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替明 >

第277章

替明-第277章

小说: 替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去遵化!”范永斗走近之后,只是吩咐一句便领着他们出营门。

再说皇太极在范永斗出去之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两只肥手互相搓着,越想越兴奋。

真是没想到,原本只是为了解决辽东贫瘠,让大金国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不至于实力大损而发起的这场行动,竟然给了自己一个接一个的惊喜。

先是劫掠到的钱粮人口出乎意料的多,然后自己的威望也达到了定点,最为关键的是,原本以为只是抢一次就走的,眼下好像能在明国京畿之地扎下一个钉子,还能让之前无可奈何的山海关成为废地,这真是天助大金,天助朕啊!

皇太极想了一会,又怕有问题,走到地图边上反复地合计又合计之后,便下令召见自己的儿子豪格和代善的儿子岳托。

不一会,两个年轻人联袂走了进来。其中年长一点的那人,看着更为稳重,是为代善的儿子岳托。

这岳托也算是皇太极的粉丝了,当年努尔哈赤身死之时,他就力劝他爹代善拥戴皇太极为大汗,其后更是唯皇太极之命是从。

见礼过后,皇太极看着他们两人道:“这次收获不少,但我大金勇士受伤的也有不少。你们两人领五百精锐,一千包衣押送钱粮人口先回辽东……”

“父汗,儿臣不回,儿臣还要杀明狗呢!”二十岁的豪格一听,不等皇太极说完,便大声出言打断道。

一边的岳托却是一言不发,在恭敬地听着。

皇太极见了,眉头一皱训道:“明狗有的是机会杀。此次的事情很重要,必须你们两人回去!”

岳托听到这里有点惊讶,这不就是押送战利品而已么,换了别人也可以的啊!

豪格其实也怕皇太极,见他不高兴,又听到说必须自己两人回去,就有点好奇,也就不闹了。

皇太极见他安静下来,便再解释道:“你们的兵力已经足够押送那些钱粮人口,等到了沈阳之后,向二贝勒转达本汗王的命令,让他领本部人马前来汇合。”

增兵关内?豪格和岳托听了,不由得兴奋起来。

461好算计

皇太极沉着脸,仔细叮嘱道:“你们见了二贝勒之后,须如此说,不得有错。至于关内的情况,他问什么,你们都据实回答即可!”

豪格和岳托一听,连忙洗耳恭听有关皇太极的吩咐,最后领命而去。

皇太极看着他们俩出了中军帐,那脸上才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他的算盘打得很好,入关以来的一切,说明明军的战力实在是渣,大金说不定还真能在京畿之地扎下这个钉子。

但皇太极毕竟是个谨慎的人,想着要在明国都城的眼皮底下扎下这么一个钉子,必须够硬,要能顶得住明军疯狂的反扑才行。否则的话,明国必然是要迁都。

对于目前的皇太极来说,他自然认为是能守住的,毕竟遇到的明军根本就没有野战之力,如今又有城池作为依仗,赢来犯之敌的把握性更大。

皇太极走过去看着地图,心中还在思量自己的得意之作。这次让豪格和岳托押着那么多战利品回去,必然会引起阿敏的眼红。如果只是豪格回去,他必然会怀疑这怀疑那,但代善的儿子也一起去,说法又一致,他自然会领命过来。

到时候自己领着大军班师,让他镇守京畿之地刚打下来的城池。能守住就最好,他虽然有功劳,却不可能大得过自己,把他安排在外,也方便自己在沈阳做事。

要是守不住的话,呵呵,没被明军杀掉,回到沈阳,自己也可以以这个为借口收拾他。不管阿敏成功与否,他都已落入自己算计之中,不会再对自己的权力有威胁。

皇太极反复想了几遍,越想越有把握,不由得再次裂开肥嘴笑了起来。

在原本的历史上,事情的发展虽然不利于建虏,因为他没料到人心的变化,但他还是把逃回沈阳的阿敏给幽禁,从此排除在建虏的权力圈之外。

而在这个位面上,却因为多了一只蝴蝶,翅膀扇啊扇,把他的如意算盘给扇掉了。

再说第二天早上,在军议会上,在三大和硕贝勒面前,豪格和岳托正式领命,押送手头的钱粮人口先去遵化,再汇集那边的钱粮人口后出关回辽东。

看到这个情况,奈曼、巴林、扎鲁特等部落的首领也纷纷提出了要求,想把抢来的物资也让一部分人运回去。

他们在富饶的京畿之地抢了这么多天,虽然大头是大金军队拿了,但他们的收获也不少。可以说,这次跟着大金军队进关,是一夜暴富了。

带着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财富打仗,终归不安心,他们此时的心态,和普通的劫匪没什么两样。

为了让皇太极答应他们的请求,不少首领还纷纷表示,把手头的物资带回去后,能喊来更多的同伴进关来。

皇太极自己都要押送物资出关,他又是个懂得收买人心的人,自然不会不同意。

当然,也有一些部落一开始就倾巢而出,就想着再跟着大金军队多抢点,抢到实在搬不动了才回去。

关内战事继续,遵化城外,却已是一条长龙出城。

建虏们一个个穿着厚厚的皮袄,就连头上也都戴着暖和的皮帽,骑在马上,双手插在兜里。虽寒风呼啸,他们却似在郊游一般,很是悠闲。

在道路的中间,一辆辆的车子排成了长龙。有牛马骡子拉着的大车,也有壮年汉子推着的独轮车,还有人拉着的大车。

这些车子上无一例外,全是堆着满满的物资,从绫罗绸缎到稻黍稷麦菽等等,要什么有什么,只要能用能吃的,都被他们抢来堆在车上。

而那些推拉车的壮年男女,身上的衣服,不分麻布还是绸缎棉衣等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脏。穿多一点的人还好,身上衣服较少的,在寒风中打着哆嗦。

他们都是建虏准备掠往辽东的人口,此时的他们,不管以前是富是穷,不管是低贱还是高贵,都已是差不多。

只是他们不少人心中还存着希望,离建虏攻进京畿之地已经那么多天了,这里的建虏又不多,是不是会有勤王军来救他们?

有着这个想法的人,走几步,就会找着由头左看右望,希望能看到救兵的出现。

他们的表情,被那些悠哉押送的建虏看在眼里,不时有包衣大声喝斥他们,扬着皮鞭“啪啪”地打过去,趾高气扬地表达他们的存在。

豪格自然也看见了,他有点不屑地对身边的岳托说道:“我还正盼着明狗过来,来多少杀多少,再把明狗的人头摆到路边的两边做成京观让他们瞧瞧。哼哼,哈哈……”

岳托听了,只是呵呵一笑,心中同意不过没说话。明军的战斗力,实在是太渣,难怪说关宁军是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了。

可惜,明军并没有出现。等到队伍一出关,豪格很遗憾,那些大明百姓则全都绝望了。出了这关之后,这辈子还能活着回到故乡么?

绝望之余,整个队伍全都没了生气,麻木地往前走着。有的人走着走着忽然倒地,不是被冻死,就是被饿死。一路之上,不时有被抛弃在队伍两边的尸体,就仿佛是搬走一块石头,扔在一边而已。

也有少部分人,比如其中一个推车的汉子,眼睛看过骑马的那些建虏时,透着仇恨,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能拉一个垫背。

“娘子,我的儿,王大妈……我凌志云对天发誓,就是死也会拉建虏垫背去见你们的。”汉子如此想着。

之前,他寄希望于明军,希望能来救他们,他就一定会参军报仇。不求功劳财富,只为杀尽建虏。

可是,明军没来。听到的消息,都是明军被建虏杀得溃不成军,甚至连京师都差点攻下来。绝望之余,凌志云不奢求能杀多少建虏,只要一个都成,否则死都不甘心!

他不知道,明军杀不过建虏,自有能杀得过建虏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就在离他们很远的一处小山头,正伏着十多个人,其中那人,拿着单筒望远镜在观察他们。

462数典忘祖的畜生

忽然,那拿着望远镜的人转头吩咐身边的一人道:“赶紧回报首长,就说建虏押着钱粮人口从龙井口出关,钱粮人口和建虏数量待定。”

“是,排长!”那人答应一声,便马上往后爬下小山坡后便去山背后牵马,眨眼便快马加鞭离去。

这个排长,就是侦察连的一排排长康全安。侦察连奉令拆成十多人一组,分别监视建虏可能出关的几个地方。一经发现建虏出关,便要立马飞报,以便军队移动,提前布局。

毕竟长城太长,建虏可能从很多个地方出关,叫天军却只能驻扎在一处地方等待。

康全安接着又观察起远处的建虏,心中默默地估算着,一直等到整个队伍都出关之后,他才又对身边的一名手下吩咐道:“你回去禀告,就说物资约有一千多辆大小车子,被俘的老百姓大概三万左右,建虏两千上下。后续是否还有建虏待定。”

他的手下答应一声,马上就走。康全安则继续留着,并没有动作。因为他不知道这是建虏的先头部队还是这次只有这么多,搞清楚这个情况非常重要,因此他必须留在这里继续监视。

一直到那些建虏走得很远,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他才又吩咐一名手下回报目前的情况。然后他又留了两人继续监视关口,自己则带着其他人追着建虏去了。

建虏是强敌,这点不但他们知道,首长也再三交代过。因此,康全安不敢轻视,虽然身边有十个人,还是小心翼翼地尾随,如果撞见建虏放出的探马,不能一下歼灭而被逃走一个的话,就会比较麻烦。

他追的速度并不快,反正不担心会跟丢建虏。这一路上的尸体,就是很好的路标。也是因为这些尸体,每个侦察连的将士,都默默地跟着,谁也没有说话。

他们知道,那三万左右的百姓,估计能活着走到辽东的,很可能连一半都没有。

月圆星稀,倒也方便赶夜路。康全安带着手下追了一个时辰后,便发现了前面的火堆。他小心地用望远镜观察,最终发现建虏有放出游骑哨兵,不过离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