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武侠世界大明星 >

第186章

武侠世界大明星-第186章

小说: 武侠世界大明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一直的习惯就是,你好好说话,我好好说话。你表达善意,我拿你当朋友。

    你骂我,我直接去你妈的。

    很多作者都能唾面自干,感化很多黑粉,被很多读者称为情商高。

    我永远拥有不了那种情商,也不打算拥有。

    不过从这位全订书友身上,我有点感慨。

    这种处理方式,确实很容易给自己招黑,虽然自己出了气,却可能会影响其他并不了解情况的读者。

    读者和读者先天一个战壕,很少会有读者和作者站在一个立场,所以,他们只会看到我骂喷子,却看不见喷子骂我。

    很无奈,也很现实。

    我改变不了大家,只能改变我自己了。

    为了避免再背更多的锅,以后书评区我更多的还是看吧,有争议的帖子就不回了,就回回那些能好好说话的书友。

    现在这个社会,对于没有背景的人来说,确实是拼情商的地方。

    没办法,只能妥协。不过该删帖禁言的我也不会手软,喷子黑子不要感觉以后你们就能肆虐了。

    我只是不再费那个劲搭理你们了。

    另外,关于更新。今晚我是有时间码字的,明天应该能保持正常更新,甚至有可能加更。

    农村办丧事,再加上关系太近,流程有些繁琐,估计要滞留老家几天。不过我会尽量保证不断更,偶尔再补补加更的。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

245 逆转局势,后来居上(为“地里的物质”万赏加更)

    范进中举的故事,在地球的中国基本已经是人尽皆知,是进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中课本的。 .更新最快

    不过在九州,这是头一遭。

    以往,儒家宣传自己的时候,都会尽力美化科举,着重宣扬在科举制度下,那些金榜题名的儒生是如何改变自己命运,走上人生巅峰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很让人奋进的一首诗,也堪称鸡汤的集大成者。

    然而,每一碗鸡汤的本质,都是毒药。

    相比金榜题名的儒生来说,永远是落榜的考生最多。

    偏偏这个最大的群体,却始终无人关注。

    而即便是成功金榜题名的那些人,也并不是像儒家宣传的那样直接走上了人生巅峰。

    相反,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方面,儒家并没有揭露。

    而高大全做的,就是将这些血淋淋的真~相揭露出来。

    《儒林外史》,是古代中国讽刺小说的最高峰,直接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在国内国际都有很大影响,其水平毋庸置疑。

    总体来说,《儒林外史》是通过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范进中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反讽故事。

    在范进中举之前,家里穷得没有米下锅,抱着一只老母鸡去集市上卖。当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时,竟然喜极而狂,变成了疯子,幸亏岳父胡屠户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复了清醒。这时候,当地的乡绅等有头脸的人物都对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财产的,范进的生活立刻发生了变化。

    该作品通过描写范进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一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刻画了他为科举考试喜极而疯的形象,用岳丈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极其鲜明的肢体动作和言语表情,以及中举后邻居对他的前唿后拥和乡绅赠屋的等事例重点刻画出了一个附炎趋势热衷仕途,好功名利禄且世态炎凉的可耻的社会风气,对当时社会及其阴暗的特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太学~生们,哪里听过这样的故事。

    随着高大全的讲述,很多人物形象,也很自然的在太学~生们的脑海中汇聚成型。

    范进,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奴性十足,卑怯懦弱。

    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和对读书人的毒害,而绝不仅仅是寒门弟子摆脱穷苦命运的进身之阶。

    而像范进这种百无一用、迂腐呆蠢的人,一旦中了科举,很快就做起了官老爷,掌握政权,管理百姓,这是何等悲哀的一件事?

    在范进治下的老百姓,真的能有好日子过吗?

    这样的科举,真的是利国利民吗?

    很多太学~生都陷入了思考。

    而在网络上,一票人更是目惊口呆。

    “谁说高衙内怂了?这叫怂了?”

    “高衙内向儒家低头了?这尼玛也是低头?”

    “高衙内就是高衙内啊,这儒学讲的真是,脸打的生疼啊。”

    很显然,只要智商在线的人,都能听得出来,《范进中举》这篇故事,整个就是在黑科举制度。

    以及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寄托在科举制度上的“废人”和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

    “我有一种预感,高衙内这堂课只怕是要爆了。”有网友预测道。

    并不是这位网友能够未卜先知,而是他们看到了在礼堂内,很多太学~生都纷纷拿出了手机。

    “李星,快来礼堂。”

    “怎么了?”

    “别那么多废话,让你来你就来。”

    ……

    “王显,快来礼堂,高校长碉堡了。”

    “他不是讲儒学吗?有什么碉堡的?”

    “讲个屁的儒学,高校长一如既往的牛逼,根本就是在往死里批判儒学。”

    “这么厉害?等着,我马上来。”

    ……

    “小青,快来大礼堂,高校长要给我们讲故事了。”

    “故事有什么好听的?”

    “有什么好听的?我告诉你,高校长讲的第一个故事,我是跪着听完的。”

    “噗,我服了你了。好吧好吧,我这就过去见识一下。”

    ……

    “白小念,快来高校长礼堂这边。”

    “啊?我在赵老师这边上课呢?”

    “什么赵老师不赵老师的,错过高校长这堂课,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有这么夸张?”白小念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跟随死党的召唤。

    ……

    “李维,快来听高校长讲课,高校长放大招了?”

    “啊?可是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你去听高校长的课,我在赵老师这边划重点。”

    “划什么重点?让重点都去死吧,让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也去死吧。”

    李维面色古怪。

    “李维,你来不来?不来我们就分手。”

    “别别,我来,我马上就来。”

    李维果断怂了。

    ……

    这种事情,在礼堂内到处都在发生。

    在太学史上,从来没有人像高大全这样讲过课。

    无疑,高大全引爆了太学~生们的兴趣,以至于让他们口口相传。

    这就是口碑的力量。

    在地球上,一个电影如果口碑很好,那即便在最初它的排片以及上座率并不高,但是在后期口碑发酵的情况下,往往也都会逆袭的。

    高大全这一次也是一样。

    赵墨白从一开始就满座,他只有退步的空间,没有进步的空间。

    而高大全不同。

    大礼堂内,剩余的两千个座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等高大全准备开讲第二个故事的时候,整座大礼堂,已经座无虚席了。

    “我去,高衙内的上座率是百分之百了啊。”

    “赵墨白那边吗?”

    网友们把界面切过去,然后就失声了。

    因为赵墨白本来满座的教室,现在赫然已经空了一半。

    现在,占据优势的,已经是高大全了。(未完待续……)
………………………………

246 逆天的上座率,完胜(保底4K+)

    神奇的逆转,让所有看到这一幕的网友都目惊口呆。

    很明显,这一次本来是赵墨白占尽优势,但是却在如此大优的局面下被高大全破局。

    不能说赵墨白不努力,至少在高大全没有发大招之前,他的课没有一个人退堂。

    只能说,高大全太牛逼了,硬生生的从赵墨白手中把太学~生抢了过去。

    而很快,网友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

    先前大家只认为赵墨白的教室小,所以上座率很容易就达到很高的地步。

    但是却忽略了另外一点,那就是上座率容易上去,也很容易掉下来。

    同样的一千人,能够把赵墨白的上座率提高到百分之百。

    可是走掉一千人,却能够让赵墨白的上座率下降到百分之零。

    相反,高大全却没有这个顾虑。

    即便是大礼堂内再流失一千人,高大全的上座率依然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完爆赵墨白。

    赵墨白取得了先前的大优局势,也注定要承受现在的崩溃之局。

    这是很公平的一件事,从来没有让你两头占便宜的。

    教室内,赵墨白的脸色已经有些抽~搐了。

    他对高大全是有信心的,也相信高大全达到百分之九十多点的上座率是很正常的。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高大全居然会逆天到如此程度。

    这尼玛硬生生的虎口夺食。

    他想的是踩着高大全成名,可是现在,高大全踩着他的头,让自己的名声更进一步。

    这对一个内心极度自负的人来说,是极大的羞辱。

    可是赵墨白必须要承受这份羞辱。

    输人不输阵,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竞争,但是他不能颜面扫地。

    强忍着吐血的冲动,赵墨白一字一句的继续上课,这份气度和忍耐力,也让很多人刮目相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