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完美人生 >

第436章

完美人生-第436章

小说: 完美人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到昌平音乐节的邀请了吧?”

    一个“也”字,当然就证明她们也接到邀请了。

    事实上,昌平音乐节的主办方一般都是不给请柬的,只是对一些著名歌手、著名音乐人,才会给发邀请函,比如明湖文化这边,就是一下子寄来了好几份。

    李谦、廖辽和何润卿。当然有份。

    其中李谦和廖辽都决定要去。

    对于李谦来说,昌平音乐节本来就是国内摇滚乐的一次盛会,四大美人乐队当然要过去凑个热闹,而对于廖辽来说。她不但是四大美人乐队的鼓手,且作为独立歌手,她的新专辑正好马上要发,这时候过去露个脸,也算是一种宣传了。

    反倒是何润卿。她过去唱甜歌,偶尔涉及民谣,虽然也接到过邀请,却一直都感觉那里不是她的阵地,所以一直以来都去的少,即便是转型之后,她现在也算是跟民谣和摇滚都有了不小的关系了,却仍然对这个音乐节无感,所以,她是决定不去了的。

    而除了她们三个之外。谢冰、王靖雪和孙若璇她们,毕竟也是出身五行吾素组合的,作为前成员,尽管她们的新组合还没有发专辑,但她们依然是国内流行歌坛最顶级的红人之一,音乐节的主办方哪怕只是为了宣传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然也不会吝啬几张请柬。

    而看孙若璇的意思,她似乎是挺感兴趣?

    李谦忍不住笑着问她:“怎么着?你们想去?”

    孙若璇也笑笑,道:“我们三个已经好久都没在公众面前露面了,所以我就寻思着。虽然没有新歌,但是哪怕过去露一下脸也是好的,免得时间长了会被歌迷给忘掉啊!”

    李谦闻言一笑,身体后仰。二郎腿翘起来,直接干脆地道:“用不着!”

    孙若璇愣了一下,王靖雪和谢冰也下意识地抬起头来看着他。

    顿了顿,李谦底气十足地道:“你们就好好练歌就行了,暂时的什么事儿都不用掺和!别说你们哪怕一两年不露面,老底子也不会丢光。肯定还是会有歌迷记着你们,就算全丢光了也没什么。”说到这里,他指着孙若璇手里敞开的歌本,平静地道:“有了它们,就足够了!”

    …………

    自出道以来,每一年的昌平音乐节,廖辽都是必来。

    甚至据她自己说,早在没有出道之前,她就已经作为观众,跑来音乐节听过两次歌了。

    原因只有一点,昌平音乐节主打民谣和摇滚,而偏偏,这两点都是廖辽的最爱。

    而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之中,事业一直稳步上升的廖辽,也一直都是昌平音乐节上最受观众欢迎的歌手。没有之一。

    但李谦,却肯定是第一次参加。

    人这种生物,“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好,“屁股决定脑袋”也罢,总之,每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都会有一种新的思考。

    究其根本,还是视野变了,所以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同了。

    刚刚来到这个时空的时候,李谦想的是怎么唱歌、怎么走红、怎么才能把音乐做好,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借着卖给廖辽的那几首歌,她作为词曲作者,突然就在圈内火了,他的思路也就跟着变了:他很喜欢自己当时的生活,上上课,谈谈恋爱,吹吹唢呐,所以,他就觉得,其实做幕后也不错,既有钱赚,还省了很多站到前台做明星之后的烦恼。

    但随后,李谦工作室成立,何润卿、廖辽,两大天后接连来投,而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但廖辽继续大卖、歌坛第一的位子越来越稳,就连何润卿也顺利地完成了转型,天后之位,无可撼动,而李谦,则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成了明湖文化这个歌坛新势力的掌舵人。

    但直到那个时候,其实他的心思还是很简单的:既然不缺钱了,而且还能很愉快的做音乐,那么有廖辽和何润卿顶在前头不就行了?何苦还要自己站出去劳心劳力的刷脸?

    只是,天不遂人愿,不管是因为网络上对他这位幕后大牛的热炒也好,还是他跟周嫫、廖辽之间的三人恋情被突然曝光也罢,总之,不管他愿不愿意,他都被迫走上前台了。

    于是,到了那个时候,他的心理又是一变:既然已经藏不住了,那就站出来吧。

    心理思路变化的结果就是。他登上了何润卿的演唱会,并随后以四大美人乐队的名头,发行了首张专辑。

    甚至现在,他还有在最近一年内以独立歌手的身份为自己制作一张专辑的想法。

    可以说。到了现在,无论是作为词曲作者、音乐人、制作人、老板还是歌手,他都已经站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所以,当那种“不想出名、不想曝光”的想法逐渐消失之后。他的心理,又是一变――到了他现在这个层次,所能看到,和所能想到的东西,就已经不再是某张专辑能不能大卖,某个人能不能捧红这种事情了。

    他关注的东西,已经在不知不觉之间,就跳出了这个层面。

    自西方社会借由资本主义的发展、不管是武力入侵也好,还是经济渗透也罢,总之。他们已经逐渐把西方文化体系输送到了全世界。而自那以后,以汉语文化为主框架的东方文化体系,就逐渐式微。

    反映到具体的事情上就是,一部英语电影,可以不止在北美卖,它还可以卖到欧洲、卖到南美、卖到亚洲,甚至卖去非洲。一首英语歌,也是可以漂洋过海,卖遍全世界。

    但是华语的文艺作品呢?

    华语音乐的市场,基本上就是国内加东南亚。连欧美的很多华人华侨。一般都是不听华语音乐的。

    华语的影视作品,市场貌似略大一些,但近些年来,事实上就算没有像印尼国内要制定限制进入之类的政策。随着一波又一波的好莱坞大片频繁入侵,别说欧美那些地方了,就连华语电影的后花园东南亚,都正在面临被彻底攻陷的危险。

    甚至于,哪怕是在国内,一说起看电影。很多年轻人都会首先想到好莱坞大片。

    对于一个热爱汉语文化的文艺从业者,尤其还是已经站到了李谦当下这种高度的文艺工作者而言,这简直是不能接受之痛。

    他热爱音乐。

    所以,他想要让华语音乐越来越强大,就算不能走向世界,成为世界音乐,但至少,在国内这片自留地上,在东南亚这个后花园里,华语音乐的霸主地位,必须不容撼动!

    他热爱电影。

    所以,他想要让华语电影也变得强大起来,至少,以国内电影当下的基础,绝对不该让国内的电影市场成为好莱坞大片可以肆意收割票房的地方!

    关上门不让人家进来,当然不行。

    所以,只能让自己变强!

    只有自己变强了,才能在稳固住原有市场的基础上,一点一点的对外传播汉语文化。

    所以,他时刻都在准备着想要插足影视制作行业。

    而同时,他不但亲自操刀为别人做专辑,甚至开始考虑自己也要出专辑。

    昌平音乐节只是一个民间交流性质的音乐节,会去参加的,除了一定的歌星之外,更多的还是处在地下状态的音乐爱好者,和为数更加众多的歌迷。

    但是李谦却觉得,要想把国内的音乐做好,绝对不能只靠国内当下的这批音乐人们,更不依靠自己从另外那个时空带过来的东西。国内的音乐,真正可以依靠的,其实正是那些目前还没有出名的地下音乐人,以及那些无比热爱音乐的普通歌迷们。

    楼高百丈,他们才是地基。

    所以,在接到了昌平音乐节的邀请之后,他第一时间就给出了回复:我会去!

    不但如此,他甚至还亲自给郁伯俊打电话:别管那边电影筹备的事情有多忙,哪怕耽误上两天,也过去走一趟吧!

    于是,早在几天之前,所有媒体在发布有关昌平音乐节的消息时,都会打出一句相当吸引人眼球的广告词:四大美人乐队将作为开场嘉宾,为音乐节第一个献唱!

    ***

    近期情节低谷,反应到书评区,一是很安静,波澜不兴,二是批评的声音渐大。

    但卡文了就是卡文了,我也不想,我也不愿意。

    而且即便卡文了,我还是在很努力的码字,最近头发都快薅光了,却坚持从不断更!

    单说人品,应该还算过得去吧?

    而且……怎么说呢,感觉自己马上要捋顺了似的!

    希望不是错觉。

    求理解,求支持,求鼓励!


第七十三章 生平之大敌

顺天府,昌平县。

    县城西郊,有一大片空地,据说百余年前,曾是顺朝的兵营,驻扎着负责拱卫京城的一支部队,但后来,这里逐渐废弛,再后来,连老兵营里一些有用的砖木瓦石,都被附近的居民给拆走、盖成了自己的房子,等到政府意识到其实这兵营可以算是一处古迹的时候,这里已经只剩下一点点的断壁残垣,后来,无人搭理。

    一直到新时代的到来,几个做音乐的年轻人一商量,说:我们每年都约个时间,大家一起玩音乐吧,我相信,这个圈子里肯定有很多人,也希望有这么一个每年一次的聚会!

    于是,有了昌平音乐节。

    一个纯地下性质的,最初以摇滚创下招牌,几年后开始兼容民谣,并最终两者并重,在国内乐坛逐渐有了不小知名度的民间音乐节。

    这个音乐节,就选在了昌平县城西边,那一块无人问津、亦几乎没人搭理的空地上。

    每年五月份的第二周,自周五开始,到周日,一共三天。

    最初就是一大群玩音乐的人都跑过来,在这里聚会个一天或两天,你唱你最近的作品,我唱我最近的作品,大家说说笑笑,谈论着音乐,彼此探讨、磋磨、进步。

    单纯,但是快乐。

    后来,开始有了听众。

    当然会有!

    一大帮年轻人,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