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人生-第9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想要,那也想要,人物不能丢,故事不能丢,风景啊特效啊,那就更是要多多的上,跟好莱坞打对台嘛,但问题是,他的那么多野心,却并不是一部120分钟的电影就能全部容纳得下的!
而他又偏偏无法做出取舍,无法将自己的野心稍稍的收敛一下!
甚至在李谦看来,他那个160分钟的版本,其实都没有能够完全容纳下他所有的野心,而在经过了过去一段时间的又一遍精剪处理之后,很显然,刘承章自己也知道,他不可能拿一个160分钟的版本去上映,能给他的时长,顶天了就是120分钟,要知道,对于院线来说,你一部片子就160分钟,售价一高,票会不那么好卖,而且排片也很吃亏,别的放映厅一天可以排七部片,你的厅就只能排六部……所以,他必须狠下心来砍掉一部分东西。
但遗憾的是,在他看来,特效和风景,以及那些绚丽的仙术阵法的中国式战斗,是他野心中更重要的那一部分,但偏偏,他又想要保留下故事!于是,在160分钟的版本里都只能算是勉强容纳下的故事,以及绝大部分的支线,又都被不那么完整的给保留进了120分钟的版本里!
那自然是更加的不完整了!
于是,最终他呈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个畸形儿。
风景、特效、打斗,都尽可能的予以保留,占据了整部电影相当大的时长和篇幅,而原本就不够丰满的各种故事支线和支线人物,被删减得更加的骨感很多人物,都是刚刚提起线头,说不定普通电影观众还没看懂怎么回事,这个人物就过了!以至于连李谦都觉得,这个人物出现在剧情中,好像只是为了出现一下,而并不是导演想要从这个人物出发,去讲一段什么样的故事!
而问题是,类似这样的人物和线头,在这个120分钟的版本里,就不说是比比皆是吧,至少也是随便一数就能数出好多个来!
对于一部商业故事片来讲,这就真的是很尴尬了!
所以,得罪就得罪吧,心里是这么想的,那就说出来吧!
因为,一个亿的投资啊,都说同行是冤家,但李谦却从来都没有这么想过,他是发自内心的希望中国电影行业对好莱坞特效大片宣战的这一战,能够取得一个辉煌的胜利中国电影行业目前最大的敌人,在李谦看来,是好莱坞电影,而绝非是内部某两家公司或某两位导演之间的争斗。
…………
李谦的话说完了,现场气氛有些冷飕飕的。
刘承章脸上忽而有些不悦,忽而又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样。
没有其他人说话,胡斐也没有再点名让人说,大家的目光,都汇聚到刘承章那里内部、尤其是当下坐在会议室的这些人,都是知道的,这部《剑仙》的最终剪辑权,在刘承章手里。
而刘承章,又是个相当骄傲的人。
足足一两分钟,除了偶尔有端起杯子喝水的声音外,整间会议室内,安静得针落可闻。
然后,刘承章看向大家,尤其是认真地看了李谦一眼,道:“我坚持我的想法,这是我能拿出的,最好的版本!”
***
推本书,叫《我是全能大明星》,作者天下第一白,很多读者都比较熟了,不多介绍,他上本书《重生之我为书狂》就很红很好看的!
第二十七章 倔强的我们,固执的我们
一直到下了楼坐进车里,李谦的脑海里还清楚地记得刘承章那倔强的眼神!
忽然,他忍不住想:“或许刘承章自己其实很清楚自己这部终剪版的问题之所在?只是……只是他根本就狠不下心来做最终的割舍?”
再想想,未必没有可能。
当然,或许并不是真的无法割舍,只是内心深处有一种说不出的自信和坚持,在做着最后的支撑――从一开始,你们就说我这里错了,那里不对,你们一直说,说,说,那我就证明给你们看,我没错,是你们都错了!
抬手揉揉额头,李谦不由得叹了口气。
就在两天之前,何颖玉拿着秦渭新电影《生死门》的故事梗概和分角色剧本过来,想让李谦先给说说戏,免得进了剧组被秦渭训,丢人不说,还委屈。结果李谦看完故事梗概,很是无语,半天愣是没说出什么东西来。
那剧本……讲了一个在李谦看来莫名其妙的都不知道算不算故事的故事!
于是,李谦只好告诉她,你自己怎么理解的,到时候就怎么去表现吧,因为秦渭很有指导演员的爱好,你只要虚心求教,一开始入不了戏,他并不会生气。
然后,等她走了,李谦自己沉思了许久。
为什么?这简直无解!
电影当然是一个各门类综合的艺术,按照木桶理论的原理,你只要有一块短板,那么其它的木板再长,也不会影响木桶的最高储水量,决定木桶储水量的,永远都是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在曾经他经历过的那个时空,剧本就是中国电影行业最显眼的一个短板,结果来到这个时空,似乎仍是如此!
堂堂殿堂级的电影大师,号称要投资八千万去拍商业大片,但拿出来的剧本,却居然连一个完整的、成熟的故事都没有!
是中国的电影人真的就不会编故事,或者说是中国人没有编故事的天赋吗?
当然不是!
在另外的那个时空,八九十年代的香港,诞生了无数的经典电影和经典故事,也捧红了一位又一位在全亚洲都有着相当影响力的顶级巨星!
周润发,成龙,李连杰,周星驰,这每一个星光灿烂的名字的身上,都带着好多个经典角色的印记,让影迷们过了好多年还念念不忘,而每一个经典的角色,显然都是来自于一个精彩的故事,来自一部经典的电影!
说句不客气话,即便是貌似最不在意电影故事的王家卫,那个号称拍戏之前从来都没有剧本的王家卫,号称卖得是情绪、卖得是氛围、卖得是心境的王家卫,其实都是很重视故事的,他的电影,固然在渲染情绪和氛围上,简直堪称逼王之王,但隐藏在那些光影变幻背后的,隐藏在幽约隐秘的人物情绪背后的,其实正是没有完全浮出水面的人生和故事。
而事实上,说到这个时空,说到秦渭,你能说他不会拍电影、不会讲故事吗?显然不能!《红灯区》虽然是文艺电影,但故事讲得相当感人――事实上,也只有故事先把人打动了,导演想要传递出来的那种人文关怀,那种对社会阴暗面、对人性阴暗面的挖掘,才能真的传递给观众,并震撼到观众!
再比如刘承章,就凭《剑客与和尚》这种死文青的电影名字,居然能卖出两亿七千万的票房,你能说他刘承章不会讲故事?
显然不可能!
曾经的他,不但会讲故事,能把故事讲得很棒,甚至还特别会给故事套上一层迷人的外包装!这才有了《剑客与和尚》的破纪录大卖!
只是……现在的他们都已经太强大了!
强大到已经失去了制约的力量!
也或者说,中国人,只要是中国人,骨子里天生就有讲故事的欲望!
但很可惜,故事,或者说是电影里的故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讲好的,哪怕你是一个电影大师,一个誉满全球的大导演,你也未必是最擅长讲故事的那个人!
但走到秦渭和刘承章这一步,他们的欲望和野心,已经膨胀到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在离开编剧的情况下,去讲好自己心里那个呼之欲出的故事了!
也或者说,他们认为自己的想法,已经可以凌驾于编剧的剧本之上了!
只可惜,在李谦看来,他们都没讲好!
离开了编剧,他们或许仍是一位优秀的导演,但他们这种优秀的导演,却很难拍好一部故事片!
一如李谦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空的张国师。
当然,这又是老话题了,为什么香港的那一批八九十年代涌现出来的导演们,都能在成功后还不膨胀呢?
事实上,他们也膨胀了,包括周星驰!
但问题是,香港地狭人少,使得在那里的电影电视圈子成长起来的导演和演员们,往往都是身兼数职成长起来的!
他们的导演,十个里头至少有七八个是从编剧起家的!
事情就是那么奇怪,专业的、结构清晰的、分门别类的专业教育,能够培养出世界级的大师,能够培养出各个方面的顶级专业人才,但几乎没有什么正规培训,基本都是靠野蛮生长起来的电影人们,尽管缺乏了殿堂级的厚重底蕴,但却往往更加的全面,至少是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
而且,国内很大,大到哪怕是文艺电影,也有足够的人口和观众基数做支撑,因此大家很容易就倒向文艺片的方向,而香港地狭人少,票房就是生命线,却反而让在那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电影,自始至终都会有着对观众的最起码的尊重!
也或者说,是对市场,对票房的尊重!
所以,他们再怎么膨胀,也会老老实实的去先把一个故事讲好!
…………
足足五六分钟,李谦不说话也不动,一直到商务车的司机主动问了一句,“李总,咱们走吗?”许是以为李谦在等卢明,他还又特意解释了一句,“卢经理是自己开车来的。”李谦才回过神来,又叹口气,整个人瘫在座椅上,摆手,道:“走吧,回去!”
结果在半路上,又接到了胡斐打来的电话。
他的语气倒是蛮轻快的,毕竟,虽然不是没人唱反调,但对他来说,刘承章的能力,还是很值得信赖的,而且不管是他们公司的两位制片人,还是院线方的代表――尤其重要的是院线方看片专家的意见――对《剑仙》都还是一致看好的。
更何况,以胡斐的城府和智慧,显然不会因为有人对他们公司的电影唱衰了几句,就立马摆脸色――他是商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