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儿行-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位。
“让复兴社敞开大‘门’,广纳英杰,乃是微臣的主意。”同样面对着朱重九,扬州知府罗本就从容得多。他了解朱重九的秉‘性’,同时也相信只要自己所作所为是出于一番公心,即便不合自家主公的意思,顶多也就是将复兴社解散掉,绝对不会受到什么太严厉处罚。
“微臣数月前亲眼目睹主公遇刺,退而穷究其因,发现此乃外界舆论黑白颠倒,而我淮扬大总管府内部,视听也纷‘乱’不堪所致也!”稍微其他几个同伴的脸‘色’,罗本继续大声补充,“故而,微臣便以为,‘欲’避免给宵小之徒可乘之机,光凭着军情和内务二处严防死守,恐怕依旧会有许多疏漏。不如直动出手,自己结成一社,上求古圣绝学之正解,下结士工农商之‘精’英,令腐儒宵小,及其他心怀叵测之徒,再也找不到下手之处。未战,就已经失了先机!”(注1)
这句话,的确鞭辟入里。用朱大鹏同一时代的说辞来解释就是:朱重九在数月前之所以会遇刺,表面上是胡大海教子无方,徐达用人失误所致。事实上的真正原因,却是由于外部受到天下腐儒的舆论搅局,而内部人心也出现了‘混’‘乱’的缘故。而光凭着军情和内务两处的细作,严防死守,难免今后还会有同样的疏漏出现。所以不如主动进攻,一边跟腐儒们争夺对传统儒家‘精’义的解释权,抢占舆论制高点。一边在官方和民间结社,组成一个类似于以往“洛学”“关学”那样的学术与政治的‘混’合体,依靠众人的力量,粉碎敌对各方的‘阴’谋诡计。
然而,在场众人当中,对政党的了解,有谁又能超过拥有两世记忆的朱重九?其越是早期,不确定‘性’越大。特别是在信息传递不发达,读书人又相对稀少的时代,危害‘性’恐怕远远超过了对一个国家的促进‘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末的东林,口号提得无比正义,事实上却成为少数无耻之徒打击异己,掠夺财富的工具,最后甚至摧毁了整个国家。
管他‘女’真人叩不叩关,管他李自成打到了什么地方,只要守将不合东林的意思,就果断置之于刑狱。管他国库空不空虚,管他老百姓还吃不吃得起饱饭,只要政令影响到了幕后金主的收益,就绝对毁之于朝堂。尽管自清代以来,官方学者一直认为明亡于皇帝的昏庸无能。而在朱大鹏那个时代的民间,却有许多人震耳发聩地提出来,大明事实上亡于东林。当东林党将自己的利益置于整个国家民族之上,置于所有百姓利益之上时,其所危害的就不只是几个政敌,几个太监,而是整个大明!(注2)
所以受朱大鹏的影响,朱重九尽管为了壮大淮扬不择任何手段,将黑猫白猫理论运用到了极致,但是,他唯独不敢用的,就是将朱大鹏那个时代的各类政党体系引入到淮扬来。联邦党,共和党,甚至奇葩般的绿党,无论是哪一个,他都没把握自己最终能引到其走在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方向上,更没把握确定,当这个政党中的核心人物们都从理想主义者变成当权者时,还有几个人能记得他们自己的初衷。
然而今天,禄鲲和罗本等人,却将他极力回避的怪兽,偷偷地摆在了他的面前。令他顿时进退两难。
诚然,以他眼下所掌握的实力和威望,将复兴社解散,不过是一挥手的事情。但是,这一挥手,必然令无数有志之士心冷,令无数热血少年瞬间失去奋斗的方向。甚至直接毁掉的,是他自己一直热衷实现的平等政治。而任由其继续发展壮大,朱重九却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和掌控,才能令其不至于走向最初理想的反方向。他没有管理这么大一支政治派别的经验,也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他甚至连怎么行驶自己这个“盟主”的权力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此刻所掌握的,绝对是一把双刃剑。砍死对手瞬间变得容易了许多,想用来自杀恐怕也非常简单。
“复兴社共有成员两千七百四十三人,草民带来了名册,社纲和暂行内部经纬,请主公过目!”见朱重九脸‘色’越来越凝重,教谕高启也硬着头皮向前半步,双手奉上一大摞文档。
“当初报纸上的“原君”“原儒”等论,就是出于你手吧!”朱重九的眉头迅速挑了挑,伸手接过文档,顺口问道。
既然复兴社的诞生,与当初的舆论战有关,在场当中,就肯定有人是那几篇最重要文章的执笔者——青丘子。而据他了解,无论是禄鲲,还是罗本,所写的文章都是四平八稳,绝不会如“原儒”“原君”中所表现得那样,酣畅淋漓,慷慨‘激’烈。
那几篇脍炙人口文章中,充满了年青人特有的锐气。所以,青丘子只能是还不到若观之年的高启。或者,青丘子并非一个人,而是以高启为首的一群少年才俊。
果然,不出他所料。听他提起《原君》和《原儒》两大名篇,高启脸‘色’立刻开始发红,又拱了好几下手,才用极小的声音回应,“不敢欺骗大总管,那两篇陋作,的确出于草民之手。不过也是禄大人先给提了纲领,草民才勉力为之,草民,草民实在不敢一个人独贪其功!”
“文章的确写得很好,朱某都拜读过,对其中许多观点极为赞赏!”朱重九将复兴社的名册社纲和内部组织构成方略等文件放在一边,笑着鼓励。“今后这类文章不妨多写一些,大总管府‘欲’行新政,总得让世人知道新政到底来自何方?又身为何物?!”
“草民遵命!”高启喜出望外,立刻躬身施礼。
“你现在只是教谕?”朱重九客气地搀扶了他一下,然后笑着追问。
“草民原来在集贤馆攻读,最近才去了大学做教习!”高启想了想,非常小心地回答。
“做教习太屈才了。朱某身边缺一名参军,不知道青丘子可愿为之?”朱重九摇摇头,笑着发出邀请。
众人闻听,眼睛顿时都是一亮。谁不知道,朱总管的参谋本部,是最培养人才的地方?凡是当过参军者,无论是哪一级,只要外放出来,差不多都能独当一面。如罗本陈基冯国用和刘伯温,最早也都做过一段时间参军,几乎转眼之间,就被委以重任。
“草民,草民,草民愿为大总管粉身碎骨!”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高启再度躬身施礼。
“就先做宣政参军吧,主要职责是替朱某起草文书,宣扬我淮扬政令!”朱重九伸手将对方扶起来,笑着宣布,“品级与明律中兵参军相同,暂时归枢密院总参谋部调遣。此番北征,你随朱某同行。除了本职任务之外,你还需要‘花’费一点儿时间和‘精’力,把复兴社的宗旨任务和今后发展方向明确下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随便写一个粗浅的东西来给朱某过目。咱们要么不做,既然做了,总得像个模样!否则,非但我这盟主听起来像个绿林强盗,你们这些社员也无法在世人面前扬眉吐气!”
“是,卑职必不负大总管所托!”高启再度躬身下拜,肩膀微微颤动。
注1:舆论,最早出自晋书,“自古圣贤,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三国时,已经与现在汉语中舆论意思差不多。《三国志·魏·王朗传》:“没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
注2:此乃朱大鹏这个历史盲的个人观点,非主流。
第三十二章异变中
“不必多礼!”朱重九伸手虚虚扶了一下,笑着鼓励,“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咱们每一步都必须慎重。不过你也无需太紧张,反正咱们淮扬所行之事,多是前人闻所未闻,所以也不差这一件!”
对于华夏复兴社最终到底会成长为一个民族的脊梁,还是会像另一个时空当中许多政党那样,品尝过权力的滋味就迅速堕落,此刻他心里其实一点儿把握都没有。但好歹他见到的东西,比罗本高启等人多一些,知道哪些问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所以与其强行将华夏复兴社解散,把组建政党的机会让给别人。还不如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试上一试,至少在他活着的时候,能避免华夏复兴社踏入歧途。
想到这儿,朱重九又笑着将面孔转向罗本。“此番北伐,贯中的任务丝毫不比徐达简单。他只负责攻城掠地,但将城池打下来之后,咱们淮扬大总管府能否站得住脚,能否让将士们的血不白流,就要的了。如果还来得及,我希望你这个副盟主,把复兴社的成员也带上一部分。大伙既然以华夏复兴为己任,该承担风险的时候,总不能落在别人后边!”
罗本郑重行了个礼,大声汇报:“启禀主公,卑职已经‘私’下叮嘱过社中骨干,前往大总管府报名!但为了避免授人口实,所以在选拔之际,才没将他们是不是复兴社成员的情况考虑在内!”
“嗯!”朱重九满意地点头。
虽然禄鲲和罗本等人瞒着他暗中结社之举,让他心里多少有点别扭。但是这两个人倒也不是为了给其自身网络爪牙,更不是在由着‘性’子胡闹。至少,有危险和困难让复兴社的骨干先上,非常符合支他的设想。而在朱大鹏的相关记忆里,“有危险和困难党员先上”与“有好处党员先捞”,恰恰是两个政党争夺天下时胜负的关键。
“启禀主公,卑职,既然主公不介意华夏复兴社的存在,卑职也想申请成为其中一员!”刚刚将自己从与华夏复兴社的关系摘出来,此刻,张松又唯恐自己被排斥在这一明显即将崛起的政治派系之外,犹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请求。
“目前,加入复兴社有所什么规矩没有?”朱重九轻轻皱了下眉头,低声向罗本等人询问。
“只要有社员介绍,并且发誓永远遵守社规,永远忠于主公即可!”
“最初只是想结一个文社,所以规矩定得就简陋了些!还请主公勿怪!”
“因为还没得到主公的首肯,所以一切规矩都很潦草。只图日后改起来相对方便!”
罗本禄鲲和高启三人脸‘色’都微微一红,先后低声回答。
‘还好不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