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第7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现在看来正式出征要等到明年中了。目前面临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运输。蒸汽轮船证明了自身的优越性之后,华亭新区船厂、胶州船厂、旅顺船厂,三大造船集团,通过上市融资,解决了扩大生产的资金问题。但是要真正开始爆产量,目前看来也只有华亭新区造船集团达到了预计的效果。大家商量一下,出于稳妥考虑,海军提出修改正式出征的日期,改在后年二月份。”
陈燮端坐不动,一直在靠着椅背闭目养神,谁也不知道他在想啥。说话的陈子龙,表情也不太好看。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真正开始主持联盟日常工作后,陈子龙才深切的体会到,任何一个重大的举动,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就远征非洲而言,陈子龙奉命视察各大船厂的时候,发现现在的各大船厂缺的不是钱和技术,缺的是蒸汽轮机的供应。而蒸汽轮机供应的不足的原因,不是什么资金问题,而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存在巨大的缺口。
尽管陈燮一直在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但是真的需要爆产量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涉及到如此重大的问题,海军和陆军的高官们坐在一起,当着陈燮的面不敢互相拆台。这就导致陈子龙说完之后,陈燮等了半天都没有任何动静。只好坐直了,四周看看道:“海军先说说吧,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海军司令蒋方成装哑巴,扫了一眼参谋长李敢当,这都是当初登州水师的第一批舰长。取代了葡萄牙人,成为了大明海军的柱石。不太甘心的李敢当站起来道:“回公爷,关键还是运力不足。帆船航海受到季风的限制,蒸汽轮船海军名下只有十二艘运输船,战舰只有一艘,还是您的旗舰……。”李敢当及时的闭嘴,陈燮的脸色太平静了,吓的。
这帮家伙,屁股一撅,就知道他们拉的什么屎。如果是平常,陈燮还不会生气,在这种大事面前,还在玩这种把戏,这个真的没法忍了。
“苏总参谋长,拟一条命令。”陈燮一开口,语气虽然依旧平静,但是大家都知道要出大事情了,苏浩辰站起道:“公爷,临阵换将,兵家大忌。”陈燮不动声色的继续道:“我可以容忍在座的诸位有私心,但是不能容忍因为个人的私心耽误了军国大事。”说完这话,一转头,蒋方成和李敢当都站的像标枪一般笔直,汗水如雨,顺着额头往下淌。
“公私不分,主次不明,是不是都觉得,大明帝国现在的江山是铁桶一般?我没记错的话,建奴之祸,流寇之乱,从平定至今,也不过二十年吧?看来大家都忘记了,大明军队不堪一击的历史。身家丰厚了,不肯挣卖命钱就算了,还不愿意放弃手里的权利。身居高位,眼睛里只有小集团的利益,呵呵呵。”陈燮发出冷笑声的时候,在场的十几个将军,全都站起来了。唯一还能保持淡定的,就剩下一个陈子龙。劝不是,不劝也不是,颇为尴尬,毕竟这些人呢,都是陈燮起家的底子。亲疏上不同,陈燮会指着他们的鼻子骂娘,对陈子龙不会。(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七章可怕的力量
第八百三十七章可怕的力量
尽管陈燮不是雷霆之怒,调门也不高,但是阴沉的脸色配上冰冷的语气,对于这帮军官来说,更为可怕。至少在过去,大家是没见过陈燮生气的时候是这个样子,他们不怕陈燮震怒之后的臭骂,也不怕陈燮愤怒之下的抬脚踹人,就怕这种收着的表情,带着一种隔阂的意味。这才是最要命的模式,一旦陈公爷开启这种模式,那就意味着要出大事。
“公爷,卑职遵命就是,您别气坏了身子。”苏浩辰一贯的表现都是泰山崩于面前而不乱,这一刻他脸上的表情出现了慌乱。蒋方成和李敢当面色灰白,站在原地不敢有丝毫的动弹。堂堂的海军中将,此刻如同学堂里捣蛋被老师抓住的学生。
“我是生气,但是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这些年光惦记发展了,没有去关心别的方面。有些人仗着位高权重,一门心思为自己谋好处,真把自己当成军阀了是吧?想当军阀是不是?行啊,你们两个,现在就在这里给我打辞职报告,然后用自己的积蓄组建武装商团,滚到安南去称王称霸,不要在军中败坏海军的名声。”陈燮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八度,一口憋着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出来。很多事情只要是在人类社会就无法避免,陈燮是有心理底线的,不过这条线,就可以当着看不到。海军为了自己的利益,搞一些小动作,陈燮怎么会不知道?
“思华,息怒!”这一下陈子龙看不下去了,这个事情说起来是海军在某私利,换一个角度看,还是跟联盟的军费分配制度有关。陈燮搞的这个联盟,总部设在辽东,最高领导人是陈燮这个大总统,下面分军、政、议会。三个体系,每年中都有一次预算审核,要经过议会的审批。三个体系的经费,都要经过审核。通过够总统签字才能生效。
这样一来,每年的军费就是提前一年做预算,议会里面有长老(常委)和议员,九大长老里面有军人出身,但是议员都是资本家的干活。为了利益。资本家互相狗咬狗这种事情,那真是不要太寻常了,动手打架的事情都是家常便饭。
最终是否通过预算,需要过两关,先是长老之外的议员半数通过,接着是长老半数通过,最后才递到陈燮的面前。批下来的军费由总参分配,陈燮都不太管的。想要再增加军费,唯一的捷径就是陈燮的特批权。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陈公爷偏袒海军,这也不是啥秘密了。所以呢,海军过的有滋有味的,多吃多占也就成了习惯。这毛病是陈燮惯出来的,说到底根子还是在他身上。陈子龙可是看的很清楚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必须站出来。
陈燮缓缓落座,扫了一圈这些高级军官们,最后来了一句:“总参必须调整位置上不合适的人员,为了某集团利益,用军国大事来讨价还价。此风断不可长。原定计划,必须按时完成准备,到时候就算是游,相应人员也得给我游到苏伊士港。”
一锤定音。海军司令及参谋长失去位置,最好的结果就是调往军校教书。陈燮这一棒子下来的够狠,整个军队体系上下为止一肃。当年的辽东军队后勤事件和这一次的事件,放在一起看的话,不难看出陈燮的态度。
作为这支军队的灵魂人物,陈燮的威望无人能挡。有他在的时候,很多问题可以刹车。如果陈燮不在了呢?散会之后,陈子龙怀着沉重的心情,找到陈燮,提出了这个问题。
“朝鲜、东瀛为一国,政务院对其内政只有指导权利,辽东、江南、爪哇政务体系相对完整,政令可达村镇一级。其余各地所设总督,军政大权在握,直接对总统负责。其中弊端,不用我说,思华也是知道的。”陈子龙一开口,就是直面谏言的语气。
陈燮点点头道:“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比如北美那样的殖民地,万里之外,什么事情都要汇报上来再处置,什么事情都耽误了。如果像本土这样,搞什么分权制衡,整天忙着吵架,殖民地还怎么在生存中求发展?一个总督的任期最多五年,不就是防患于未然之策么?”
陈子龙欲言又止,但是又找不到合适的话来说。陈燮也没法子跟他说仔细了,这时代就这个情况,殖民地这个东西先占了再说。等到没有殖民地可占了,那就去抢。陈燮都不知道自己能在这个时空还能呆多久呢,本土制度上的一些改革本身,推动的过程就够费劲了。
还是那句话,量变引起质变,以联盟现在的发展速度,大明朝廷的内阁那帮人,还有那种制度,怎么都玩不好资本主义。联盟发展的越快,对大明本土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到时候就算朝廷不想变革,外部资本力量加上内部资本力量,都会联合起来,推着大明朝前走。
至于那个制度更好的问题,陈燮根本就不关心,只要有个制度比大明的君主集权制度好就OK了,趁着自己还能留在这个时空,抓紧多抢一点地盘才是正经。
看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的陈子龙,陈燮指着桌面上的一份报告:“从欧洲送回来的急报,张广德认为,欧洲现在的情况非常微妙,处在一个变革期。为此,他制定了一个长期计划,希望得到本土的支持。”
陈子龙拿起报告仔细看了起来,内容颇为丰富,足足十几页纸。看了半个小时才看完,坐下后陈子龙捻着胡须沉吟道:“对欧洲事务,子龙知之甚少。眼下大明与欧洲的贸易繁华,海关改革之后,虽然执行权在我手,朝廷户部也是有分润的。万一引起关系动荡,影响了贸易收入,与朝廷的官司又得闹腾起来。”
陈燮听了这番分析后笑道:“朝廷那边不要去管了,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我们没那么多精力,保持现状就可以了。张广德关于树立一个欧洲公敌的计划。毫无疑问是可行的,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的同时,也方便操作。照我看,按照路易十四的野心。最多五年时间,欧洲各国就得组建一个反法同盟,到时候两边买军火就够我们挣的。”
提起反法同盟,陈燮想想都觉得好玩。拿破仑还要一百年才出生呢,这会人工培养一个欧洲公敌出来。实在是很有成就感。毫无疑问,只要法国强大了,按照英国的尿性,一准要充当欧洲搅屎棍,绝对不会允许欧洲出现一个超级大国。
趁着欧洲出现的战乱机会,北美的殖民地可以不断的向东发展。花个十年的时间,修条铁路横贯东西,将北美的精华五大湖地区纳入囊中,这个计划想想就令人兴奋。
“看来当初给张广德专断权是对的,我看在欧洲呆上个十年。这小子回来就给接卧子当助手,历练个五年下来,就能接班了。”一句话说的陈子龙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这个内政总理可不好当,联盟的组成部分太杂了。除了大明本土,其余的地方都是在