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赖帝师-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近一看,上书几个大字,天下第一家。
刘赫停下脚步,驻足观望,一名慈眉善目的老者走上前来,笑道:“这位公子,来到赵家,所为何事啊?”
刘赫向老者施了一礼,“我今日前来,特为拜访赵家家主,不知应向何人通报。”
老者指了指赵家的西北角,“不用通报,公子直接去便可。”
刘赫先是一愣,随即一笑,看来这位赵家家主,比他想象中的要随和的多。
见老者要走,刘赫上前又施了一礼,指着一旁的石碑问道:“我还有件事想请教一下,这块石碑上的字,是何人所写?”
老者看着石碑,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这个啊,是当年明皇帝的御笔亲书。”
明皇帝?老者离开以后,刘赫陷入了沉思。
明皇帝,也就是汉明帝了,那不正是开创了明章之治的东汉第二位皇帝么?
望着那块石碑,刘赫不禁啧啧称奇,没想到这赵家在东汉开国伊始,就已经是名满天下了,否则也不会得了这汉天子御笔题字的待遇。
而那位经历了至少两百多年家族兴旺的赵家家主,却似乎并没有那些士族门阀惯有的嚣张跋扈,一路行来,一直到赵家家主的屋前,竟然连一个上前阻拦的人都没有。
而赵家家主的居所,也与其他赵氏族人所住的房子大小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房子的一侧,有一座二层的小阁楼,却是整个赵家最高的一座建筑。
魏孝本想上前去敲门,却被刘赫一把拦住。
“既然这位赵家家主没什么架子,咱们也不用在他面前摆什么排场了。”刘赫说着,整了整衣衫,自己上前,叩响了房门。
“请进。”门内传来一人低沉的声音。
刘赫推开房门,只见一名老者正坐在屋内,手捧一份书简,笑着望向自己。
看清老者的容貌,刘赫先是一愣,接着会心一笑。
这不正是在大门口遇到的那人吗,却没想到,那个慈眉善目的老者,竟然就是鼎鼎大名的赵家家主。
“公子到此,可是来听书的?”赵家家主笑着问道。
刘赫二话不说,从怀中掏出庞统给他的那枚铜钱,直接向赵家家主抛了过去。
赵家家主接过铜钱,放在掌心处一看,面露一丝惊奇,他抬起头,上下打量了刘赫一番,“公子这枚铜钱,是从何处得来的啊?”
“是一位朋友送给我的,怎么?有什么问题么?”
赵家家主微微点了点头,将铜钱放入怀中,笑道:“没什么问题,我只是随口问问,既然公子拿了这枚铜钱来,便可在我这里,听上一整天的书。”
刘赫这才放下心来,看来这回那个小黑胖子没有糊弄自己,这枚铜钱还真管事。
“不过,我这里有个规矩,只能读书给一人听。”赵家家主说着,望向刘赫身后的魏孝。
魏孝当即对两人分别施了一礼,接着对刘赫轻声道:“头儿,我在外面等,有什么事叫我便是。”
目送着魏孝走出房门,赵家家主这才站起身,领着刘赫向里面走去。
刘赫有些纳闷,这间房子他从外面看过,一共就这么大,再往里走,已经是无路可走,这位赵家家主又要带自己去哪里呢?
难道后面有什么机关?或是这地下有地道可以通向其他地方?
这也难怪,书里描述过无数次的那些高人,总是喜欢搞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明明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干的事情,却总喜欢跑到地下去捣鼓,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显出他们高人一筹。
然而这一次,刘赫却猜错了。
赵家家主只是领着他,走到了这所房子的后门而已,可就在推开后门的那一刹那,刘赫终于明白,这个兴旺了数百年的士族豪门,为何要世代居住在这里,而这位鼎鼎大名的赵家家主,又为何要选择住在赵家这个偏僻的角落里。
正文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临水三问
映入刘赫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芳草地,东北方向,紧邻淮水,放眼望去,整条淮水尽收眼底,其景致之壮阔,简直无以言表。
整个赵家的西北方向,是一片连绵的山脉,而赵家家主的这所宅院,又位于赵家的西北角,正好坐落于山脚下。
草地的东南方向,便是这所房子的后门,而西南方向,则是刚刚看到的那座二层的阁楼。
西北是山,东北是水,东南是屋,西南是楼,这四样东西便划分了出了这一片清幽雅致的芳草地。
芳草地的正中,是一个凉亭,此时那位赵家家主,已走到凉亭之内,转身看向刘赫。
刘赫走上前去,两人分别落座,赵家家主笑着说道:“在听书之前,我想先问公子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何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刘赫想都没想,“这个容易,君主要有君主的样子,臣下要有臣下的样子,父与子之间,也同样如此。”
赵家家主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第二个问题,一个当爹的偷了邻居的一只鸡,他的儿子该不该去报官?”
刘赫沉思片刻,说道:“怎么说也是他爹,把鸡送回去就是了,大不了再多赔邻居些银两,总不至于非要把自己的爹抓起来。”
赵家家主仍是没有对刘赫给出的答复做任何评价,而是继续问道:“第三个问题,舜帝是位明君,可其父瞽叟却多次设计陷害于他,甚至要置他于死地,舜帝却不计前嫌,始终善尽孝道。但如果瞽叟犯下触众怒的死罪,被下了狱,舜帝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与前两个问题不同,这一次刘赫似乎很难第一时间给出答案。
这个问题听上去和上一个问题有些类似,可仔细想来,却完全不在同一个级别上。
首先是两个问题中人物的身份,虽然同为父子,但之前的那对父子,只不过是普通人而已,即使是犯了事,最多也就是乡里乡亲之间的矛盾,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
而舜帝与瞽叟却不同,作为五帝之一的舜帝,他的所作所为,都会被天下人看在眼里,瞽叟是他的父亲,犯了死罪自然也会天下皆知,如果舜帝处理不当,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失去威信。
其次,众所周知,瞽叟虽然多次陷害舜帝,可舜帝却坚守着一个做儿子的本分,也就是孝道。如果秉公办理,将瞽叟处死,便是有违孝道。可若是徇私枉法,又会落下口实,实在是进退两难。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舜帝是位帝王,他与那个老爹偷了邻居家一只鸡的儿子不同。那个儿子不过是在孝与义之间做出选择,而让舜帝为难的,则是孝与天下。
如何既能坐稳江山,又能保全老爹的性命,这个问题,恐怕就是那位真正的舜帝在世,也无法在一时之间,给出一个另所有人满意的答案。
见刘赫思量许久仍是无果,赵家家主轻声道:“这个问题,你也不必急于一时,等听完了书,也许就能有答案。”
百思不得其解的刘赫闻言,无奈的点了点头,却见赵家家主大袖一挥,面前的石桌上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副棋盘。
“你我对弈三局,你每赢一局,便可在我这里多听一天的书,你看如何?”
刘赫看着那副十九道经纬纵横的石刻棋盘,挠了挠头,皱眉苦脸道:“要是我三局都输了呢?”
“都输了也无妨,你那枚铜钱还在我这里,至少也能听一天的书。”赵家家主说着,将象征着棋力更高一筹的白棋棋盒推了过来,却将那可以有先手优势的黑棋留在了自己的手边。
虽然不太懂围棋,可这执黑先行的规矩刘赫还是知道的,他一看便明白了,看来这位赵家家主对自己,是一点也没打算客气。
果然,不等刘赫点头,赵家家主便起手落下一子。
刘赫拿起一枚白子,举在半空,却迟迟没有落子。
赵家家主笑道:“从第一子就开始长考,难道想要布下一局大阵吗?”
刘赫没有说话,只是望着棋盘右上角那枚黑子若有所思,片刻之后,他突然将手中的白子收回,坏笑道:“这种下法太慢,别说三局了,一局就要用去大半天,我哪还有时间听书?”
赵家家主不仅没有因为刘赫这种明显是耍赖的说法而生气,反而十分认同的手捻长须,不住的点头,“那你说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刘赫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当然有了,还是这棋盘,还是这黑白子,我来教你一种新的下法。”
赵家家主面露一丝惊喜,“这棋还有其他的下法?”
“当然有了,我自创的。”刘赫大言不惭道。
见刘赫说得那么肯定,赵家家主更加对他所说的那种下法有了兴趣,“来,咱们边下边说。”
刘赫嘿嘿一笑,眉飞色舞的就讲了起来。
“刚才的那种下法,上来先占棋盘的一角,说的好听点叫布局,说不好听的,就叫脱了裤子放屁,太麻烦。”刘赫说着,抬起一根小拇指,就将刚刚赵家家主落下的第一枚白子从棋盘上弹了下去。
赵家家主看着那枚棋盘之外的白子,似乎很是疑惑。
虽然围棋的开局有许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总是要先挂一角,称之为占去一小目角,以借此成势。
但听刘赫所说,这种几乎已经成为定势的开局,却好像一无是处。
刘赫看出了赵家家主的疑惑,故作高深道:“你说,这整个棋盘之上,哪里最重要?”
似乎已经被刘赫忽悠的云山雾绕的赵家家主盯着那个平日里再熟悉不过的棋盘,思量许久,还是摇了摇头。
刘赫拿出一副高人的架势,指着棋盘的正中心说道:“十九道的棋盘,为什么会有三百六十一个点?当然是多出来的那一个点最重要。”
刘赫说着,拿起一枚白子就放在了棋盘的正中,“其他三百六十个点,在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