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明-第1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趟,接一些人过来,加入我们叫天军,提高我们的农产量。”
他说到这里,又着重强调道:“我们叫天军的目标,是明国,是整个天下。而且汉人中,有种田能手,有熟练的工匠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叫天军急需的。因此虽然人数会更多,但也还是有这个必要,去接一些汉人过来。”
胡广费这么多口水,主要是不想让在座的几个蒙古首领心中有不舒服。说清了,道明了,汉蒙继续团结一致,这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的话,以胡广如今的威望,完全可以不用解释,来个一言堂,也没人敢在明面上反对。
不过真要说起来,其实胡广要做的这一步也有一点民族因素考虑在内的,只是不好说而已。
整支叫天军中,汉人掌握了绝大部分领导职位,但人数却只占了叫天军中的五分之一而已。虽然眼下一片和谐,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时间久了之后,必然会增加不稳定的几率。
当然,并不是胡广歧视蒙古族的人,不让他们担任领导职务。而是那些蒙古人接受新的东西普遍较差,只知道骑马射箭放牧。在叫天军中学习火器理念,读书识字,接受革命党人思想的过程中,普遍是汉人压蒙古人一头。
如果说叫天军只是在草原争霸,仍然以旧有的战斗模式去打天下,那么这些蒙古人也可以用。但可惜的是,叫天军是志在全天下,从成军开始的建军理念,就是以火器为主。就算眼下做不到,也是逐渐要往这个方向发展的。
就比如说炮兵连,就是如今叫天军最为坚硬的拳头,而蒙古人学习炮兵知识,却是最为尴尬的。也因此,炮兵连里面,基本都是汉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眼下要去关内接受汉人,以平衡叫天军内的民族数量,这点就不能明说。否则的话,胡广要是说,你们蒙古人太笨,占到的领导岗位太少,怕你们心里有意见而闹事,就要引入汉人来做预防。这么一来,叫天军的团结口号怕是真得只成了口号了。
胡广说了这么多,其实多少有点过滤了。这支叫天军可以说是他一手创建的,里面汉人也都是元老,而在座的蒙古族首领,却又和他们沾亲带故。因此,他一解释完之后,所有人都点头赞成了。
胡广还有点感慨,在一边叹道:“也不知道关内的情况怎么样了?”
那里是他的家,出来这么久了,哪怕没有亲人了,也还是心中惦记着的。
其他几个汉人首领一听,也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多灾多难的故乡。
胡广听了一笑道:“一营不是已经回去了么,估摸着也快回来了,到时候就能知道关内的情况了!”
327大锅饭
来自府谷的汉人首领一听,心中不由得都有点期待刘大能的返回。算算日子,应该快了吧?
这时,胡广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我们现在有大量的人力了,等同化完了俘虏,训练补充兵力后,各级建制要变动一下。”
听胡广说起这个事情,所有人都收了心思,全神贯注地听着。
“原野战团优先补充兵员,提升为野战旅,由三个野战团组成。所属各级单位跟着往上升一级,各级领导岗位暂且不变,只是最底层的班长需要新立,按以前惯例,由所属士卒推选产生。”
胡汉三和莫大叔一听,都是相视一笑,自己成团长了。
但胡广的声音却变得严肃起来,让他们马上又恢复了之前的表情,变得认真在听:“野战军队是叫天军的一把最尖锐的矛,任何阻挡叫天军的势力,都要由你们前去捅破、扫除。”
“顺义王和林丹汗只是你们的磨刀石,是让你们变得更为强大,更为锋利的垫脚石。你们的主要敌人,将是庞大的明国,还有眼下战力最强的辽东建虏。你们……有信心么?”
胡广说到最后的时候,大声地问了出去。
“有!”没有任何犹豫,几个野战旅的首领都一起吼了出来。哪怕是胡广的大哥胡宽,也一样一丝不苟地回应着。
胡广点点头,接着转头看向塔娜等人,依旧严肃地说道:“留守团暂时保持建制不变,但兵员素质需要汰弱留强。你们的目标,是保证我们叫天军控制地方的稳定。可以说,你们是叫天军的一面最坚固的盾牌。明白么?”
“明白!”清脆响亮的声音响起,异常地好听。
“好!”胡广一声大喝,站了起来,语气坚定地说道,“我们一起努力开创一个新时代,一起努力!”
所有首领都跟着站了起来,站得直直地,大声地回应道:“一起努力!”
这会是散了,可胡广依旧坐在会议室内,看着桌面呆呆地出神。
塔娜现在已是胡广的妻子,自然不会走。看到自己丈夫的样子,便轻轻走到他的身后,伸出两个粉拳替他捶着背。
胡广回过神来,轻轻地抚上塔娜的双手,拉着她坐到自己的身边。
塔娜此时没有一点留守团团长的威严,变得很温柔,柔声地说道:“相公,叫天军正变得越来越好,你也别这么劳心劳力了,该休息的时候就好好休息吧!”
胡广听了一笑,缓缓摇摇头道:“叫天军确实比以前好了一点,但还远远不够。有些东西如果我不去想,不去完善,就会一直耽搁在那里。等到事情临头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的。”
塔娜听了,有点好奇,眨了眨那美丽的眼睛问道:“什么事情,要不妾身给相公出出主意?”
自己这位相公,那脑中有无数新奇的东西。眼下又不知道想解决什么事情,说不定自己听了之后,也会有办法呢!
胡广并没有拒绝塔娜的好意,笑着缓缓地说道:“眼下叫天军的人数越来越多,等关内接来灾民之后,人数就更多了。全部人员继续采用军事化管理就不现实,必须分出军民两部分来。”
说着说着,胡广的笑意就没了,有点凝重地说道:“眼下我们叫天军采用的是大锅饭制度,在初始阶段是极好的……”
塔娜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问道:“相公,什么是大锅饭制度?”
“大锅饭制度,其实就是统筹分配,是平均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所有人不用担心吃喝住宿,自有军中统一安排……”
塔娜联系实际,很快就听明白了这大锅饭是什么,她秀眉微皱,有点疑惑地打断道:“相公,这大锅饭不是很好么,为什么要改?”
胡广听了不由得一笑道:“确实,眼下是可以。我们叫天军都是穷苦人活不下去了才凝聚在一起。有吃的,大家一起分,有穿的,就没人受冻。在求活的核心动力之下,用眼前的大锅饭制度,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是不错的。”
塔娜不时眨眨她那漂亮的眼睛,看着自家相公的眼睛,专心地听着。
“但再往下去,就比如说我们叫天军接下来吧,生存应该不是问题,那么人的自私就会开始体现出来。饱暖思淫欲,这应该听说过吧,就是一个例子……”
看着塔娜的脸忽然出现了一丝红晕,胡广笑了下才继续道:“还有,偷懒的和勤劳的,聪明的和愚笨的,能力强的和能力弱的,等等这些,多贡献少贡献却吃一样的东西,穿一样的衣服,你说这种情况久了会出现什么状况?”
“勤劳的也将偷懒,聪明的懒得思考,能力强的不愿多做事……”塔娜也是聪明的人,马上就回答道。说着说着,她也忽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胡广点点头,脸色重新严肃起来道:“是啊,所以这种制度就必须要改变,但怎么改,改成什么样才能体现老百姓当家做主,不让老百姓像现在这样被剥削却没有一点话语权?这点我一直在想,但却没想好!”
虽然有后世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明末有明末的特点,生搬硬套后世的社会制度肯定是不行的。这些天来,胡广一直在考虑这个。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绝对不会用眼下这种封建君主制。
塔娜算是搞明白胡广在想的事情了,虽然她当过首领,也读过汉人的书,但她却一点主意也没有。
越是这样,她看向胡广的眼神,就越是带了崇拜。自己这位相公,绝对会是最伟大的!
其实不要说塔娜了,在这个时代内,没有人能帮到胡广。因为这种社会制度的变革,是前所未有的。虽然明末也有人提出了公有制,甚至为之实验,却很遗憾地失败了。
要说起来,胡广也不用别人来帮,他只是需要时间,再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实践,相信能找出一条适合明末的先进社会制度。
328刘大能归来
天近傍晚,一轮红日挂在西边的天空中,眼看着就要落山了。余晖照在草原上,映出一片火红。
一支骑兵队伍,约莫有两百五十多人,护着五辆大车,正在埋头赶路。
这些人风尘仆仆,脸上带着疲惫之色,显然已经是走了很远的路。
为首的那人,一脸的大胡子,抬头看向远处高大魏巍的大青山,忽然举手示意,他身后的骑兵和那五辆大车马上都跟着停了下来。
那人从身上取出一个长筒状的物体,举到眼前观察起远方的动静。
这是单筒望远镜,在这片土地上,能拥有这个东西的只能是叫天军。他们从南向北走,又是如此的规模,自然是从关内回来的刘大能骑一营了。那护着的五辆大车上,装得都是硫磺矿。
他仔细看了一会,马上就放下了单筒望远镜,兴奋地说道:“信号树还在,周围没有敌人,安全着。走了,回家!”
说到最后一个“回家”的词时,非常大声,顿时引来了一阵响亮的回应:“是,营长!”
隔了这么久的时间,美岱召战役的第二阶段肯定是打完了。那鹰嘴沟谷顶的信号树表示一切安全,那也就是说,叫天军已经赢了。
第一步战事是铺垫,第二步战事才是结果、是高潮。自己期待已久,却因为第一步出的纰漏,导致只能引着林丹汗的军队往南而去,让刘大能实在是有点遗憾。
也不知道这第二步战事打得怎么样,顺义王到底有没有上当,又派了多少兵力进攻鹰嘴沟,被俘虏的兵力又有多少?
刘大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