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帝师-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捷走后,法正举起酒杯,先敬了刘赫一杯。
两人一饮而尽,放下酒杯之后,法正开门见山的说道:“今日之事,多有得罪,希望天机先生不要介意。”
在没搞清楚法正的意图之前,刘赫也不想打草惊蛇,于是笑着回应道:“无妨,无妨,法军师也是为了大局着想,我自不会放在心上。”
法正停顿了一下,忽然诡异的一笑,“先生误会了,我不是这个意思,白天的时候,我是故意针对天机营的那几位弟兄的,更是刻意刁难先生的。”
法正这番直白的不能再直白的言辞,让刘赫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法正却似乎没有再为难刘赫的意思,只是笑了笑,继续说道:“我这么做,就是想让别人知道,我与先生之间,已经有了隔阂。先生和诸葛军师虽然刚到益州不久,却应该也能察觉到一丝端倪,益州的官场上,暗地里仍有一股阴魂不散的势力,妄图兴风作浪,再挑事端。”
诸葛亮似乎听懂了法正话中的含义,“法军师的意思,是想让这些人以为我们三人不和,从而使他们露出破绽?”
法正笑着点了点头,“诸葛军师果然机智过人,我正是这个想法。”
沉默了许久的刘赫,忽然平静的问道:“那为何是我,而不是诸葛军师呢?”
法正苦笑着摇了摇头,起身又施了一礼,“先生这么问,看来还是在生我的气,既然如此,我就再给先生陪个不是,还请先生容我慢慢解释。诸葛军师向来总理全军事务,而你我则是各司其职,只负责自己的一摊事,先生有先生的天机营要打理,而我则是要忙着安抚益州本地的那些官员。若是我与诸葛军师起了争执,那么那些暗地里等待机会的人肯定会选择继续观望,因为他们觉得,以我今时今日的地位,恐怕还无法与诸葛军师抗衡。而先生则不然……”
说到这里,法正忽然一笑,再次躬身施礼道:“先生不要见怪,我只是就事论事,可一点也没有小看先生的意思。”
这种事刘赫当然不会在意,他很大度的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法正继续说下去。
法正这才继续解释道:“先生来蜀地已有些时日了,那些混迹官场多年的官员,也已经大致摸清楚了先生的脾气。先生向来喜欢留在自己的天机营中,其他事物全部交由诸葛军师打理,而且从不主动过问。这种情况在那些人的眼中看来,会觉得先生的势力,只集中在天机营中而已。你我之间若是有了矛盾,你有天机营的嫡系部队,我有益州本地人的支持,那些人便会认为你我旗鼓相当,而他们,也会蠢蠢欲动,开始有所行动。”
法正的这番解释,倒也算得上是合情合理,刘赫思量了一会,问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法正似乎早有打算,胸有成竹道:“很简单,不管他们选择了哪一方,必然会主动联系你我之中的一人,到时候我们只需不动声色的将这些人的名字记下,等时机成熟,再找个借口将他们一网打尽即可。”
“你这个方法固然不错,可仅凭此计,就能肃清整个益州官场么?”刘赫心里始终认为,法正所说的方法,只治了标,却不治本。
法正笑道:“先生的担心,我可以理解,我的这个方法只能暂时解除危机,那些真正深埋在益州官场底层的根须,一时之间是难以清除干净的。但这么做至少起到了以儆效尤的作用,趁着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的机会,我们便可稳定益州的政局,等主公真正坐稳了益州牧的位子,到时候他们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别想在益州境内兴起什么波澜了。”
刘赫缓缓的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有一件事,他一直很奇怪。自从来到益州,那个假刘备就从来没有跟法正接触过,可听法正话里话外的意思,不仅一直将主公二字挂在嘴边,而且也确实处处在为刘备考虑。
法正为何会对刘备如此的忠心?被封为三大谋士之一,却从未得到过主公刘备的正式召见,这种在其他势力之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法正难道一点也不起疑心么?
看样子,法正还真没有对此起疑,从始至终,他也没有提起过想要面见主公的事宜,给人一种感觉,他似乎觉得君臣两不相见,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法正的这种过于平静的反应,让刘赫始终有些担心,毕竟如果假刘备的事情败露,那之后的麻烦可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不过法正今天所提出肃清益州官场的计划,倒是让刘赫很是赞同,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值此多事之秋,最好的办法,就是抓几只鸡来,杀给其余的那些猴看了。
而且有一点法正说得很对,只要熬过这段最难熬的时期,等政权稳固之后,那些想在益州浑水摸鱼之人,也就再难成什么气候了。
定军山的这场酒宴,给日后的益州官场定下了一个基调,那些仍留在成都城内的各级官员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三位看似貌合神离的大军师,只在一场看似平淡无奇的酒宴上,就做出了一个改变日后益州格局的决定。
正文 第三百九十五章 镇守默城
至于这个决定如何落实,那就要等到回到成都之后再做打算了,眼下的当务之急,便是一鼓作气,夺取整个汉中地带。
本以为击败了定军山的曹军,斩杀了夏侯渊,曹军士气必定受到重挫,攻取汉中将会一路势如破竹,然而战局却没有刘赫想象中的那样顺利。
曹军虽然新败,却仍是占据兵力的绝对优势,双方一时之间在汉中形成了拉锯战。
双方在这段时间内互有往来,却始终没有一方能够取得决定性的进展,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十几场,可仍是各自占据着汉中的一半领土。
在这几十场战斗中,有一人宛若横空出世一般,进入了所有人的视线,那就是刘备的义子,刘封。
刘封是刘备当年在刘表手下时认的义子,这些年来一直追随着刘备四处征战,在刘赫和诸葛亮用假刘备代替真刘备发号施令后,刘封就一直在诸葛亮的帐下,虽是刘备的义子,却从来没有少主的架子,对诸葛亮也向来是言听计从。
诸葛亮曾和刘赫商议过此事,这个刘封身为刘备的义子,却对那个假刘备一点也没有怀疑,这多少让诸葛亮觉得有些怪异。
后来从甘夫人那里得知,自从得知刘备重病之后,刘封每日都到刘备府中去请安,为了不打扰刘备休息,只是在门外行礼,独自站上一炷香的时间便走,从没有进过假刘备的房间。
诸葛亮和刘赫这才放下心来,看来这个刘封不仅孝顺,而且很懂得他自己所处的立场。
刘封、刘禅,封禅。
从这两人的名字中,除了不难看出刘备的雄心壮志,还能看出,刘备曾经真的是将刘封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的,否则也不会将其改名为刘封。
只是在阿斗出生之后,刘备的心理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名义上刘封是长子,但始终不是自己亲生的,拼了老命打下的这份基业,谁不想传给自己的亲儿子呢?
刘封似乎看出了这中间的变故,从此之后,便谨小慎微,从不张扬。
刘备病重,他不去刘备的病榻前,说是怕打扰义父休息,这其实都是说给外人听的,身份极为敏感的他,在这个时候,是绝不能与病重的刘备独处的,万一刘备在这期间有个三长两短,他这个义子就很难撇清关系。
不过刘封这么做,倒让诸葛亮对其增加了不少的好感,从那时候起,对刘封的照顾也渐渐多了起来。
这次出征汉中,诸葛亮也将刘封带来,并且给了他一个先锋官的差事。
说起带兵冲锋陷阵,刘封可比他那个基本上就没打过什么胜仗的义父强太多了,即使是面对强大的曹军,刘封也没让对方占到一丝一毫的便宜。
双方几次交手之后,互有胜负,也都有兵马的损失,但仔细清点过后,就会发现只要是刘封带队打的仗,即使是败了,损失也远比对面的曹军要少得多。
这种既能打,跟刘备又有亲戚关系的大将,自然是很得诸葛亮的器重,每逢曹军据守不出,诸葛亮便会派刘封到曹营前叫阵。
一来二去,消息传到曹操的耳朵里,还真把曹操气了个够呛,让人带过话来,你个卖草鞋的大耳贼,就知道派个假儿子前来么?等我叫我那黄须儿前来,定要你们好看!
这等如同稚童斗嘴般的话,虽有些可笑,却也不能轻视。
曹操的三子曹彰,武艺超群,由于天生一头焦黄的头发,连胡须也是这般颜色,所以被曹操称为黄须儿。
曹彰有多能打,刘备军上下尽人皆知,有些曾经吃过曹彰亏的老卒听闻曹彰要来,全都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
好在听闻曹彰此时正在幽州北部,想千里驰援汉中,还需要些日子,趁着曹彰没到,诸葛亮便下令加紧攻势,争取在曹彰赶到之前,率先拿下汉中。
诸葛亮这边打的热火朝天,刘赫却是在一座名叫默城的小城之中,十分的轻松怯意。
在来默城之前,诸葛亮曾经叮嘱过刘赫,默城是重要的军事重镇,一定要守住这里。
看着诸葛亮那语重心长的模样,刘赫当时还有种任重道远的感觉,却没曾想自打来了这默城,就再没跟打仗沾上一点边。
刘赫仔细琢磨了好久,终于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
这是诸葛亮觉得当初让他去守定军山太过危险,而现在让他来守这座风平浪静的默城,就是想还他一个人情。
刘赫也不是那种非要赚得泼天战功的官迷,这种清闲的差事,他还真有点求之不得,顺便也好让天机营的弟兄们好好在默城这里休整一下,万一哪里战事吃紧,没准还得需要成都卫去支援,所以先在此以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