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人,实编恐怕还得少上几许。
“要么把皮岛的黄龙划过去?”崇祯倒是灵机一动,反正每年都要给皮岛一定的饷银,虽然没多少,可这积少成多也是个数,要是能免了去,那两边都能图个两全其美。
“陛下,这万万……”傅宗龙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边的温体仁抢白道:“此言大善,户部赞同。”
温体仁是首辅,他说户部赞同,户部自然就不会反对,六部之中,本就一大部分是温党的党羽,王应熊是,户部这个总管天下财政的也一样大部分是温体仁的同党。
至于温体仁为什么突然变了态度赞同,这就简单了!因为昨夜有人给他送了足足一万两银子,这些钱可是连温体仁都动心不已,这钱又是从城里的盐商那送来的,反正也没多大的事,温体仁干脆就一口应承,只是心中疑虑,为什么对方不给帮着说好话的傅宗龙送,而是给他一直反对的温体仁送!
顺水人情谁都会做,这事在温体仁看来也没什么坏处,他虽然是个庸才,可也不是个笨蛋,傅宗龙打得什么主意他自然明白,可这主意是崇祯提出来的,这个时候应承才对,怎么能擅自反驳,所以他温体仁只是顺了崇祯的意,压根没出多大的力气。
群臣眼见温体仁都出来赞同,自然各个和声,纷纷大赞陛下英明,只有一个傅宗龙在一旁气的全身发抖,这帮佞臣,那黄龙好歹是大明总兵,正经的武人出生,这三言两语就把皮岛扔给一帮昨天还是海寇的人,这办的什么事!陛下也实在是急糊涂了!
傅宗龙哪知道崇祯是实足的穷怕了,要不然昨夜也不会让傅宗龙把剩下的宫中内眷的首饰都拿出来卖,这突然想到的主意倒是不错,反正黄龙在皮岛又没多大的用,一直是个空头的总兵,每年还要发个几万两饷银,这次干脆划归新成立的东江镇节制算了,这样的好处就是省钱!
至于温体仁收的那一万两,也就没人会知道,而且这事看上去还是公事公办,根本没半分的徇私舞弊!
……………………
早朝上总算把闹得沸沸扬扬的献功一事给理清了,下面就是各部官员怎么去谋划和处理了,崇祯下了旨意,当天就送到了李越的手上,这个时候的大明朝廷难得一见的体现了高效率,也是朝廷上下一开始是抱着欢迎你来的态度,可现在,压根就是在送一帮子瘟神。
实在是大明的国库真的穷啊,反正五千颗首级也点了,确认无误,官职也封了,还是个总兵,堪称能封的最大实权武官了,至于饷银……要是人家忘了伸手要最好,话虽如此,也不得不挤出一部分,所以从一开始两边的和和气气,现在一帮子户部和兵部的属员都有些脸色发青。
实在是兵部的傅宗龙把户部逼得紧了,为了区区八万两银子,硬是带人堵了户部大半天的门,这才逼得不得不让其从牙缝里挤出这部分银子,再加上兵部自己省下来的两万两,这才凑足了十万两白银,傅宗龙也难,他总不能真让宫里的亲贵拿出金银细软出来,只得想着法子逼着户部拿钱!
第一百五十五章 开府建镇
PS:更改了昨天的一个BUG,东江镇即是皮岛,另,大家认为几点更新最好?
…………………………
五千颗脑袋毕竟是实打实的,兵部也算沾了功劳,崇祯一高兴,把东江总兵的名头给了出去,怕的就是花钱,只是这人家有心归附不能不给,到了当晚就有兵部和户部一起送来这十万两的雪花银子,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勉励多杀敌建功,至于什么饷银嘛,这些先凑合着,以后再说。
把方成弄的哭笑不得,他可不是为十万两往京城里跑上一趟的,白龙鱼服说到底不安稳,耽罗府的众将各个也说不上忠心耿耿,待在登莱的孟千说不定都比尚可喜一伙人来的忠心,要不是耽罗府的大多数兵马都被调到了复州、金州几处,这些个桀骜不驯,把叛乱当饭吃的人指不定又会出个什么妖蛾子,所以这趟,他还真是跑来献功的!什么都不要,就要个大明正经册封就行!
总不能一直就连个中央政权承认的名号都无?耽罗府可不是后金女真,能打的大明节节败退,丢了关外千里河山,自己建国称帝,不过那毕竟异族当权,不比耽罗府从上而下以大明人为主,有了大明的承认那就占住了大义,只一个孙元化和三个儿子以后铁定不会有二心,至于毛承禄和尚可喜、尚可义又要分开来算,毛文龙是死在袁崇焕手上的,但袁崇焕却是被崇祯给千刀万剐给凌迟了,归附大明毛承禄不会多想什么,至于尚可喜兄弟俩,前阵子还是大明官军,此时也就当回个参将在他们看来说不定还是个好事,至于赵孟,刘四,李焦几人,一直对方大哥忠心耿耿,有了好处自然不会落了他们去,身上多上个一般官职总归是好事,后进的那帮登州的破落军户张五郎一行人也都对方大哥心存感激,要没方大哥,指不定哪天他们就饿死在户所里,连个埋骨之地都无。
有意见的?关着的孔有德、张觉等人一定有,不过是一帮子阶下之囚,哪有说话的资格?
这趟他方成顺势来大明的京城就是来求名的,有了大义,一些事才能做得名正言顺,至少在现如今,大明帝国这个名头还是有几分作用的,要不然也不会在之后还有着一帮明朝的龙子龙孙们顶着大明的名头延续了几十年的南明。
时间是不长,可直至三百年后还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老朱家的号召力可见一斑,大明说到底是汉人自己的王朝,三百年正统,三千年汉人大义!
既然是有事求人,那他方成就是跑来北京城做散财童子的,这一趟亲自过来也就为了这个事,好在这一路故意磨蹭,早几日出发的孟千已经携带了十万两银子到了京城,这才有了昨日送给温体仁的一万两,本来傅宗龙那边也有五千两,孟千刚到京城,人生地不熟,靠着一直有私盐往来的盐铺这才摸着了温府的门路,至于傅宗龙,哪知道这准备好的银子还没送出去,他倒好,派人送来了十万两银子,连带方成真正想要的大义也顺带给了,还是个总兵!正经的大明武官!
比起那什么当初朝鲜王李倧给的什么左捕大将可好看多了,总兵,全称总兵官,这官职起初为洪武二年所设,原为无品级不长设的官职,早在万历年间已是常任武官,虽说如此,但也非寻常武人可得,这次纯粹就是大明朝廷自己摆了乌龙,怕的是归附的人伸手要军饷,这才跟不要钱似的把总兵官的头衔给扔了出去。
既是总兵,一般都要挂将军印,这趟兵部也一起送来了平辽将军将军印,这样才有了品级,在大明的武官里开始登堂入室,也就是说,可以开府建镇!有统辖一方的兵权!
反正目的达到了,进不进北京城倒是无所谓,说到底,那个紫禁城他方某人前前后后去过三四次,里里外外都逛过,也没多大新奇,本想见见那个被后人评价褒贬不一的崇祯,却是挨了这番冷遇,但好在赏赐不低,也就没什么怨言。
只是三百号人来的时候兴冲冲的,这时候却在城门口被拦着不让进,谁都会觉得晦气,跟来的三百亲卫这几日心里不满,对于大明派过来的人也就不怎么待见,把五千颗人头一交,领着送来的平辽将军印和总兵官大印以及十万两的饷银,大明就开始撵人了。
那是不撵不行,你送来五千颗人头就换走了一个总兵官的大印和十万两银子,这要是五万颗,这大明非得直接破产不可,入不敷出,这要是一年再多出个几十万两银子,就是五千颗鞑子人头在户部看来也没一开始那么华丽丽的好看!
不过若真的是五万颗鞑子人头,说不定就是傅宗龙都得去天家跪上个几天,然后把剩下的皇亲贵族的金银细软全都拿了卖钱不可!
女真鞑子一共多少人?不足二十万!这要是一口气杀了四分之一,那可就是元气大伤,也就没了和大明抗衡的本钱,到时候这边患去了,辽饷也省了不是?
于是大明的众臣工们就怀着这番忐忑的心境开始撵人,可崇祯的一道旨,却让大明臣工们又是轩然大波!
派监军!
这谁TM出的馊主意!
而且这次还不是派太监,准备从文武百官里找出一个担任监军,也就是说,谁想死谁去?
这到底又是谁想整人不成?打听了半天,才有人知道原来又是傅宗龙的主意,这一下子兵部是惹了所有大明臣子们。
你傅宗龙想死自己去啊,别拖着别人和你一起下水,真够损的,当初毛文龙还在那会也没人敢去当监军,就是怕一个不小心挨了一刀死个彻底,不管是死在女真人手里的,还是死在毛文龙手里,反正都是个死!
辽东!谁去谁死!哪个有过好下场的?就毛文龙他自己都死在尚方宝剑下面,这样一来还有谁敢去来着?近些年的袁崇焕,远些的熊廷弼,没一个有好下场。
所以这几日没定下派个什么人,所有朝臣都在背后诅咒傅宗龙,最好派了他去拉倒。
崇祯眼看文武百官没一个主动肯去的,至于点名让谁谁去,险些有几个直接瘫倒到早朝上,丑态百出,崇祯的脸上不好看,干脆让傅宗龙推荐,反正他这个兵部左侍郎已经得罪人得罪狠了,崇祯干脆这事也推给他,可傅宗龙也不是笨蛋,他要真让满朝臣工们人人都拿他当敌人,即使崇祯保他,这个左侍郎那也干不了多久,所以干脆半天没憋出一个名字来,老老实实的缩在那。
“我大明文武百官竟无一有胆之人?”崇祯怒了,拂袖而走。
至于底下站着的堂官们纷纷松了一口气,这没选到自己最好,至于崇祯最后的那句,反正也不是这一回不要脸了,那也不多这一回,再怎么说,脸也没命来的重要!
不过这皇上金口一开,监军肯定要派,而且还不能派太监,让朝臣中选一个,那是谁都不肯答应,只能看各个势力搏力的结果,能拖一阵是一阵吧!
朝廷要派监军,因为无人肯去,方成总不能也一直待在京城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