当真的名垂千古,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为何还是死不瞑目?

    这就无从而知了,刘赫猜不出,也不想去猜,他已经尽可能的去理解刘备的想法,可即便如此,还是无法接受,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正是如此。

    刘备命殒白帝城,加快了刘禅登基继位的步伐,登基大典按部就班的如期举行,该有的环节一个都不少,却总让人有种平静寡淡的感觉。

    来参加新皇帝登基大典的底层官员窥探不透这层隐匿的玄机,只有坐到诸如诸葛亮这样的位子上,与那位天机先生平起平坐甚至还要略高上一等的蜀汉高层才能一眼看破,这皆是由于某人的意兴阑珊所致。

    仍是一袭白衣的刘赫背手而立,默然的看完了整场大典,当最后一个环节结束之后,毫无滞涩的转身而去,没有迫不及待,只是不想多做停留。

    天机营众人还是执拗不过刘赫,任由他在城外,为何不顺新立了一座衣冠冢,一人不立两坟,这是每一个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都不敢忤逆的规矩,对死者倒没有不敬的意思,只是立坟的人,下辈子就别想投胎到个好人家了,可刘赫不管,他本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坟是立起来了,可墓碑上,刘赫还是不知道该刻上什么。

    当初丁展是这样,如今何不顺又是这样,这两个原本不太可能与刘赫产生交集的江湖武人,却成了刘赫心里最亏欠的人。

    从徒儿刘禅的登基大典中离开,刘赫马不停蹄的出了城,那片本来就是为了天机营众将士预留的坟冢,在几场春雨过后,四周竟然开出无数野花,算不上漂亮,更谈不上惊艳,但让人看着就很心安。

    早已离开成都,远在千里之外的赵家家主听说此事后唏嘘不已,提笔写下四个字,如鲠在喉。

    门下弟子没有三千也有两千的赵家家主这四个字背后的深意,当时谁也没有猜透,倒是这四个字被人偷偷拓印下来,在学子中悄悄流传,争相临摹,一时成风。

    郭清手下的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谍子,也吃不准这消息到底有用没用,年轻时面对敌方十几人围攻都不曾动摇分毫的老谍子左思右想了很久,最终还是一咬牙将这四个字报到了成都。

    等这四个字交到刘赫的手中,已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之前的那些野花已经败了,如今坟前的花已是第二季,这让城中那些跟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花匠们好生惊奇,都说从没见过花期如此短,第二茬却又衔接的如此快的,就好像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波走了,下一波如期而至,从不会人去楼空。

    刘赫看过了赵家家主亲笔所写的那四个字,只赞了一句好字,就放在了案头,用一摞公文压住,再没看过。当天就有人看见,天机先生提着两坛酒出了城。

    成都的百姓似乎早就摸清了天机先生的这个习惯,去祭拜逝者,总是喜欢带上两坛酒,一坛撒在坟前,一坛留给自己。

    坐在立着一块无字碑的坟前,刘赫照旧将一坛三仙醉撒在了何不顺坟头上,自己的那坛,则是最普通不过的劣质米酒。

    “知道你嘴急,所以直接倒在你头上了,估计你也不会介意,这酒是好酒,花家三仙醉里年头最久的那坛,花驰那小子自己都舍不得喝,可他说了,给你喝,他不心疼。”刘赫说着,喝了一大口米酒,酒劲确实大,比不得绵软醇香又不失后劲的三仙醉,以至于刘赫这样的酒力,都呛红了眼。

    小豆子表情凝重的站在刘赫身后,手中拿着何不顺临死前托付给刘赫的无涟剑,默默的看着刘赫将那坛劣质米酒喝下了大半,轻声道:“这剑是何大哥给你的,我不要。”

    刘赫举着酒坛的手在空中微微停顿了一下,小豆子以前什么样子,军中尽人皆知,所以刘赫才更惊讶于何不顺死后,小豆子所表现出来的这份异于常人的坚定。

    何不顺死时,小豆子没有回头看上一眼,而是背着先帝刘备独自走出了十里,不是这个身材瘦小的孩子心狠,只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何不顺将护送先帝的任务交给小豆子时那番好似玩笑一般的话,在别人听来是调侃,在他听来却是嘱托。

    仅凭这一点,刘赫就自愧不如。

    要不是东吴追兵收到了风声,白帝城两万守军已经赶来救驾,估计破门而出,冲出西城门只是时间早晚的事,小豆子的举动,不仅救了刘备一命,更是救了刘赫的命。

    刘赫有时候想,自己打小从漫画书中学来的那些热血,现在看来就是扯淡,脑子一热干出来的事,还总是能如心所愿,无非是依托在主角光环下的奇迹罢了,要是那些主人公从漫画中走出来,肯定会被现实当场撕成碎片,啃得连一点骨头渣子都不剩。

    一位老人的悄然出现,让小豆子很识时务的躲到了一边,临走之前,将那把本就属于老人的无涟剑,还给了他原来的主人。

    何老爷子往刘赫身边一坐,很熟络的拿起刘赫的酒坛喝了一口,辛辣入口,同样皱眉咧嘴,可放下酒坛时,却已经面容平和。

    心中有愧的刘赫没有说话,甚至连声招呼都没打,倒是面容慈祥的老人率先开了口,轻声道:“剑你不要就罢了,怎么连我徒儿的名字都不给刻上?”

正文 第六百七十八章 剑名不顺

    “对不起。”刘赫弯下身子,恨不得把脸埋在土里,咬着牙,挤出一句,却明显不是在回应老人之前提出的质问。

    何老爷子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没什么对不起的,这都是他自己选的,没人逼他,更怪不得你。我听小豆子那孩子说,他不仅把剑留给了你,还让你替这把剑重新取个名字,这倒像他的风格,拿得起却放不下。”

    刘赫反复斟酌着老人的话,不明白一个连剑名都可以舍弃的人,为何还被说成放不下。

    何老爷子没有解释,继而问道:“你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找你的麻烦,而你也总会不由自主的跟他较劲么?”

    这个问题刘赫想过,但没有答案,正如何老爷子所说,两人就好像天生的冤家,一见面就掐,没到非要致对方于死地的份上,但不挤兑上几句,再狠狠啐上一口,心里总是不痛快。

    何老爷子嘴角弯起了一个弧度,像是看到了那个总能哄自己欢心的徒儿又站在了眼前,说道:“两个一样脾气的人遇上,当然是水火不容。”

    何老爷子转过头,笑着看向刘赫,说道:“你不觉得,你们两个简直一模一样么?”

    刘赫想起那个同样被人称作无赖的家伙,嘴角泛起了淡淡笑意。

    “一样的聪明,一样的重情,一样的无赖,一样的不计后果,”何老爷子例数着两人的共同点,如数家珍,说到一半,却是面色一沉,“一样的自私,一样的不负责任,白发人送黑发人,小兔崽子,等我死了,到了那边,绝不会放过你。”

    刘赫没有收敛笑意,却是笑中带泪。

    老人将无涟剑放到了刘赫怀中,站起身,沉声道:“这把剑你必须收下,他用死换来的这个道理,你也必须明白。其实这个道理,你之前就对我说过,我以为你懂,但现在看来,你还不如我那个不成器的徒弟。”

    刘赫看了看眼前的无涟剑,眉头微蹙,缓缓闭上了双眼。

    “像你们这样的人,活不长。这就是他想告诉你的,他只有我这个师父和那把剑,可你,不一样。所以他死了,你还活着。”

    风轻轻的吹来,又悄然而去,老人的背影,也随着风消失在远方。

    小豆子直直的盯着坟前的刘赫,满脸关切。老人临走之前扔下的那句话实在是太狠了,哪怕说的很对,却依然直击人心,用一个人的死换来的幡然醒悟,又怎能不痛彻心扉?

    坟前的那个年轻人,头发散落,任谁看去,都是无法掩饰的颓废。

    何老爷子的话不是狠,而是毒,让一个人摒弃二十多年的活法,谈何容易?蜕变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化茧成蝶,必然伴随着撕裂肌肤,剥离骨肉般的剧痛。

    此时的刘赫,就在经历着蜕变,也在承受着这份常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剧痛。

    在足足观望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小豆子终于开始局促不安,想回城去搬救兵,却又不敢离开始终低头不语的刘赫半步,他的怀中,可是那把削铁如泥的无涟剑。

    小豆子最怕看到的一幕终于还是出现了,刘赫毫无征兆的拿起无涟剑,长剑出鞘,没有一丝停滞,如行云流水,可越是这样,越是让一旁的小豆子看得心惊肉跳。

    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小豆子很有资格说出这句话,他见过无数被恐惧摧垮了心智的人,在战场上拔剑自刎,人都想活命,但活着比死还难受的时候,大多数人却又都会毫无悬念的选择后者。

    小豆子很敬佩那些在战场上被敌人砍掉了一条腿,还能活下来,还能笑呵呵的抽着旱烟在营帐外给新兵们讲故事的老卒,最可贵的不是失去了一条腿之后还能保持乐观,而是当初倒在血泊中,面对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